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稻田养殖泥鳅是一项集生态学、种植学、水产养殖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养殖工程,它利用生物的种间食物链,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它的优点很多:①成鳅能充分摄食稻田水中合适的饵料和田间杂草,节省饵料,降低养、种成本.②水稻能把泥鳅的排泄物作为自身的肥料吸收,节省水稻种植的肥料,降低种植的成本.③泥鳅具有在水底泥中寻找底栖生物的习性,其觅食过程可起到松土作用,从而促进水稻根部微生物活动,使水稻分枝根加速形成,壮根促长.④稻田养鳅,节地节水,一水两用,一地双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好路子,值得在种植水稻的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泥鳅、田螺(以下间称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是当前农村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是我国生态渔业在特种水产养殖上的一个新的发展,为了探索鳅、像增殖活饵稻田养鳖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我们于96年利用本镇水产材30亩(2hm2)稻田进行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试验,取得明显成效。2hm2共收获商品鳖495kg,规格450g左右,水稻14310kg,总产值年25万元,平均每亩获利2483元。我们认为鳅、螺增殖活饵稻田养鳖是可行的。现将通过实践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水、种、饵、密、早、防、管、转”八字养殖经验介绍如下。水结合农田整修,加固…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殖泥鳅是一项集生态学、种植学、水产养殖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养殖工程,它巧妙地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它的优点很多:①成鳅能充分摄食稻田水中合适的饵料和田间杂草,节省饵料,降低养、种成本。②水稻能把泥鳅的排泄物作为自身的肥料吸收,节省水  相似文献   

4.
正稻田养鳅是将种植水稻与养殖泥鳅有机的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泥鳅在稻田中进行水层对流及物质交换,增加底层水中的溶氧,排泄物能及时补充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稻米产量和质量,达到稻鳅共生互惠互利的作用,稻田养泥鳅是一个生态、绿色、高效、立体生态农业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泥鳅隶属于鲤形目、鳅科。泥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食性杂,稻田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等特点,实践证明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我县从97年开始进行稻田试养,99年已推广到大舜、洪溪、俞汇等7个乡镇进行较大规模的泥鳅  相似文献   

6.
在农儿水产养殖合作社进行了稻鳅共生生态养殖试验.试验结果为稻田养泥鳅每667㎡可产泥鳅62kg;产无公害稻谷450kg.亩增效益1430元,不但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而且降低生产成本,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实现稻鳅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正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养殖泥鳅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由于养泥鳅田必须具备泥鳅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养鳅稻田与常规稻田管理是不同的。为了探索稻鳅种养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2018-2019年,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在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开展稻鳅种养模式试验和示范,发展两个规模50亩以上的稻鳅种养户。试验示范结果,试  相似文献   

8.
在稻田中饲养泥鳅,进行投饵施肥,亩可获泥鳅75-100kg,效益明显高于稻田养鱼,不失为农村致富的一条新途径。本文拟将稻田养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田养鳅     
王树林 《水利渔业》1999,19(5):36-36
水田养鳅包括稻田养鳅,茨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水田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茨菇、荸荠等),是很好的遮荫物,水深也符合泥鳅的要求。泥鳅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2kg鳅种,半年后可收获0-5kg成鳅。现综合盐都县的生产实践,将水田养鳅法介绍如下。1 整田养鳅田要求水源充足。防逃设施十分重要,放鳅前,将田埂加宽并夯实,四周插上木板或塑料板(入泥30cm),或在埂壁及与田底交接处用油毡铺垫,上压泥土。此外,沿田埂开1条围沟,在田中心向外纵横各…  相似文献   

10.
在土地越来越少的今天,要博大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搞生态种植、立体种养才是提高农业效益的最好途径.近几年,高蛋白、低脂肪的小泥鳅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贷,养殖泥鳅是一项很有前景的致富门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强等特点,很适于稻田养殖.稻鳅结合是立体种养的黄金搭档,水稻为泥鳅遮阳,净化水质,泥鳅为稻田松土,清除虫害,泥鳅的粪便又为水稻提供了肥料,一水二用,一地双收,稳产增收,充分提高土地的综合产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稻田面积大.天然饵料多.利用稻田养泥鳅.是条致富的好门路。一、稻田饲养方法。饲养泥鳅的稻田.要求弱酸性土壤;其饲养方式有: 1.稻田粗放养殖。采用粗放方式饲养泥鳅的稻田.不投饵,不管理.水深为10厘米左右.田埂加高到20—25厘米,放养量为每平方米50—100尾。  相似文献   

