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凸模及凹模形状对挤压件成形影响较大。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结构凸模与凹模挤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基于模拟优化的结果,确定凸、凹模合理的结构及尺寸参数.可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2.
U形件弯曲成形中回弹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U形件弯曲成形中回弹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 PC对U形件在不同成形参数下的弯曲回弹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各种参数对弯曲回弹的影响,并对成形后的回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FT80系列拖拉机气门套毛坯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和计算,介绍了FT80系列拖拉机气门套毛坯冷镦模的结构及工作过程,提出了冷镦凹模和凸模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了气门套毛坯冷挤压成形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运用弧形顶板模具结构回弹控制的原理对无凸缘U形件激光拼焊板弯曲回弹控制进行研究,考察补偿角、顶板力、凸模圆角半径、凸凹模间隙对激光拼焊板弯曲回弹的影响规律,并与光板进行对比;引入正交试验分析对影响激光拼焊板弯曲回弹的各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表明,弧形顶板模具结构能有效控制激光拼焊板的回弹。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方法,分别利用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求解方法和dynaform对某U形弯曲成形件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回弹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铝合金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回弹的仿真方法能够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阐述了铝合金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回弹仿真的流程,首先是几何建模,即在专业软件中建立零件的几何模型后再导入到有限元仿真软件中,然后进行有限元建模及仿真,主要包括覆盖件网格划分、冲压方向和方式的确定、模具工艺补充的建立、压料面的建立和凹模的生成、板料模型的建立、拉延筋的处理、凸模的生成、仿真模型的装配等.总结提出了铝合金覆盖件冲压成形回弹仿真的关键技术,包括隐式回弹分析方法、节点约束、适合于铝合金成形的材料模型和单元类型等,最后对某车型前翼子板进行了回弹仿真.  相似文献   

7.
镶拼凸模     
<正> 在冲压设计中,镶拼模主要用于解决大型或复杂模具制造和维修中的某些问题,如简化制造工艺、减少热处理变形、提高模具的可维修性等。然而通常资料中介绍较多的是镶拼凹模,而对凸模的镶拼结构则几乎没有介绍过。现在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介绍两种结构形式的镶拼凸模,我们将看到镶拼凸模的应用同样可以起到简化加工工艺、用机加工代替钳工的手工操怍、提高制造精度、提高模具的可维修性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U形件中多角对回弹的影响,设计了一组带翻边、不同弯角数的U形件进行实际冲压成形试验.根据应变的测试结果,结合冲压件的关键测试点处的金相组织分析和晶格畸变,对多角拉弯成形时的回弹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U形件中多角对回弹的影响,设计了一组带翻边、不同弯角数的U形件进行实际冲压成形试验。根据应变的测试结果,结合冲压件的关键点的金相组织的分析和关键测试点处的晶格畸变,对多角拉弯成形时的回弹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模具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较先进适用的模具。它的凸、凹模工作部分可根据工艺样件在常温下用复合材料浇注而成.不需机械加工,因而制作工艺简单、周期短;凸、凹模间隙均匀、精度较高、成本低。在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条件下,是车辆覆盖件拉深成形模具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线切割加工是模具制造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能同时加工出凹模与凸模,因此在模具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农业机械,冲压零件占很大比例,且大多数零件尺寸、形状复杂,材料又厚(1-5mm),按常规设计,制造模具成本高、周期长。对于此类零件,在设计凸、凹模及卸料板时,可采用线切割一次加工完成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省时、省料,由于使用的是一套数控编程的加工程序,且一次加工完成,避免了分别加工所造成的误差,切割加工完成后得到的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卸料板与凹模或凸模之间的间隙也均匀一致,又可大大提高卸料导向的可靠性。以此方法加工…  相似文献   

12.
在机械制造的金属成形加工中,对于金属结构的基本形体成形加工,采取通用成形设备,无需附加工艺装备,即可进行压制成形加工,然而对于折曲形工件,则应按其工件形体,设计压制模具,而后在压力机上进行压制成缮形.现对黑化集团公司热电厂的电站除渣机碎渣器制造工艺,以及折曲形压制模具的设计方法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瓦楞板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广泛,如火车车皮、集装箱、营房率等外表匀需瓦楞板结构.其强度好.外形美观大方.因此瓦楞扳外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柯深均匀,不允许有皱纹、裂纹、拉痕、按伤等其它缺陷,并且楞板棱角清晰.目前液压成形工艺制作瓦楞板较为普遍,但需有专用该轧机.有大压力机的单位可压制成形.下面谈谈压力机压制成形瓦楞板零件时存在的问囫及解决方法.当用压形模一次成形两愣槽以上愣板零件时,民板零件的成形质量取决于以下因素;(1)得极霞件材料的拉延系数.(2)楞槽的深度.(3)榜槽的圆角R.(4)拐槽数.一…  相似文献   

