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熟的甘蔗种子干燥后,加入吸湿剂密封贮藏。常温下贮藏的甘蔗种子,经过一年又四个月后,每克种子的平均发芽数由174.3苗降至76苗;-20℃条件下贮藏的甘蔗种子,在一年又四个月贮藏期间,三次发芽试验,每克种子的平均发芽数为63.7苗、61.9苗、63.8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海南儋州甘蔗锈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症状和病原菌特征,确定海南儋州2007年新发现的甘蔗锈病是由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 Sydow)引起的甘蔗褐锈病。该病菌夏孢子较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8~25℃,最适萌发的温度为25℃。在相对湿度90%~100%及水滴中,夏孢子都可以萌发,其中以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夏孢子萌发较适宜的pH值范围是5.5~7.5.最适宜pH为7.1。黑暗和2%0葡萄糖液可促进夏孢子的萌发。在-15℃、10℃,35~38℃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夏孢子很容易失活。室内干藏两周半后,约一半的夏孢子失活。  相似文献   

3.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方法制作广西甘蔗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广西甘蔗气候区划。以稳定通过20℃期间的积温和5年一遇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甘蔗气候区划的指标,用小网格气候分析的方法,制作了广西甘蔗气候区划。将广西甘蔗生产划分为4个气候区:最适宜气候区、适宜气候区、次适宜气候区和不适宜气候区。  相似文献   

4.
蔗糖生产是龙州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注重大力发展蔗糖业,甘蔗产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农民人均收入也逐年增加。据县糖业局统计,1997/1998年榨季我县甘蔗种植面积达1.57万公顷,平均公顷产61.5吨,入厂原料蔗96.5万吨,白砂糖产量为lO万吨,蔗农种蔗收入20265万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从1993~1997年甘蔗成本、收益的各单项调查指标指数对比来看,形势相当喜人。  相似文献   

5.
梁蔗97/18是云南省梁河县甘蔗站、梁河糖厂经“五圃制”选育而成。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现为高海拔地区的早熟、高糖、高产,新植萌芽率高,宿根性好,分蘖率中等,成茎率高,纯度高,品质好,纤维份适中的甘蔗新品种。在德宏州两轮两新两宿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量8842公斤,比CK1(粤蔗93/159)、CK2(ROC20)分别增产36%和27%;11月至次年3月平均含糖份15.20%,比CK1(粤蔗93/159)、CK2(ROC20)分别增0.36和0.06个百分点,平均亩含糖量为1325.3kg.比CK1(粤蔗93/159)、CK2(ROC20)分别增39%和28%.适榨期11月至次年3月。  相似文献   

6.
介绍蔗乐乐的大面积应用,对防治甘蔗螟降低枯心率有显著的作用,施用蔗乐乐的甘蔗枯心率为0.69%,对照为2.2%;最终使甘蔗增产3.9%,增产的因素主要是增加有效茎270条/667m^2,增长7.2%,其次是增加甘蔗植株高度11.5cm/条,增长4.1%。  相似文献   

7.
增加甘蔗生长速、糖产量和耐霜性将促进由霜冻引起的甘蔗品质下降,糖产量降低等边缘气候区的甘蔗生长。甜菜碱起渗透防护剂的作用,促进对水份的吸收和滞留,保护和稳定在胁迫务件下植物细胞中的大分子。本研究研究了甜菜碱对甘蔗生长速和糖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用甜菜碱处理甘蔗幼苗能否抵抗霜冻的危害。所用甘蔗品种有CP79—318,HoCP91—555,L,CP85—384和HoCP85—845。最初对植株任意喷洒一次甜菜碱(防冻),或是每两周喷洒一次(促进生长)0.1M的加了表面活性剂的甜菜碱溶液。在随后的两次田间试验中,单独施用的甜菜碱的用量为1.25,2.5和5公斤,英亩。结果表明,甜菜碱使甘蔗幼苗在-1.0℃时的存活率增加了大约20%,每两周用甜菜碱处理一次的蔗苗的生长速是未处理蔗苗的两倍。用2.5公斤/英亩甜菜碱处理的甘蔗,其糖产量净增11.6%。所以,在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施用甜菜碱能使蔗苗积累显著增加,从而使其生长速和糖产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甘蔗冻害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广西甘蔗冻害气候区划。根据低温强度与甘蔗冻害程度的关系 ,甘蔗的冻害 (霜冻 )分为轻 (1.0~ -0.4℃ )、中 ( -0.5~ -1.0℃ )、重 ( -1.1~ -2.0℃ )及严重 (< -2.0℃ )4级。以5年一遇和10年一遇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甘蔗冻害区划的指标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的方法 ,制作了广西甘蔗冻害区划。将广西蔗区冻害划分为5个区 :无冻害区、轻冻害区、中冻害区、重冻害区及严重冻害区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1997年甘蔗开花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和探讨福州1997年甘蔗开花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甘蔗花芽分化的有效引变期间,夜温及日较差的变化范围分别在18.0-24.6℃及3.1-10.6℃之间,平均相对湿度达78%左右时有利于甘蔗的抽穗,开花,此外,实际日照条件的差异也会影响甘蔗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文勤枢  高峻  王东 《中国茶叶》2012,(10):25-26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位于德宏州东北部。梁河涉茶农户1.5万户,涉茶人员6万人。茶叶年产值占全GDP总量的3.16%,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12%,现已成为梁河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01年的试验观察表明,在无旱的春夏,对甘蔗喷施3次“旱地龙”,能促进甘蔗伸长,增粗,至2001年11月12日,株高比对照增加6.82%,总伸长量比对照增加8.5%,甘蔗产量提高了12.31%,666.7m^2含糖量比对照提高15.48%,起到了“有旱抗旱,无旱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台湾糖业概况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蔗糖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后到50年代初,甘蔗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1952年甘蔗单产达49t/hm2,1960年达70.5t/hm2,1957年甘蔗产量为708.3万t.80年代后期,台湾甘蔗种植面积约为7万hm2,...  相似文献   

