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建良 《中国蜂业》2013,(12):17-19
某日访友,见阿明、阿六等在一起议论双王群,整理如下:(一)有人认为双王群就是两群蜂同箱饲养,除蜂王自然交替时的母女同巢和剪掉上颚后组成的多王群之外,若用隔堵板或隔王栅将蜂箱分为二区,每区有1只蜂王,不论是两群蜂合为一群,还是为单王群增加1只蜂王的,都是两群蜂同箱饲养。有些蜂友为了图方便,在荆条蜜源结束时,把生产群老王囚入王笼挂在继箱隔板外或巢门口,将巢、继箱用栅分区,  相似文献   

2.
<正>一、继箱强群夏季,柿树、枣树、刺槐等陆续盛开,蜂群往往因劳累过度,群势会有些下降,此时保持强群是夺取丰收的基础。要保证每群不少于15框足蜂。二、人工合并如果箱中群势低弱,达不到上继标准,应采取人工合并方法。在选好副群后,将副群蜂王连同1张正在出房的老子脾和1张幼虫脾,再将1张有存蜜的巢脾,放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我遇到冯蜂友,在交谈中他抱怨:2012年柳孟头大流蜜,别人一群能产30~50斤蜜,而自己已饲养近百群,却一两蜜也没有……。我问他是否群势太弱,他邀我去看他的蜂群。我打开箱一看,是双王群,每边4脾蜂,继箱6脾蜂,继箱两边隔板外各有2脾左右的蜂,群势并不弱,怎么不产蜜呢?我再仔细看,原来尽是幼蜂。我再次寻问,前半月前群势怎么样(当时正值柳孟  相似文献   

4.
1952年起“新路”集体农庄养蜂场开始用下列方法组织采蜜群:在把蜂群搬出越冬室陈列时,就把卧式蜂箱用深隔板隔成二部分,养二个蜂群。等群势发展满箱而显得拥挤时,把箱内一部分成熟子脾提出,用来组织和加强新群。主要蜜源将临时,把箱内的深隔板抽出,使二群合并起来,并在箱上加装继箱。合并群中的一只蜂王关进王笼,挂在继箱脾中间,而且正当合并前峰王在巢内时活动地区的上面。整个主要蜜源期间蜂王一直关在笼内。主要蜜源期过后,蜂箱再用  相似文献   

5.
<正>1认识GN式蜂箱我很喜爱蜜蜂,在用活框蜂箱养中蜂的四十多年时间里,知道用郎氏箱养中蜂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长期实践,我已摸索出不用药物就能解决诸如烂子病、白头蛹、盗蜂这样一些中蜂饲养大难题,六七年来卖出去的三百多群中蜂强群,都是依靠自己用郎氏箱与相关经验和方法来实现的。因此,自以为养蜂水平还可以——用郎氏箱养中蜂也就那么回事,没啥需要再作深入研究的了。听说GN箱,则纯属于  相似文献   

6.
有些地区由于供电不正常,不能采用电孵箱,而用平箱或其他“土孵箱”。这些孵化箱没有温度控制器,温度不易恒定。本人在上述孵化箱内装了一种超温报警器,效果很好.这种超温报警器,  相似文献   

7.
在南方越冬的蜂群,尽管越冬期群势很弱,但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大都加上了继箱。4~5月,是分蜂热最强的季节。有些蜂王由于没有认真选育,在将近满箱或刚满箱就会出现分蜂热,对繁殖和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如何尽快解除分蜂热,笔者和本场另外三个组的同志协作,做了连续三年的试验。现介  相似文献   

8.
一般的交尾箱都是把标准巢箱隔成3~4室,在蜂箱四面各开一巢门,3~4个交尾群在一个箱内,应用原有的标准巢脾,每群一张脾,有蜂1,000只左右。为减少交尾群蜜蜂的数量,投入采集工作,我们设计了一种小型交尾箱。这种交尾箱箱体等于标准箱的1/18,箱盖上“焊”上2块长70毫米,宽55毫米的巢脾,可容300只左右的工蜂。经过多次试用效果良好。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一部份转地蜂场,常年加不上继箱。有些勉强加上了继箱,但群势不强,采集能力不强,产量上不去,效益低,好的年景可以维持,气候稍差便歉收、亏损。一些养蜂专业户不但没有脱贫致富,反而负债累累,造成这种局面的内部原因,主要是蜂群质量(指蜂王产卵力、工蜂数量、寿命及生产力等)太差。蜂群质量差的原  相似文献   

10.
刘树峰 《中国蜂业》2003,54(4):32-32
把工蜂产卵群加上继箱 ,巢、继箱之间加上纱盖 ,继箱开后巢门。之后从蜂场提一群有 4~ 5框蜂的新王群放在继箱内。此后每隔 3~ 4天从继箱新王群提 1张产满卵的巢脾 (不带蜂 )到巢箱 ,换出 1张有工蜂卵的巢脾 ,同时在继箱补入 1张产卵空脾。如此换脾 ,直到将工蜂产卵群原有卵虫都换出后 ,即可抽出纱盖 ,换上隔王板 ,关闭后巢门 ,工蜂产卵即可停止。工蜂产卵群中提出的卵虫脾放入冰箱内冻死卵虫蛹后 ,还可加在正常蜂群中利用。工蜂产卵群处理的又一方法!河北平山县胡镇转嘴村,050403@刘树峰  相似文献   

11.
王治容 《中国蜂业》2013,(19):19-20
在川东北地区,春繁时间长,养蜂收成主要在春季,所以我地区养蜂主要任务是搞好春繁,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每年5~6月和9~10月可以进行分蜂。一、均等分蜂法生产群适时加继箱,巢继箱满箱,卵虫蛹多时,在巢继箱间加隔王板,蜂王留在巢箱,继箱开后巢门。数天后换成隔蜂板(三合板),形成两群蜂,给继箱介绍优  相似文献   

