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恢复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荒漠过渡带不仅影响着绿洲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还影响绿洲的稳定性和沙区群众的生存质量。结合遥感技术,对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现状的研究结果显示:绿洲—荒漠过渡带地貌主要以流沙、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为主;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各景观要素内部生境面积小,边缘长度短。采用由封沙育林育草带、植物活体沙障阻沙带、固沙林带和前沿防风阻沙带组成的"四带一体"综合模式治理后,在春季,绿洲—荒漠过渡区过境风速下降;生长季植物多样性增加,盖度提高,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不明显,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1界外区的生态特征:在绿洲外围,原来存在的联系绿洲与荒漠的过渡带(ecotone),具有明显的连续性质,按其生态梯度是绿洲—荒漠的中间类型,自人类进行荒漠区的开发活动,沿绿洲的边界为界线,边界内外呈相反方向发展。在开发过程,原来的荒漠系统或自然绿洲经人工改造形成的绿洲,总的趋势是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包括各项环境质量指标与物质生产能力都有明显的变化。但绿洲边界的外区,因处于掠夺式资源利用,极度放牧与樵伐,使自然系统的结构被严重破坏。人类开发所及的干旱区,均存在这种严峻局面。准噶尔盆地中部的莫索湾地区,1958年在荒漠植被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运用种群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研究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固沙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坝区固沙植被以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群丛为主,具有超旱生特征;泉山区固沙植被主要是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沙蒿-五星蒿(Bassia dasyphylla)群丛,以沙堆天然灌丛为主;湖区固沙植被以白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群丛为主,以湿生耐盐碱植物种为主。(2)坝区固沙植被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最高;泉山区固沙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相似性较高。(3)坝区植物种总体上呈现显著正联结关系,泉山区和湖区植物种总体上呈现不显著负联结关系,种间联结性不强;坝区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植物种为沙拐枣,泉山区、湖区均为白刺。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固沙植被空间分异明显,未来区域植被管理应重视对乡土优势植物种的精准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4.
《甘肃林业》1994,(2):7-8,13
荒漠变绿洲──景泰县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示范区的调查景泰县林业局景泰县自景电一期工程建成上水以来,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立足当地优势,开发荒滩致富,走上生态经济防护林体系路子。到1993年底,全县造林面积累计达到21.4万亩。林木总蓄积量达58万立...  相似文献   

5.
2010年7-8月,采用实地样方法和样线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荒漠与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指标综合分析了塔里木河上游植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调查显示,绿洲-荒漠过渡带共有9科14种植物,可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植物群落分层明显,结构简单。在过渡带中,乔木平均密度为771.1株·hm-2,灌木平均密度为1 413.3株·hm-2,草本平均密度为864.9株(丛)·hm-2;过渡带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1.47,Shannon-Wiener指数为1.62,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1,生态优势度为0.26;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示较好的水分条件促进形成较复杂的群落,在远离河岸地区由于空间异质降低,群落向较为均匀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新疆防沙治沙成效是十分显著的。但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和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工程风沙危害和沙漠化防治任务将更加艰巨。今后新疆科学防沙必须突出两个重点治理区域。一是做好重大工程扰动区生态恢复和工程沙害防治;二是做好新疆南北两大沙漠南部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综合整治。这些地区受人类活动扰动强度大,必须强化治理力度。在沙漠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措  相似文献   