13.
Vijay  Kumar  YP  Dang  Jawahar  Singh  AS  Mehla  AK  Dhawan  陈玉水 《福建甘蔗》2007,(1):34-43
1998—2001年间在卡纳尔地区糖业研究站半干旱地区中等质地碱化灰钙土对26个甘蔗基因型进行施磷量分别为0,11,22和33公斤P/公顷的新植和宿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具有提高新植、宿根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的作用。4种施磷处理中,26个甘蔗基因型第一次新植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55.21,71.12,83.52和87.27吨忪顷,第一次宿根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46.52,54.86,60.67和66.45吨/公顷,第二次新植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53.19,59.78,64.97和68.32吨忪顷第二次宿根总平均甘蔗产量分别为49.19,55.76,60.71和65.54吨/公顷。不同施磷量对不同基因型甘蔗产量的影响不一样。施用磷肥对低磷效甘蔗基因型的增产量高于高磷效甘蔗基因型。 根据新植一宿根,新植一宿根这4季甘蔗的平均甘蔗产量效率指数(CYEI),可以看出,CoH119和CoH102属于特高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I.5),Co7717、SI649、CoH70、CoS767、CoH97、CoIK8102、CoH111、CoH99、CoH109、CoH96和SI220属于高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 1.0-1.5),CoH110、CoH112、CoH35、CoS91230、CoH56、Co89003、CoH103、CoH92、CoH100、Co1148和CoH98属于低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 0.5-1.0),CoS8436和CoJ64属于特低磷效甘蔗基因型(CYEI〈0.5)。选育的高磷效甘蔗基因型比较容易被农户和糖厂接受用于高产、高糖甘蔗生产,也可以被用于今后的育种方案中。  相似文献   

14.
蒋德军  曹红林 《广西蔗糖》2003,(2):20-20,49
本文根据甘蔗生育特性,以提高蔗糖产量和蔗田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多年研究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甘蔗单产5.8吨,蔗糖分13.5%以上,亩产值1800元左右的“三高”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糖料》2010,(3):19-19
一种甘蔗种苗温水脱毒的处理方法及设备.将甘蔗种苗浸入水温51-52℃的处理设备内2小时.保持处理温度在50%-0.2~50℃+0.2之间进行处理,使其去除宿根矮化病菌。可控制或去除99%以上的宿根矮化病病菌,处理设备内水体的酸碱度在pH7,  相似文献   

16.
2002-2003年在巴林德水平地(AZE25)的塞拉杰甘杰、布拉马普特拉河和贾木纳泛滥平原(AZE8)新垦地的马尼格甘杰以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泛滥平原(AZE9)熟地的谢尔布尔等三个厂区外研究探讨了不同甘蔗品种的表现。供试的5个孟加拉国甘蔗研究所自育甘蔗品种分别为Isd16,Isd28,Isd29,Isd30和Isd31,以一个当地品种做对照。结果表明,Isd16的甘蔗产量显著最高,为91.5t/ha,其余依次为Isd31的86.5t/ha,Isd30的79.5t/ha,Isd28的78.08t/ha和Isd29的76.69t/ha,而当地品种的单产最低,才70.39t/ha。锤度的大小顺序为Isd16〉Isd30〉Isd31〉Isd28〉Isd29〉当地品种。不同区域的甘蔗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都有显著差异。在马尼格甘杰的甘蔗产量最高,为85.65t/ha,在谢尔布尔的甘蔗产量次之,为80.75t/ha,而在塞拉杰甘杰的甘蔗产量最低,才74.95t/ha。品种和地点对甘蔗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有显著的连应,甘蔗品种Isd31在马尼格甘杰的甘蔗产量最高,为99.93t/ha,而当地品种在谢尔布尔的甘蔗产量最低,才51.94t/ha。  相似文献   

17.
大新县发展甘蔗生产的几点做法凌华民(大新县糖业局532300)大新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温暖多雨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7℃,日照1597小时,降雨量1365毫米,无霜期341天。气候资源适宜甘蔗生长发育,是种植甘蔗较为理想的地域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本所从1987-1995年的全部糖份化验分析数据,对甘蔗的蔗汁更正锤度匚甘蔗蔗糖份进行了不同品种、不同月份的相关分析,得出蔗汁更正锤度与甘蔗蔗糖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建立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甘蔗蔗糖份的数学模型:y↑^=-2.2883+0.8736x(式中的y↑^为甘蔗蔗糖份,x为改正后的蔗汁锤度)。绝对误差为0-0.27。  相似文献   

19.
从甘蔗育种与生产结合的角度,就13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次阶段性总结,调查分析了不同甘蔗品种(系)在堆放3~5d内的蔗糖转化损失率差异性,对糖厂造成产糖量损失差异的重要关系.强调甘蔗蔗糖转化损失率品种间差异性研究利用的科技与经济意义,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兆新 《广西蔗糖》2004,(1):21-22,35
甘蔗地深耕深松是甘蔗优质高产及抗旱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45~110kW大中型拖拉机悬挂深耕犁、深松机进行深耕深松作业,甘蔗分蘖率比牛耕提高34%~45%;条株根系数多42条,总长增26cm,根重增21.2g;土壤含水量增加0.5%~1.5%,干旱时达1.7%;每hm^2原料蔗增产16.26t。购买甘蔗深耕犁、深松机进行赢利性作业,每年作业五个月盈利8912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