14.
筒形件拉深孔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于庆  楼易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12):191-195
提出了一种能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拉深孔成形工艺,该工艺是通过减小拉深时凹模圆角处对板料的压应力,实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优化。以带凸缘的圆筒形件为研究对象,对采用该工艺进行拉深有限元模拟,从拉深后拉深件的危险断面处厚度减薄率和成形极限图方面得到了很好验证,同时分析了该工艺的成形机理和力学特征,并阐明了该工艺是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回弹现象是车辆覆盖件冲压成形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对轿车行李箱外板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基于隐式算法对行李箱外板的回弹进行了计算研究,确定了回弹的分布及最大回弹量的位置,研究了影响回弹的因素和减小回弹量的控制方法,为车辆覆盖件冲压成形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孟普  鲍方翔  程龙胜 《南方农机》2023,(23):146-149
【目的】避免多套单工序模造成的定位误差,设计复合模难以完成的复杂形状工件,在保证工件精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方法】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方法,以表芯盖为例,从材料、结构、精度等方面对表芯盖展开分析,对其进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设计出了表芯盖生产的首次拉深—第二次拉深—整形—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结果】排样方式为单排直排,步距58 mm,采用双侧刃和导正销共同定位;模具采用正装结构,实现零件和废料的自然分离;凹模按工位分别制作,利用固定板固定;拉深工位凹模内安装弹性顶件器,方便工件顶出。【结论】模具未开设空工位,极大地简化了模具结构,减小了模具整体尺寸,节约了加工成本。用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材料利用率为60%,不仅成本低,而且生产效率较高,未来能够进一步推动生产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模孔应力集中是影响环模秸秆压块机模孔寿命和压块成型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此,对锥面孔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凸曲面和凹曲面两种新型环模孔。同时,运用ANSYS软件对3种模孔成型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孔型对等效应力及摩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阶段锥面模孔、凹曲面模孔及凸曲面模孔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20.5、22.3、19.4MPa,最大摩擦应力分别为3.62、3.60、2.15MPa;整个成型过程中凸曲面模孔相比锥面和凹曲面模孔摩擦应力较小且随位移变化较为平稳,成型腔与保型腔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基本不存在。试验验证表明:凸曲面模孔出模后的秸秆压块耐久性和成型品质都较优,成型密度为1.029kg/m3,松弛比为1.099,为合理设计模孔从而提高压块品质和模孔寿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锥形模超塑挤压工艺规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将作者在文献[2]所求得的并经实验验证的理论结果,用于研究锥形模超塑挤压的成形规律。按所得的变速挤压工艺规范进行发动机活塞的成形实验,结果表明:变速成形不但可节省成形时间约二分之一,而且成形件的质量亦有显著提高。文中还给出用图解法确定不稳定挤压工艺参数的简便方法,以及挤压时间和挤压流量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级进模自动排样冲切刃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幼林  黄凯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2):193-196
针对级进模难于实现自动化的排样问题,通过对不满足悬臂和凹槽强度检验要求的多义线进行分析和对外形轮廓的分解与重组,对级进冲裁模排样系统中冲裁零件的冲切刃口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同时为保证凹模壁厚达到强度要求,在分析冲切刃口的干涉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了程序,该程序能够自动重新生成级进模各工位的冲切刃口和外形,以实现级进模的自动工序排样。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铝合金覆盖件成形优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压边力、拉深筋高度、凸筋圆角半径、凹筋圆角半径为自变量,进行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模拟铝合金覆盖件成形,获得成形工艺参数与破裂、起皱、厚度最大变薄率等质量数据的目标函数.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计算得到成形工艺参数对单目标函数的关联系数和多目标函数的关联度,多目标优化将转换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一步计算各成形工艺参数的平均关联度,获得优化的压边力、拉深筋截面几何参数,以此进行有限元模拟验证,优化的结果为变形均匀,表明成形的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