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装备技术》2002,(3):36-36,37
每亩大田的基本苗由秧苗的行距、株距和每穴株数决定。插秧机的行距为30cm固定不变,株距分16、14、12cm三挡调整,对应的每亩栽插密度约为1.4万、1.6万、1.8万穴。正确计算并调节每亩栽插穴数和每穴株数就可以保证大田适宜的基本苗数。在实际生产作业中,一般是事先确定株行距,再通过调节秧爪的取秧量即每穴的株数,即可满足农艺对基本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苗 基本苗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基础,每亩插多少基本苗是由各种品种水稻分蘖特性所决定的,从2001年水稻考察情况来看,一是基本苗插得过多,二是基本苗不足,两者都会影响产量。 调整插秧机栽插的基本苗数,在插秧机固定行距的情况下,就是调整插秧机的株距及每穴的取秧  相似文献   

3.
机插秧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技术与关键环节。机械插秧的质量要求是: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均匀度合格率大于85%以上,每穴(蔸)一般插3—5株,插秧深度约10mm,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插秧前1~2天.要检查秧苗长势及大田的耕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插秧机进行全面的技术状况检查。基本苗由田块地力、水稻品种和种植习惯来确定。一般每亩为5~8万株。  相似文献   

4.
李君 《四川农机》2006,(5):36-37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解决办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2.穴株数偏多原因:苗床上水分过大;取秧量调节不当。解决办法:按每穴3-5株进行调整。3.插过秧后秧苗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取秧量与播种量查对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水稻机插中普遍存在育秧的播量和插秧机取秧量调整的盲目性问题,按照水稻种植技术的要求、机插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规律性,以广泛使用的久保田SPW-48C手扶插秧机配套的软盘和双膜育秧为例,设计了简明实用的取秧量与穴数、盘数(或播种面积)、用种量、播种密度查对表,有助于在实际推广机插秧时查对,少走弯路。文中的取秧量与穴数、盘数(或播种面积)、用种量、播种密度查对表亦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机型。  相似文献   

6.
说明:一、表中:杂交稻每穴标准2株、常规稻每穴4株、发芽率90%、成活率85%、千粒重27克。二、落种粒数和重量等数据在计算时因四舍五入的原因会有微小差异。每亩用种量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每穴落种数×亩总穴数×千粒重;二是每平方米种子重量×每亩用盘量。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有微小差异,本表用的第一种方法,前后结果一致,比较直观。三、穴数、基本苗、播量、取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立秧差或发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过多或过少;插秧深度调节不当;水田表土过硬或过软;秧爪磨损。排除方法:除采取对应措施外,可减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机还可往下压手把。2.穴株数偏多。每穴标准株数为3 ̄5株。穴株数偏多的主要原因:苗床上水分过大;取秧量调节不当。应  相似文献   

8.
机械插秧的质量要求是: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均匀合格率大于85%以上,每穴(蔸)一般插3—5株,插秧深度约10mm,做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1)插秧作业路线。合理安排装秧地点及插秧机作业路线,可提高插秧作业的效率。第一种作业路线:插秧时,先在田埂周围留下一排即4行宽的余地,插秧机从田块的左侧下田,插第1排、第2排……;最后沿田埂四周插完留下的一排的4行,插秧机再出田。  相似文献   

9.
机插稻不同基本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插水稻合理基本苗的研究,是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试验通过不同播量与栽插密度和取秧量形成不同数量的大田基本苗,而探索不同规模的群体质量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以明确机插稻适宜的基本苗数量,为建立机插稻高产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机插秧有着作业效率高,省工节本增效;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保证基本苗量,增产、稳产;提高作物的抗病、抗倒伏能力;省水,省肥等优点。基本苗量是栽培密度的标志,也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基本苗量是保证最终产量重要因素。正确的调整取苗量是保证最终产量的重要因素,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一般有3种调整能影响基本苗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300mm行距插秧机在南方双季稻区栽插行距过大、穴数过少及不能充分发挥机插稻的增产潜力问题,在300mm行距插秧机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机械优化设计和田间农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插植部箱体、苗箱、支架(包括左右支架和中间支架)和浮板4个关键部位技术参数改进设计,研制出了适合南方双季稻区作业的2ZS-488B型(264mm行距)插秧机,并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2个试验点进行不同早晚稻品种机插行距的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插秧机作业性能稳定,漂秧率、伤秧率和漏插率分别为1.55%、2.68%和1.93%,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为89.54%。与300mm行距插秧机相比,其产量平均增产529.43kg/hm2,平均增产率达8.57%。该研究结果创新了南方双季稻区新的机械化栽插方式,有利于农机农艺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2.
机插秧漏插的多少以漏插率来衡量,一般应低于2%,漏插率也叫空穴率,它是指无苗穴占总穴数的百分率,无苗穴包括机械漏插和完全漂秧而造成的漏插。由于秧田和秧苗准备不好,或插秧机使用调整不当,都可能造成漏插。下面就谈谈造成漏插的原因和减少漏插率的措施。 1.漏秧苗原因及改进措施 (1)秧苗太稀 秧苗太稀易造成每  相似文献   

