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废弃物对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废弃物为原料修复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已经被很多研究所采用,但其主要针对某一种废弃物,尚未将不同废弃物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进行系统的综合比较。以畜禽粪便有机肥、水稻秸秆、壳聚糖、糠醛渣和竹炭为研究对象,通过油菜作物盆栽试验方法,比较了上述5种废弃物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对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这5种废弃物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对设施菜地土壤可溶性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盐分降低率分别达到0.2%~24.7%、5.8%~38.5%、5.7%~18.0%、-2.9%~19.1%、5.8%~19.1%;土壤主要盐分离子也发生了变化,有机肥提高了土壤中K+、Na+、Ca2+、Cl-的含量,降低了Mg2+、SO2-4、NO-3的含量;秸秆、壳聚糖和竹炭降低了土壤中K+、Na+、Ca2+、Mg2+、Cl-、SO2-4、NO-3的含量;糠醛渣降低了土壤中Mg2+、NO-3的含量,增加了K+、Na+、Ca2+、Cl-、SO2-4的含量。同时,5种废弃物在不同添加量条件下对油菜生物量总体上有提高作用,生物量提高率分别达到128.6%~395.4%、63.7%~82.5%、-57.1%~208.9%、64.6%~118.3%、-3.7%~2.9%。综合分析不同废弃物的修复作用及其经济成本,有机肥和秸秆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改良剂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渍土离子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滨海盐渍土的特点,采用4种盐碱土改良剂在滨海盐渍土上单独施用和与石膏配合施用,研究施用后对盐渍土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与石膏后,在0~40 cm土层,盐渍土中离子组成比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pH值、电导率、Na+、K+、Cl-和总碱度(HCO-3+CO23-)在盐渍土中分别降低了0.05~0.20、8~163μS.cm-1、10.35%~47.74%、12.07%~51.69%、3.39%~40.67%和20.18%~48.56%;Mg2+、Ca2+和SO24-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06%~13.54%、15.58%~56.20%和12.24%~76.12%。结论:改良剂与石膏配施效果比单施改良剂好,其中腐殖酸与石膏配施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主栽"小义和秋"白菜为研究对象,设置345 kg·hm~(-2)氮肥(CK,常规施肥)、37.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345 kg·hm~(-2)氮肥(T1)、7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300 kg·hm~(-2)氮肥(T2,减氮13%)、112.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255 kg·hm~(-2)氮肥(T3,减氮26%)、150 kg·hm~(-2)纳米肥料助剂+210 kg·hm~(-2)氮肥(T4,减氮39%)共5种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探究灌淤土上纳米肥料助剂与氮肥配施对白菜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CK相比,白菜干物质量、株高、外叶数、球纵径、横径、单株毛菜质量、产量涨幅分别增加1.22%~6.31%,1.67%~4.80%,6.98%~15.90%,12.19%~56.60%,1.22%~25.91%,0.68%~27.89%和3.98%~32.24%,白菜可溶性固形物较CK增加-2.49%~1.88%,不同处理之间可溶性糖与Vc含量影响不明显,硝酸盐含量较CK降低2.46%~4.54%,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1.72%~13.79%,-25.65%~1.07%,和11.99%~18.80%,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了5.61%~18.36%。同时,较CK相比,苗期SPAD值无影响,莲座期、结球前期及结球后期的外叶和中叶SPAD值有一定差异,并在结球前后期SPAD达到峰值,成熟期各处理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综合白菜成熟期各因子T2处理表现最佳,在银川平原灌於土上以减氮肥13%+75 kg·hm~(-2)纳米肥料助剂对复种白菜生长与增产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P矩阵模型预测饮用水中Cd2+浓度量增的可行性,在pH9.0的NH4Cl-NH3.H2O缓冲体系下,Zn2+,Cu2+,Cd2+与0.01%的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2-((Bromo-2-pyridyl)-azo)-5-diethyl-aminophenol,5-Br-PADAP)发生显色反应,在波长400~700nm用P矩阵化学计量法测量饮用水中Cu2+、Zn2+、Cd2+的含量,在不进行化学分离的情况下用光谱方法对共存金属离子的干扰进行校正,结果表明,Cu2+回收率接近100%;当Cu2+和Zn2+浓度很小时,Cd2+回收率为95.8%~104.0%,表明运用P矩阵化学计量法可以对饮用水中Cd2+的量增变化情况准确而快速地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5.
以中华芦荟(aloe vera var、chncnsis)叶片、茎段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外植体接种在BA3.0×10-6+NNA0.2×10-6+0.3%蔗糖+0.7%琼脂的MS优化培养基上,经20d叶片外植体有根分化,无芽形成;茎段外植体约经30d可产生3~5个芽,将单个芽割开,接种到IPA3.0×10-6+活性炭0.3×10-6+0.3%蔗糖+0.7%琼脂的MS优化培养基中,能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6.
