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春种胡萝卜采取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与地膜覆盖栽培的相比较,收获期早12d,增产34.0%。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生育期提前,出苗率提高,抽薹率下降,肉质根膨大期处于适宜的生长季节。单位面积收益,地膜覆盖加盖塑料小拱棚栽培的每667m2达2031.9元,比地膜覆盖多768.9元,收益增加60.8%。故生产上宜推广地膜覆盖加盖小拱棚栽培,既增产增收又为复套种提供了更长的生育时间。  相似文献   

2.
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旱地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栽培谷子,可明显的保住土壤水分、接纳无效降水,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采用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可达3909.09kg/hm^2,比露地种植增产46.7%,纯收入达到11743.5元/hm^2,较对照增加4176.0元/hm^2;其次为早春(顶凌)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达到3713.64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39.3%,纯收入达到10794.0元/hm^2,较对照增加3226.5元/hm^2。建议在谷子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秋季地膜覆盖和早春地膜覆盖技术,促进谷子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绿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绿豆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增温保墒作用,与露地相比,5cm土层日平均温度提高3.27℃,0~20cm土层含水量提高1.8%;地膜覆盖栽培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早熟5d,单株结英数增加13.3个,单英粒数增加1.3粒,产量增加61.58kg/667m2,纯收入增加201元/667m  相似文献   

4.
小麦高产栽培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以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5 kg/667 m2、氧化钾3 kg/667 m2为最佳施肥量,比农户习惯施肥增产15.4%,纯收入增加95.6元/667 m2,达到5%的显著水平与缺氮、缺磷处理相比,达到1%的显著水平,与氮钾处理相比效果不显著。当纯氮用量超过10 kg/667 m2时,产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通过玉米氮、磷、钾肥料应用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每667m~2施用尿素39.0kg,过磷酸钙58.0kg,硫酸钾12.0kg,能有效地促进其生物学性状的改善,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比不施氮肥的处理增产108.4kg/667m~2,增产率25.31%,667m~2新增产值260.16元,667m~2新增纯收入93.6元,产投比为2.78:1;比不施磷肥的处理增产70kg/667m~2,增产率15.00%,667m~2增产值168元,667m~2新增纯收入133.2元,产投比为4.83:1;比不施钾肥的处理增产26.7kg/667m~2,增产率5.24%,667m~2增产值64.08元,667m~2新增纯收入2.08元,产投比为1.03:1。  相似文献   

6.
在大豆生产栽培中采用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加根瘤菌肥等方法,结果表明,施用根瘤菌肥(粉剂)的大豆平均产量为174.3 kg/667m2,与空白对照比较,增产22.7 kg/667m2,增产率为15.0%,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比对照增加纯收入65.88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旱地玉米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旱地玉米土壤温度,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分别比常规种植(CK)高出5.4%、13.07%。其中,普通地膜的增温幅度最大,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在10 cm和20 cm土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覆盖方式均能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以渗水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常规种植增产219.19 kg/667m2,增产幅度达32.66%。说明渗水地膜覆盖方式是辽西地区提高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最佳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8.
吉中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68-68,87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通丰养分平衡剂可以改善小麦的生物学经济性状,具有较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小麦施用单质配方肥+通丰养分平衡剂比施用等量的单质配方肥增产44.10kg/667m2,增产9.60%,新增产值61.74元/667m2,增纯收益46.54元/667m2,产投比4.1∶1;小麦施85%单质配方肥+通丰养分平衡剂比施全量的单质配方肥增产33.40kg/667m2,增产率7.27%,新增产值46.76元/667m2,新增纯收入41.86元/667m2,产投比9.5∶1。  相似文献   

