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营养液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品种蓖麻对镉的积累与耐性特征的影响,分析不同有机酸对蓖麻耐镉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蓖麻对土壤镉的积累和迁移能力。结果显示,在淄蓖麻5个品种中淄蓖麻5号对镉的耐性与积累最好,6号对镉的耐性与积累性最差。在土壤镉含量为25 mg/kg时,蓖麻株高和植株干质量最大,但随着土壤镉含量的增加,蓖麻生长变慢、植株变小,在土壤镉含量为200 mg/kg时出现较明显的叶片黄化、根系发黑等重金属中毒症状。说明低浓度的镉促进蓖麻生长,高浓度镉抑制蓖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蓖麻在尾矿土、施肥尾矿土和水稻土中的生长状况,以及蓖麻对Pb、Zn、Cd的吸收特性,并对蓖麻修复尾矿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尾矿土施肥能显著促进蓖麻生长及对Pb、Zn、Cd的吸收,着生于尾矿土上的蓖麻生长显著低于着生于水稻土上的蓖麻;蓖麻对Pb、Zn、Cd的吸收表现为Zn>Cd>Pb,且Zn、Cd在蓖麻体内的积累量达到超富植物积累量标准。对尾矿土和水稻土的基本理化性质及Pb、Zn、Cd含量的分析表明,尾矿土有机质与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严重缺乏,重金属综合污染达重污染水平,单项重金属污染表现为Cd>Zn>Pb。因此,进行尾矿土修复时所用的的植物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耐重金属污染和土壤贫瘠的特性,以及大量吸收多种污染重金属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苏北沿海滩涂氮、磷肥对蓖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蓖麻为材料,在苏北沿海滩涂上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与施磷水平(0、30、60、90 kg/hm2)对蓖麻生长及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肥对蓖麻生长、子粒产量影响显著。适宜的氮、磷水平可促进蓖麻生长,增加子粒产量。影响蓖麻生长及子粒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氮肥,磷肥次之,且N3P3处理组合,即150 kg/hm2的施氮量,60 kg/hm2的施磷量最有利于蓖麻的生长及子粒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硫铁矿区污染土壤镉铅高富集蓖麻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一种有价值的能源作物,筛选适合在硫铁矿区严格管控类耕地上种植的Cd、Pb高富集蓖麻品种,可以合理地利用污染农田且能生产生物能源。选取18个蓖麻品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Cd、Pb胁迫下蓖麻的生物量及产量、根际土壤Cd、Pb含量及不同蓖麻品种Cd、Pb的提取量、富集与转运差异、根际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等。结果表明,不同蓖麻品种的全株生物量及果实的产量之间差异明显;重金属Cd、Pb在蓖麻不同组织的分布情况均为根>茎>叶>壳>籽粒,18个品种蓖麻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Pb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同一个品种茎叶Cd的转运系数均高于果实Cd转运系数,茎叶Pb的转运系数除BM-6外,均高于果实Pb的转运系数; Cd的最大提取量为42.67 mg·株-1,Pb的最大提取量为1 482.22mg·株-1;根际土壤有效态Cd、Pb含量均高于背景值,有效态Cd含量为1.25~2.82 mg·kg-1,有效态Pb含量为72.20~108.79 mg·kg-1;通过聚类分析,品种BM-6、BM-7、BM-11、BM-13、BM-15和BM-18为蓖麻Cd、Pb高富集的品种。根据蓖麻生物量和产量,植株Cd、Pb含量及提取量,富集及转运系数,根际土壤有效态及酶活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认为BM-2、BM-6、BM-7、BM-15和BM-18共5个品种可作为Cd、Pb高富集蓖麻品种在严格管控类耕地上推广种植,其中效果最好的品种是BM-18。  相似文献   

5.
随着蓖麻在绿化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质栽培对规模化生产蓖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提高蓖麻种子育苗质量为目标,选用1组基质进行蓖麻种子育苗生长的试验,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蓖麻种子的出苗率、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基质(泥炭:珍珠岩=3:1)所培育的蓖麻种子在出苗率,明显优于其他几种基质配比.通过此次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GA20氧化酶基因在蓖麻中的表达情况,以具有典型代表的4种高秆和4种矮秆蓖麻品种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GA20氧化酶基因在蓖麻的不同器官及器官发育的不同阶段的表达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蓖麻的矮化不是由GA20氧化酶基因的突变所引起;GA20氧化酶基因在种子和嫩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成熟叶中可大量表达,在茎中可微量表达,在根中可痕量进行表达;同一生长时期,高秆品种的GA20氧化酶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矮秆品种,不同生长时期高秆品种GA20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呈现由高到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而矮秆蓖麻GA20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始终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蓖麻GA20氧化酶基因的功能特征及揭示其参与调控植物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蓖麻Na+、K+吸收分布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蓖麻的耐盐机制。[方法]比较了栽培蓖麻淄蓖6号和天然生长于滨海盐碱地的野生蓖麻体内K+、Na+的分布特点、叶绿素荧光参数、植株生长状况和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对NaC l处理的响应。[结果]野生蓖麻较栽培蓖麻具更明显的喜盐特性;蓖麻的耐盐机制在于促进K+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运输,进而维持叶片的K+/Na+平衡;通过维持光系统Ⅱ的稳定性进而维持盐胁迫下叶片的光合速率。[结论]该研究为蓖麻在盐碱滩涂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蓖麻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蓖麻为优良耐盐能源植物,但其耐盐程度尚无明确结论.为此,测定了不同盐度胁迫条件下(0、10、20、30、40、50、60dS/m)蓖麻的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蓖麻在ECe=0~30dS/m时,能正常萌发、生长并结实;ECe=40dS/m时,能萌发但不能存活;ECe=50、60dS/m时,发芽率为0.蓖麻生物量积...  相似文献   

