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比较分析法、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动态灰色关联度法以及GM(1,1)模型研究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8年以后,第二产业成为浙江林业主导产业;2011~2015年间,林业第三产业比重会不断上升,但不可能成为浙江主导产业.目前,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比全国林业产业结构合理,但落后于浙江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为了优化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2.
浙江开化县森林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浙江省开化县生态县建设的总体规划出发,围绕开化"生态立县"的战略要求,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等状况进行分析.运用产业经济学原理,以产业结构按照"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的次序演进的一般规律及衡量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现代化的第三产业作为分析基准,对浙江省第三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新兴服务业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全省各地发展经济的主要着力点和增长点.对开化县资源、产业状况和浙江全省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得出,森林旅游产业是开化县未来经济增长点之一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根据森林旅游业的特点和开化实际,对如何深化发展开化森林旅游业给出了具体建议.表3参9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调整与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林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尽快加以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 ,为此 ,应在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的基础上 ,优化林业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重点是培育林产加工业这一林业主导产业 ,并通过主导产业影响作用的发挥 ,既拉动林业第一产业发展 ,又推动第三产业增长 ,从而推进整个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并最终达到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丁文恩  安利波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76-177,200
南方林区足我国最重要的四大林区之一.南方集体林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业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构成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区位商法计算了南方集体林Ⅸ林业的主导产业,得出了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主导产业的三大特点,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有望成为新的地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落后.最后在分析的基...  相似文献   

5.
赵会杰  赵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82-83,87
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7—2014年云南省林业产业增长量、结构及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但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慢于全国,且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且具有结构优势;第二产业竞争力较强,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较弱。最后提出以下发展建议:提高林业产业结构素质与效率,发挥产业结构效应;提升林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强化第三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份额。  相似文献   

6.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和全国林业产业产值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支撑,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的第一层次整体竞争力水平较高,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竞争力水平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竞争力水平低;第二层次中第一和第二产业内涉林产业结构合理,但第三产业内涉林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和第三产业内主要涉林产业竞争力水平低。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2008~2019年林业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矢量夹角模型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稳定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江西省林业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的关联度,分析了江西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GM(1,1)模型对江西省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2013~2014年林业产业结构稳定程度变化较大,从2015年开始林业产业结构开始趋于稳定化和合理化;林业三次产业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关联度排名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未来10年中,江西省将始终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产业形式也将从"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的产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测度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度并分析其优化的作用机理能够为林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林业产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和Moore值法分别测算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和速度,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林业第二产业平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为3.98,明显高于第一产业(-1.64)和第三产业(1.52),70%的省份林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高于第一产业,凸显出林业产业总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升级的趋势。Moore值、夹角α值和K值结果表明,当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快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省份。总体特征是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显,升级速度也在提升。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人口规模,RD内部经费支出,林业站个数和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而上述因素对不同升级水平的省份影响方向则存在差异。因此,要鼓励中西部省份承接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三产业,加大对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三次产业科技投入,完善林权改革制度和相关林业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呼和浩特市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期间,三项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结构内部以及地区主导产业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地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地区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助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林牧业的合理配置;按照区位商法确定呼和浩特市地区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处于明显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处于明显上升态势。在呼和浩特市地区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应以发展第一、二产业为主、土默特左旗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托克托县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市四区主要发展第三产业;采用协调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协调度函数值在高协调范围、经济子系统在比较协调范围、资源子系统处于基本协调范围,今后,呼市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拓宽林业发展空间,增加林业产值,合理调整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仍为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北京市林业产业的整体结构发展不合理,但林业第二、第三产业具有结构优势,属于快速增长型产业;林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主要涉林产业平均竞争力水平偏低;林业第三产业主要涉林产业相对竞争力表现均较弱,但均为快速增长型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历程;并运用区位商法理论对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应选择木制品制造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并对木材采运业、锯材木片加工业衰退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从培育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了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奉钦亮  覃凡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56-18659
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产业集中度和E(G)产业集聚指数法,计量分析了广西省林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提出了编制林业产业集群总体规划、积极发展现代林业、深化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加速广西林业产业集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理论的陕西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1998-2010年陕西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变化规律,建立GM(1,1)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998-2010年陕西省林业3次产业与林业总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75 9,0.887 3,0.744 9。产值的排序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未来10a,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进一步带动以森林旅游和林业服务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高速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完善。形成第三产业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且第一、第二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是现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林业现代化有赖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1998-2014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借鉴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定林业产业结构值,度量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总体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值(S)由1998年的1.34提高到2014年的1.79。1998-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均值为44.37%,最大值为54.77%,城镇化水平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林业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林业制度改革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性正向影响;由于注重生态建设的宏观环境且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GDP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却有显著负向影响效应。因此,政府和林业生产者要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带来的机遇;引领林业产业多元化和高价值化发展;注重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优化林业产业投资结构;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福利水平,积极完善林业补贴制度,促进林农积极投入林业经营;应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和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造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统计指标,得到2003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工业是当前安徽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安徽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矛盾,第三产业中仅有文体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为朝阳产业,交运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2009—2013年相比2004—2008年时段产业质量明显改善,房地产业和教育发展不充分拖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北京山区县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山区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业结构已经向逐渐多元化,但是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落后于平原地区。同时,各山区县之间产业密度相差较大,经济状况差异显著。为了判断山区的主导产业,对北京2006年7个山区县的产业结构进行区位商计算,表明第一产业为其主导产业。为了进一步分析主导产业,选择了9个主要产业计算区位商,结果证明林业、畜牧业、渔业可能为主导产业。然而区位商本身存在缺陷,经过对其缺陷的补充探讨,最后判定林业、畜牧业、工业、旅游业为其主导产业。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山区应该建立以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劳动力素质,利用自身资源,形成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云南省林业产业的竞争力,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2007—2014年云南省林业三次产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内主要涉林产业的结构及竞争力。结果表明:云南省林业第一、第二产业内主要涉林产业结构较合理且竞争力较强,第三产业内主要涉林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竞争力较弱。建议加强主要涉林产业的带动作用,拓宽林业产业发展新途径,以提高云南省林业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2011年9月25—26日,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林业碳汇与计量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主办,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的“森林碳汇与全球气候变化学术会议”在浙江农林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9.
从浙江省近几年来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入手,对浙江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传统、新兴、未来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就业人数在海洋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浙江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应用于海南农垦经济分析。将海南农垦经济按时序划分为1980年代、1990年代及2000年以来三个时期,把垦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农业总产值分别作为指标主行为序列,相应的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作为它们的相关行为序列,分别建立指标体系,对垦区的经济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探索垦区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过去20年中,垦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发展对垦区国民经济的影响比较稳定,而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垦区经济中的新亮点;农业生产方面,林业一直占主导地位,是垦区农业发展的关键,但2000年以后,种植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变得突出。最后,就调整和优化垦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提出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