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四日,农垦石碌水泥厂的十六头黄牛同时全部发病,死亡五头。笔者闻迅前往诊治,救治十一头。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材料初步诊断为橡胶叶中毒,并采集胃内容物、脾脏、牧地橡胶叶、牧地邻近(叉河农场)橡胶林橡胶叶和水沟水作毒物检验。化验结果,检材除水沟水未检出氰化物外,其余所采样本均检出氰化物(氰苷)。未发现其他毒物,于是确诊为黄牛采食橡胶叶(氰苷中毒)。据我们所知,海南岛猪采食橡胶予及牛采食橡胶叶中毒屡有发生,但国内少有报导,至于各生长期的橡胶叶中氰苷的含量如何,牛采食多少才引起中毒,这方面的资料更是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青龙县青龙镇大营子村相继发生15例黄牛焦虫感染并有不同程度的青杠叶中毒,经有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些年来,这两种病偶有发生,但并发两病青龙县尚无记载。现将此次发病情况及诊疗措施总结如下:一、发病情况青龙镇大营子村位于青龙县北部,都山脚下,北与宽城县接壤,无霜期较县内其他地区少10天左右。黄牛多以放牧为主,牧地植被以栎树较多。2001年5月中旬,有15头从迁安购进的西门塔尔改良黄牛全部相继发病,死亡1头,其余14头经治疗后痊愈。愈。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牛在发病初期表现精神沉…  相似文献   

3.
<正> 一、发病的基本情况广西某农场饲养有水牛70头,自繁自养,放牧为主。最早发病的是一头小水牛,待兽医员赶到牧地时,已见小牛全身发抖,站立不稳。测体温已下降,不久倒地死亡。在一周内该牛群共发病8头(其中公牛6头,母牛1头,小牛1头),死亡3头。二、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不食,四肢无力,步态不稳,摇晃,全身肌肉震颤、发抖,鼻镜干燥,反刍停止。体温40~41.5℃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1998年秋季,肃南县马蹄区某乡放牧的牦牛相继发生以腹胀、拉稀、颌下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伴有大批死亡。较为严重的某村饲养牦牛568头,发病235头,发病率41.4%,死亡64头,死亡率11.3%;牧民赵某饲养牦牛45头,发病40头,发病率88.9%,死亡11头,死亡率24.4%;王某饲养牦牛63头,发病51头,发病率80.9%,死亡7头,死亡率11.l%。2 病因调查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牧地和沼泽地带,流行感染季节多在夏秋两季,气候适合肝片吸虫卵的发育。该地海拔高度25…  相似文献   

5.
耕牛闹羊花中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闹羊花老茎、叶(含根)对4头乳牛进行了人工发病试验,结果表明与闹羊花嫩茎、叶具有相同的致病作用,4头试验动物全部发病,临床症状与自然病例相同,应用中草药(方)对2例人工发病病例及17例自然发病病例进行了治疗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市马河乡后斗村,散放黄牛由于2001年12月下旬采食冻窝瓜瓢,3天相继突然死亡5头。根据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瘤胃酸中毒。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死亡的5头黄牛是放牧牛中体格较大的、膘情最好的怀孕母牛;放牧牛群中当年犊牛没有发病。这些牛过去以采食豆叶和玉米秸秆为主,转移到有冻窝瓜瓢的牧地放牧才3天。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食欲废绝,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瘤胃鼓胀;触之内容物较软,有波动感;粪便暗黑色稀软;结膜发绀,呼吸促迫,心跳加快,步样蹒跚。重症者卧地不起,空嚼,磨牙,肌肉痉挛,多数在…  相似文献   

7.
猪气喘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是肺的尖叶、心叶和月叶呈“肉样变”或成“胰变”。本高发病串高,且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发。但以冬春两季多见,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给养猪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将猪气喘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l发病情况1998年4月,湖南衡阳某养猪场的大部分猪只发生了一种以气喘、咳嗽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严重的格神沉郁、食欲废绝,张日呼吸,猪体消瘦。该场总存栏猪1493头,感染发病785头,发病率52.6%;其中经产母猪285头,发病的115头,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8.
我省东部淄博市博山区的部分村,多年以来,每春季谷雨至夏至不断发生耕牛以水肿和消化道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仅乐略乡三个村即发病122头,死亡67头,占发病头数的54.7%.为此,省站派人前去了解,先后对本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疫方法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用7头试验牛进行了萝叶中毒试验.结果表明,本病确系桲萝叶中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耕牛的青木冈叶中毒病是耕牛采食春季萌发的青木冈叶幼芽、嫩叶、花和新枝后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以便秘或下痢、水肿以及胃肠炎和肾的损害为特征。主要发生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一般在采食青木冈叶后数天至一周左右发病,发病后患畜以呈现消化障碍,体躯下垂部位发生局限性水肿,体腔积水,胃肠肝心肾等出现充血、出血。在治疗中,根据发病原因、特点等,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对20头患畜进行治疗,18头治愈,1头好转,1头无效,治愈率90%,治疗效果显著。1病因主要是由于青木冈叶中含有一种水溶的鞣酸,在4月份青木冈…  相似文献   

