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颜色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诱集效果和对天敌缨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黄色板诱集的小绿叶蝉数量最多为68.33头·板-1,紫色板最低5.28头·板-1,黄色板诱集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色板(F=10.50,P0.01),不同色板的诱集效果为黄色绿色黑色灰色红色蓝色白色紫色。不同色板诱集缨小蜂的数量差异极显著(F=16.82,P0.01),黄色板诱集缨小蜂数量最多19.00头·板-1,色板引诱缨小蜂的数量为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红色紫色灰色黑色。黄色板对寄生蜂的引诱力最强,平均每板30.89头,不同色板诱集的缨小蜂与假眼小绿叶蝉的益害比差异不显著(F=1.20,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牧草盲蝽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棉田和苜蓿地,采用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对牧草盲蝽进行了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对牧草盲蝽诱集效果最好,紫色粘虫板次之,蓝色、粉色、红色粘虫板诱集效果居中,黑色和白色的最差,说明牧草盲蝽对黄色趋性最强。上述研究结果对牧草盲蝽的监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黄板、蓝板和混色色板对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等常见昆虫进行诱集并比较结果,旨为茶园科学合理使用粘虫色板防治虫害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种色板对靶标害虫小贯小绿叶蝉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混色板>黄板>蓝板,混色板的诱集数量为5.31头/面;对其他害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黄板>混色板>蓝板,黄板的诱集数量为3.27头/面;对寄生性天敌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混色板>黄板>蓝板,混色板的诱集数量为2.73头/面;对捕食性天敌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蓝板>混色板>黄板,蓝板的诱集数量为0.73头/面;对中性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黄板>蓝板>混色板,黄板的诱集数量为20.78头/面;对传粉昆虫诱集数量高低依次为蓝板>黄板>混色板,蓝板的诱集数量为1.27头/面.三种色板诱集茶园昆虫中益害比比值高低依次为蓝板>混色板>黄板,分别为:0.48、0.40和0.31.粘虫色板虽然对茶园害虫诱集效果较好,但其对有益昆虫的不利影响亦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的最佳悬挂高度,分别在春季、初夏季节、盛夏季节和秋季开展了茶园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春季茶园和秋季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为黄板距离茶树树冠蓬面-0.4~-0.2 m;在初夏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为黄板距离茶树树冠蓬面-0.2~0.2 m;在盛夏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为黄板距离茶树树冠蓬面0.4~0.6 m.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朝向、挂置高度和信息素对黄、蓝色板诱捕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蓟马的影响。结果表明:朝向、挂置高度和信息素对诱虫量均具有一定影响,适宜的悬挂方向为东西向,最佳悬挂高度则为色板下缘距茶丛顶端10 cm,使用信息素诱芯能大幅提高黄、蓝板对这几种害虫的诱捕效果。  相似文献   

6.
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颜色偏嗜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冬香  陈宗懋  程家安 《茶叶科学》2001,21(1):78-80,68
作者进行了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颜色偏嗜性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假眼小绿叶蝉最偏嗜黄色。室内试验中 ,琥珀黄诱集的虫数最多 ,且与湖水蓝和宝石绿间的虫数差异不显著 ,与翠绿、雪白和橘橙间的虫数差异显著 (p  相似文献   

