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椒苗期性状杂种优势的预测及相关性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辣椒亲本及其组配的16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11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相关性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R21、R14的2个组合在苗期各性状中表现优良,在育种上可着重考虑;11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且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的超亲优势较高,可把这2个性状作为苗期杂种优势预测的参考依据。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10个性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除了茎粗、每周叶产量、根鲜重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上部干重、根干重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达到0.517**、0.505**。配合力分析表明:R21、R14、R13、R10的总配合力高,在杂交育种上有一定的利用价值。R1、R6一般配合力表现较为理想,是杂交育种上的良好亲本。  相似文献   

2.
何建文  姜虹  赖卫 《长江蔬菜》2012,(14):19-22
以10个辣椒亲本为材料,按5×5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分析F1代杂种优势。结果表明,辣椒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间优势差异较大,且各性状在不同组合间优势的表现也不同,其中,单株产量、侧枝数和挂果数的超亲优势率较为明显,在辣椒育种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性状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雄性不育系-161A为母本,9个鲜食辣椒恢复系为父本,采用顶交法配制9个杂交组合,针对F_1代10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发现,辣椒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优势差异较大,并且各性状在不同组合间的优势表现也不同,其中开展度、叶柄长、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超亲优势较为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株高、开展度呈现正相关。因此,在辣椒优势育种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性状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基于SNP标记的分子遗传距离预测辣椒产量杂种优势的可能,实现辣椒杂种优势早期预测并筛选强优势组合,以12份辣椒自交系为亲本,采用个别分析和分组分析两种方法,开展了全基因组SNP标记为基础的分子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关系的比较。在个别分析中,从12份自交系中随机选取8份自交系,发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存在不规则变化,有62.5%符合遗传距离越远杂种优势越强的规律;在分组分析中,发现随着遗传距离增大,杂种优势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越大,获得高产强优势组合的可能性越大,基于SNP标记的遗传距离可用来预测其后代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以课题组选育的CMS不育系L9A与其保持系L9B为试材,并以L9A为母本,22份优良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研究分析了不育系和保持系形态性状差异、F1代11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期为辣椒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9A与L9B在株高、株幅、花药长度和花柱长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22个辣椒杂交组合中,杂种优势普遍存在。L59、L90、L117等3个父本自交系可以使L9A的育性得到恢复,且其F1代在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单果种子数的正向优势较为明显,同时发现F1代仅在1~2个品质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相关性和杂种优势指数分析发现,L9A的F1代在果肉厚、株高、株幅、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方面优势较大;单株产量与单株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品质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综上,在辣椒育种实践中,通过杂交育种提高辣椒的单株果数或单果质量,从而提高辣椒的单株产量,而利用杂种优势改良辣椒果实品质则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6.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带 椒黄绿苗突变体是辣椒叶色隐性突变体。该突变体黄绿色遗传性状稳定,苗期遗传标记性状明显,抗苗期疫病等,在杂交育种及品种纯度鉴定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辣椒杂种优势早熟、丰产、抗病、抗逆性的表现非常突出,优良杂交组合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30—50%,早期产量增产50%以上。如早丰一号、湘研系列杂交辣椒品种等均在生产上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为了提高辣椒杂种优势育种的预见性和筛选优良组合的命中率,国内外对辣椒主要性状的遗传行  相似文献   

8.