基于山东省日照市的玉米产量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利用逐步回归和灰色理论进行了玉米产量的预测模型构建。利用MATLAB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Q′=-20 175+116X1-54 944X2-4 218X3+148X4+616X5+279X6-91 735X7+12 806X8,方程通过显著水平0.05检验,预测出的1998—2008年产量误差幅度在0.5%~3.6%,预测精度较高;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GM(1,N)灰色预测模型加以改进,预测出的1994—2006年产量误差幅度在1.4%~16.6%,预测的精度在90%左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翻耕与旋耕模式下,研究了4种施氮模式[N0:不施氮肥;N1:一次性施氮210 kg·hm~(-2)(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N2:普通尿素210 kg·hm~(-2)(50%基肥+50%拔节肥);N3:普通尿素270 kg·hm~(-2)(50%基肥+50%拔节肥)]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氮方式下,翻耕较旋耕增产0.60%~8.99%,穗数显著增加3.01%~12.41%,拔节期旗叶SPAD值、养分积累量、氮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等均表现为翻耕较旋耕效果好,而氮肥利用率间无显著差异。翻耕条件下,施氮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分别显著增加16.20%~21.51%,6.93%~10.80%和5.98%~12.45%。同一耕作方式下,各施氮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氮收获指数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为冬小麦翻耕条件下一次性施氮210 kg·hm~(-2)(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最高。综合各因素考虑,冬小麦翻耕条件下一次性施氮210 kg·hm~(-2)(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产量、养分积累量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较高,为豫中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的施氮及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塔里木盆地盐渍土成分信息。[方法]跨塔里木盆地选取11处土壤盐碱化极度严重的区域,每个区域重复采集5份土样,共计采集55份土壤,测量土壤中的K~+、Na~+、Ca~(2+)、Mg~(2+)、HCO_3~-、CO_3~(2-)、Cl~-和SO_4~(2-)这8种离子的含量。[结果]每个区域内的5份土壤的盐成分信息一致,11个区域的土壤阴离子以Cl~-居多,占85.70%~97.90%,SO_4~(2-)在9个区域占比在5.00%以下,只有6个区域检出HCO_3~-,但占比少(0.49%~4.85%),CO_3~(2-)仅在一个区域检测到,且含量占比极低(0.19%);阳离子以Na~+为主,占比47.13%~95.50%,K~+次之,占比1.92%~42.13%,这2种离子占阳离子总数的90%以上,Ca~(2+)和Mg~(2+)占比很少。[结论]塔里木盆地的盐渍土组分在数百公里间隔的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阴离子以Cl~-为主,阳离子以Na~+和K~+为主,与北疆及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渍土成分信息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以大黄花虾脊兰自然结实120~150 d成熟未开裂的蒴果作为研究材料,对56个果荚中种子的有胚率进行统计,并采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选取最佳用于无菌播种的果荚.以活力最佳的果荚为研究材料,对在不同含量的NAA、6-BA、KT及不同有机添加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黄花虾脊兰种子的有胚率为15.57%~95.66%,平均值为45.15%±2.68%,授粉后140 d的蒴果种子活性最佳;种子萌发120和140 d后种胚突破种皮生长为原球茎,150 d顶端分生出明显的芽生长点,底部生出肉质的不定根;较佳的培养基组合为:2 g·L~(-1) Hyponex 1+1/2 MS+0.37 mg·L~(-1) MgSO_4·7H_2O+25 g·L~(-1)蔗糖+1.0 mg·L~(-1) 6-BA+0.2 mg·L~(-1) NAA+1.0 mg·L~(-1) KT+5.5 g·L~(-1)琼脂粉+1.5 g·L~(-1)活性炭+2 g·L~(-1)牛肉粉蛋白胨+50 g·L~(-1)洋葱,pH 5.7~5.8,培养(140±10) d可形成原球茎,萌发率达39.64%±3.34%.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酒泉市边湾农场土壤盐碱化严重,致使农业生产无法进行,因此采用脱硫石膏对采自边湾农场耕作层的土样进行改良试验,以评估其对边湾农场盐碱土改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脱硫石膏处理组(11 250~45 000 kg/hm~2)的土壤pH、碱化度、总碱度和钠吸附比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了11.38%~12.61%、20.07%~48.40%、4.81%~8.35%、5.5%~22.92%;土壤中Na+、Cl-、K+和Mg2+含量分别降低了16.78%~29.33%、25.44%~46.77%、4.93%~10.05%、6.61%~17.72%,土壤中Ca2+和SO42-含量分别增加了12.91%~43.46%、5.77%~40.77%,表明试验土样的盐碱化程度降低。可见,试验方案对改良边湾农场盐碱化土壤有较好的效果,综合考虑,脱硫石膏施用量为33 750 kg/hm~2时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1.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4.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20.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