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提出的新型钢结构模块自锁解锁式连接节点,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节点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节点在拉力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分析。通过参数化分析研究了插头颈宽、旋转卡笋颈宽和转轴直径3个参数对节点破坏模式及抗拉承载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节点设计的建议取值。结果表明:影响新型自锁解锁式连接节点的抗拉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为转轴直径;在转轴直径不超过10 mm时,增大直径大小有利于提高节点屈服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存在布线困难、灵活性低和成本高等问题,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测系统,并重点对传感节点和网关节点进行了设计。该系统的传感器节点负责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网关节点,网关节点再向远程监测平台传输数据。节点硬件的微处理器模块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无线通信模块由nRF905射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负责对数据进行传输和接收;传感器模块采用AM2301传感器进行数据测量;电源模块以LT1129-3.3、LT1129-5和Max660组成的电路提供3.3和±5.0 V电源。节点的无线路由协议和时间同步算法均采用C语言开发,实现节点数据采集与处理、规则转发和远程传输等功能。远程监测软件采用NET.ASP、HTML和C#开发,为用户提供形象直观的Web模式远程数据管理平台。该系统在青海省西宁市温室大棚进行了组网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网络平均丢包率为2.4%,有效解决了温室环境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温室大棚栽培环境监测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传感和GSM场测试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守华  黄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54-20255
阐述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SM技术的烟雾、温度、湿度场测试系统的组建方案,以及各节点具体实现方法。测试节点的监测数据通过微控制器C8051F310经烟雾模块MQ-2、温湿度传感模块DHT11采集,利用RF1101SE实现无线上传至主控节点,主控节点通过GSM模块TC35i向农场主指定手机发送短信报警信息。系统测试表明,基于无线传感和GSM场测试系统具有实时性、易组建和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潘炜  张俊  汪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95-12297
监测系统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模块CC2420和单片机AT89LV51构成。通过编程模拟SPI,对CC2420进行配置与控制,实现了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功耗极低。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无线蓝牙BLE4.0模块、AT89S52单片机和DHT11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构成的农业大棚环境温湿度采集节点,实现了对农业温室大棚内温度和湿度信号的采集,并通过蓝牙BLE4.0模块进行实时通信。本系统与现有的设备相比,实现了温湿度采集节点的无线化布置,方便对大棚内不同区域的环境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6.
基于CC1110的田间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多节点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CC1110无线模块连接各种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节点;由CC1110无线模块、存储芯片、显示单元和串行通信电路构成数据接收中心,并与PC机连接,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详细阐述了CC1110的功能、结构及特点,并分析了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构成和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温室农业环境参数信息的远程获取,同时针对ZigBee、Wi-Fi等无线技术存在通信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弱、网络拓扑复杂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低功耗局域网(LoRa)的无线温室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系统由传感器子节点和汇聚节点组成。传感器节点由2节18650锂电池供电,选用互联型芯片微处理机控制单元(MCU) STM32F107作为主控芯片,选用SX1278作为LoRa射频模块,通过星型网络连接汇聚节点。汇聚节点下行通过LoRa射频模块连接传感器节点,上行通过4G(指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连接服务器,同时设计有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简称安全数码卡)存储备份数据。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具有安装便捷、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维护简单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日光温室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个能够实时监控温室环境多种参数的节能型传感器节点.首先介绍了传感器节点的整体设计框架;然后对基于LPC1114芯片和DRF1601数传模块的智能节点模块及数据采集电路、电源部分等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最后给出了节点运行程序及实际运行效果.该节点实现了对温室环境因子的实时监测,为温室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嵌入式技术和CAN总线技术设计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监控节点以AVR单片机为核心,包括电池参数采集模块、CAN通讯模块、串口通讯模块等.各电池监控节点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讯,主节点与上位机之间通过串口通讯.利用S3C44B0X开发板搭建了上位机管理平台,移植了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并将uC/GUI应用于触摸屏,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各个电池电流、电压和温度的实时采集,并在触摸屏上显示,同时可通过触摸屏发送控制指令给各监控节点.经过电池标定试验验证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ZigBee无线物联网通讯技术,研制了太阳能墒情采集模块.由太阳能墒情采集模块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网关节点,即"点控机"及"站控机",分布在被测区域,负责采集葡萄园各层土壤的温湿度.网关节点自行组网,透明通讯协议将信息发送到远端PC机,实现信息的实时动态显示及存储.系统通过单节点设备测试及网络测试证明,网关节点布置在20~120m传输距离内,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温室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信号遮挡物多、监测范围大、管理不便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环境信息远程监测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433MHz射频进行信息传输,无线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分别采用MSP430F149和LPC2478作为微控制器,实现温室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信息汇聚和数据融合。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定时休眠、传感器掉电控制等方法来减少能量消耗,并通过基于CSMA/CA算法的无线传输协议,避免了节点间信息传输冲突,保证了传输成功率。无线传感器节点通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使用10dBm射频功率时,距地表1.5m节点的有效通信距离为192m;在无太阳能充电且节点工作周期为30min18s的情况下,无线传感器节点生命周期理论值为98d。温室环境信息远程监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低功耗、高稳定性等优点,节点平均丢包率仅为1.1%。  相似文献   

12.