9.
早春鲜食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探索马铃薯栽培新途径,提高马铃薯单产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选用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早熟品种进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比传统起垄栽培增产224.9 kg/667m2,增产幅度为16.2%;对免耕种植进行分次收获,选择较大薯块提早上市,可使实际纯收入大幅增加,达2 681.5元/667m2,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张明勇 《农技服务》2016,(4):57+238
地膜覆盖是目前推广杂交种以及使用化肥以来,有关玉米生产的一项突破性的增产技术。经测算,地膜玉米比露地玉米每667m2平均增产150kg以上,除去地膜等成本每667m2可以增收150~250元。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比露地栽培生育其短7d。地膜覆盖栽培产量为1327.6kg/667m2,比露地栽培产量1083.9kg/667m2高出243.7kg,增产22.48%。  相似文献   

13.
黔西北马铃薯缓释肥施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骅农牌马铃薯缓释肥料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马铃薯缓释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骅农牌马铃薯缓释肥料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产量和商品率都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和配方施肥处理,以施用50kg/667m2马铃薯缓释肥增产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明显;施用50kg/667m2的马铃薯缓释肥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581kg/667m2,纯收入增加797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甘薯施用氮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施用N 9 kg处理产量最高,达4 095 kg,较对照增产55.65%,达极显著水平;该处理氮肥利用率为26.17%,氮肥偏生产力为209.23,产投比2.34,每667 m2增加纯收入972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贵州省黔西南州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条件下的最佳栽插密度。以湘优109为试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6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地膜覆盖栽培中,水稻的最佳栽插密度为12 000穴/667m2,单产可达到786.9kg/667m2。比当地常规栽培方法(不覆膜)、常规栽培密度(11 000穴/667m2)增产72.5kg/667m2,增幅10.1%;经济效益每667m2增净产值286元。  相似文献   

16.
西吉县川台旱地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西吉县以川台旱地采用马铃薯芽栽、坑种、地膜覆盖、平种垄植双行靠 (对照 ) 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 ,以坑种和地膜覆盖两种栽培模式表现早熟、丰产。其中以坑种马铃薯折合产量和纯收入最高 ,产量为 5 82 90 .5 kg/hm2 ,比对照增产 36 .0 % ,纯收入为 2 0 5 92 .2 0元 /hm2 ,比对照增加 6 171.4 4元 /hm2 ;地膜覆盖马铃薯折合产量为 5 714 7.6 kg/hm2 ,比对照增产 33.3% ,纯收入为 195 35 .0 4元 /hm2 ,比对照增加 5 714 .2 8元 /hm2。建议在马铃薯生产中应以坑种和地膜覆盖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在大葱种植中进行平衡施肥试验,旨在探索平衡施肥在大葱生产上的增产效果及对大葱生长的影响,为 N、P、K 肥在大葱种植中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相同的条件下,平衡施肥处理区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区增加产量122.2Kg/667m2,增幅14.2%,每667m2增加经济纯收入175.52元;比空白(不施肥)处理增加产量362.4Kg/667m2,增幅58.2%,每667m2增加经济纯收入315.84元  相似文献   

18.
“聚丰套餐”在烟草上的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大区比较方法,结果证明:"聚丰套餐"处理区,烟叶平均667m2产量194.6kg,上等烟比例51.2%,均价16.4元/kg,平均每667m2产值3 191.44元。与常规施肥处理区相比,每667m2增产38.4kg,增产24.58%;上等比例提高4.2个百分点,均价提高0.18元/kg;每667m2产值增加657.88元,增长了29.1%。  相似文献   

19.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23-1223
系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品种(浙审瓜2011002)。2007年省露地西瓜区试平均667 m2产量2451.6 kg,比对照京欣1号增产0.8%;2009年省露地西瓜区试平均667 m2产量2246.1 kg,比对照增产0.5%;2010年省露地西瓜生产试验平均667 m2产量1749.5 kg,比对照增产3.6%。  相似文献   

20.
小麦套种玉米试验结果表明:麦玉套种充分利用了生长季节的光、热、水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率,增产显著,麦玉套种折合混合产量12637.65kg/hm2,比小麦单种增产106.45%,比玉米单种增产10.94%;纯收入比小麦、玉米单种分别增加414.28元/667m2和212.14元/667m2,经济产投比2.75:1;生产优势度小麦是0.4521,玉米是0.5479,玉米的贡献率高于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