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重大动物疫情公众认知与行为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公众对重大动物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进一步使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公众个体特征对其风险感知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在重大动物疫情期间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可显著提升其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而知觉行为控制则可有效降低其风险感知。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规模在部分路径中具有调节效应,其中年龄较大的公众群体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更易受到主观规范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较低的公众群体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受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的影响更大,规模较大的家庭其知觉行为控制将显著降低其风险感知程度。最后,本文从政府、行业、公众个体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重大动物疫情风险管理策略提出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农户电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为潜变量,选取14个观测变量,构建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意愿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意愿的形成受到其电商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共同作用;在电商态度的形成中,农户对自家收益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集体利益;在主观规范的层面,电商先行示范户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家人朋友和农村技术员的作用;农户对电商政策的了解是知觉行为控制方面的主要控制力。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不仅事关农业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而且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河南省为例,利用农业科技人才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业科技人才参与培训意愿和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科技人才参与培训意愿和培训行为的积极性一般,其均值分别为3.20和3.08。农业科技人才参与培训意愿对参与培训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参与培训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对参与培训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小;参与培训意愿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培训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因此,建议政府从注重政策引导、营造培训氛围;关注培训需求、促进职业发展;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参与培训意愿,引导农业科技人才积极参与培训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新疆棉花主产区棉农融入绿色生产行为的响应机制。【方法】以296户棉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棉花绿色生产经营的研究进展,实地调研新疆南疆沙雅县、巴楚县、尉犁县和北疆昌吉、玛纳斯县、沙湾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棉农绿色生产经营行为响应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问卷整体克隆巴赫系数值为0.903,最大值为0.841,最小值为0.740,结果可信度较高;P<0.00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愿、行为响应的组成信度值分别为0.944、0.741、0.796、0.847、0.793,收敛效度分别为0.653、0.488、0.566、0.652、0.563;收敛效度大于0.5是理想化状态,最大值为行为态度0.653,最小值为主观规范0.488,区别效度分别为0.808、0.699、0.752、0.807、0.750。【结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棉农绿色生产经营意愿的解释程度分别为0.44、0.40、0.24,棉农绿色生产经营意愿对其绿色生产经营行为响应的解释程度为0.63。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变量中农户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农户秸秆还田的意愿和了解程度对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主观规范中农户与周边村民和亲戚之间的交流频率、将绿色农产品卖给游客的意愿、政府宣传力度和合作社的影响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知觉行为控制中家庭从事旅游业人数和文化程度对农户秸秆还田采纳行为影响极显著.因此,在村组织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村民之间的交流,通过小组会议等形式提高农户认知水平,建立农田保护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农村产业形式多样化,推动农业环境友好型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农村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构建全方位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对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2镇4乡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以及个体特征五大维度均会影响农村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其中家人或朋友支持购买安全食品的程度、是否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额外费用、家庭收入等14个因素呈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的维权行为、性别等因素无显著影响。【结论】从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及发挥多主体参与作用三个方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省滑县农户调研数据为粮食主产区代表样本,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选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分化视角将农户分为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和非农户4种类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和行为。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耕地保护意愿,农户耕地保护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其耕地保护行为。多群组分析得出纯农户和农业兼业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较大;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其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较大;不同兼业化程度的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对耕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均较大。样本区农户兼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纯农户仅占样本农户总数的1/5。最后,提出实行差异化的农户技能培训工程、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积极推进耕地流转以及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宣传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农户主观认知对耕地“非粮化”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运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耕地“非粮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粮食作物家庭增收程度、亲朋好友影响力、耕地距住宅远近程度等对农户耕地“非粮化”行为具有较大影响;2)从事养殖(挖鱼塘)意向、工商资本合作意向的中介效应显著,是形成耕地“非粮化”的主要路径;3)不同类型的农户“非粮化”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独立决策的农户影响显著,行为意向对在工商资本等第三方干预下做出行为决策的农户影响显著。最后,提出加大政策宣传、严控工商资本下乡、差异化农户管理措施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基于A省H市340位农户的调查数据,对研究对象的感知有用性、信任、服务水平等7个指标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解,构建农户农业信息服务采纳结构方程模型并提出假设.