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黔产刺梨原汁、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研制刺梨酸奶,考察刺梨原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复合菌添加量及发酵时长对刺梨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刺梨酸奶研制工艺。以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制备酸奶,对比发酵前后标志性成分的变化,比较分析刺梨酸奶与原味酸奶(未添加刺梨原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刺梨酸奶研制的最佳工艺为刺梨原汁添加量7.5%、蔗糖添加量70 mg/mL、发酵时长8 h、复合菌添加量1.0 mg/mL,此工艺制备的刺梨酸奶感官得分为90.67。标志性成分分析表明发酵前后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单宁含量降低了68.99%。总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率分析表明,添加7.5%的刺梨原汁能极显著提高原味酸奶的抗氧化作用(P<0.01),说明刺梨风味酸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效。  相似文献   

2.
以灵蜜瓜为原料,经过几年的研制,掌握了“糖水灵蜜罐头”、“灵蜜酱”、“灵蜜山楂酱”三种产品的加工工艺。试产试销结果表明:该产品工艺简单、易掌握、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产品均为艳丽的天然色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3.
沙棘果汁深加工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沙棘果汁的采集及制定了沙棘果汁的保鲜加工工艺。经保鲜处理的沙棘果汁保质期可达一年,其主要技术指标无明显变化。同时介绍了以沙棘保鲜果汁为原料生产果汁饮料的配制工艺,研制的果汁饮料保持了沙棘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4.
为了丰富饮料的品种,本文以蒲公英、葡萄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复合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蒲公英葡萄复合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蒲公英汁10 g、葡萄汁30 g、白砂糖15 g、柠檬酸0.2 g、水120 mL为蒲公英葡萄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复合饮料口感清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养发虫草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王雅玲  李婷婷 《食用菌》2009,31(1):53-55
研究基于中医理论,以蛹虫草、何首乌、当归、党参、枸杞为原材料,配以果汁调味,研制出治疗脱发自发,具有养发护发,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功能的养发虫草饮料。通过对虫草浸提条件,饮料制备工艺以及饮料的感官检验进行研究,确定了养发虫草饮料的最佳配方。通过高效液相对虫草素含量的检测,确定了虫草最佳浸提条件;比较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制备饮料,确定现代工艺在虫草素提取量,感官评定等方面优于传统工艺。结果表明:选取70℃水浴条件下浸提1h制备虫草浸提液,加入现代工艺制备的其他几种原材料液,配以体积分数为40%的果汁调味,研制成集营养、保健、疗效于一体的功能性养发虫草饮料。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猴头菇作为主要材料,研制了一种猴头菇素肉松,以感官评价作为优化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猴头菇素肉松的调料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猴头菇素肉松的最佳工艺为以猴头菇质量为基准,加入酱油6%、食盐1%、大豆油8%、调味油0.03%、糖1.5%、五香粉0.001%、味精0.001%。此条件下制成的猴头菇素肉松呈焦褐色,质地蓬松,丝感分明,有嚼劲,咸甜适中,油而不腻。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黑木耳果冻的最佳制作配方及工艺。方法:选取东北黑木耳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和加热软化、搅拌、过滤等工艺。结果和结论:黑木耳复水时间2 h,白砂糖14%,魔芋粉0.7%,卡拉胶0.12%,刺槐豆胶0.15%,柠檬酸0.08%,苹果酸0.15%,香蕉味香精0.4%,加热沸腾15 s,此工艺条件制得的黑木耳果冻凝结度适中,有适当的弹性,组织均匀,口感细腻,无沙粒感,无未溶物且酸甜可口,有明显的黑木耳风味,无异味。  相似文献   

8.
灵芝枣是依据女性身体代谢特征,营养需求特点研制的一种美容养产品。以灵芝和马芽枣为主要原料,配以枸杞、黄芪、肉苁蓉等中药作为辅助材料,经白酒浸泡,黄酒配制,灭菌等工艺制成一种既味道甜美、醇厚,又美容养颜、滋补强身的保健食品。该产品尤其适合28风以上的女性食用。  相似文献   

9.
药用真菌新型(双向型)固体发酵工程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简述药用真菌从制曲工艺到固体发酵、新型(双向性)固体发酵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新固体发酵工程的理论依据、工艺特色等以及将它研制新药的基本程序,充分说明药用真菌的远大前景。  相似文献   

10.
岑志坚  劳有德  韦文添 《蔬菜》2004,(10):28-29
食用菌是一种保健食品,其中的多糖具有强烈的抗肿瘤活性,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力,并且还能产生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纠正微量元素的代谢失调。为把食用菌变成方便食品,我们进行了食(药)用菌保健饮料的研制,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和饮料添加调剂相结合的工艺。  相似文献   

