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动物保健》2006,(12):22-22
据香港《太阳报》报道,随着近年来禽流感在世界各地的小时出现,令世人闻其色变,找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死穴”已成为科学家们的愿望。由华人女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小组,就找到了H5N1病毒的弱点,那就是促使它长形的蛋白尾巴发生突变,来阻止病毒感染其它细胞。这个办法推而广之,或可有效遏制其它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禽》2006,28(23):45-45
中新网12月7日电:据香港《太阳报》报道,随着近年来禽流感在世界各地的不时出现,令世人闻其色变,找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死穴”已成为科学家们的愿望。由华人女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小组,就找到了H5N1病毒的弱点,那就是促使它长形的蛋白尾巴发生突变,来阻止病毒感染其它细胞。这个办法推而广之,或可有效遏制其它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05,(11):38-38
H5N1病毒是多年来最具毒性也最致命的禽流感病毒。它是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第一种H5类型的病毒。如果H5N1病毒变异为可以人传人的形式的话,全球上百万人将因此送命。怎样在禽流感疫情中生存下来?首先,我们要了解更多关于禽流感的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5月19日在日内瓦发布报告称,研究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正在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对于人类健康的危险性正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已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对全球流感大流行的高度关注,但对流感病毒H5N1的生物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空白。为了阐明禽流感病毒H5N1的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准备了12月龄猪肺泡组织上皮细胞,并测定了3株H5型禽流感病毒(A/Crow/Kyoto/53/2004[H5N1],A/Duck/Hong Kong/342/78[H5N2],A/Duck/Hong Kong/820/80[H5N3])的生长动力学曲线,由此引起细胞病变,尽管所有3株病毒在鸡胚胎成纤维细胞可以引起类似细胞病变,但H5N1型病毒却可强烈诱导猪肺泡上皮细胞(pAEpC)的细胞凋亡。3株病毒在pAEpC内的增长和繁殖有相似之处。与此相反,只有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pAEpC细胞内才能检测到TUNEL阳性细胞,并且半光氨酸酶3、8和9的活性在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的pAEpC细胞内均显著升高,在禽流感病毒H5N2和H5N3感染的细胞内没有发现该现象。这些结果表明,只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诱导pAEpC的细胞凋亡。H5N1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在增加半光氨酸酶抑制剂Z-VAD-FMK后受到抑制;然而在病毒生长或释放子代病毒方面无显著差异。采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H5N1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感染的pAEpC细胞中对半光氨酸酶依赖的细胞凋亡起着关键作用。H5N1病毒特异性的细胞病变在人类主要呼吸道上皮细胞中也可观察到。综上数据表明,禽流感病毒H5N1由于诱导细胞凋亡而导致哺乳动物呼吸道上皮细胞大量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6.
全球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系统分析了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阐述人禽流感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及预防控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动物保健》2012,14(3):90-90
2012年2月8日-卫生部宣布发生了一起人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感染疾病综合征。本文通过对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的描述,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据香港《太阳报》报道,随着近年采禽流感在世界各地的不时出现.令世人闻其色变.找到H5N1禽流感病毒的“死穴”已成为科学家们的愿望。由华人女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小组。就找到了H5N1病毒的弱点。那就是促使它长形的蛋白尾巴发生突变.来阻止病毒感染其他细胞。这个办法推而广之,或可有效遏制其他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公文速递     
《饲料广角》2005,(10):9-9
据此间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最近发现有猪感染了H5N1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物保健》2011,(11):90-90
2011年10月10日,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宣布发生了一起人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12.