9.
为引进和筛选适于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栽培的蓖麻优良品种,在常规栽培和覆膜栽培条件下,开展了蓖麻不同品种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庆地区供试蓖麻品种分别表现为中晚(淄蓖麻6号)及晚熟(淄蓖麻5号和淄蓖麻8号)特性,3个品种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且具良好的抗倒伏、抗病虫能力。覆膜栽培可提早出苗,加快生育进程,改善茎秆生长、分枝能力、穗部性状和结果能力等生长发育性状,显著提高蓖麻产量31.58%~42.81%,其中淄蓖麻5号和6号产量分别为3 048.70 kg·hm-2和2 849.61 kg·hm-2,显著高于淄蓖麻8号(2 431.33 kg·hm-2)。中晚熟品种淄蓖麻6号可通过研究与应用密植技术,进一步提升其主穗和一级穗的数量,充分发挥产量潜力;针对晚熟品种淄蓖麻5号和8号,可研究应用适时早播和促熟技术,延长生长周期,提高籽粒成熟度与产量。  相似文献   

10.
蓖麻对重金属Cd的耐性与吸收积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60d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蓖麻对土壤中重金属Cd污染的耐性和积累效应。结果表示,在40mg·kg~(-1)的Cd处理浓度时,蓖麻的株高以及根、茎、叶的干物重达到最大,但是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蓖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并从Cd处理浓度200mg·kg~(-1)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叶片黄化等重金属中毒症状,当Cd处理浓度达到400mg·kg-1时仍能生长,表现出较强的耐性。说明低浓度的Cd对蓖麻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浓度的Cd抑制蓖麻的生长。蓖麻对Cd的积累主要集中在根部,积累浓度为根>茎>叶,这可能与蓖麻具有强大的根系有关。蓖麻根系对Cd的积累在土壤Cd处理浓度为200mg·kg~(-1)时显著上升,并在Cd处理浓度为360mg·kg~(-1)时最大,积累量达到4460.3mg·kg~(-1);蓖麻地上部叶和茎对Cd的积累分别在Cd处理浓度320mg·kg~(-1)和360mg·kg~(-1)时达到最大,其中茎对Cd的最大积累量达到137.1mg·kg~(-1)。蓖麻对修复Cd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蓖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蓖2000种子为材料,研究盐胁迫对蓖麻种子萌发、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以阐明蓖麻种子发芽率、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对不同盐分胁迫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溶液下蓖麻种子萌发较好,高浓度NaCl对蓖麻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NaCl为20-60mmol·L-1时,蓖麻根茎叶显示出良好的生长状态,具有较高的Pn和WUE,而NaCl>100 mmol·L-1,则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物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在适宜浓度范围内,蓖麻光饱和点在800μmol·m-2·s-1以上,当NaCl浓度过大时,光饱和点低于400μmol·m-2·s-1。蓖麻生物量随盐浓度的变化趋势与Pn和WUE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适宜蓖麻生长的土地面积很大,尤其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为发展蓖麻生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2000~2001年,我们在陈庄、明集等六乡镇进行了5万亩蓖麻大面积高产技术开发试验,每亩平均产蓖麻籽236.4kg,每亩平均效益达756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对盐碱土蓖麻苗生长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有机肥对于盐胁迫下蓖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淄蓖麻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2个盐碱土梯度(0.11%和0.19%)和3种有机肥(蚯蚓肥、菌肥和农家肥)对蓖麻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及生物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蓖麻苗高、功能叶叶面积和单株干鲜重,并降低了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POD和SOD的活性等;有机肥对蓖麻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蚯蚓肥的蓖麻苗的株高、地茎粗、功能叶叶面积、单株鲜干重较大,保护酶活性较大,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施用蚯蚓肥和菌肥的蓖麻苗根系比重较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较高.有机肥尤其是蚯蚓肥对盐胁迫下蓖麻苗的生理生态都有很好调控作用,更有利于促进盐碱土上培育蓖麻壮苗.菌肥对促进壮苗也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晋蓖麻5号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品种来源 8937PF×R5-11。原名先峰5号。8937PF来源于蓖麻雌性系8937F以其相应保雌系8937P为父本繁殖的、用于杂交制种的雌性系世代,R5-11来源于晋蓖麻1号。  相似文献   