11.
云贵高原玉米抗逆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积温不足和劳动力缺乏是制约云贵高原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地膜覆盖栽培、科学管理等方面总结介绍了一套云贵高原玉米抗逆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47份鲜食玉米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通过田间人工接种对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进行了由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玉米丝黑穗病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引起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对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无高抗材料;4份材料表现抗病,分别是三禾甜加糯6号、金辉588、金辉895和黑甜糯520,占8.5%;1份材料盛彩甜3号表现中抗,占2.1%;14份材料表现感病,占29.8%;28份材料表现高感,占59.6%。对瘤黑粉病的鉴定结果表明,47份鲜食玉米杂交种中2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57.4%;6份材料表现抗病,占12.8%;6份材料表现中抗,占12.8%;5份材料表现感病,占10.6%;3份材料表现高感,占6.4%。鲜食玉米新品种中抗丝黑穗病品种比较匮乏,抗瘤黑粉病品种比较丰富,但兼抗两种病害的品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3.
以秋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谱图分析测定技术,比较夏季休闲模式和种植甜玉米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填闲玉米并秸秆还田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尤其在秋冬茬设施番茄初花期填闲处理土壤微生物总PLFAs含量、真菌和细菌PLFAs含量分别比休闲处理增加18.2%、17.9%和23.6%,差异达显著水平,坐果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达到2.07,比休闲处理增加99.04%。  相似文献   

14.
简要阐述了中棉所基质育苗技术在九江市灾后玉米抢种上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中棉所基质育苗技术在时间和育苗效果上发挥了基质育苗的优势,为九江市救灾抢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吉林省集安市、柳河县、辽宁省本溪县和阜新县进行了酿造冰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生产主栽品种"左优红"、"双优"和"双红"的定向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研究。结果表明:"北冰红"、"左优红"、"双优"和"双红"品种均适宜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气候,各品种表现抗霜霉病、果粒和果穗大、出汁率和果实含糖高、总酸和单宁低,用其果实酿造的甜红、干红和冰红山葡萄酒酒质好;得出应用山葡萄定向栽培技术比常规的栽培技术增产平均27.6%,栽培效益是种植玉米2.1~3.0倍,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石磊 《蔬菜》2017,(10):60-63
为进一步完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通过在秋冬茬番茄上应用膜下滴灌的行下式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析不同灌水量对番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灌水量下秸秆腐熟程度最好;667 m~2灌水量下浮30%较常规处理节水18.71 m~3、增产1 008.84 kg,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鲜食糯玉米是人民喜爱的保健食品,上海地区仅能春秋种植,采摘和供应期短,为了解决糯玉米的周年供应和消费需要,对“沪玉糯3号”果穗进行了速冻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5%食盐溶液浸泡果穗15~20min可达到护色、躯虫效果;蒸汽热烫50~35min不仅使过氧化物酶完全失去活性而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鲜开梅 《长江蔬菜》2014,(18):60-64
为确定适宜辣椒无土穴盘育苗基质配方,以玉米芯为发酵原料,EM酵素菌、有机物料腐熟剂、金宝贝菌剂为发酵菌剂,以筛选出最佳的发酵菌剂,后将用最佳菌剂发酵好的玉米芯与蛭石、珍珠岩按不同比例复配,进行育苗配比优化试验。结果表明,EM酵素菌为最佳发酵菌剂;玉米芯固持作用差,适合与其他基质复配,可形成理化性质良好的有机型基质,以复配基质处理A1(玉米芯:蛭石=1:1)和A4(玉米芯:蛭石:珍珠岩=2:1:1)辣椒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壮苗指数较高,与对照水平相似,且出苗率较高,出苗期较集中。  相似文献   

19.
邱奉同  王轶  李娜 《北方园艺》2008,(1):229-231
以玉米粉培养基、改良PDA培养基和富N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改变这些培养基的各种组成成分,以菌丝萌发、菌丝生长速率为指标,观察袖珍菇的生长状况,选择出适宜袖珍菇菌丝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改良PDA培养基首先萌发,玉米粉培养基其次萌发,最后萌发的是富N培养基;菌丝生长速率是以玉米粉培养基为最快,富N培养基次之,改良PDA培养基最差.因此,筛选出的袖珍菇的菌丝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20 g,蛋白胨1 g,琼脂20 g,硫酸镁1 g,磷酸二氢钾1 g.  相似文献   

20.
高品质蔬菜评价检测与水肥调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于高品质蔬菜需求逐渐提高,而水肥管理对于蔬菜品质调控尤为重要,汇总了高品质蔬菜的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从蔬菜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综合定义和评判高品质蔬菜,介绍了目前高品质蔬菜的生产现状,重点论述了灌溉施肥调控蔬菜品质的技术手段,包括亏缺灌溉技术、根区交替灌溉技术、施肥调控技术、叶面喷施调控技术和营养液调控技术等。最后,分析了目前高品质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