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福建省农业气候简况本省位于北纬23°46′~28°22′,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6~21℃,全省由北向南≥10℃积温5000~7500℃(其中鹫峰山区为4500℃),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自东南的1100毫米向西北递增至2000毫米,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全省在11—25%,其中厦门以南沿海相对变率最大为20~25%,其它地区为11~18%;从西北到东南年日照时  相似文献   

2.
云霄县位于闽南沿海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3℃,≥10℃积温7548.8℃,年降水量1730.6毫米,无霜期347天,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光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3.
坡螃田水稻稳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3—17.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水稻生育期4—8月降水量866.3毫米,蒸发量662.1毫米,8月分降雨量142.3毫米,蒸发量167.7毫米。日照充足(全年日照1177.9小时,水稻生育期4—9月,日照605.5小  相似文献   

4.
黎母山珍稀品——同色万代兰是海南野生兰花之一(见照)。分布于北纬19℃,东经109℃,海拔200—1000米的黎母山原始森林中。这里年平均气温23℃—24℃,年降水量2500—3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84%。足见它喜在高温潮湿的热带雨林中生长。  相似文献   

5.
海南黎母山的兰花珍品——安诺兰(见图),是海南的野生兰花之一。分布于北纬190°、东经109°、海拔150—1000米的黎母山原始森林中。该地年平均气温23°—24℃,年降水量2500—3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84%,雨量充沛,高温多湿。  相似文献   

6.
油茶气象影响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收集到的近百篇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油茶研究文献和出版书籍,进行气象条件对油茶生产影响的归类统计,其结果可分为3类,即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油茶产量气象条件的影响指标、油茶气象灾害指标。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及条件为:(1)年平均气温14~21℃,最适宜温度为16~21℃,极端最低气温-10℃,极端最高气温40℃,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31℃以下,年无霜期大于200天,≥10℃积温为4000~7000℃·d,最适宜的≥10℃积温为5000~7000℃·d;(2)年降水量1000~ 2200 mm,最适宜年降水量为1200~1800 mm;相对湿度74%~85%;(3)年日照时数1500~2200 h,年日照百分率35%以上。油茶产量适宜性气象指标及条件为:(1)春梢生长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0~20℃;(2)花芽分化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24~33℃,最适宜平均气温为27~33℃,日平均日照时数在10 h以上;花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0~20℃,最适宜平均气温为14~18℃,盛花期雨日小于13天,日照大于100 h;(3)果实生长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25~30℃,降水量在200 mm以上,最适宜降水量为450~550 mm;(4)油脂累积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16~23℃,降水量在100 mm以上,最适宜降水量为150~200 mm,高温日数小于20天。油茶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害、连阴雨、高温干旱、冰雹和大风。  相似文献   

7.
鲁西北棉区实行棉瓜菜间套作一年多熟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北棉区,包括山东省西北部的聊城地区、德州和惠民地区的大部分,占全省棉田面积的50%左右。年平均气温10~13℃,>0℃积温在4600℃,年日照时数约为2600小时,年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在200天。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是山东最大的棉花产区。近几  相似文献   

8.
赤水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递降的斜坡地带,东南高,西北低,境内以低中山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8.1℃,≥0℃的积温6679.3℃,≥10℃的积温5888.3℃;年降雨量1286.8毫米;年日照1297.7小时。夏秋两季≥0℃以上的积温5361.4℃,占年积温的80.26%;降雨量1198.3毫米,占年降雨量的92.5%;日照1048.3小时,占年日照的80.78%。上述情况说明,夏秋两季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稻田多熟,特别适宜发展再生稻,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且末国家基准气候站1971—2014年44 a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累计距平、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且末绿洲近44 a的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0℃及≥10℃活动积温、年降水量等主要的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分析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近44 a且末绿洲年日照时数减少;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及≥10℃活动积温增加;年降水量略增。(2)近44 a年且末绿洲日照时数、≥10℃活动积温、降水量均发生了突变;年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无明显的突变。  相似文献   

