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迟金娟  李志健  胡慧  缪爱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252-2253,2267
[目的]为果汁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处理苹果汁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及其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启动第1 d容器内有少量沼气产生,第4 d COD去除率达77.72%;增加进水COD浓度至3 500 mg/L时,容器的容积负荷提高到7 kg COD/(m3.d)。在逐渐提高容积负荷的情况下,随着反应器的运行,污泥床区逐渐充满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中反应器底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多为2~3 mm,且污泥床区下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大于上部颗粒污泥;当进水COD浓度为7 000 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HRT)保持12 h不变,容积负荷为14.15 kg COD/(m3.d)时,COD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出水挥发酸(VFA)稳定在4 mmol/L以下。[结论]IC厌氧反应器对果汁废水具有高效稳定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自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43-8147
[目的]研究厌氧颗粒污泥菌种的培育及产业化生产,解决废水处理领域高效厌氧菌种来源不足的困难,为第3代厌氧反应器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方法]采用水力条件更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的IC反应器,用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物,用柠檬酸废水培育出颗粒污泥菌种。[结果]通过3个月的培育,IC厌氧反应器负荷达到20kg/(m3.d)以上,达到了IC反应器的最佳运行负荷,并成功地在1700m3IC厌氧反应器中培育出厌氧颗粒污泥。[结论]通过一定的控制技术,可以成功培育出高效的厌氧菌种。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生物能源的生产、城市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养殖业粪便处理等多方面都要用到厌氧消化器来进行消化处理,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对料液进行适当的循环、搅拌是提高厌氧消化器效能的有效办法。本文综述了专利号为201410321407.4的发明专利,以厌氧反应器内产生的气体(沼气)产生的气压为内动力,通过控制气阀的开启和关闭,以达到减小进料泵动力消耗以及实现无外动力自动间歇循环的目的。该技术以厌氧反应器内产生的气体(沼气)为动力,首创了使用内动力气压使厌氧反应器内料液不需要外来动力达到循环的目地。  相似文献   

4.
ABR反应器处理山梨酸废水的启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满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81-4783,4809
[目的]寻找经济、有效的山梨酸废水的处理工艺。[方法]采用ABR高效厌氧反应器,进行山梨酸生产废水的启动试验。[结果]在35℃条件下,经历190d,成功地完成对ABR反应器的启动。进水COD容积负荷由0.26kg/(m3.d)增加到2.16kg/(m3.d),COD去除率达到93%,挥发性脂肪酸(VFA)和pH值也达到要求。在ABR反应器中形成大量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其尺度介于2~5mm。电镜分析表明,不同隔室内呈现种群配合良好的厌氧微生物分布,且各隔室中的颗粒污泥形状各异,表面凸凹不平,存在气孔。第1隔室存在大量优势发酵细菌,沿水流方向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逐渐向产甲烷细菌菌群过渡。[结论]好氧处理前先采用厌氧法进行处理,可以完成ABR反应器处理山梨酸生产废水的启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序批式反应器(SBR)组合工艺处理啤酒酵母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酵母废水,在容积负荷为11.2 kg/(m3·d)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出水挥发性指肪酸(VFA)稳定在5 mmol/L以下,系统产气率约0.47 m3/kg COD,反应器运行稳定;采用SBR反应器处理啤酒酵母废水厌氧出水,在容积负荷为1.296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经两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COD浓度在300 mg/L以下,达到预期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UASB反应器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马铃薯加工废水。结果表明,当UASB反应器进水CODcr为30 000mg/L时,容积负荷可达到30 kg/(m3.d),水力停留时间24 h,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出水COD小于4 500 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两级软硬双床AF结合好氧工艺对白酒废水进行处理的最佳运行参数.[方法]采用两级软硬双床AF反应器结合好氧折流沟对白酒废水进行处理,实现白酒厂废水的达标排放及沼气能源的充分回收.[结果]试验表明,在常温条件下,采用连续进料方式,一级软硬双床AF最佳HRT为4d,OLRCoD为2.50 kg/(m^3·d),COD降解率可达到68.99%,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可稳定在3 500mg/L左右;二级软硬双床AF最佳HRT为2d,OLRCOD为3.75 kg/(m^3·d),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可稳定在600 mg/L左右;进一步采用双填料好氧折流沟处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结论]研究可为白酒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柠檬酸工业废水IC厌氧处理过程中沼气的产率,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以预酸化时间、厌氧水力停留时间以及厌氧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因子,采用Box-Behnke设计3因素3水平中心组合试验,响应面法优化沼气产率。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酸化时间5.3 h、厌氧水力停留时间4.4 h、厌氧进水COD浓度3 150 mg/L,在此条件下,所得沼气产率为0.487 L/g(COD)。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研究城市生物有机垃圾好氧和厌氧处理的生物降解能力,分析反应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研究好氧堆肥及厌氧消化反应过程中的参数变化,并得出相关结论:(1)堆肥过程中,箱体温度可以达到55℃以上,并持续3 d以上,达到无害化处理;堆肥过程中物料的pH值先降低后升高,最终稳定呈弱碱性,弱碱性pH值有利于提高土壤中阳离子交换能力,提高土壤肥力;(2)源分类后城市生物有机垃圾在堆肥处理的第一周减量化最明显,为21.23%,明显高于后2周,好氧生物降解率平均为63.20%;(3)沈阳市源分类生物有机垃圾实验室沼气产量为619 m3/(t VS),其中甲烷浓度平均为54.36%,沼气生物能为19.52 MJ/m3,厌氧生物降解率为70.14%。  相似文献   

10.
