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F99—2抗虫棉,连续四年在苏、鲁、豫、皖、冀等省区分别在高、中、低肥田早、中、晚茬多层次示范种植,历经旱、涝、风、雹灾害,表现出独特的生长生产优势,获得了高产丰收,一般亩产籽棉350~400公斤,高达500公斤以上,结铃性强,稳产性好,在2003年和2005年两个大灾之年,很多品种亩  相似文献   

2.
抗虫棉 UF99-2     
UF99-2抗虫棉,连续四年在苏、鲁、豫、皖、冀等省区分别在高、中低肥田早、中、晚茬多层次示范种值,历经旱、涝、风、雹灾害,表现出独特的生长生产优势,获得了高产丰收,一般667m2产籽棉350~400公斤,高达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农大601是河北农业大学选育,2012年2月通过审定,2014年在曲周县进行高产示范,最高亩产籽棉362.2公斤,平均亩产籽棉305.5公斤,高产、优质、早熟性较好,适应性广,是表现较为突出的优良品种。一、特征特性农大601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株高97厘米,单株果枝数13.4个,第一果枝节位7.1,单株成铃16.1个,铃重6.1  相似文献   

4.
兴农2号大豆又称三高大豆,即高产、高油、高抗倒伏,连续多年推广,春播亩产量400公斤左右,夏播亩产量300公斤左右.高产稳产性特好。经山东省菏泽市科委、单县科委与安徽省滁州市科委、定远县科委联合组织七名国家级专家测产验收,夏播平均亩产量300.47公斤.高产地块达356.58公斤。  相似文献   

5.
U F99-2抗虫棉,连续四年在苏、鲁、豫皖、冀等省区分别在高、中低肥田早、中、晚茬多层次示范种值,历经旱、涝、风、雹灾害表现出独特的生长生产优势,获得了高产丰收,一般667m2产籽棉350 ̄400公斤,高达500公斤以上。结铃性强,稳产性好,在2003年和2005年两个大灾之年,很多品种66  相似文献   

6.
抗虫棉UF99-2植株呈塔形,单株覆盖面1平方米以上。每667平方米800~1000株,每667平方米用种0.3公斤-0.5公斤。生育期125天左右,667平方米产350公斤-400公斤,高肥水地块可突破500公斤。该品种的问世,克服了棉花早熟不高产,高产不早熟的缺点。该品种抗枯萎、耐黄萎病,全生育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丰润区李钊庄等镇地膜豆角-夏玉米-棉花两年三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有2万余亩,在稳定了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地膜豆角平均亩产1750公斤,效益3000元左右;玉米亩产500公斤左右,效益600元左右;棉花亩产籽棉300多公斤,效益2000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5600元,平均年亩效益2800元。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邯郸284由邯郸市农科院育成,2001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资助,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2年开始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早熟不早衰,深受棉农的欢迎。 1 产量表现 2001年馆陶县天河村种植375亩,平均亩产籽棉335公斤,最高地块亩产籽棉460公斤;邱县马固种植510亩,平均亩产籽棉350公斤。2002年在邯郸的邱县、曲周、鸡泽、馆陶及邢台、衡水等地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产籽棉300~350公斤,许多地块亩产籽棉4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07,(9):41-42
1.石家庄8号 石家庄市农科院培育,2001年河北省审定,2003年国家审定。适宜在冀中南麦区水地、半干旱地及肥力较好的旱地种植。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3公斤,最高亩产598公斤;国家区试平均亩产498.7公斤,最高亩产605.59公斤。2004年在沧州吴桥高产示范,春浇2水亩产648.2公斤。2001—2006年在河北辛集市马兰农场,全生育期一水不浇,干旱年亩产380-430公斤,平水年亩产440—500公斤,丰雨年500公斤以上。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干热风、熟相好、籽粒饱满、光泽好等特点。具体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0.
皖稻51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产550公斤以上,被群众誉为“千斤糯”和“杂交糯”。具有高产、糯性好、多抗、适应广等优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7,(1):24-25
兴农2号大豆又称三高大豆,即高产、高油、高抗倒伏,由山东省单县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田素华育成,连续多年推广,春播亩产量400公斤左右,夏播亩产量300公斤左右,高产、稳产性特好.经山东菏泽市科委、单县科季与安徽滁州市科委、定远县科季联合组织7名国家级专家测产验收,夏播平均亩产量300.47公斤.高产地块达356.58公斤。通过专家鉴定:达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获科技成果进步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王洪 《中国农垦》2005,(2):74-74
棉花种得好,也能成“状元”。安徽皖河农场棉农方荣才悉心钻研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依靠科技种棉。2004年他经营的抗虫杂交棉示范片获得高产,平均亩产籽棉350公斤,高产田块达375公斤以上,成为当地出了名的“种棉状元”。  相似文献   

13.
胡勇 《农技服务》2006,(2):24-24
该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单株分枝8~10个.结荚300~600个。高产田块可达800个.单荚2~3粒,百粒重60~70克.单株产净豆0.3-0.4公斤。高达0.98公斤.亩产干豆400-700公斤。该品种荚大粒大,籽粒圆形黄色,脐黄褐色,光泽度好,高产优质,籽粒饱满。适应性强,耐早、耐涝、耐肥。  相似文献   

