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毛丝鼠的颗粒饲料可分为育成期饲料和种鼠饲料两种。育成期饲料根据实验鼠体重增长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确定饲料配方营养万分含量为CP18.75%,CF12.72%,Ca1.32%,P0.63%,GE19319,4KJ/kg;经反复饲喂试验比较,种鼠饲料配方,不断高速改进,确定营养万分含量为CP18.63%,CF11.82%,Ca0.78%,P0.47%,GE13681.8KJ/kg的种鼠饲料配方,饲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原鼠兔野外饲养和印楝油摄食量的药效观察试验,选取高原鼠兔90只,分成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各试验组投药浓度为30%和40%的印楝油;对照组饲喂青草,用药7d。试验期间观察各组鼠兔的临床表现,每天记录颗粒剂的采食量,并计算摄食系数;停药后27d处死,剖检雄雌鼠,做病理切片,剖开雌鼠子宫,统计怀孕率。结果表明,高原 药浓度 、40%的颗粒剂的摄食率分别为11.09%和25.10%,差异显著(P〈0.05);筛选出主药浓度为40 两性不 颗粒剂适口性良好,对高原鼠兔有良好的抗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孕马血清原浆,内含丰富的孕马血清促进腺激素,对84只经诊断患继发性机能性不孕症的雌性毛丝鼠进行治疗,应用PMSG后,患鼠在7d内的相继发情率达到61.6%,繁殖率达到66.7%,恢复正常性周期的比率为48.1%,研究证实PMSG对母鼠及所产仔鼠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毛丝鼠胃肠毛球梗塞孟昭聚(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兽医站,265617)潮水地区某毛丝鼠养殖场于1994年8月从美国引进种鼠970只,引进后毛丝鼠健康情况良好。4个月后因患胃肠毛球梗塞而发病7只,发病率为0.7%,死亡5只,死亡率为0.5%。发病症状开始精...  相似文献   

5.
马占斌 《青海草业》2009,18(1):37-40
2008年化隆县鼠虫害及毒草调查表明,全县害鼠危害面积3.89×10^4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8.69%。虫害发生面积2.69×10^4hm^2,毒草发生面积5.93×10^4hm^2。对该县草地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今后要加强对鼠虫害的预测预报,并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家兔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的研制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氟哌酸灭活减毒处理兔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制成灭活苗,紧急预防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兔群,接种后观察30至60天,其病死率从16.96%降至1.64%,而未接种的兔群病死率为25.49%。免疫兔30 ̄170天,其抗体滴度维持在1:80以上的占80%。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讨日粮添加精氨酸(Arg)对胎鼠宫内生长迟缓的影响,为Arg应用在动物生产上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将120只雌性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0.0%Arg组、0.25%Arg组(基础日粮添加0.25%Arg,下同)、0.5%Arg组、0.75%Arg组、1.0%Arg组、1.5%Arg组,试验期间各组自由采食和饮水。每组随机抽取10只孕鼠进行眼球摘除采血,颈椎脱臼处死孕鼠,剖腹取胎鼠、胎盘和子宫,分别称重,记录胎鼠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数、死胎数(含吸收胎数)、胎鼠重、子宫重和相应的胎盘重。结果:(1)所添加的Arg浓度对孕鼠无毒性作用;(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0.5%Arg可降低死胎率达54.70%(P〈0.05),从而极显著提高胎鼠数(P〈0.01);(3)日粮中添加0.5%ArgIUGR率比对照组降低了约64.9%(P〈0.05)。结论:日粮添加精氨酸可以降低死胎率和IUGR率,提高胎鼠数和胎鼠重。  相似文献   

8.
高纬度地区毛丝鼠繁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高纬度地区饲养的毛丝鼠进行了繁殖规律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毛线鼠全年都可繁殖,相对集中在3 ̄11月份;胎平均产仔1.92只;年产2胎母鼠占48.46%;1 ̄4岁龄母鼠在繁殖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配母鼠的繁殖率33.79%;仔鼠断奶活率92.3%,育成率81.3%。  相似文献   

9.
使用背负式半自动投饵器防治地面鼠,平均投洞率为97.50%,投饵量为0.42~0.56g,工效0.84hm^2/h,平均防治效果为96.67%。与人工常规防治相比,可节省饵料51.81%~63.86%,提高工效104.88%,且防治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州5县18个乡的草场进行了害鼠、害虫、毒草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面积达154.64万hm^2,其中鼠害面积61.96万hm^2、毒草危害面积45.32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6.84%,鼠、虫危害年损失牧草96498.37万kg,相当于66.09万只羊单位的全年饲草量。  相似文献   

