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研究目的我们在前文[注]报导了青年乳牛十一项肝功能正常值,考虑到成年乳牛大量泌乳和多次的妊娠产犊,各种营养物质在肝脏内新陈代谢可能远比青年牛活跃,因此有必要对成年牛正常肝功能进行测定,以期取得成年牛的正常指标,便于判断异常的病理数据。  相似文献   

2.
疾病防治篇     
酮病指血液中酮体增高,临床上以酮血、酮尿等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病,多见于营养优良和产乳量较高的乳牛。 病因 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饲喂含蛋白质、脂肪丰富的饲料过多而糖类和多汁饲料不足所引起。运动不足、前胃迟缓、肝脏疾病、维生素缺乏、消化紊乱以及大量泌乳等为本病的诱因。 诊断 病初表现食欲减少或停止,不愿吃精料而喜吃干草,常发生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和灰树花多糖对小鼠代谢指标及反应肝脏功能的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体重、饮水量、进食量及排泄量进行观察,探讨香菇多糖和灰树花多糖对小鼠代谢功能的影响;并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等反应肝功能的生化分析指标观察香菇多糖及灰树花多糖对小鼠肝功的影响。[结果]香菇多糖和灰树花多糖组小鼠的体重、饮水量、进食量、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肝脏功能的生化指标检测发现除香菇多糖的碱性磷酸酶偏低外(P0.05;其数值仍在正常范围内),其他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对小鼠代谢及肝脏功能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产乳牛分娩两个月之内,多患有隐性酮症,主要表现产乳量降低和体质下降。认为(?)症主要损伤肝脏(?)又因过量饲喂,使乳牛食入的饲料,在机体内不能转化为葡萄糖所致。临床试用了中草药方剂,行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以恢复肝功能而呈现明显疗效。可采用中草药方剂作为饲料添加剂,适时短期饲喂高产乳牛,防治酮症等产后疾病,以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营养代谢状态监测法,连续三年监视了东方红农场乳牛的营养代谢状态。结果表明,该法可明确地监视乳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代谢轮廓,为早期监视乳牛健康提供了可能。实验发现,该牛群近年处于一定程度的蛋白缺乏,能量不足以及缺磷为主的骨营养不良状态,致使乳牛健康状态处于临界水平,影响乳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文内还就第5尾椎骨密度及末端尾椎 X 线影相分析中新的注意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是乳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高产乳牛,特别是在产奶量高的胎次(通常是在3~6胎次)时最易发生,是威胁奶牛生产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乳牛产乳热又叫乳牛生产瘫痪,是一种高产乳牛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在乳牛产乳期间,大量的血钙流入乳汁,外部吸收和骨骼所能提供的钙质不能够代偿其失去的血钙,导致乳牛全身上下钙动员平衡被打破,最终呈现的一个低血钙性瘫痪。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乳牛的死亡。在高产乳牛中,产乳热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之一,血钙的降低还会引起乳牛乳房炎等其他代谢性疾病。另外,具有产乳热的乳牛其分泌乳汁的能力急剧下降,给生产单位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对于乳牛产乳热的防范和治疗,对于减小生产损失,提高乳产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6,(8):35-35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患病后的奶牛,不仅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功能,而且常伴发其他围产期疾病,如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和  相似文献   

9.
狗得了病除及时诊治外,精心护理、合理饲养是十分重要的。 疾病通常通过特殊的病理损害,伴随生理功能的改变表现出来,而且常与营养密切相关。病狗常需要更高的营养。如发热的病狗,体温每升高1℃,新陈代谢水平要提高10%,这就意味着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要高于正常狗。又如传染性疾病,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及免疫系统的代谢均加强,为了满足这种合成的需要,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供给。因此,狗患病期间的营养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高于健康狗。但疾病往往影响到消化机能,表现为食欲不振或拒食.以及胃肠消化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对奶牛酮病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16.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