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松梢枯病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江苏南京、句容、淮阴等地庭园或城市行道树的雪松上发生枝条枯萎现象,甚至引起半截枯死,使原本挺拔绿郁葱葱的雪松变得很不美观。据调查研究,其症状是由于病害所致,而且有一个延续发展的过程,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将雪松梢枯病简介如下:1 症状病害多数发生于成年树,初期侵染新萌发之树梢,主梢或侧梢均可受害。病菌侵染后首先使幼嫩的针叶失绿变色,并逐渐向下蔓延,当病斑环绕皮层后,小枝随之枯死,其上针叶呈赤褐色,并迅速脱落,仅残存枯死的小枝,在病菌侵染点附近的针叶上首先看到黑色颗粒状的病原菌子实体…  相似文献   

2.
雪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 (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和吝和嫩梢,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雪松枯梢病目前在济南地区雪松Cedrusdeodara(Roxb)Lohd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表明该病是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为害所致。病菌通过自然孔口、伤口侵入叶和嫩梢,引起叶枯及嫩梢枯死;经伤口侵入枝干,引起枯梢或整株枯死。试验表明采用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只有采用综合防治才能控制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雪松枯梢病1986年在浙江的杭州、富阳、临安等地首次发现。引起雪松春梢上的针叶束和嫩梢大量枯死。11块标准地调查结果,平均株发病率为80.2%(31.8—100.0%),平均感病指数27.0(7.9—52.2)。经过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的程序试验,确认该病是由蛛形葡萄孢茵(Botrytis latebricola Jaap.)所引起。B.latebricola的发现在我国是新记录。 病原孢子萌茅的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才能萌芽;在pH 3—10的清水中孢子均能萌芽,最适值为pH 4—5。5月份喷2—3次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效果为35.0—46.7%。  相似文献   

5.
银杏枯梢病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银杏树种的扩大栽培,在苗木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病害——银杏枯梢病。该病致使银杏生长顶端坏死干枯,严重影响苗木生长量、产叶量,减少了经济收入。若发生在嫁接树上,则影响树冠伸展。1996年5月下旬,笔者在江苏海安县青萍乡环西村2年生实生银杏苗圃中发现银杏枯梢病,随后又在青萍等乡镇零星栽植银杏上见有少量同样的病害。为寻找病害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96~1997年间进行了调查、观察记载,并开展了防治试验。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1发病时间经1996~1997年两年时间的观察记载,病害约在5月中旬,即银杏当年春梢生长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华山松抽梢长度的调查比较表明,华山松落针枯死病对华山松抽梢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营造与日本落叶松的混交林对华山松的抽梢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表明,各种试验处理均对华山松的抽梢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枯梢病的病因有很多,病因不同,采取的防治方法也不同。土壤本身缺乏各种微量元素致使尾叶桉产生枯梢病,通过补充铜、钼、锌等各种微量元素,从而有效地防治了尾叶桉枯梢病。  相似文献   

8.
采用夏季修剪或嫩枝扦插采条留条的方法,可以人为地使杜仲抽发扦插二次梢。本文针对这种促梢方法,就二次梢抽梢母枝对二次梢抽梢数,生长量,生根的影响展开的试验,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结果表明,选用顶梢,树干基部的萌条,树冠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生长角小的新梢作母枝,可以获得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扦插用二次梢。  相似文献   

9.
洪春芳 《湖南林业》2008,(11):25-25
马尾松球果小卷蛾发生成片危害,致使当年球果提早枯落,损坏嫩梢造成枝枯顶秃,干形弯曲,严重影响马尾松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油茶成花的部位、成花启动的时间,探明油茶成花启动与春梢生长的关系,为成年油茶年生长周期中成花启动机制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为同类型多年生木本植物成花启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树龄12年生的长林53号油茶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扫描电镜等试验方法对油茶成花启动、春梢生长过程中春梢和芽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油茶春梢的顶芽和腋芽均为混合芽,花芽原基形成于春梢顶芽或腋芽的基部。在春梢生长与展叶的同时,花芽原基在顶芽或腋芽中形成并进入萼片分化阶段,萼片分化阶段的花芽原基形态上与叶芽原基没有明显的差异。春梢完成展叶进入平缓生长期时,花芽分化进入花瓣分化阶段,花瓣是花芽区别于叶芽的特异性器官,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春梢基本停止增长和增粗时,花芽完成花瓣分化,进入雌雄蕊分化阶段。油茶春梢生长的快速生长阶段、平缓生长阶段、生长完成阶段分别与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依次对应。[结论]成年油茶花芽原基形成于混合芽基部,春梢萌动即成花启动,春梢生长发育与花芽分化同时进行,花瓣出现的时间为形态学上油茶完成成花启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根据落叶松枯梢病发生与微地形立地环境所造成霜冻害是呈正相关性,经大量调查,编制了“落叶松栽植地区枯梢病危险等级划分表”,通过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实测,准确率达90%以上,适用于生产单位对枯梢病进行预防性防治。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夏季修剪或嫩枝扦插采条留条的方法,可以人为地使杜仲抽发扦插二次梢。本文针对这种促梢方法,就二次梢抽梢母枝对二次梢抽梢数、生长量、生根的影响展开的试验,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结果表明,选用顶梢、树干基部的萌条、树冠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生长角小的新梢作母枝,可以获得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扦插用二次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落叶松枯梢病不同病情与林木材积生长损失关系的研究结果,建立不同新梢发病率与每公顷立木材积生长损失量的回归关系式为:y=2.9278/1+e^6.6196-0.1749x。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生产防治效果和立木林价,计算不同防治效果时的防治效益,有用经济阈值法,计算防治指标。制定出不同防治成本和防治效果时的防治标查定表。以相对误差限法确定该病的为害指标为新梢发病率15%。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被害林木轻则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从落叶松枯梢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诱因等方面做了阐述,并提供了基本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雪松是一种树体高大、造型优美的常绿乔木,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华北石油万庄石油矿区内栽植几十株雪松,由于长期管理不善,树体出现了严重的枯顶、枯梢和整株枯死的现象。为了使雪松在石油矿区健壮生长,防止枝梢枯萎等现象发生,加强养护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硼砂防治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硼砂,钼酸铵等微肥防治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效果好,成本低,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间作玉米对南方红豆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玉米间作较无玉米间作的苗圃地南方红豆杉幼苗成活率提高6.66%,主梢生长提高29.68%,侧梢生长提高11.74%;主梢和侧梢生长规律不同,主梢的生长节律为双峰型,而侧梢为单峰型,速生期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火炬松干枯型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炬松干枯枯梢病为新发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初步研究属生理因素引起,暂定名为“生理性枯梢病”。,病状和发生特点为枝梢自上而下由绿变褐,进而干枯死亡;一旦发生,主梢侧梢的受其害,发生规律为每年8-11月枯梢逐渐增加,无明显高峰期,次年4-8月枯死梢不断增加,深探抚育能促进林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9.
火炬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为害火炬松Pinus taeda的毁灭性病害。该文通过剪枯梢、施肥和喷药相结合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前枯梢为主,结合施肥或喷50%多菌灵的防治措施效果较好,防治率88.6%。  相似文献   

20.
雪松针叶枯落原因及防治方法罗春娥任金保(郑州市黄河游览区郑州450042)厉天斌(郑州市林业工作站)雪松是一种很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在我国许多城市广为栽植。随着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相继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雪松针叶枯病时有发生,严重的地方病株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