15.
<正>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经济价值较高。在工业上,经过深加工,生产出12-羟基硬脂酸,做出高级润滑油,广泛用于飞机、轮船、汽车和高度精密车床等。但目前国内蓖麻产量需求远远不能满足,缺口量很大,发展蓖麻产业势在必行。同时也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新途径。现将蓖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供同类地区参考。一、选地整地蓖麻适应性强,各种土质均可种植,对生长条件要求不严格,但要获得高产,须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粘红酵母菌肥的施用对蓖麻植株生长、种子性状及其含油量的影响,分别测定了菌肥施用组、化肥施用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蓖麻植株株高和茎粗、收获期种子籽粒大小、鲜重、鲜籽粒含水量和干籽粒含油量。结果表明:粘红酵母菌肥对盆栽蓖麻苗期的株高增长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化肥则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粘红酵母菌肥对田间蓖麻植株生长中后期的株高和茎粗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粘红酵母菌肥对蓖麻种子大小和鲜重增加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种子鲜籽粒含水量和干籽粒含油量的积累有显著促进作用;菌肥施用组所得蓖麻种子含油量可达40.33%,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以株型高大的滇蓖2号蓖麻为试验材料,分别使用3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多效唑(100,300,500 mg/L)、缩节胺(100,300,500 mg/L)和矮壮素(500,1 000,2 000 mg/L))对其长出7~8片真叶时进行4次喷施处理,调查和研究蓖麻株高、主穗位高、主茎节长、主茎粗和分枝数等农艺性状、生育期和主穗雌雄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多效唑对蓖麻生长的抑制最强,缩节胺次之,矮壮素最差。其中,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组中,高浓度处理组(500 mg/L)具有长期抑制作用,除蓖麻主穗位高和主茎节长具有明显缩短外,对其主茎粗和分枝数也都具有显著影响;在缩节胺处理试验中,抑制作用也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越发明显;而矮壮素的抑制作用仅表现为主穗位高和主茎节长缩短。此外,缩节胺和矮壮素的抑制作用在蓖麻生长后期被解除。研究还表明,经多效唑处理后的蓖麻开花期推迟,主穗花序雌雄比例较未处理的研究组明显降低。研究首次发现,多效唑抑制蓖麻生长的同时具有促进雄花的作用,其可为蓖麻矮化育种和性别分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北方引黄灌区蓖麻适宜的种植措施,对淄蓖5号与当地作物:扁豆、豌豆、孜然和大蒜进行套作研究。结果表明:蓖麻与不同作物套作产量有所减少,表现为单种蓖麻大于套作。蓖麻与不同作物套作间蓖麻产量表现为:蓖麻套种扁豆>蓖麻套种孜然>蓖麻套种豌豆>蓖麻套种大蒜。然而,不同处理间亩产效益表现为:蓖麻套种大蒜>蓖麻套种孜然>蓖麻套种扁豆>蓖麻套种豌豆>蓖麻单种。  相似文献   

19.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蓖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肥能明显改善蓖麻生长状况并提高产量,为了探明蓖麻高产施肥中氮磷钾最佳配比用量,通过大田试验,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蓖麻植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生长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之间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动态变化;不同处理N、P2O5、K2O吸收比例为2.89:1.00:1.7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蓖麻产量,各施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增产27.9%~43.2%;蓖麻高产最佳肥料配比用量N50.0kg/hm2,P2O5105.0kg/hm2,K2O90.0kg/hm2和3种肥料施用比例N:P2O5:K2O=1:2.1:1.8可作为蓖麻生产氮磷钾肥配施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索复合接种微生物对海滨盐土改良以及促进生长植物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盆栽试验考察在海滨盐土中接种不同比例的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Apophysomycesspartina)对蓖麻生长、叶绿素含量、磷吸收和土壤速效磷含量、pH值、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混合接种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土壤脲酶、转化酶、中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同时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增加了蓖麻对磷营养的吸收,在盐胁迫下有效促进了蓖麻幼苗生长。温室条件下在海滨盐土中接种AM真菌和盐沼鳞质霉菌促进蓖麻生长最有效的混合比例是28,56:11,5×10^5(AM真菌孢子数:盐沼鳞质霉菌落数)。[结论]适当比例的AM真菌与解磷真菌具有提高海滨盐土质量并促进蓖麻生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