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欢  张旋  张金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67-11068,11089
[目的]研究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方法]选取秋水仙素浓度、光照时间和根尖长度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紫穗槐多倍体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紫穗槐根尖诱导的最佳条件为: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050%,无光照,根尖长度为0~4mm。[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展紫穗槐多倍体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紫穗槐多倍体的诱导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秋水仙素对植物进行多倍体诱导是人工诱导的方法之一,为了探究诱导紫穗槐多倍体的最优化条件,选取秋水仙碱,根长以及光照情况3个影响因素,对紫穗槐根尖进行涂抹处理诱导多倍体。并对其形态学和细胞学的2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由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碱浓度为0.1%、根长为0.8-1.5㎝、半光照的条件下,其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多倍体育种就是利用人工手段使作物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用秋水仙素对植物进行多倍体诱导是人工诱导加倍的方法之一。为了探究紫穗槐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选取秋水仙素浓度、胚根长度、温度以及处理时间4个因素,用棉花蘸取秋水仙素包裹根尖诱导多倍体的发生,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0.07%,胚根长度2 mm,温度37°C,处理时间48 h,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柠条锦鸡儿为试验材料,通过L_(16)(4~5)正交试验设计,建立柠条多倍体诱导体系,设置秋水仙素浓度、细胞分裂素浓度、胚根长度、及秋水仙素诱导方法,通过观察根尖形态指标和显微镜比较染色体数量,筛选和验证出一种诱导多倍体柠条锦鸡儿种子的最佳处理组合,建立新的诱变体系。结果表明:采用0.02%秋水仙素,0.01%细胞分裂素,2 mm胚根长度和包埋法来处理柠条胚根,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为56%。0.01%以内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可提高柠条胚根的诱导率,0.01%~0.03%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对诱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秋水仙素诱导黑白杨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秋水仙素对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黑白杨二倍体腋芽诱导不同时间,观察黑白杨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多倍体鉴定。[结果]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2d组培苗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结论]在试验范围内,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探究性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大蒜多倍体诱导的最优条件,实验设计如下:以大蒜鳞茎作为诱导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三因子三变量(秋水仙素浓度、光照处理时间、根尖长度)的多倍体诱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的浓度为0.1%,全光照,根尖的长度为6mm范围时的诱导效果最佳。此研究结果可为在我国尚未被真正作为经济作物并形成相应产业得到开发的大蒜多倍体育种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实用借鉴。  相似文献   

7.
红掌的多倍体诱导与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诱导红掌多倍体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气生根再生团块和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导药液,采用浸泡法、培养基培养法和穿线法3种方法对再生团块和红掌幼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不同诱导方法、秋水仙素浓度和诱导时间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3种诱导方法都能得到多倍体细胞。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在0.1%~0.3%范围内时,多倍体诱导率随着诱导剂量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使用浸泡法处理气生根再生团块时,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0.3%的秋水仙素处理再生团块7 h,诱导率可达63.3%。[结论]红掌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0.3%的秋水仙素浸泡气生根再生团块7 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为16.0%,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阔叶风铃草的变异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的多倍体诱导。[方法]以铁皮石斛蒴果为材料,诱导萌发出铁皮石斛圆球茎,研究不同浓度的NAA、6-BA对铁皮石斛圆球茎增殖的影响;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对多倍体铁皮石斛诱导的影响。[结果]NAA浓度为1.5 mg/L、6-BA浓度为2.0 mg/L时,铁皮石斛圆球茎增殖效果最好;秋水仙素浓度越低、处理时间越短时,成活率越高、诱导率相对较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增大,处理时间延长,诱导率升高,但死亡率增大。[结论]秋水仙素浓度在0.15%、处理时间为48 h时,成活率达40%,诱导率为3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艹念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艹念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艹念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艹念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艹念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艹念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艹念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艹念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艹念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汤访评  宋春涛  陈晓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81-14182,14241
[目的]研究用秋水仙素诱导山莓多倍体的方法。[方法]诱导出的以山莓组培苗腋芽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秋水仙素浓度下山莓多倍体的诱导效果,并对诱导出的多倍体进行细胞学鉴定。[结果]秋水仙素对山莓有严重的毒害作用,且其随浓度的增加山莓死亡率逐渐升高;多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秋水仙素浓度为0.40‰时,山莓诱导多倍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对大蒜生长的影响及多倍体诱导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诱导大蒜染色体加倍的有效方法。[方法]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比较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对大蒜的多倍体诱导效应。[结果]经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在相同浓度下,随着秋水仙素处理时间的延长,株高降低,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小,染色体加倍率升高。在相同的处理时间内,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株高降低,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减小,染色体加倍率显著升高。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05%,处理6 d时,染色体加倍率达到最高,为28.67%。随着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植株的死亡率逐渐上升,气孔面积也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丰富大蒜种质资源和加速高产优质大蒜的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绿花椰菜多倍体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姬丹丹  赵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99-2899,2982
用改良L.D.Cua法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了绿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ench)多倍体育种.结果显示,在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幼苗对秋水仙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用0.2%秋水仙素处理绿花椰菜幼苗72 h,死亡率低,变异率高,诱导效果好.多倍体绿花椰菜在形态、生理学特征以及染色体数目上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