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4头太湖猪新生仔猪(二花×大白)分为四组,在出生后隔离并分别人工哺喂葡萄糖盐水(GS组,n=4),牛初乳(BC组,n=5),牛乳(BM组,n=6)48h和自然哺乳(PC组,n=9)。前3组在48h后回圈哺乳。初乳对新生仔猪血液蛋白电泳形态的影响,新生仔猪血清蛋白质浓度初生时平均为31.8±1.86mg/ml,PC组在出生后迅速增加,24h达81.78±8.6mg/ml此后略有下降。48h为56.67±11.36mg/ml,第7天为87.67±3.89mg/ml。BC和BM组与PC组有相似的变化;而GS组在48h内一直下降,48h为6.25±2.28mg/ml,自然哺乳后,第7天上升为47.75±2.68mg/ml。但BM、GS组在24h、48h和第7天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低于PC组(P<0.01)。血清SDS—PAGE电泳显示,清蛋白(SA)PC、BC、BM三组48h内持续增加,GS组24h后显著下降,并且GS组在高分子量区(150kd)出现非抗体蛋白和多肽的聚合,其他三组则未见到。实验中未观察到牛乳酪蛋白向仔猪血液中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研究的目的是在不同底物蛋白质水平下,利用热带假丝酵母ZD-3及其与酿酒酵母ZD-5或产朊假丝酵母ZD-9二元混合菌种,分别对棉粕混合底物进行单菌或二元菌种固体发酵。通过对发酵产物回收率、游离棉酚和产物营养成分含量等的测定,探讨不同菌种的发酵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酿酒酵母ZD-5或与产朊假丝酵母ZD-9对不同蛋白水平下的棉粕混合底物进行二元复合发酵,均可显著降低底物游离棉酚含量,复合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效果,以热带假丝酵母ZD-3与酿酒酵母ZD-5间的复合发酵最为理想,且底物粗蛋白水平低,发酵脱毒效率高。不同酵母菌发酵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底物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不同发酵方式对不同蛋白水平的棉粕混合底物的发酵产率平均为95.53%。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将一株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JZ-1以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Z-2混合后对鲜黄酒糟进行固态发酵.对发酵前后的黄酒糟进行蛋白营养成分、SDS-PAGE以及双向蛋白电泳分析,以探究发酵前后蛋白物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酒糟在发酵后有机物含量下降,粗蛋白以及多肽...  相似文献   

4.
以啤酒糟为主要原料,采用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并通过菌种的配伍实验对发酵产蛋白饲料菌种的组合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挑选的8株菌都能在以啤酒糟为唯一底物的平板上生长,并且菌种最佳组合为固氮菌、白地霉、绿色木霉、啤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等5株菌,其发酵后的蛋白质含量为31.45%,粗蛋白为39.22%,无机氮转化率为56.42%。  相似文献   

5.
菠萝皮发酵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发酵,添加麸皮20%、硫酸铵3%、尿素2%,料水比1:1,自然pH值,30℃发酵5d,发酵后的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到17.03%,产品气味芳香,适口性大为改善,可作为动物养殖的饲料。  相似文献   