结果表明,农户农业信息服务采纳意愿主要是受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而且信任、服务水平和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态度具有显著的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愿与行为模型,利用哈尔滨市五镇(村)297份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究影响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行为意愿的因素以及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主观规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及认知相互作用对农民影响显著,且以上因素均与行为意愿呈显著正向影响;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是影响农民选择秸秆综合利用行为意愿不可或缺的因素;农民的态度大多倾向于支持秸秆综合化利用,并且随着对该方法和政策了解程度的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行为意愿更加强烈。最后,从政府、政策和技术三方面提出实施的保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户施用农药效率不高,过度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户高效喷雾技术采纳意愿的心理归因。结果表明:1)高效农药喷雾技术得到了大部分农户的认可,有62.3%的农户表示愿意采纳该技术,其他农户持观望或否定态度;成本偏高和扩散渠道不畅是影响农户采纳该技术的主要障碍。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正向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即农户对高效农药喷雾技术的态度越积极、主观规范越强、知觉行为控制越充分,农户对技术的采纳意愿越强;影响程度依次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3)不同群体的农户对高效农药喷雾技术采纳意愿的心理归因具有差异,老年群体、小规模种植群体和不认可技术补贴群体的技术采纳意愿较低。老年群体的采纳意愿更易受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小规模家庭种植群体的采纳意愿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者的影响;不认可技术补贴群体的采纳意愿主要受行为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林农特征、加入林业合作组织的预期收益与成本风险、法律政策等制度环境和社会舆论、周围人群的期望和态度、林业生产经营状况等因素分析林农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最后指出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提高和保障林农收益、优化制度环境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以及指导林业合作组织进行规范化管理等增强林农加入林业合作组织的意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意愿,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80.73%的农户愿意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技术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和技术学习容易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影响及技术学习容易程度限定下,农户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种植规模对高收益预期农户采纳意愿影响更强;受乡邻行为影响越大的农户对技术学习容易度要求越高;对认为技术学习较难的农户而言,农技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是影响其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制定差异化的技术采纳鼓励政策,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对北疆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 【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以及新疆北部昌吉州、塔城地区、博州3个地州的5个主要产棉县(市)10个乡(镇)的290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棉花目标价格制度实施以来农户植棉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样本数据总体信度 值为0.948;假设模型中所有观测变量的非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均为正值,且显著;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均大于0.6;组成信度(CR)大于0.7,收敛效度(AVE)大于0.5;整体适配度较好;行为意愿在各路径中的中介效果显著,中介效应分别为:0.074、0.139和0.142。【结论】农户植棉的行为意愿与生产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农户改变植棉的行为意愿越强烈,对生产行为变化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农户感知行为控制与其行为意愿有显著正相关,对棉农生产行为亦有直接显著影响,且农户感知行为控制对北疆棉农行为意愿和生产行为影响均最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水平与层次还相对较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不高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直接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的主要因素有:高职院校的参与能力,高职学生的品行及能力,行业特征,宏观法律制度等,其中制度的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当前制度缺失的约束条件,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看,学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影响校企合作意愿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入手,采取相关措施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以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从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变量来探讨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运用Spss17.0和Amos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TPB模型在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中的应用。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到创业意愿的标准路经系数分别为:0.330、0.191和0.046,TPB模型共解释创业意愿变异的39.6%;提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要注重改变农林类大学生身边人传统的择业价值观、加强创业教育类课程、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清萍  甘筱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40-5942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对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最大,农村就医方便性仅次于农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再次是农村医院医疗设备。农村医院医疗价格、农民年收入与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呈反相关。因此,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首要解决农村医院技术水平问题,其中农村就医方便性与农村医院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陕西省安塞和米脂县6个乡镇21个村为分析样本,探讨退耕农户的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生态建设意愿的影响以及生态建设意愿对生态建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的解释退耕农户的生态建设意愿和行为,其中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退耕农户生态建设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态建设意愿对退耕农户生态建设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农户认知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意愿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单边界加支付卡式的改进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450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付费行为差异及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下样本农户同意进入付费情景的概率不同,支付意愿也不同,没有接入任何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户同意支付概率与支付水平均最低。农户参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意愿逻辑符合计划行为理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年龄、是否是党员、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变量均对农户付费行为有显著影响。综上,应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户认知对其参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的促进作用,鼓励党员、以及环保意识较强的农户率先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管护,部分地区可探索推行受益农户适当缴费或出工等管护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