郭万春  陈桂芬  宫鹤  刘洪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96-11498
根据农田环境信息采集和作物节水灌溉决策的需求,设计了农田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ZigBee无线通信协议设计,克服了有线传感器网络的局限性,避免了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高功耗的缺点,节点成本低、网络容量大、生存周期长,其采集的数据可为作物节水灌溉提供实时决策依据。分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传感器节点的硬件结构、应用软件主要模块功能。系统的设计为精准农业中的节水灌溉决策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产品产地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数据终端,应用中间件思想,在数据采集设备与业务系统之间提供可复用的远程双向数据交换模块.系统由数据采集节点与数据中心节点构成.数据采集节点以嵌入式NetBoxII数据终端为核心,完成时前端不同采集设备的数据读取,并对数据进行TCP封装,实现与数据中心节点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中心节点实现对采集数据的持久化.依托公共通讯网络,应用本系统,可建立产地认证现场与管理中心之间的信息流通道,实现产地现场数据与认证机构数据库之间的实时采集、入库与处理,达到远程条件下农产品产地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模块组建ZigBee网络,终端节点的传感器采集温室中的温湿度数据,使用51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经过无线网络中的若干路由节点传输至协调器,协调器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本文设计并实现基于传感网络的温室监测系统,提供一种稳定性高、成本小且实用的环境监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粮库粮食存储环境监测点分散的现状,设计一种树状拓扑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央监测系统。该系统以ZigBee无线传输技术为核心,结合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检测子节点。系统能够对现场环境实时检测,同时通过路由节点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给上位机,其中路由节点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与终端节点进行通讯,使得现场检测到的数据能够实时传送给中央监控计算机,最终实现粮库内部的多点检测及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基于模型的定量化和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以农业系统学理论和模拟模型为基础,运用知识工程和信息技术原理,总结并提炼黄淮海粮食生产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关键技术,形成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模拟模型、水分与养分动态平衡模型以及生产管理技术设计动态知识模型,构建了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在.NET平台上运用C#语言进行开发。该系统具有7大功能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参数管理模块、生长模拟模块、实时管理模块、方案设计模块、专家咨询模块和系统帮助模块。该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具有较强的机理性,同时兼顾应用性需求,基本实现了作物生产力与效益品质的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17.
To overcome the limited transmission range of spatially separated nodes of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a small 4-wheel autonomous robot assembled the data from nodes distributed in a vineyard. First, the robot followed a predefined way-point route between the grapevine row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nsor node locations by their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Then, the recorded and geo-referenced RSSI data were analysed and mapped. By using the evaluated node positions, an optimised second route was generated. While navigating, a laser scanner was used for obstacle detection and avoidance. Path planning with known positions of the nodes reduced the driving time by 15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run, because the hybrid control system used was capable of navigating within the plantation even perpendicular to the row structures. For locating the nodes, results based on trilater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e values of an attached differenti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DGN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locate and geo-reference the sensor nodes with a robot, even without any prior knowledge about their absolute position. The best achieved location showed a deviation with DGNSS of 1.2 m and with RSSI trilateration of 0.6 m compared to the actual position.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气体监测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气体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TI公司的CC2430作为主控芯片,终端节点通过MQ-9气体传感器的负载电压变化来判断气体是否超标,并驱动蜂鸣器和LED指示灯闪烁报警,同时通过ZigBee网络发送警报消息至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收到警报消息后,通过协调器串口连接的GSM模块,将气体超标警报消息发送至用户手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中央农业转移支付资金量庞大,项目类别多,为提高农业转移支付项目监测监管水平,提升农业转移支付项目管理水平,本文在深入研究分析农业转移支付项目管理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建立全国农业转移支付项目管理系统,为部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项目管理工具。【方法】 农业转移支付项目具有类型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系统开发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系统的技术构建。系统划分为9个相互独立又在业务逻辑上相互联系、能够协同工作的功能模块,分别为:①项目通知模块。该模块提供部级向各省级下发转移支付各类通知,实现分类查询等功能;②项目方案模块。该模块提供省级向部级上报各类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和重点项目方案上报;③任务清单模块。该模块提供部级向省级下达项目任务清单;④资金安排(省级填报)模块。该模块提供省级向部级上报各专项任务资金安排使用详细数据;⑤资金执行(县级填报)模块。该模块提供县级-市级-省级-部级逐级上报项目资金执行信息;⑥绩效目标模块。该模块提供部级向省级分解下发绩效目标,省级向部级上报绩效目标;⑦专项调度模块。该模块提供省级向部级上报专项调度任务相关数据信息;⑧统计查询分析模块。该模块主要对转移支付县级填报的项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相关统计、分析结果以专题图表的形式展现;⑨系统配置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各大专项项目名称、支出方向和任务的动态调整配置。【结果】 通过对系统架构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进行深入分析设计,构建了“中央—省级—市级—县(区)级”动态监测管理管理体系,解决了农业转移支付项目难于精细化管理的问题。【结论】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农业转移支付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中央农业管理部门对农业转移支付各专项任务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可支撑全国各地3000用户同时登录使用,系统上传上报反应速度为2.29 s。系统为中央农业主管部门强化监管目标、提高监管效率、有针对性地组织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现场核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提高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