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关健  陈希  陈学玲 《长江蔬菜》2012,(16):127-129
以莲藕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确定湿蜜饯制作的最佳配方并加入蜂蜜进行调配,得出莲藕湿蜜饯的最佳配方为糖液浓度60%、柠檬酸含量0.2%、烘干时间3 h、烘干温度60℃。加入10%的蜂蜜进行增味,按此工艺进行加工,可得外观及风味俱佳的莲藕湿蜜饯。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裙带菜产业链、提高裙带菜产品附加值,本研究以裙带菜叶为原料,采用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技术进行干燥处理,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指标,确定裙带菜脆片微波低温真空干燥三段式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初始水分含量为24.7%的裙带菜微波低温真空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每个磁控管功率800 W,微波真空度-95~-100 kPa,三段工艺温度3...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中温热泵干燥龙眼肉干制品品质及工业化应用,本文以龙眼为原料,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封闭式中温热泵干燥工艺参数,考察中温热泵干燥过程中干燥时间、温度、风速对龙眼肉总酸、总糖含量及色差等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其多元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干燥温度60℃、干燥风速1.75m3/s条件下,干燥时间6~12h时龙眼肉色泽较好,干燥时间过长引起龙眼肉褐变,且样品总糖和总酸含量下降;干燥温度55~65℃时,龙眼肉色泽较好;干燥风速增大时样品总糖、总酸含量增加;干燥风速超过1.75m3/s时,龙眼肉中心温度约为58℃,龙眼肉褐变严重。封闭式热泵干燥龙眼肉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干燥时间11.50h,干燥温度65℃,干燥风速1.73m3/s,经最优的中温热泵干燥工艺制备的龙眼肉总色差7.98,总酸17.14%,总糖16.75%。  相似文献   

4.
彭璐  杨健华  王巍  王琦 《食用菌》2017,(5):24-28
为提高柳生金针菇多糖产量,通过装液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箱转速单因素实验及正交优化试验,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选取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及液料比3个因素,以菌丝体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适宜柳生金针菇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20 m L/250 m 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3℃、培养箱转速150 r/min。菌丝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 h,液料比50∶1,浸提温度90℃,最佳工艺路线为:热水浸提2 h,过滤,合并3次提取液,旋转蒸发仪浓缩发酵液至原体积的1/10,4倍体积无水乙醇4℃醇沉24 h,3500 r/min离心5 min,去上清,-80℃预冻过夜,真空冷冻干燥,称重,再次溶解多糖,离心去沉淀,上清液醇沉,再次干燥,得菌丝体多糖,多糖提取率为74.39%。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种即食五香香菇粒产品,确定了最佳工艺和配比:烘烤时间为6h,馅料:糖浆=3:1,冷却时间为12h,烘烤温度58℃。  相似文献   

6.
以青石榴叶为试材,参考现代化绿茶生产加工技术,对炒青石榴叶茶加工过程中干燥工艺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燥工艺对炒青石榴叶茶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烘二青温度烘二青时间炒干温度炒三青时间炒三青温度炒干时间;炒青石榴叶茶产品最佳干燥工艺为烘二青温度85℃,烘二青时间15min,炒三青温度60℃,炒三青时间30min,炒干温度50℃,炒干时间2.5h。  相似文献   

7.
以竹笋为原料,研究一种新型绿色产品糖醋麻竹笋的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辅以感官评分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脱涩、保脆和最佳配方。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脱涩工艺为0.1%柠檬酸处理10 min;最佳保脆工艺为0.2%CaCl2溶液浸泡30 min;糖醋麻竹笋的最佳配方为酸用量35%,蒜用量5%,盐用量3%,糖用量22%。采用此工艺条件,可得到笋肉黄白、汤汁澄清、酸甜可口、蒜香宜人并具有麻竹笋天然味道的糖醋麻竹笋产品,食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平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立梅 《食用菌》2008,30(5):54-55
采用碱浸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1、碱液浓度为0.25mol/L、温度55℃、浸提时间2h。此条件下产率为65.45%,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2.092g/g、3.25mL/g。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花生为主要原料,采用液体发酵技术研制出黑木耳液体发酵花生乳饮料。经过对影响发酵工艺条件的各因素做单因素试验后确定最佳因素值后做正交试验并确定出黑木耳液体发酵花生乳饮料的最佳方案为:花生加水比最佳值为1:10。发酵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8%,装液量70mL,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20h。发酵后对饮料进行调配的最佳值为白糖3%,乳酸0.1%。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浸种时间、培养温度、GA3(赤霉素)溶液处理,对萝卜芽苗菜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时间显著影响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其中,浸种12h萝卜种子发芽率最高,平均发芽率为89.66%,同时,浸种12h的萝卜芽苗菜产量、Vc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不同温度下培养可显著影响萝卜芽苗菜的苗高和产量,最佳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25℃;在萝卜芽苗菜生长期间,喷施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对萝卜芽苗菜的苗高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500mg/LGA3处理产量最高,同时萝卜芽苗菜中Vc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叶诗 《长江蔬菜》2013,(20):75-77
研究了萝卜干的烘干工艺以及主要加工方式,以萝卜干的颜色、口感、风味等为指标,确定最佳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干最佳加工工艺为40℃烘干14h、盐添加量4%、腌制时间2d,熟拌料。  相似文献   

