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磐安县农业局食用茵站利用冷水、仁川等乡镇蚕桑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冷水镇小章村开展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发展循环农业新模式的试验。经半年的努力,利用桑枝条栽培杏鲍菇,第一潮菇单袋平均产量已超过250克,袋均收入超过1.7元,预计产量比常规至少增加15%~20%。  相似文献   

2.
以"维多利亚"、"户太"、"乍娜"3个鲜食品种的葡萄枝条为主要栽培料,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品种葡萄枝条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同时对杏鲍菇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维多利亚"葡萄枝条栽培杏鲍菇的营养成分较好,且菌丝生命力旺盛。杏鲍菇菌柄长度为4、10cm时采收最佳,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性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基质对黑木耳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桑枝条得到充分利用,2008年以来我们探索利用桑枝木屑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并走出了一条桑枝条一黑木耳一冬闲田的高效生产途径,减少了桑枝条的浪费及因桑枝条腐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大提高了冬闲田的利用率。黑木耳菌渣又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桑枝粉栽培金针菇试验小结张伍顺,陈德宝(福建省明溪县真菌站)种桑养蚕每年剪伐大量的桑枝条,利用桑枝条栽培食用菌,不仅为食用菌提供了栽培原料,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促进“蚕、菌、林”的良性循环,同时又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综合效益。我们进行了桑枝粉代替木屑、原...  相似文献   

5.
废弃桑枝条在浙江开化县长虹乡长川村邹伟新眼中是个“金矿“。他利用废弃的桑枝条栽培食用菌,生产黑木耳,开辟出一条致富增收的新途径。以往,桑农们把桑枝条剪下后,大都丢弃在田间焚烧。2007年,邹伟新开  相似文献   

6.
以杏鲍菇为试材,通过考察菌丝生长速度、发菌天数、菌丝生长势和子实体性状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比较了作为杏鲍菇3级菌种的枝条菌种和麦粒菌种的优劣。结果表明:在杏鲍菇栽培种培养时期,采用枝条培养基的新方法生产杏鲍菇与传统的采用麦粒培养基生产的方法相比,可以有效缩短发菌时间6d,降低成本16.7%,减少染菌机率,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菌种繁育的推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依据杏鲍菇Pe528的生长条件,以粤北地区主要农副产品桑木屑、蔗渣为主料制定栽培配方。采用室内层架熟料袋栽法栽培,综合比较杏鲍菇Pe528在6种配方培养料中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子实体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F3(甘蔗渣7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和F5(桑木屑40%,甘蔗渣3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较适合杏鲍菇栽培,所栽Pe528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且菌丝粗壮、浓密、洁白。  相似文献   

8.
应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棉籽壳木屑菌种、麦粒菌种与枝条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对3种不同类型菌种的生产周期、子实体性状以及其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使用枝条菌种栽培杏鲍菇生产周期为78 d,短于其他2种类型的菌种,且其单袋产量为415.52 g,子实体品质好,生物转化率高达83.10%。枝条菌种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较为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9.
珍稀食用菌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是平菇类中的珍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我市为蚕桑主产区,桑树枝条资源非常丰富,将桑树枝条粉碎后作为杏鲍菇的栽培原料,既利用废物,又可增加农民收人。 1 杏鲍菇形态与主要生长发育特性 1.1 形态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一般单生个体大,群生偏小,初呈弓园形,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型、园形至扇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淡灰色,成熟后浅黄白  相似文献   

10.
利用枝条和麦粒两种材料作为"日引1号"杏鲍菇的栽培种原料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枝条菌种25天可以长满菌种瓶,比麦粒菌种提早3天;菌丝生长量枝条菌种前12天不如麦粒菌种,12天以后则超越麦粒菌种,且维持到菌丝满瓶。在栽培包接种两种菌种并培养,发现使用枝条菌种的比使用麦粒菌种提前7天满袋。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嘉兴地区农业废弃资源,使用桑、桃、梨、葡萄等枝条用于栽培黑木耳生产,试验表明它们均可以栽培出黑木耳,以桑、葡萄枝条栽培产量最高。10%麸皮配方要优于5%麸皮配方。  相似文献   

12.
新疆桑枝盒装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桑枝条用盒装方式栽培灵芝,结果表明:桑枝条盒装式栽培灵芝,污染率低,出芝(产孢)正常,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略低于对照组,但灵芝多糖含量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淳安县利用废弃桑枝条大规模栽培食用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共栽培1 000多万棒,产值5 000多万元,收到了一定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区每年都要从桑园剪下大批桑枝条,为香菇栽培提供了好原料.然而,本区香菇栽培起步晚,农民缺乏种香菇经验,致使大批桑枝条未能充分利用.笔者于1997年春,以本区桑木屑为原料,代料栽培香菇1500袋,成功率90%,转化率110%以上,初步探讨了在本区春栽香菇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桑枝屑栽培姬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卫东  陆娜  周祖法  王伟科  闫静 《食用菌》2007,29(6):30-30,37
为了充分的利用本地的的桑枝条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姬菇的生产,探求最适合姬菇生产的,更经济的培养料配方,为此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阿囡  沈金麟 《食用菌》1991,13(1):26-27
我县地处浙北平原,是粮、桑为主的地区,棉花面积不到全县耕地面积的8%,棉子壳极为紧缺,为了开发本地食用菌培养料资源,我们从1989年着手利用桑枝条加工成木屑袋栽金针菇技术的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金针菇3号,引自上海市菌种站.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宜宾市丰富的桑枝条资源,2018年至2019年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开始利用桑枝屑栽培香菇,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择11个香菇菌株,分别进行菌丝生长和桑枝屑栽培出菇试验。结果表明,香菇“808”为综合性状最优菌株,适宜在宜宾市桑枝代料栽培食用菌中进行推广。若以香菇多糖含量为筛选指标,则桑枝栽培香菇“236”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从1986年开始,利用春、夏伐桑条栽培平菇,首先进行了配方筛选试验。一、供试材料(一)桑枝条屑:1986年春、夏伐桑条,经粉碎机加工为6~60目筛眼粒度的碎屑。  相似文献   

19.
用芫花的根、枝、叶进行防治苹果桑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芫花防治桑天牛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芫花的老熟枝条防治效果为最好,高达98%,鲜根次之,为91%,鲜叶最差为83%.  相似文献   

20.
管小康  张烈 《食用菌》1989,(4):21-22
为了充分利用桑枝条,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笔者于1986年进行了桑枝屑袋栽黑木耳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