13.
机插秧漏插的多少以漏插率来衡量,一般应低于2%。漏插率也叫空穴率,它是指无苗穴占总穴数的百分率,无苗穴包括机械漏插和完全漂秧而造成的漏油。由于秧田和秧苗准备不好,或插秧机使用调整不当,都可能造成漏插。现将漏插的原因和减少漏插率的措施分别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选择矮秆穗数型、中秆穗粒兼顾型和高秆超大穗型等三种类型的杂交籼稻品种,采用营养土作为育秧基质、播种流水线平盘育秧,本田设置25.0、30.0和33.0cm等3种行距,配置12.0、15.0和18.0cm三种株距,计9种组合,每穴2~3本基本苗模拟机插;比较三种类型水稻品种在9种栽插密度下的分蘖与成穗、产量及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不同:矮秆穗数型品种,机插适宜的株行距配置为25cm×12cm;中秆穗粒兼顾型的品种,机插采取30cm×15cm的株行距配置较为合理;高秆超大穗型的品种,机插可采用33cm×(15~18)cm的株行距配置。扩行稀植有利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增产潜力发挥,而矮秆穗型品种栽插适宜行距应对目前主流插秧30cm固定行距进行调减,根据水稻品种类型进行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塑造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产量构成而高产。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们从韩国引进1套工厂化育秧播种流水线设备和2台东洋P600乘坐式插秧机。在早稻机插作业过程中,发现插秧机出现取秧量不匀的现象,影响了机插质量。综合在作业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应从下面4个方面进行检查分析,找出取秧不匀的原因,采取对应措施。 1.检查秧苗质量 检查秧盘上的秧苗质量,是否  相似文献   

16.
机动插秧机漏插率一般应低于2%。漏插率也叫空穴率,它是指无苗穴占总穴数的百分率,无苗穴包括机械漏插和完全漂秧而造成的漏插。由于秧田和秧苗准备不好,或插秧机使用凋整不当,都可能造成漏插。本文简述造成漏插的原因和减少漏插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取秧量的调整。根据插秧密度和农艺要求,调整取秧量。取秧量的调节范围为6-17毫米,一般插盘育中苗时,取秧量为14-16毫米,插盘育小苗时,取秧量为10-12毫米。调节方法是:先松开秧爪  相似文献   

18.
一、Pe-40DXDSG机动水稻插秧机本机为乘座式四轮驱动插秧机。动力为2.94kW,最大动力为4.263kW,汽油机,手拉绳起动,方向盘操向,整机自重298kg。插秧规格:四行,行距30cm,株距22、18、16、14cm四档可调,最大栽插密度每公顷24万株。每株棵数可通过机器上的横向及纵向送秧量进行调节。横向送秧有11、14mm两级可调,纵向送秧有8~17mm,10段可调,最大取秧面积2.38cm2,插秧深度1.4~4.4cm,6段可调。插秧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二、AP400-60机动水稻插秧机本机为步行…  相似文献   

19.
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化插秧、抛秧配套技术(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机插:机插开始时要及时调整插秧苗数、插植深度以及行距,并根据田块的实际情况在插秧中进行灵活调整,使机插后每丛苗数大小一致,深浅一致。 (4)人员组织分工:一人开机操作,二人机上扶秧,一人递秧,三人起秧,运秧补苗人数以运距远近酌定(一般4~5人),运秧时做到稀苗不上机(留作补苗),秧苗提前到田头,苗足机不停,机停时即清理秧针,确保插秧均匀,插后补苗,插一片成一片。 (三)田间管理 1.化学除草:插秧3天后施化学除草剂,每亩用“丁草胺”0.15公斤+磺胺密隆20克+沙土两脸盆拌匀散施,施药前田中…  相似文献   

20.
惠南镇是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城镇,经济、地理、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均适宜发展农机化,水稻是惠南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0639亩。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郊区各村都有插秧机进行机插,当时的插秧机是针对大秧龄洗根苗特点开发生产的,栽插作业时,秧爪能控制自如,靠人工坐在秧拖板上摆秧,勾秧率、伤秧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