根据禽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M)基因序列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神经氨酸酶(NA)基因设计并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用于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的RT-PCR分型鉴定方法。试验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将H5N1与H6N2、H9N2有效区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在基层动物防疫和监督部门进行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并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能引起禽流感,只有高致病陛的毒株才能引发疫情。目前已发现能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病毒,只要是H5N1、H7N7、H9N2亚型毒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948-1953
比较鸭源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Changchun/01/2010)和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Liaoning/N/2011)对BALB/c鼠的致病性。以106EID50/50μL剂量鼻腔感染6周龄BALB/c鼠,攻毒后3,5,7,10,14 d取小鼠的肺、脑和肝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做病毒回收试验,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RT-PCR检测;分别取接种病毒后5 d小鼠的脑、肝脏、肺脏、脾脏、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接种H5N5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肝脏中分别于接种后3,5 d分离到病毒,肺脏中于接种后5 d分离到病毒,脾脏、肾脏和粪便中均未分离到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毒对小鼠的脏器组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以肺脏、脑和肝脏较为明显,且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小鼠脑和肝脏的病理损伤比H5N5亚型更严重。这表明2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对小鼠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且H5N1亚型强于H5N5亚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药杂志》2004,38(3):25-25
韩国科学家最近开发成功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疫苗菌株。韩国忠南大学兽医科教授徐相熙在去年12月韩国暴发禽流感疫情后开始进行禽流感疫苗菌株的研究。他从H5N1禽流感病毒的 8种遗传因子中提取了H5型的HA遗传因子 ,去除高致病性成分 ,将这种遗传因子取代人类流感病毒遗传因子中的HA遗传因子 ,然后接种于人体细胞内 ,使之重新组合后产生疫苗菌株。接种这种疫苗菌株后两星期左右 ,在体内便产生抗体 ,具有抗病毒的功能。接种这种疫苗菌株后 ,即使带有H5型遗传因子的超级流感病毒侵入 ,也不能侵害体内的正常细胞。徐相熙计划自 3月 8日起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H5N1禽流感病毒的侵袭作准备,但美国科研人员指出,另有一种H9N2禽流感病毒也可能带来同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禽流感病毒在鸭子身上变异之后,将更具致命性,必须对此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中美两国研究人员在6月2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撰文说,他们通过试验发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直在不断变异,尤其是一些在看上去健康的鸭子身上隐藏的H5N1病毒,这种病毒正在变得对老鼠等哺乳动物更具致命性,而老鼠和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的反应较为接近。研究人员在1999年到2002年间从大批鸭子的身上采集了H5N1病毒样本,然后把不同年份的样本接种结鸡、老鼠和鸭子,鸭子都没有被感染,而鸡则大部分生病并死…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22日-埃及卫生和人口部向世卫组织通报了一起人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牧业通讯》2006,(10):17-18
据新华社提供的信息.英国政府4月27日证实,英格兰东北部诺福克郡一农场的鸡只因患禽流感死亡。这是继上月苏格兰一野生天鹅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英国本土出现的第二起禽流感疫情。英国环境部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对样本的初步检测表明.此次死亡的鸡只很可能是感染了H7型禽流感病毒.这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比H5N1型病毒危害小.传播给人的可能性也较低.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动物,并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持续性威胁。虽然在鸡体内发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许多种基因型,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基因型可以感染哺乳动物。鉴定动物种群中病毒株基因型,这对了解不同病毒株在各种宿主中的分布十分重要。当特定基因型的高致病性毒株出现在之前未报道的携带有该基因型的未知宿主中,有利于对其进行监控和检测。从2只死于呼吸道疾病的貉的肺样品中分离得到2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病原性检测显示所分离到的病毒对鸡是高致病性的。为了分析这些病毒基因型的特性,将其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这些分离到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并且它们可能来自与同一个病毒祖先。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毒在遗传上与2003年第一次在中国分离得到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V基因型十分相近,与近年来占主导位置的病毒基因型(如Z基因型)不同。分离到的病毒在其HA剪切位点还包含了一个多基的氨基酸基序,在PB2蛋白的627位存在一个谷氨酸残基,这与之前经证实的禽病毒相似。本试验首次发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V基因型存在于与哺乳动物相关的宿主中。研究结果有力的揭示了H5N1病毒V基因型能跨越种间障碍而感染哺乳动物。这些发现进一步显示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