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年初以来,集安市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五个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乡村旅游引领乡村振兴,基本形成了环境因乡村旅游更美丽、产业因乡村旅游更兴旺、百姓因乡村旅游更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态势。上半年,集安市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819元,同比增长6.3%;12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占76.2%。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始终坚持"全域旅游、全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青城古镇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AHP分析法,从土壤侵蚀敏感性、水环境敏感性、生境敏感性3个方面展开,共选取5个生态子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城古镇的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青城古镇的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空间分异较大,呈北低南高的分异特征.全域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低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与高度敏感区3个等级,各区面积占比为32.51%、25.62%、41.87%.研究显示,青城古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受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度与水系3类因子影响较大;镇域北部黄河谷地与南部黄土梁峁山区周围敏感性较高,而北部中心镇区周围及西南部五大坪附近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山东印发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5个工作方案,为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根据规划,山东将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到2020年发展100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和300个乡村旅游园区,实现乡村旅游消费3600亿元,到2022年乡村旅游消费达5300亿元。坚持全域理念促进产业融合在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56亿元今年上半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游客达到325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5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0%和28.4%,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7477万亩近日,甘肃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将不少于747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5985万亩。  相似文献   

5.
正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15%。全国农村网商超过98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数据背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突出。"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融合的重点产业,把创业创新作为融合的强大动能。"农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增加城乡互动,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推动乡风文明。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依托黄桥古镇红色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抓手,探索出一条"唱乡村旅游歌,走绿色富民路"的发展路子,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发展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1基本情况祁巷村位于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南首,北接城黄线,南接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是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底蕴、民俗风情、自然资源,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通过把握"433"精准扶贫的战略机遇,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陇南市实现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586.8万人,综合收入12亿元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动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通知强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要体现"五个升级"。一是培育精品品牌促升级。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五夫镇自2010年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来,以弘扬朱子文化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动力,瞄准打造5A级景区目标,积极构建"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开发古镇"、"生态保护重镇"和"农业种植大镇"的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抢抓高铁时代机遇,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格局,不余遗力建设休闲农业示范乡镇。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2016,(4):30
正近年来,铁东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牢牢把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优化区域布局,探索出"资源依托型、产业带动性、服务创收型、城市拉动型、招商引资型、乡村旅游型、互助合作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201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实现3.26亿元,同比增长7%;畜牧业总产值实现5.2亿元;蔬菜特产实现总产值  相似文献   

11.
杨载田  邓运员  刘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15-1617,1717
从交通区位条件、建设大南岳旅游的发展契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方面分析了白果古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认为其旅游资源的特点在于乡村田园山色与丹霞风光交相辉映;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且多具传奇色彩;三大红色旅游资源品牌交相辉映。强调了白果古镇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进行科学定位,塑造品牌,突出乡村主题,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创建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以来,村庄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美丽’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产业。"日前,河北省井陉县古村落吕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吕义青喜悦地说,今年"五一"期间,该村接待游客达1万多名。"就是搞‘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7月4日,在石家庄市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推介会上,该市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王韶华介绍解释说:"这个‘区’,  相似文献   

13.
陇原传真     
《甘肃农业》2016,(10):62-63
正康县乡村旅游助推精准扶贫今年"五一"期间,康县共接待游客621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5.6%;实现旅游收入322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1%。近年来,康县把旅游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手段,依托"中国最美村镇"、"绚丽甘肃·美丽乡村"等品牌,广泛引入市场主体,兴办旅游产业实体,打造旅游综合体,拓展旅游扶贫空间。突出茶马古道等文化元素,打造亮点、培育看点,先后建成了花桥、凤凰谷、桂花庄、大水沟、何家庄等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农村网络销售大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全国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2504.3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服务类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近50%,农村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类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为383.3亿元、337.3亿元和4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1%、78.2%和100.5%,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正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美丽乡村靠自己去创造。"我是一名残疾人,政府为我们建档立卡,每年享受生活和护理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办理慢性病卡门诊报销,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五次报销’政策,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也能脱贫。"贫困户残疾人王有志笑着对记者说。春回大地,阳光明媚,记者来到文明古镇——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安皋镇。安皋镇是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被认为是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民族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差异,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了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寨镇化"是基于特色村寨、城镇化、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问题,将三者置于同一系统中,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村寨镇化"的突破口,试图论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三者间的联系,为民族地区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响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旅游统计抽样调查综合测算,2017年,广西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19亿人次,同比增长约24%;乡村旅游消费约1 405.8亿元,同比增长约29%。根据广西14个设区市旅游主管部门直报,预计2017年广西乡村旅游扶贫辐射带动142个旅游扶贫村脱贫摘帽,带动脱贫约33 724户14.71万人贫困人口脱贫。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57-263
文化基因的独特性决定了乡镇建设的方向亟需沿着文化基因的序列进行,区域文化基因的独特核心价值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导引。以青城古镇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基因"为视角,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青城古镇的文化基因进行评价和分级,挖掘文化基因组成并构建再生体系架构。结果表明,第一,通过识别提取青城镇的文化基因,解析出11种文化基因——军戍文化、农耕文化、水烟文化、商贾文化、书院文化、建筑文化、水运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第二,通过解析评价青城古镇11种文化基因,评价结果显示书院文化、军戍文化、生态文化得分最高,这3种文化对青城古镇的历史发展最具影响力。第三,青城古镇的快速现代化建设与扩张已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严重威胁,通过标志文化基因空间再生、优势文化基因要素植入和基础文化基因融合共生得出青城古镇的空间发展策略,拓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草市古镇典型的山水型山乡古镇风貌,至今保存较好。其自然生态环境本底优越,地域文化底蕴丰厚,交通区位条件根本改观。并具有山水洲镇等景观要素浑然一体,古镇、古庙、古林、古井、古码头各具神韵,历史古老、民俗古朴等旅游资源特征。对草市古镇的保护及其乡村旅游开发的地理环境背景、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根据《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的数据,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人次达到13.6亿人次,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并预测,未来乡村旅游将是中国整个旅游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2025年达到近30亿人次,乡村旅游有望成为一个万亿级营收的巨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