14.
标杂抗虫棉     
标杂棉是著名棉花育种专家赵敬霞、王忠义历经 20年用自育的棉花标记自交系 Y2- 2与抗虫棉杂交配制选育而成。标杂棉为大株型、鸡爪叶,株高 1.5米左右,叶枝发达,株型呈扇形,通风透光性能好,生育期 125天左右。生育进程较快,表现大棵而早发,结铃快而集中 (10天左右可结 30- 40个棉铃 ),高产而不晚熟,既可麦棉套种,也可大麦、小麦、油菜茬后移栽,霜前花率 95%。该品种结铃性特强,平均单株成铃 40- 60个,最多达 200个以上,单铃重 5.2- 5.5克,衣分率高达 42%,适宜各地棉区种植。标杂棉有以下显著特点。 产量高。标杂棉比常规棉增产 30%以上。 1999年在河北省杂交棉花种植区域试验中,标杂棉的籽棉、皮棉产量和霜前棉产量均居第一位。籽棉平均亩产 354.5公斤,皮棉平均 128.7公斤,霜前皮棉亩产 108.7公斤,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 12、皖杂 40等品种的籽、皮棉增产 23.2%和 36.6%。 1999年在河南禹州三亩高产田试种每亩产皮棉 172.9公斤。 2000年在浙江省余姚市高产地试种亩产近 180公斤皮棉, 2000年在安徽蒙城县柳林高效农业协会试验基地试种,也出现了不少亩产皮棉 130公斤以上的产量。 2000年 9月 22日,全国标杂棉联合开发研究协作组现场会期间,到威县的标杂棉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前赵村 10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皮棉 130公斤,高产田亩产皮棉 162公斤,每个田块都套种花生,亩增收入 300元左右。 品质好。标杂棉僵瓣、烂铃少,吐絮快而畅,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测中心测试,标杂棉纤维品质优良,绒长 30.4毫米,麦克隆值 4.8,气纱品质 1874,达到优质棉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油菜新品种“601”是浙农大选育而成的一个生长整齐.清秀、角饱、粒大,在耳春低温下结角率较高的早熟,高产甘蓝型新品种,适宜于三熟制等劳力较紧张地区水田种植。瑞安市从1986年引入试种,表现为(1)高产稳产。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100公斤以上。1988年荆谷乡七甲村连片种植108亩,平均亩产104.7公斤。高产田块亩产可达150公斤。如梅头镇良种场一丘1.13亩攻关田,平均亩产154公斤。荆谷七甲村一丘攻关田1.2亩,平均亩产146.7公斤。  相似文献   

16.
张政 《农技服务》2006,(9):57-57
该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电话:0372—5923711.5925179)最新选育的高产型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16年1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其生育期为130天左右,结铃性强.上桃快而集中,铃大小适中,生长势强,吐絮畅.衣分约41.5%.纤维洁白.品质优良。对枯萎病和耐黄萎病均具有良好的抗耐性。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2004~2005年安徽省棉花区试平均结果,籽棉、皮棉亩产分别较对照皖杂40增产15.8%、13.5%,增产极显著.品种审定结论属“高产型”品种。  相似文献   

17.
焦光才 《北京农业》1994,(11):32-32
小拱棚甜椒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我们采用早育苗、早定植和小拱棚加草帘及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使甜椒大面积平均亩产由2500公斤提高到3500公斤,亩增产40%左右,最高亩产达5000公斤。亩收入由2750元增加到4200元。最高亩产值达6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不仅可以一季两收,提高种粮效益.而且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省本的优点。我县再生稻栽培已有10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约2.6万亩。再生季亩产200-300公斤。2003年以来,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试验、示范,获得成功。2005年我们在夏茂镇中街村建立504亩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经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头季稻平均亩产742公斤,其中1.2亩高产田亩产达883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405.5公斤。全年稻谷平均亩产1147.5公斤。将我县再生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Ⅱ优航1号再生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农村科学实验》2007,(3):48-48
最新科研成果——观赏型多用途高钙水果“红钙果”.为我国一批科技人员.十几年来在我国干旱地区成百植物中发现并选育出来的。该品种学名“欧李”。抗寒抗旱耐贫瘠.味似李子.汁多,味甜.微酸.风味独特刺激.定植当年开花结果。第2年株产800克.亩产600公斤。第三年亩产1600公斤左右.本品种连年丰产.高产、稳产。2004年长春农博会上每斤售价20元仍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0.
《河北农业科技》2007,(2):60-60
特征特性:衡科棉369是河北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结铃性特别强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由河北科润种业技术有限公司独家买断推广。该品种植株塔型,松紧适中,疯权少。株高81.2厘米左右。中早熟,生育期130—135天。铃大,卵圆形,铃重5.8克,籽指10.2克,绒长30.8毫米。衣分40%,比强27.5,马克隆值4.5—5.0。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病指分别为7.5和23.2。种子发芽势强,出苗好,花铃期长势壮,发育快,前期稳健后期较壮。吐絮肥畅,易采摘。该品种的主要优点是结铃性强,缘铃集中紧凑,不宜脱落,棉桃多得像葡萄。一般亩产籽棉400公斤,高产可达500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