12.
不同超干方法与几种蔬菜种子储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晓鹰  李秀清  陈杭 《园艺学报》2001,28(2):123-127
 采用硅胶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低温低湿干燥以及加温干燥4 种方法将6 种蔬菜种子的含水量降到5 %以下, 在常温储存条件下保存10 年后进行的发芽试验表明其发芽率与10 年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 , 唯加温干燥的种子降低了萌发时抵抗逆境的活力, 种子生活力均未降低。  相似文献   

13.
土壤高温处理对连作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草莓连作障碍机理,模拟太阳能消毒设置5个连作土壤高温灭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经高温灭菌后,各处理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都显著降低,经70℃高温连续20 d处理的土壤中真菌甚至消失,且对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发育的促进效果最明显;70℃高温连续10 d处理及55℃高温连续20 d处理对草莓植株生长、根系活力和根系总呼吸速率都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前者依然以PPP呼吸途径为主,后者的TCA呼吸途径是PPP呼吸途径的1.34倍;连作土壤55℃高温连续10 d处理作用效果最差。可见连作土壤高温灭菌后,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促进草莓根系呼吸代谢及植株生长,减轻了草莓的连作障碍,进而证明了土壤微生物是引起草莓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及干燥方式对中国南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新鲜花粉来说,温度与花粉活力呈负相关,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生活力下降也越慢,在本试验范围内-15℃和0℃为最佳贮藏温度;对经硅胶干燥后的中国南瓜花粉来说,其生活力对贮藏温度不是很敏感,而且在-15℃和0℃的低温条件下贮藏,花粉生活力下降明显,室温反而较好。自然风干处理较硅胶干燥处理有利于花粉的贮藏。  相似文献   

15.
以白玉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和装载量对白玉菇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干燥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升高热风温度、减小切片厚度、减小装载量可以有效降低白玉菇的干基含水率,加快干燥速率。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最大,然而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白玉菇干燥表面的硬化,反而降低了干燥中后期的干燥速率。干基含水率大,温度、切片厚度和装载量对干燥速率的影响也增大。通过对亮度、复水比、维生素C含量和感官评分的综合评定,得到最优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60℃,切片厚度2 mm,装载量15 g·dm^-2。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生理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性差异显著的萝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38℃)胁迫下萝卜幼苗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不耐热材料;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24、48、72h,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热材料,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热材料。处理24h,4个指标的含量都比处理前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8、72h时逐渐降低,但耐热材料下降得较慢。与处理24h相比,处理48、72h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在耐热材料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不耐热材料中处理48h显著高于处理24h时的含量。表明这4个指标的含量变化能准确反映萝卜幼苗耐热性差异,可考虑用于萝卜幼苗的耐热性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7.
种植板是将种子与栽培介质混合、压缩并干燥后,直接浇水生产蔬菜的一种材料,与储水容器共同组成阳台蔬菜栽 培新装置。本试验以普通白菜品种夏王为试材,采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和多指标综合评分方法,研究种植板制作配方 和干燥温度对普通白菜种植板栽培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体积占比和干燥温度不同水平 间的综合评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普通白菜种植板的最佳制作方案为:保水剂体积占比4%、蛭石体积占比30% 与基质混合, 干燥温度为45 ℃。  相似文献   

18.
AIM: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ablation of liver cancer on the cellular immunity in mice.METHODS:A C57BL/6J mouse model of liver cancer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Hepa 1 - 6 cells.The tumors were subjected to micr owave ablation under the ablation condition of 45 ℃,50 ℃,55 ℃ or 60 ℃ fo r 180 s.The CD4+ T cells,CD8+ T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NK) in p eripheral blood were detected by FACS.The cytotoxicity of splenic NK and splen 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 activated by inactivated Hepa 1-6 cells was ass ayed by LDH method.RESULTS:The proportions of CD4+ T cells,CD8+ T cells and NK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in 50 ℃ and 55 ℃ group at 21 d after ablation we 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at of NK cells in 60 ℃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 creas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in group 42 d after ablation and control.The cytotoxicities of splenic CTL and NK cells in 50 ℃ an d 55 ℃ groups at 21 d or 42 d after ab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y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45 ℃ group at the same time.The cytotoxicities of splenic CTL in 50 ℃ and 55 ℃ groups at 21 d after ablation were much highe r than that in 60 ℃ group at the same time.CONCLUSION:Under a certain ablation temperature,microwave abla tion of liver cancer promotes the cellular immunity.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杏鲍菇生产过程中菌丝纤弱稀淡(弱菌丝)菌包的培养料进行微生物检测和不同温度培养试验,探索了菌包培育过程中出现菌丝纤弱稀淡和培育周期延长的原因。结果表明,引起菌丝生长缓慢和纤弱稀淡的根本原因是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料包在冷却过程中细菌大量增殖;常压灭菌的料包在冷却过程中当培养料温度在40℃~70℃区间时,引起"弱菌丝"现象的腐败细菌快速增殖,55℃时为最佳增殖温度,通过对冷却过程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能有效避免"弱菌丝"现象,确保产量和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黑龙江省红辣椒产业化生产的需要,试验采用龙椒8号和益都红2个品种,对晾晒过程中含水量、含糖量、干物质、色素等的分析,确定红辣椒的晾晒方案。结果表明,能保持果实外观性状和果色最好的方法是棚室温控多层晾晒和秧上晾晒。棚室晾晒过程中,晾晒最佳温度为20~27℃,此温度晾晒的干椒的商品性状和颜色最好。龙椒8号以秧上晾晒果实外观性状、色泽较好,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