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水利业务分散、建设目标单一和基础设施冗余等问题,设计了水资源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的融合方案。水资源信息化监控管理系统融合设计主要基于"数据核心技术"思想,总体融合策略采用服务组件的剥离与融合技术。根据水利业务需求,系统平台共划分为数据融合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协同平台,综合业务平台4个子系统;通过集数据融合、数据共享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实现水利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的协同。  相似文献   

2.
正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打破企业内部专业壁垒,实现营、配、调多个专业的业务融合,在核心业务方面完成管理的集约协同、资源的统筹利用,实现了业务融合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打破核心业务流程专业上的隔阂,加强业务之间的融合、协作,同步配套建成信息化管理支撑平台,实现业务间的无缝运转。1主要做法1.1核心业务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提高区域配网管理精益化和供电优质服务的水平,国网北京海淀供电公司打破企业内部专业壁垒,实现营、配、调多个专业的业务融合,公司在核心业务方面完成管理的集约协同、资源的统筹利用,实现了业务融合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打破核心业务流程专业上的隔阂,加强业务之间的融合、协作,同步配套建成信息化管理支撑平台,实现业务间的无缝运转。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我国农机供应链落后的经营模式,提升其信息化水平,以天津农机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将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农机供应链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管理平台的农机供应链创新结构模型,并对其主体架构、功能模块、协同管理平台组成及运营模式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该创新结构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对供应链上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的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农机供应链的信息协同运作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制造企业的相关业务信息进行集中组织与支配,实现供应链的业务协同运作管理,提升供应链各主体的创新能力与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国网山西临猗县供电公司在"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试点单位楚候供电所实施"三个三"(三个协同、三个结合、三个优化)举措,全力推进试点建设工作。1深度融合,强化业务协同运行1.1组织协同运筹以营配业务协同为出发点,采取综合班与营配班协同(业务协同单位)、台区经理间协同(外勤辅助平台)、供电所员工与客户协同(客户微信平台)的方式,构建服务网络,营配末端融合、协同运作,实现员工业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县级供电公司而言,信息资源整合就是通过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企业级别的报表与面向业务主题的高级分析应用、单点登录门户、统一信息系统入口等功能,为进一步实施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奠定基础,最终达到横向集成和纵向贯通。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广东电网公司省级运营管控平台正式上线投入运行,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助力"数字南网"建设。省级运营管控平台以"建设数字化智慧型电网企业"为目标,围绕"全景可视,全面监测,督办协同,决策分析"的定位,全面监测分析指标、重点工作任务及关键业务流程,旨在构建协同高效的业务管控体系,健全企业综合信息对外展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客户关系营销策略的现代化农机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信息化、智能化是我国农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先进的农机管理信息系统。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客户关系营销策略的现代化农机管理系统。根据农机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的总体需求,搭建了农机管理系统平台,功能主要包括农机业务查询、农机作业实时监测和农机调度等,从而可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和协同作业能力。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农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农机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成功地实现农机的作业状态监测,且农机的调度效率较高,对于提高农机的现代化作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气化》2013,(11):22-22
9月24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初步建成业务全覆盖的集中数据库平台,旨在完善数据管理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有机融合,完善四大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业务全覆盖的集中数据库平台,支撑信息实时化,大幅提升平台支撑能力。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从基础、平台、应用三大方面推进和完善集中数据库平台。集中数据库平台包含了国  相似文献   

10.
<正>为增强各部门服务意识,提升跨部门业务协作效率,供电企业内部组织绩效考核体系普遍采用述职、履职评价等360测评方式(360度测评是针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表现,从被评价者的上级、同级和下级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参评单位覆盖了上级、平级和下级所有单位,体现了被测评部门对上要支撑领导决策,横向要关注部门协同,对下要指导基层单位。该测评方式存在部分参评单位和  相似文献   