10.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地处北纬24°40′~30°4′之间,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6~18℃,日温稳定通过10℃以上的有220~260天,≥10℃的活动积温5000~5800℃,无霜期270~310天。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全年日照1300~1850小时,日照率为35~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八师垦区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摘要:为了新疆农八师垦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使用该地区气象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的同时探讨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49 ℃/10a,其中冬半年倾向率为0.446 ℃/10a,夏半年倾向率为0.293 ℃/10a;降水量存在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5.227 mm/10a,其中作物生长季平均降水量倾向率为9.186 mm/10a,冬季降水量倾向率为4.716 mm/10a;日照时数有微弱增加趋势,年日照总量倾向率为24.861 h/10a,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倾向率为24.035 h/10a;春季倾向率为18.141 h/10a。气候变暖增加了该地区热量资源使棉花栽培界限西进北移扩大了种植面积,同时极端气候事件的不稳定性及病虫害加重现状增加了农业对防灾的投入,所以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适应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生产,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丰产丰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福建侨乡和溪人养兰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兰花品种繁多,尤以唇瓣、金边素心兰驰名中外。兰花在福建南靖地区,3月中旬开始萌芽展叶,6至9月为花期,10月底停止生长。兰花喜湿润,怕高温、干燥,能耐短期0℃低温,适宜温度在10—25℃之间。兰花要选择通风好,有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浙江省茶叶气候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1—2015年浙江省66个气象台站的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茶叶生长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5年来浙江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0℃活动积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波动明显,整体略增加,日照时数以60.6 h/10 d的速率减少;应用Mann-Kendall法检验,1994年为气温突变点,突变后全省春季平均气温增加了1.1℃,导致春茶开采时间提前8天左右。研究结论可为茶叶生产适应气候变化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西昌春剑     
1984年夏天,笔者花2元钱从西昌菜市上买来一丛兰花,当时只有4苗,至今已在家中栽培21年。根据多年的栽培观察,又翻阅了有关兰花著作,取名西昌春剑。西昌位于四川西南横断山脉中段安宁河谷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5~9月为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冬,而且阳光充足,能见度好,全年日照2431小时。自然条件的优越,使兰花在这里变得非常好养。买回的西昌春剑,最初种在土陶盆内,使用的基质是菜园土,第二年换盆时加入了少量锯木屑。以后分盆时先后加入过蜂窝煤渣、高山泥炭土、菜园土、阴沟污泥等,总  相似文献   

15.
玛纳斯河流域棉区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部,北律44°19′—45°11′之间,为我国最北的棉区。这个地区的无霜期只有1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为5.5—6.5℃,冬季严塞,夏季较热,大于10℃的积温3400—3800℃,年降水量为150—200毫米,必须依靠灌溉才能满足棉花在生育期对于水分的要求。土壤为荒漠灰钙土,一般均含有较重不同的盐碱。1965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区制种西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疆阜康市222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属中温带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710h;热量条件也较为充足,年≥10℃积温为3420℃,年平均气温6.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mm,夏季降水量明显多于冬季;年无霜期为160~185d。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是生产、繁育、引种各类农作物种子的良好基地。目前拥有制种良田1万hm2。制种瓜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整沈阳市植物结构,对低温冷害进行监测研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依据,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近60年沈阳市植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趋势及突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60年沈阳市植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64℃/10 a和51.52℃·d/10 a。近30年植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0.6℃;≥10℃活动积温增加180℃·d。应用信噪比诊断1951—2010年长序列气候突变不明显。经滑动平均和年际逐渐延长,植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保持持续上升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合理利用热量资源,调整农植物种植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旨在利用青海50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4—10月逐日降水、云量和日照资料,通过对日照时数与云量的关系研究,修订青海连阴雨监测的新的指标,并对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及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修订后青海连阴雨天气监测指标为:连续阴雨5天(期间日平均日照时数≤6 h)或以上,且过程总降水量≥10 mm,期间不能出现2个无雨日,即日降水量不得<0.1 mm;(2)青海阴雨日数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青南地区阴雨日数最多,环青海湖地区次多,柴达木盆地地区最少;(3)1961—2015年青海年平均阴雨日数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在年代变化上经历了1961—1989年的常态时段、1990—2002年的减少时段以及2003—2015年的增多时段3个变化阶段;(4)青海阴雨日数主要出现在6、7、9月份,都达到了8天以上,其次为8月份, 4月份和10月份最少。本研究修订了青海连阴雨天气的监测指标,并依此开展连阴雨天气预报预警业务,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辽宁西部热量资源及霜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预防霜冻灾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采用1953—2012年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辽西地区热量资源和霜期变化。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年平均气温、夏半年平均气温、冬半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分别为0.311℃/10 a、235℃/10 a、219℃/10 a;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86—1988年出现暖突变;暖突变之后使得近20年(1993—2012年)≥0℃、≥10℃活动积温增加256℃·d、233℃·d,初霜冻日期后推8天。热量资源虽然增加,而终霜日期并未提前结束,故大田播种期也不能提前;初霜日期明显后推,可考虑成熟期也后推的原则,如果播种期退后8~10天可减少95%终霜冻的威胁。辽西地区气温升高、积温增加和无霜期延长,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叶城县、莎车县、巴楚县、麦盖提县1984—2019年杏树物候期观测资料,与同期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杏树开花始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拟为开花期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中,最低气温对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气温和日照,降水及其他气象因子影响较小。研究区气温与杏树开花期正相关,1984—2019年间,喀什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增加幅度为0.2~1.7℃/10 a,杏花芽膨大期、花芽开放期、开花始期分别提前5.3~8.7、3.1~5.6、2.2~3.6 d/10 a。杏树开花期预报服务中,喀什地区偏北、偏南、偏东区域逐日平均气温分别稳定通过≥0℃的初日~第34天、第39~41天、第37~39天,或开花始期前稳定通过≥0℃的积温分别达到250、270~280、250~270℃,或杏树开花始期前5日滑动平均气温均稳定通过≥12℃拟作为杏树进入开花始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