7.
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高峰期,挂放生态诱虫板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挂板后15天每板平均虫口量为109.6头,挂板后3天黑刺粉虱成虫平均每板达到276.3头,挂板后15天达到658.8头。挂板后5~8天,田间黑刺粉虱卵量减少64.31%~71.36%。挂板防治后25天,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下降67.89%,黑刺粉虱若虫虫口密度下降68.73%。在福建省4个茶区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豆田昆虫对不同颜色趋向选择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颜色色板对大豆田各类昆虫的诱集效果,在田间测试了昆虫对10种颜色色板的趋向选择反应。结果表明:在大豆农田环境中,利用色板可诱集到258种节肢动物,分别隶属于昆虫纲9个目和蛛形纲1个目,其中浅绿色板和黄色板诱集种类数和个体数最多;不同颜色色板诱集到的昆虫类群组成略有差异,但对同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昆虫均有较强的诱集力;不同昆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反应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筛选出诱集大豆田各类昆虫的最佳颜色,应用色板诱集技术于大豆田害虫绿色防控具有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三种颜色色板对大豆田蓟马的诱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进大豆田蓟马监测方法,提高防治效率,通过田间诱集试验研究了3种颜色色板对大豆田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黄色色板的诱集效果较好;蓟马主要在大豆植株上方0.2~0.4 m高度范围活动;南面朝向色板诱集的蓟马数量较多;蓟马日间活跃时段为6∶00~10∶00;色板田间诱集益害比均较低,黄色、绿色、蓝色色板分别为1∶89.4、1∶74.3、1∶62.7。因此,建议用黄、蓝色板监测大豆田蓟马种群动态时,色板设置高度以色板下缘与植株顶部平齐为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茶园开展不同色板对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诱捕数量的田间试验,比较天敌友好型色板是否比传统单色色板防治效果有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天敌友好型色板比传统单色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效果没有显著提升,但显著减少了误杀天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茶蚜广泛分布于我国茶区,刺吸危害茶树嫩梢。拟使用粘性色板诱捕之,减免施药。使用素馨黄、芽绿、土黄、桔黄、果绿、大红、纯白、紫色、湖蓝、天蓝、桃红和墨绿等12种粘性色板,经多年多点诱捕茶蚜,并在芽绿色板上附着不同种类和相互比例的茶梢信息物质引诱茶蚜。发现素馨黄和芽绿色彩对茶蚜的引诱力显著强于其它色彩,茶蚜具有显著的趋黄、绿习性;信息物质皆可增强色板对茶蚜的诱捕力,其中以C5、C6醇类、醛类和酯类等绿叶气味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对色板增效作用最强,顺-3-己烯-1-醇次之、反-2-己烯醛和2-戊烯-1-醇又次之。认为:生长季节成蚜大量迁飞时使用携带绿叶气味诱芯的色板诱捕之,可有效压低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2.
许梦华  王敏鑫  邵元海 《茶叶》2016,(4):197-198
本文研究了数字化黄板和蓝板对茶棍蓟马的诱集效果试验。3次试验结果均表明数字化蓝板相比黄板对茶棍蓟马具有更好的诱杀效果,且2种色板的诱虫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天敌友好型色板与普通黄板对六堡茶有机茶园茶小绿叶蝉的诱捕效果,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通过开展对比试验,调查不同时期、不同悬挂高度的两种粘虫板对茶小绿叶蝉和天敌蜘蛛的影响.结果显示,天敌友好型色板诱捕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较好,对天敌蜘蛛的影响较小.不同悬挂高度实验结果显示:6月份和8月份,天敌友好型粘虫板悬挂高于茶蓬面...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人工繁殖的方法,进行暹罗斗鱼蓝色系、紫色蝶翼系内的杂交试验,分析品系内杂交组合的体色分离比例。结果表明,土耳其绿色、皇室蓝色和铁锈蓝色在F2中个体的分离比例为1∶2∶1,断定F1和F2代中的皇室蓝色均为杂合体,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孟德尔分离规律,土耳其绿色与铁锈蓝色之间为不完全显性关系。紫色蝶翼系斗鱼皮肤的红色和黄色,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红色,F2中红色与黄色的个体分离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红色由显性基因控制,黄色由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5.
四种粘板对茶园昆虫的引诱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粘胶色板对茶园昆虫诱捕作用及用于防治主要害虫的可能性,制作了芽绿、橄榄黄绿、素馨黄和雪白色板,于各类昆虫盛发的7月在重庆市郊、浙江松阳县和安徽省麻姑山茶场各0.5βhm2的茶园做了48βh诱捕试验。诱捕的绝大多数昆虫为同翅目害虫;害虫很多而天敌极少,害虫与天敌的个体数量差异极显著。芽绿、橄榄黄绿和素馨黄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和黑刺粉虱成虫的诱效显著大于雪白色板的诱效;从芽绿、橄榄黄绿至素馨黄,绿色色素成分减少、黄色色素成分增多,诱捕的叶蝉数减小而粉虱数增大。可将芽绿、素馨黄色板分别用于叶蝉成、若虫和粉虱成虫的诱捕。  相似文献   

16.
叶色特异茶树品种选育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色特异茶树的内含物成分有各自特点,因此具有开发特色或健康茶产品的前景。本文对白化、黄化、紫芽等叶色特异的茶树品种及品种授权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将物候期、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总比较,为特异茶树品种推广、引种及特色新品种选育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悬挂高度数字化色板对茶棍蓟马的诱集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不同悬挂高度数字化色板对茶棍蓟马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个不同悬挂高度数字化色板对茶棍蓟马的诱集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4.249,P〈0.01),其中,以0~0.2 m悬挂高度色板对茶棍蓟马的诱集数量最多,而以-0.4~-0.2 m悬挂高度色板的诱集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18.
湖南绿茶品质特点表现为EGCG含量高、滋味浓,品质缺陷为颜色容易发黄。绿茶的干茶色泽、汤色和叶底的绿色分别与茶叶品质存在正相关。湖南优质绿茶加工保绿的关键技术在于适当摊青、充分杀青、快速摊凉、适度揉捻、及时干燥和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19.
紫化和黄化茶树品种叶色色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4个叶色紫化、黄化以及绿色叶片茶树品系(种)的叶片色泽进行感官分类赋值,并用色差计测定供试品系芽下第二叶的色差参数,分析叶片色差参数与色泽赋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叶色赋值与Hunter E(r=0.96,P<0.01)、L(r=0.96,P<0.01)、a(r=-0.57,P<0.01)和b (r=0.87,P<0.01)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用E和L值可以作为紫化和黄化茶树品种选育的筛选指标,a和b值可以作为紫化茶树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