6.
酵母菌发酵生产饲料酵母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5株酵母菌,分别利用4种培养基进行发酵试验,测定菌体生物量、粗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得率,结果表明,糖蜜培养基为发酵饲料酵母的最佳培养基,其中产朊假丝酵母(8号菌)为发酵生产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用3种菌株(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及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发酵,观察豆粕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发现发酵饲料微生物活性越高,干物质回收率(DMR)越低;粪肠球菌发酵活性最高,为32.4亿CFU/g,产朊假丝酵母活性最低,仅为5.8亿CFU/g;干物质回收率以产朊假丝酵母最高,为94.50%,粪肠球菌最低,为90.02%。酸度和粗灰分的上升幅度以粪肠球菌最大,分别上升1.28%和0.44%,粗蛋白提高幅度以产朊假丝酵母最高,为3.95%,枯草芽孢杆菌则以小肽和总氨基酸含量变化最大,分别提高4.35%及12.57%。粗纤维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这3株菌均不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8.
葵花盘复合生物蛋白饲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多年来生产生物蛋白饲料的经验,以产朊假丝酵母、米曲霉和康氏木霉组成复合菌剂,对利用向日葵花盘粉进行混合发酵来生产生物蛋白饲料的工艺和应用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产朊假丝酵母、米曲霉和康氏木霉,按2:2:1配比成复合菌剂,1.5%的接种量加入到葵花盘粉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基质水分含量50%,以尿素为氮源,添加量1.5%,pH自然,30℃发酵48h后,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所得生物蛋白饲料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5.45%、2.01%、8.64%、9.16%和20.39%,且有酒香味,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9.
复合菌固态生物转化啤酒糟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黑曲霉、绿色木霉、热带假丝酵母三菌株对啤酒酿造下脚料———啤酒糟进行固态发酵转化,在优化的培养基基础上,通过单菌种发酵试验,对发酵接种量、培养方式、菌种配比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固态生物转化啤酒糟的发酵条件:菌种配比为,黑曲霉∶绿色木霉∶酵母=2∶1∶1,接种方式为先接黑曲霉、绿色木霉,24h后接酵母。经29℃,200r/min发酵5d得到的产品,具有多种酶活性,酸性蛋白酶酶活力达3540U/g(干基)、纤维素酶活力达432U/g(干基)、糖化酶活力达190U/g(干基),真蛋白质含量升高11.8%。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马铃薯渣为原料,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为候选发酵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研究不同菌种组合固态发酵对其营养价值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及自然p H的条件下,发酵72 h,15个组合均能够提高马铃薯渣真蛋白和氨基酸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和优化氨基酸组成。其中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扣囊腹膜酵母+黑曲霉组合改善马铃薯渣氨基酸组成效果较好,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11.87%、106.34%和107.9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霉菌X3、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霉菌X3及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组合综合增值能力较强,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绿色木霉增值加权值达到37.09%,明显或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  相似文献   

11.
用于蛋白富集的三七渣培养基制备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三七渣进行蛋白富集,研究了氮源添加量、磷源添加量、水含量、原料粒径、初始pH值等因素对蛋白富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制备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三七渣进行蛋白富集是可行的,优化的培养基制备条件为:氮源添加量40 mg硫酸铵/g干药渣,水含量50%,原料粒径80目,pH自然,在此条件下发酵,发酵培养物中真蛋白含量可达到20.48%。  相似文献   

12.
酱油渣的生物技术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卜春文 《饲料工业》2001,22(12):49-49
酱油酿造的主要原料是豆粕与面粉,经发酵、抽油后产生几倍于原料的废渣。酱油废渣经分析,还残存丰富的营养成分(见表1),远远高于醋糟,且填充物少,因此其开发意义优于醋糟。表1干酱油渣化学成分g/100g水分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盐分钙磷灰分8.0~9.019.5~25.87.4~8.610.7~12.30.5~2.00.10.678.40本文研究以酱油渣为基础培养基,用假丝酵母与黑曲霉混合菌株生产高蛋白、高酶活的菌体的饲料添加剂。其优点有:①混合菌株来源广泛,易获得理想菌株;②混合菌株有共生共栖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百脉根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时永杰  周丽霞 《草业科学》1997,14(5):61-61,64
百脉根下胚轴在附加有2,4-D 0.6 ̄2.0mg/L、KT 0.3mg/L的MS的培养基上,3 ̄4周时形成愈伤组织,继代2 ̄4次后,在附加有BA 0.5 ̄2.0mg/L,NAA0.1 ̄2.0mg/L的MS培养基上2 ̄3周有白色根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三菌种二次发酵酱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启美  何佳  张先进 《饲料研究》2002,(7):32-33,28
对利用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进行2次发酵生产酱渣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发酵酱渣的培养条件:培养基不灭菌,第1次发酵培养基PH值为5,接种量10%。第2次发酵添加等量酱渣,1.5%尿素,15%麸皮,发酵时间30h ,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在实验室条件下可达到39.8%,小试和中试分别达到39.3%和37.2%,粗纤维含量比原料本身下降了33.8%。  相似文献   