冯磊  李润东  李延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03-11206
[目的]倡导垃圾分类的新理念。[方法]在37℃条件下对沈阳市源分类后城市生物有机垃圾进行为期50 d批消化处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沈阳市皇姑区和东陵区示范小区城市生物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沼气实验室产量为0.799和0.803 m3/kg VS,沼气中甲烷浓度分别为52.84 vol%和53.17 vol%,4个示范小区厌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82.52%、73.76%5、9.53%及64.41%;消化过程中,pH值的调节方式对沼气的产量及厌氧最终生物降解率无显著影响,对沼气的产气时间有影响。一次大量投料可缩短pH值调节时间,提高产气效率;沈阳市示范小区城市生物有机垃圾产气量(G)关于TS(T)、VS(V)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为:G=2.33+0.29T和G=0.89+0.65V,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 3和0.907 5。[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甲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C反应器的污泥颗粒化规律化。[方法]研究了容积负荷、酸化率、选择压、无机离子、停留时间、pH值、碱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试验用普通厌氧消化污泥启动,通过不断增加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缩小停留时间,经122d运行,形成粒径为0.5~1.5mm的形状不规则颗粒污泥,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14kgCOD/m3.d,产气量78L/d,COD去除率达85%以上。[结论]较高的有机负荷及其产生的较高的水力剪切力和Ca2+有利于形成密实的颗粒污泥;工艺流程中的酸化池和循环罐有利于形成甲烷活性强的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12.
张一波  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26-1727
[目的]探索厌氧生物法处理富马酸废水的可行性。[方法]先分阶段将原废水稀释至一定浓度,调节原水pH值,通过蠕动泵送入厌氧反应器进行生物处理,出水再循环至反应器,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出水的化学需氧量和pH。[结果]在污泥驯化阶段,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约为1564mg/L,经过约48h的连续运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达到约81%;在提高负荷和稳定运行阶段,进水的化学需氧量浓度约为10377mg/L,经过约32h的连续运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达到约60%,可见应用厌氧反应器对处理富马酸此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企业废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厌氧流化床的高效白酒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找出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首先,在厌氧环境中驯化活性污泥,培养出所需要的菌种;然后,将活性污泥和载体一起投加到流化床反应器中处理白酒废水,检测其COD值。[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0~32℃,pH值6.8~7.3,厌氧消化污泥1500ml,活性炭200ml。此时的废水COD值去处率可达83.8%左右。[结论]用AFB反应器处理白酒废水,效果较好,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4.
IC反应器颗粒污泥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阳  李红艺  曹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51-2153
[目的]探讨IC反应器中污泥颗粒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处理人工配制葡萄糖废水为例,研究IC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污泥颗粒化的最佳条件。[结果]污泥经过反应器外静态培养、反应器内动态培养,在一个培养周期内出现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粒径为1.0~1.5 mm。IC反应器的进水COD浓度为5 000 mg/L,上升流速为0.9 m/h,pH稳定在7左右,培养过程中加入辅助物质(絮凝剂和活性炭),并以成熟的颗粒污泥进行接种,均可以加快污泥颗粒化进程。[结论]该研究为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吡虫啉有机废水的厌氧技术可行性。[方法]在20~25℃条件下利用5L自制的UASB反应器处理吡虫啉高盐有机废水,当吡虫啉有机废水COD浓度为4000—5000mg/L、容积负荷为4~5kgCOD/(m^3·d)时逐步提高吡虫啉废水中NaCl浓度,研究盐分对UASB处理吡虫啉有机废水的影响。[结果]当Cl^-浓度从2000mg/L增加到6000mg/L时,COD去除率从大于90%降到50%左右;当Cl^-浓度进一步提高到6500mg/L时,COD去除率急剧下降到20%以下。[结论]厌氧茵对吡虫啉有机废水盐分的耐受性具有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前期对新型软硬双床厌氧滤池的研究,采用相同软硬填料、不同的填料组合方式的6套装置,在恒温25℃下对经一级处理的葡萄酒废水(COD为3 000 mg/L左右)作进一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水力滞留时间(HRT)为24 h,容积有机负荷率(OLR)为3.75 kg COD/(m3.d),最佳软硬填料容积比为2∶1,软填料密度为13.7 kg/m3,硬填料的堆积比重为85 kg/m3,放置方式为软填料下方硬填料上方。此时COD降解率可达到92.21%,SS的去除率可达到72.65%,沼气二次回收率达到0.133 m3/kg CODrem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