西瓜苗期生理指标与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西瓜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研究5个生理指标与亲本遗传性和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杂交种苗期叶片叶绿素a/b比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仅受其亲本遗传影响较大,而且与其它生理和F1产量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西瓜杂交种苗期叶片叶绿素a/b比值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西瓜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辣椒黄绿苗突变休9906M生物学性状、抗病性、遗传规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系为隐性突变体,属细胞核遗传,苗期性状明显,在辣椒材料更新、杂交育种及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96—140牛角辣椒及96—140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6—140YBM)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动态、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96—140辣椒黄绿苗突变体不仅在生长势、叶片、株重、单果重等方面强于96—140,而且在抗疫病方面明显强于96—140牛角辣椒。96—140YBM性状遗传稳定,苗期遗传标记性状明显,在辣椒杂交育种及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对良种繁育及纯度鉴定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辣椒黄绿苗突变体(Mutant)遗传性状稳定,苗期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 GM)性状明显,在良种繁育及杂种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沼液肥在辣椒苗期使用,可使辣椒径粗增加、单果重增大、分枝力增强、产量增加,能明显改善辣椒的植物学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非洲辣椒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明华  焦春海  王飞  李宁 《辣椒杂志》2012,(3):16-19,23
对非洲引进的42份辣椒材料进行苗期和田间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和疮痂病的抗性鉴定,筛选出14份抗病性较好的种质资源。通过对其农艺性状综合评价,42份辣椒资源在生长势、坐果性、果形、果色等主要性状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3份抗病毒病、疮痂病及商品性好的辣椒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西瓜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生理指标与F1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个西瓜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两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这些生理生化指标与亲本遗传性和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瓜杂交种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不仅受其亲本遗传影响较大,而且与F1产量性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西瓜杂交种苗期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这个生理指标可以作为西瓜杂种优势预测中的一个参考指标.通过这个参考指标可以节省大量F1的田间试验过程,缩短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5.
辣椒黄绿苗杂交一代果实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育黄绿苗辣椒标记性状的6个早熟辣椒为母本,3个甜椒为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杂交一代果实的杂种优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杂交组合在果实长、果肉厚、单株挂果数性状方面的优势超过高亲本性状,其数据依次为10.01%、8.15%、1.05%,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选用5个不同果形、不同果色、不同熟性经过多代选择的辣椒自交系作亲本材料,按半轮配法杂交设计配制10个杂交组合进行辣椒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主要品质性状中辣椒单果重、可食部分果重、纵径和横径等商品品质性状具有较强的正向优势,说明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辣椒的商品品质;可溶性总糖、VC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表现出较大的负向杂种优势,表明利用F1代杂种优势来提高果实的营养品质有一定的难度;辣椒素含量的正向优势较明显,说明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辣椒素含量。另外,辣椒果实性状在不同组合间的杂种优势变异幅度较大,可食部分果重最高,其次为单果重和辣椒素,说明通过合理的选配找到较优组合的可能性较大。显性度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及长羊角辣椒品种9906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测定,用9906M与9906正反交及测交、自交,并在杂交育种上作为亲本应用。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突变体9906M系隐性突变体,细胞核遗传, 苗期性状明显,在辣椒材料更新、杂交育种及纯度鉴定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从国外引进的24份辣椒抗病材料进行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疫病的抗病性鉴定,并调查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来自莫桑比克的P1,墨西哥的P6,泰国的P13、P14及韩国的P17、P24辣椒苗期兼抗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疫病,但P1、P17的田间抗性表现与苗期不一致;24份引进辣椒材料的生长势、坐果性、果形及果色等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辣椒CMV广州分离物的鉴定及辣椒材料抗病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RT-PCR方法从黄瓜花叶病毒广州分离物CMV-GZ中扩增出外壳蛋白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证明该分离物归属于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对45份辣(甜)椒材料进行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CMV鉴定,结果表明,4份辣椒材料对CMV表现为抗病,21份辣椒材料表现为中抗。结合农艺性状调查结果,筛选出5份抗CMV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辣椒材料。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主要辣椒栽培品种对疫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价四川省主栽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室内苗期接种(6~8 片真叶期)、移栽大田后接种(分枝期)和病圃试验(结果期)3 种方法对四川省主栽的56 个辣椒品种进行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 个辣椒品种采用3 种鉴定方法均对疫病具有抗性,18 个品种均表现为感病,其余品种由于接种时期和栽培环境不同抗性类型发生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室内苗期人工接种能更准确地反映辣椒在田间的真实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