7.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量化指标对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退化固沙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由20个植物种组成,其中灌木7种,多年生草本5种,1 a生草本8种,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65%。(2)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重要值排序最大的分别为沙拐枣、沙蒿、沙蓬,旱生特征明显。沙拐枣、梭梭、黄花补血草、沙蓬、猪毛菜在群落中表现出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对生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3)沙拐枣与沙蓬、梭梭生态位重叠最大,分别为0.66、0.56,存在资源位的竞争。细枝山竹子、苦豆子、白刺、芦苇、黄花补血草与沙拐枣的生态位重叠较小,分别为0.11、0.15、0.16、0.20、0.22,种间竞争较小。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平均生态位重叠为0.16,群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沙漠化严重,绿洲生态环境脆弱。节水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成熟发展为荒漠绿洲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其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通过立足本地生态和资源优势,增强生态意识,发掘优质资源,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以生态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系统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梭梭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与绿洲过渡带维持脆弱生态的优良树种,对退化梭梭林进行有效的更新复壮是保持其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而平茬复壮就是其中一种主要方法。以奇台县西北湾乡荒漠人工梭梭林区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样地试验和观测,系统研究不同平茬时间、平茬高度和平茬强度等不同处理方式下,研究区人工梭梭林木的枝条特征(枝长和枝粗)和成枝能力(新生枝条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平茬时间、强度和高度处理下梭梭成枝能力与枝长、枝粗的影响结果有所差异;就维持过渡带生态的作用而言,冬季处理的梭梭复壮效果要优于春季,100%平茬强度和60 cm平茬高度对梭梭更新复壮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地处大漠腹地的额济纳绿洲,是额济纳旗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典型荒漠地区天然胡杨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近几十年,由于水资源的减少和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荒漠植物对改善干旱区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疆干旱区城市生态环境的三个层次新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其荒漠约占全区面积的 4 7%以上。区内多数城市是以荒漠为大背景的绿洲内部城市。地区生态环境恶劣 ,降水少 ,蒸发强烈。沙尘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繁。植物生长主要依靠人工灌溉。市区生态环境是市区内绿地系统 (绿洲 )、郊区 (绿洲—荒漠过渡带 )和城市外围 (荒漠 )这三个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其特殊性。以市区为中心 ,从内向外需要进行三个层次的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市区内以园林绿化植物为主体的公共绿地绿化、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建设 ,城…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士旱地区,气候干燥、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具较好的自调能力,在不断调节过程中就发挥着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镶嵌于荒漠草原、绿洲边缘的祁连山天然林,具显著的蓄水、调节河川流量、增加降水量的作用。本文祁连山水源林地种单纯、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森林覆被率低、林木生长缓慢以及森林与草原复俣分布林牧予盾突出等特点,提出了封育、造林及林牧结合等营林措施,论证了发展无性系林业、改良传统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掖市生态林业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惠玲  董国 《防护林科技》2004,(Z1):88-90,131
系统地分析了张掖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和林业建设现状 ,提出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林业总体发展战略为指导 ,以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战略安全为核心 ,林草植被的重建 ,恢复与保护以及森林植被需水量与供给量的动态平衡 ,生态用水的调控利用为目标 ,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绿洲农田防护林区、北部荒漠草原沙生植被区 3个方面进行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坝上湿地退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过渡带的特性.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净化水体、调蓄水量、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首位.但由于过去人们对湿地的功能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对湿地盲目围垦、改造,导致湿地数量减少、生态功能退化,有些重要湿地甚至丧失了湿地功能,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榆林风沙滩区绿洲生态经济区建设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风沙滩区生态环境脆弱,以小网框窄林带防护林体系作骨干,进行全面治理是建设绿洲生态经济区的有效途径。为此,需解决生态水利、移民定居、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年(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渡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下(1958~1979),该旗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历史资料代替植被动态资料,进行鄂尔多斯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天然放牧条件下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动态分析,构建其ARMAX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敏感易变,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原光、温、水配合并不完全一致,光、温超前,降水滞后,天然植被生产力不高;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生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天然放牧情况下,主要依赖于牧场植被长势的畜牧生产与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密切相关,说明构建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6-8〕  相似文献   

17.
高山林线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过渡带, 各类环境因子随海拔升高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林线过渡带物种组成与植被格局变化、林线上下界及树线推移等长期受到生态学与植物学研究的关注。不同生活型的林线植物, 尤其是木本植物对高海拔林线逆境光合响应方式与策略的差异, 直接导致林线植被组成与分布格局的变化, 最终影响林线上下界以及树线的形成。并且,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 林线植物光合作用响应性变化特征已成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林线植被未来动态变化的重要参数。文中主要从叶片形态与结构以及叶片光合生理代谢等方面, 综述山地木本植物适应林线逆境的相关研究进展, 以期有助于理解高寒地带林线生境植被分布格局形成以及物种组成变化的驱动因子, 为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开展林线植物光合作用响应性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额济纳绿洲位于阿拉善高原与北山荒漠过渡带,气候极端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长期以来,由于黑河下泄水量减少及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表现为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化加剧,绿洲萎缩。生态系统退化严重限制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了额济纳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额济纳绿洲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额济纳荒漠绿洲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济纳荒漠绿洲生态环境的变迁经历了一个复杂且漫长的时期,伴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进程和人工绿洲建设的过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荒漠河岸林植被退化、水质恶化等情况严重。本文通过对绿洲水资源、土地资源、植被资源的系统分析,以“以水定地”、“水土平衡”的生态考核原则对绿洲环境容量进行评价。并对绿洲开发利用作了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了额济纳荒源绿洲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经济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荒漠草原灌木饲料林造林技术鲍文东,张龙云,王建忠,李锦赋,于中仁,史占胜苏尼特右旗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西端,草场类型大部分为荒漠化草原草场处于典型干旱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带。近十几年来.苏尼特右旗林业局大搞灌木饲料林种植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新民乡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