12.
殷建平 《中国水产》2017,(11):104-106
<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首先从技术要点,而技术要点又分为稻田改糙、清理消毒、水草种植施肥、虾苗放养和管理等。然后对稻虾鳅共作进行效益分析,最后说说发展经验。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即"一季虾、一季稻、一季鳅",将稻虾轮作模式和稻鳅共生模式相融合,上半年在稻田空闲期开展小龙虾养殖,实现水稻和小龙虾轮作,下半年在稻田中养殖一季泥鳅,实现水稻和泥鳅共作。该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稻渔互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系统介绍了“稻田+塑膜池”稻鳅综合种养试验的稻田工程、水稻种植、泥鳅放养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点、不足和发展前景。试验结束,收获水稻600 kg、泥鳅125 kg,折合667 m2产稻谷461.5 kg、泥鳅96.15 kg,两项收益合计为508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55,种养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两年,稻田精养台湾泥鳅开始在黑龙江省兴起,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了"鳅稻双丰收",并成为农民增产、增效的好技术,2016年亩产达到310kg,每尾规格超过50g,经过技术进一步的改良,2017年亩产可达200kg~400kg,亩增效1000元~2000元,是今后北方高寒地区值得推广的稻鳅共作模式。过去黑龙江省稻鳅共作模式主要以养殖泥鳅、黑龙江花鳅、大鳞副泥鳅等地产土著鳅科鱼类为主,但因其生长速度慢、捕捞难等问题,养殖效果不理想。近两年,稻田精养台湾泥鳅开始在黑龙江省兴起,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实现了"鳅稻双丰  相似文献   

15.
《重庆水产》2009,(2):7-12
同志们: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稻鳅双干工程深人实施,带动全市宜渔稻田深度开发。“稻鳅双千”工程是以开发宜渔冬水田资源为目的,既种植水稻又养殖泥鳅,实现亩产稻谷1000斤、泥鳅100公斤,稻田亩纯收入达到1000元的生态农业项目。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养鳅,包括稻田养鳅、慈菇田养鳅、荸荠田养鳅等生态兼作模式。水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农作物(水稻、慈姑、荸荠等)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泥鳅生长。泥鳅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又可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生态养鳅不需经常换水,水中的物质可以随时与土壤进行交换,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2kg鳅种,养殖半年后可收获0.5kg成鳅。生态养鳅主要技术如下。1精整田块养鳅田块水源充足。放鳅之前,要将田埂筑好夯实,加宽田埂,田块四周插上木板或塑料板(入泥30cm)以防逃。养殖田沿田埂开一条围…  相似文献   

17.
稻田鳝、鳅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稻田进行黄鳝、泥鳅的生态混养,是我县近年来摸索成功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实践证明,稻、鳝、鳅兼作可以充分利用稻田水面资源,而且能提供黄鳝和泥鳅部分生物饵料,解决鳝、鳅的种苗自繁以及清除稻田虫害等问题,从而提高稻田种养的综合经济产出率,增加经济效益。一般放养尾重25克-50克的鳝种,经l-2年的稻田养殖,即可长成150克以上的个体,放养尾重10克左右的鳅种当年即可长成30克以上的个体,稻田鳝鳅生态混养年均收益在1500元/亩以上。1 稻田的选择与田间工程的开挖 用于养殖的稻田应选择靠近水源,进排水…  相似文献   

18.
王志谦 《河南水产》2001,(2):3-23,20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是开展稻田综合利用,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稻田养虾,不仅拓宽了淡水养殖生产领域,增加了水产品产量,且能促进水稻增产,是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只要稻田选择得当,管理得好,每公顷可获得150-300kg的罗氏沼虾,产值可增加7500元以上。因此稻田养虾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9.
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发展稻田养殖泥鳅,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稻田养鳅的管理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饵料的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可以摄食多种饵料。故稻田养殖泥鳅,一方面应通过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充分发挥稻田的光、热、水、气等资源的作用,培养大量饵料生物,作为泥鳅的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又应采取多种渠道,落实人工饵料来源,进行科学投喂。泥鳅的人工饵料,有小杂鱼、鱼粉、动物内脏、蚕蛹、猪血、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还有米糠、麸皮、豆饼、蔬菜、瓜果皮等植物…  相似文献   

20.
王兴礼 《内陆水产》2005,30(11):35-36
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发展稻田养殖泥鳅,对调楚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稻田养鳅应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饵料投喂、水质调控、巡田检查、病敌害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