15.
苹果渣用于肉鸡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苹果榨汁后的果渣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所用的五种酵母菌分别为 :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粟酒裂殖酵母、产朊球形酵母及大克贝勒克酵母。对发酵过程全程进行监测。发酵成熟后的果渣经分析测定,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C及矿物质。发酵成熟的果渣与标准肉仔鸡日粮1∶1混合,其饲喂效果等同于标准日粮,在8周龄以内肉仔鸡日增重正常。鸡只既无死亡,也无肝肾病变。血清生化指标如血清尿素氮水平、糖、总蛋白质,ALT、AST及AKP酶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苹果渣可以作为肉仔鸡饲料的一种基本组分。苹果渣用于肉鸡…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7,(15):27-32
试验研究了9种不同益生菌液在两种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对饲料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和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液可以改变瘤胃体系的发酵结构。添加益生菌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干物质降解率、产气量(P0.05),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结构,并可以把p 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总体上对菌体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益生菌可以调节瘤胃发酵方式。在精粗比37底物下选取的酿酒酵母1号、克鲁斯假丝酵母、东方伊萨酵母、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效果较好,在精粗比73底物下酿酒酵母3号、热带假丝酵母2号、东方伊萨酵母、酿酒酵母2号、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蜂毒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毒里含有多种不同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以DEAE-SephadexA50层析柱分离蜜蜂毒中的有效成分,结果分离出3个峰。收集第1峰70ml,蛋白含量1169mg/ml。经体外抗血栓粗筛试验溶栓效果最佳,并选为溶栓试验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8.
选取奶牛和黄牛各4头,单剂量(分别为5mg/kg和10mg/kg)静注青蒿琥酯后,收集自然排出的尿液(24h),以薄层扫描法检测青蒿琥酯及其代谢物双氢青蒿素在尿中的浓度,并计算排泄总量及给药量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尿液中AS和DHA的排泄总量均很低。AS与DHA的排泄量之和,在奶牛尿中不超过1.3%,在黄牛尿中不超过0.5%。说明游离型的AS和DHA在尿中排泄量很少。  相似文献   

19.
定量分析首乌蜜精所含的氨基酸、粗蛋白、还原糖、蔗糖,Vc、VB1、VB2、VE、VD、VA、灰份和矿物质。结果表明,首乌蜜精含有16种氨基酸,其总含量为298.19mg/100m1;粗蛋白含量为366.00mg/100m1;还原糖、蔗糖、灰份含量为55.97%、8.59%、0.22%;Vc、VB1VB2、VE、VD、VA含量(每100ml)分别为0.06mg、17.46mg、0.21mg、2.35mg、41.06μg、18,62μg;含有民民Zn、Co、Fe、Mn、Mg、Na、Al、Ca、Cu、Sr’Ti、K14种矿物质,其总含量为1147.75mg/L,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首乌蜜精所含的各种营养素是其多种食疗保健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外源添加不同菌种对于全株构树青贮饲料质量的影响,采用新鲜全株构树(70%)并搭配辅料(玉米粉5%、糖蜜10%、稻糠5%、麸皮10%)进行青贮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试验组Ⅰ(产朊假丝酵母CU-1+植物乳杆菌L-1混合青贮)、试验组Ⅱ(枯草芽孢杆菌BU-4+植物乳杆菌L-1混合青贮)、试验组Ⅲ(植物乳杆菌L-1单独青贮)、对照组(未加菌)。室温发酵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Ⅰ、Ⅱ、Ⅲ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与NH3-N/T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Ⅰ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组Ⅱ、Ⅲ(P<0.05),酸溶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产朊假丝酵母CU-1和植物乳杆菌L-1混合青贮对于提高全株构树青贮饲料质量和蛋白品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