11.
建设规范化 标准化 实用化的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农村电网的发展 ,农网自动化及通信系统从无到有 ,特别是经过三年的农网建设与改造 ,扩大了农网的规模 ,改善了网架的结构 ,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 74 3个县建立了调度自动化系统 ,其中 5 0 7个县调自动化系统通过了实用化验收。一些县供电企业进行了配网自动化试点 ,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一些县供电企业建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现代化电力通信系统 ,形成了高效、宽带、多业务的电力通信综合应用平台。农网大部分新建变电所已实现了“四遥”和无人值班。管理信息系统也在部分县级供电企业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协同监督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强化内部监督约束,加强源头防腐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国网江苏检修公司建立协同监督机制以来,逐步构建起本部、分部两级协同监督平台、五个重点流程环节、三级审查复核的"二五三"协同监督工作模式,初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协同监督机制,有力推动公司生产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融合。随着协同监督机制运行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部分监督工作未能聚焦廉政风险、监督内容泛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了以"一个引领、三个变革"为时代战略的基本路径,明确了打造"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力推进低压网格综合服务,推进营配协同融合,打造低压末端"人员一专多能、业务协同作业、服务一次到位"的低压网格综合服务模式,促进网格业务内部流转、网格诉求一次解决、客户服务便捷高效。在低压网格综合服务推行过程中,如何加快客户现场服务渠道建设,强化技术平台支撑及低压电力物  相似文献   

14.
<正>国三切换国四的关口越来越近了。目前,农机企业都致力于主动做好国四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顺利实现系列产品升级国四,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农机企业协同产业链、供应链,突破人才团队、制造能力、产品验证、供应链、市场营销“五道关口”,持续优化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构筑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创建的深入推进,"精益化管控、业务协同运行、人员一专多能、服务一次到位"的要求不断提高,乡镇供电所在业务开展、绩效管理、风险预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河北公司建立"一二五"管理模式,提升供电所管理和服务水平。"一二五"管理模式是依托乡镇供电所综合业务监控平台支撑,搭建"信息融合"一个管控平台、创新"工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成省、市、县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稽查监控体系。鉴于供电企业已步入"互联网+"时代,电力营销稽查也需要建立在O2O模式基础上来开展。运用大数据、互联网先进技术,建立日监测模式,每日了解各业务异常数据,可有效提升供电所专业管理水平,降低各专业业务的差错率,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促使许多农机企业建立起相应的CAD/CAM软件环境平台,并进行数字化的设计仿真和制造,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了提高农机数字化平台的设计效率,将大数据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到了农机平台的设计上,通过交互式协同设计和参数化设计,工程师之间以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可以进行协作,有效缩短了设计周期。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蜗轮蜗杆的设计为例,对平台的设计效果进行了验证。由建模的效率可以看出:采用农机数字化设计平台后设计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农机现代化设计制造技术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21年10月15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供电所业务管理一体化平台在全省全部537个供电所上线运行。该平台融合了生产、营销、后勤、物资、人资等业务的多个系统,实现在供电所层面的"一键登录、全景应用"。该公司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聚合并重构供电所传统业务,打通营销、配电、运检等专业数据壁垒,构建了供电所业务管理一体化平台,集成了营销、人资、物资、安监、设备管理等传统业务系统,形成“统一工单池”,实现了绩效、考勤、值班、食堂、培训等所务管理智慧化,线上和线下业务报装、交费自动化,表计、终端、台区、线损现场运维移动化,现场补抄、智能缴费、远程停电等客户服务数字化,能效服务、市场拓展精细化,现场作业移动化。  相似文献   

19.
正国网江苏扬州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平台以支撑平台"四全"(全面覆盖、全面贯通、全面共享、全面支撑)和业务管理"四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智能化)为目标,依托省公司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微应用"体系和营配调一体化成果,协同营配调业务流程,打造"松耦合、轻量化、跨平台"供电服务指挥系统,提升"多场景"下电网设备监控、故障智能研判、工单处理跟踪、业扩全程管控、质量监督溯源等业务"微应用"支  相似文献   

20.
<正>智慧物联体系在配电台区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了配网平台智能化水平和配电运检自动化水平提升,为配电平台转型升级和智能化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笔者现分别从配电台区智慧物联体系目标架构、信息安全防护、业务系统协同、典型通信组网4个方面分析和总结智慧物联体系在智能配电台区的应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