12.
联合交尾箱是模仿交尾小核群的原理制作的,它的特点是蜂巢控制温湿度能力比小核群强。新王开产后也不象在小核在群内那样爱飞逃。方法是做一个高10cm的浅继箱,浅继箱下面钉一个平面塑料隔王板,箱中顺前后方向用厚3cm隔板隔开,箱的  相似文献   

13.
“季双三”每群比双箱群多用一个继箱:6~8框脾,2块隔板。1995年改进后,每群要用一个临时底箱,替下原群巢箱。提前隔好一组箱前的双王交尾箱;二组双王群的备用箱。每个临时底箱的下面,需要一个垫底空箱,一组箱前的双王交尾箱,每箱另外需要一块完整覆布,一...  相似文献   

14.
张勇 《蜜蜂杂志》1989,(2):24-25
中蜂过箱是开展中蜂科学饲养的重要一环。过箱的成功与否和当时的蜜源、气候、过箱技术等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时机过箱,以求达到过箱成功而又便于初学养蜂者掌握的目的,笔者特先后于1974年在甘肃会宁县、1979年在陕西户县及1983年在甘肃白银市分别进行了三次不同季节过箱的试验,其结果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从12月开始,周期为11个月。试验群均为土法饲养,三次试验共计24群中蜂,每次8群。  相似文献   

15.
养蜂者在饲喂蜂群时 ,应根据不同的蜜源条件、气候及时间选择不同饲喂方法 ,即 :箱内、箱外、灌脾等3种饲喂方法。在蜜粉源丰富而气候适宜时 ,一般用稀蜜水、糖浆对蜂群奖饲 ,应在傍晚进行 ,在不会引起盗蜂的情况下 ,将容器放在箱外离巢门一小段距离进行 ,才能使蜂群兴奋。外界无大宗蜜源而天气又寒冷时 ,宜将容器放在上框梁面上或箱底进行箱内饲喂 ,同时应缩小弱群巢门 ,预防盗蜂发生。对弱小群 ,度夏越冬群的补饲宜将饲料灌进脾内。饲料要浓一些 ,并一次喂足 ;如果对弱群、度夏越冬群进行箱外饲喂不仅会引起盗蜂 ,而且出巢蜂因受刺激会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蜂群内部状况及创造适合蜂群繁殖的条件,在春繁开始时要对蜂群进行抽查和全面检查,而后 3~5 天检查一次。不同的生产季节,检查的目的不一样,检查方法有开箱检查和箱外观察 2 种。1 开箱检查 春、秋季组织繁殖群,流蜜期组织生产群,进行育王分蜂,越冬及转地放蜂前后调整群势等,都要进行开箱检查。1.1 开箱 养蜂人员立于箱侧,背向太阳,开启箱盖,放于箱旁当作坐凳 (若系继箱群,箱盖应放于箱后)。开启副盖时,先用起刮刀轻轻撬动,再用手指推移,使副盖与箱口粘着的蜂胶脱离,翻转副盖,放于箱前地上,一端搭在巢门板上,使副盖上的蜜蜂爬向巢…  相似文献   

17.
在卧式长箱体以隔板分开同箱双王群异向开巢门,群势相差较大的两个蜂群里,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常发生同箱强群盗弱群的暗盗现象。导致弱群更加削弱,经常缺蜜,喂糖浆而无积累,蜜蜂偏集,甚至逃亡。由于同箱异王群意蜂气味相通,同化而基本一致,这种同箱不同蜂群间的被盗从表面上看来是一场无声无息悄然进行的暗斗,基本相同的蜂群间气味使被盗群的守卫蜂难以从气味信息上辩别敌友而将盗走蜜糖的盗蜂一只一只轻而易举地放走,巢门口虽然被盗群守卫蜂数量不少,但无咬杀飞追搏斗迹象,也没有死蜂续添的现象存在,只是被盗群内存蜜锐减,即是饲养者大量喂蜜,群内也少见存蜜,只要你特别注意留心观察,那些匆匆忙裹腹飞出被盗群的蜜蜂直飞向天空,一个急转弯又落归同箱的盗蜂群,个别蜂定向追踪观察就不难发现它的起落位置。  相似文献   

18.
前言近年来 ,在广东省饲养的中蜂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群势越来越弱 ,在冬春季节 ,广东省的气温又低 ,山区有时还出现霜冻。因此 ,中蜂在冬春季节出现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现象。中蜂双群同箱饲养 ,作为一种特殊的饲养技术 ,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问题 ,从而使饲养中蜂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什么是双群同箱双群同箱饲养 ,它不同于双王同群 ,是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 ,两群蜜蜂之间用一块隔板分开。两群蜜蜂尽管处于同一个蜂箱中 ,但相对独立。2中蜂双群同箱饲养的优越性中蜂是广东省主要饲养的蜂种 ,对广东省…  相似文献   

19.
养蜂谚语     
春天不发蜂,来年一场空。惊蛰不放蜂,十箱九箱空。养蜂不在群多,一群胜数群。花好蜜好蜂定好,王好群强蜂更 好。一家养好数群蜂,柴米油盐不落 空。养蜂谚语@鲁雁~~  相似文献   

20.
▲巢箱和继箱同时生产王浆的产量比较浙江农业大学牧医系陈盛禄林雪珍胡福良孙勇方章明通过在同一群蜂的巢箱和继箱里,用同品种和等量的台基条进行王浆生产对比,发现夏季王浆产量继箱比巢箱高30.67%,t检验差异极显著。同时发现这种差异有随蜜源和群势增加而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