10.
<正> 1 发病情况病例一:辛集市旧城镇共3个猪场,总存栏生猪168头。2006年5月29日发病69头,畜主自行用药后无效,遂来我门诊求诊。初步诊断为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病例二:辛集市新垒头镇共4个猪场,总头数大概500头,都是外来品种,引种的第2周开始发病,病程长短不一,病情较为严重,其中死亡10头。发病日龄一般在断奶后的2~3周。初步诊断为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病例三:辛集市位伯镇共2个猪场,总头数大概90头,都是自繁自养,呈隐性感染,猪场中本病一直未得到净化。打针驱赶后有些猪呼吸加速,张口犬坐式腹式呼吸,但无死亡病例。2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2.1 最急性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症状最严重,病死率很高,病猪体温正常、精神不振、很少走动、张口喘气、呼吸困难(60~120次/分钟)趴卧。有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剖检可见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  相似文献   

11.
鹿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种是饲料、水源、牧地受到有机磷农药的污染。一般有机磷农药包括1605、1059、敌百虫、敌敌畏和乐果等。饲料的污染一般是农作物喷撒农药的残留,而水源和牧地多数是由于使用农药过程中不慎造成的污染。这样鹿在饮食之后就会发病。另外一种中毒原因是由于过量与错误使用这些制剂治疗鹿病所致。为了防止中毒应避免饲料或牧地受到农药的污染,不在刚喷撤农药的地方收割饲草喂鹿。在应用各种杀虫剂防治鹿病时用量应计算准确。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指标评价牧地载畜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代谢能、消化能、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等6项指标,进行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载畜力的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代谢能或者消化能作指标较为适宜,通常不宜采用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质作指标,特别是当牧地饲用植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各种人工牧地和高寒类天然牧地)或较低(如草丛类和南方区的天然牧地)之时。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牛柞树叶中毒病于60年代就有发生,柞树林面积约3000万亩,1980年到1992年共发病约7370头,死亡约2943头。近年来发病头数增多,为此按“陕西省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进行推广,为制定出我省牛柞树叶中毒前、后生化指标,掌握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组织学变化,于1992年4—5月进行牛人工发病试验,试验证明基本符合陕西省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兄弟俩联办这个小牧场是一九八四年四月接收原大队牧场过来的。这个场牧地面积约一千亩,其中灌木林占百分之三十。当时场里有牛22头,折价7700.00元,加上自己原来有牛9头,共31头。其中能繁殖母牛14头,种公牛2头。现在有牛37头,其中能繁殖母牛14头,后备母牛2头,公牛2头,小母牛9头,小公牛10头。八四年产犊12头,成活10头,繁殖率  相似文献   

15.
选用代谢能、消化能、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等6项指标,进行全国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载畜力的比较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代谢能或者消化能作指标较为适宜,通常不宜采用总热能、干物质、粗蛋白或可消化粗蛋白质作指标,特别是当牧地饲用植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各种人工牧地和高寒类天然牧地)或较低(如草丛类和南方区的天然牧地)之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坝上天然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利用方式(打草场、冬牧地、公牧地)对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物种组成、功能群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牧地的群落高度、物种数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最大,打草场的群落盖度显著大于放牧地(冬牧地和公牧地)且其地上生物量与冬牧地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打草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冬...  相似文献   

17.
从天然牧地看 ,青藏大区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无氮浸出物、高灰分、高代谢能及低纤维 (即 5高 1低 )的特征 ;南方大区恰好相反 ,呈现为 5低 1高的特征 ;北方大区的各项营养成分含量居中。就人工牧地而言 ,粗蛋白含量亦为青藏大区较高 ,粗脂肪和粗灰分则以南方大区较高 ,而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代谢能 3个大区相近。人工牧地与天然牧地比较 ,前者的粗蛋白、可消化蛋白、Ca和P的含量显著地高 ,营养比和粗脂肪明显地低 ,而 2类牧地的代谢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相近或略有差异。由此表明 ,人工牧地在营养价值方面优于天然牧地 ,原因主要在于其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比较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门源县苏吉滩草原上放牧的70头牦牛在不同感染地区、不同感染季节等条件下,感染肝片吸虫病的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头牦牛发生感染。这表明,在潮湿牧地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牦牛感染率为4.29%。幼龄牦牛肝片吸虫的感染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三十六头约十一月龄的黑白花和黑白花杂种牛,在为期十二周的冬季舍饲期中给其预期日增重为0.5和1.08公斤的饲粮。然后转到优质牧地放牧。放牧十二周后,两组试畜的日增重分别为1.17和0.9公斤。据统计,在冬季饲养和牧地放牧两个时期中牧草营养进食量与增重间有显著负相关(-0.57)。虽然从粪氮统计两处理间饲草的消化率差别甚小,然而就其平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2010年11月7~8日,温泉县查干屯各乡农民巴生加甫饲养的22头西门塔尔杂种牛有19头牛在采食了大量的变质甜菜叶后突然发病,8头死亡。经诊断,确诊为牛亚硝酸盐中毒,我们对其他的12头牛进行治疗后痊愈。2症状连续多日给予大量的变质甜菜叶饲料时,病牛发病特急,但其症状与采食量和牛体健康程度不同而有差异。病初表现精神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