11.
风险性声讯信号对高原鼠兔行为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卫国  刘蓉  江小雷 《草地学报》2010,18(1):115-120
为探讨利用天敌动物声讯信号控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种群数量的可行性,于2006年8月分别就猛禽类、兽类的啸叫声和鼠兔的惨叫声对高原鼠兔行为模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敌动物的啸叫声和同类个体的惨叫声是高原鼠兔捕食风险的重要组成因素,猛禽类、兽类的啸叫声和同类个体的惨叫声均可对高原鼠兔的行为格局造成强烈干扰。其中,尤以同类惨叫声的影响最为强烈。同类个体的惨叫声可显著增加洞内躲避时间,减少警戒时间。猛禽类和兽类的鸣叫声可显著减少高原鼠兔的采食时间,而猛禽类的鸣叫声则可延长鼠兔的警戒时间。高原鼠兔在受到风险性声讯信号的干扰时,通常均以减少采食时间、增加警戒时间和洞内滞留时间为响应,但具体应对策略则因风险类别和性质而异。高原鼠兔对声讯信息具有较强的辨识和估测能力,是实施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应用模拟风险性声讯信号营造和强化风险环境实施对鼠类种群数量的局部调控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小型啮齿动物,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科学合理防控高原鼠兔危害,对其危害程度开展监测和评价十分必要。通过无人机空中遥感平台并结合地面调查,以甘肃省玛曲县高原鼠兔危害草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危害程度的典型样地,采用自主设计的软件提取无人机影像中高原鼠兔洞口数、地上生物量、草地盖度等指标;构建了由洞口数、地上生物量、盖度和可食牧草比例组成的高原鼠兔危害等级综合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样地进行危害等级划分。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高原鼠兔危害的低空遥感监测方法,可为后期高效、准确监测高原鼠兔危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经实地人工调查结果验证,无人机影像洞口数量和植被盖度解译精度分别达到95%和93%。2)筛选了可见光波段差值植被指数VDVI作为估测地上生物量的最佳植被指数,并构建了估测模型。经实地调查验证平均精度为86.54%。3)构建了综合危害指数DRI,并提出了划分危害级别的各指标量化值。通过聚类分析将研究区鼠害地划分为5个等级,即I-无危害草地,Ⅱ-轻度危害草地,Ⅲ-中度危害草地,Ⅳ-重度危害草地,V-极度危害草地。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藏北高寒草甸地区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有效防治方法,在西藏安多县措玛乡草地设立了鹰架、招鹰灵与鹰架组合及D型肉毒梭菌毒素与鹰架组合的3个试验处理,同时进行藏北地区D型肉毒梭菌毒素最佳浓度的筛选及D型肉毒梭菌毒素和招鹰灵灭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0%与0.15%的D型肉毒梭...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鼠兔作为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的小型穴居植食性哺乳动物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植食性特点和挖掘活动对高寒草地植被、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利弊还存在较大争议。一方面认为,高原鼠兔可提高栖息地植被的丰度;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捕食者提供食物资源,也为许多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其挖掘活动会对土壤产生扰动,增加土壤的渗透力和含水量,促进物质循环。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高原鼠兔会破坏植物根系和土壤结构,加快土壤的侵蚀速度,降低栖息地的植被质量,并且和家畜争夺食物资源等。过去,高原鼠兔一直被作为草原"鼠害"的元凶,遭到人类大规模捕杀,造成种群数量大幅降低。在高原鼠兔对生态系统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应更加谨慎地制定和实施高原鼠兔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在玛曲县退化高寒草甸草原实施不同草地改良措施后,对高原鼠兔发生生境的适合度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揭示当地高原鼠兔发生机理,并为有效开展高原鼠兔的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0年5月至2010年7月,对玛曲县退化高寒草甸草原进行围封、补播、施肥、划破等12种不同草地改良措施,通过堵洞盗洞法监测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并结合样方法测定植被等生境因子,探讨玛曲退化高寒草甸草原高原鼠兔发生生境的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改良措施前相比,不同改良措施下有效鼠洞密度均表现出差异显著性(P<0.05)。所有草地改良措施均显著降低了有效鼠洞密度(P<0.05),且补播措施显著优于其他措施(P<0.05)。有效鼠洞密度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有效鼠洞密度与草层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因而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草层高度是决定鼠群密度的重要因子,而禾草类高度是决定草层高度的重要因素。两年的植被定向调控试验表明,在该区不同草地改良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有效鼠洞密度,而补播禾草和增施有机肥,增加植物群落中禾草的比例,进而提高整体草层高度,可显著降低有效鼠洞密度(P<0.05)。因此提出“增加植物群落中禾草比例,治理高原鼠兔危害” 的生物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高原鼠兔感染皮蝇蛆16SrRNA基因进行了研究,扩增出长度为551 bp的序列,克隆测序,将其序列与GenBank中的皮蝇科、胃蝇科的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与皮蝇科的皮蝇蛆遗传距离更近,在一个大的进化树分支上,基因片段同源性84.6%~88.4%之间,与胃蝇科的红尾胃蝇基因片段同源性60.1% ~64.4%之间.几株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之间的基因片段同源性94.4%~99.6%之间.  相似文献   

17.
旨在了解四川省松潘县牦牛体表蜱、高原鼠兔巴尔通体和无形体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和捕获高原鼠兔,对蜱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和高原鼠兔脾总DNA,PCR扩增蜱16S rRNA、巴尔通体rpoB和无形体16S rRNA基因,对PCR产物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及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确定蜱种类及蜱和高原鼠兔感染巴尔通体和无形体的种类及感染率。结果显示:在松潘县进安乡、山巴乡、下八寨乡各采集到蜱102、97和131只,共计330只,经鉴定均为青海血蜱。蜱巴尔通体仅检出1种巴尔通体,与B.melophagi亲缘关系最近,进安乡、山巴乡和下八寨乡检出率分别为16.7%、8.2%和18.3%,其中下八寨乡检出率显著高于进安乡(P<0.05);蜱源无形体进安乡、山巴乡和下八寨乡检出率分别为9.8%、12.4%和26.7%,下八寨乡检出率显著高于进安乡(P<0.01),检出的无形体均为1种,与牛无形体(A.bovis)亲缘关系最近;下八寨乡检出的鼠兔源巴尔通体与B.queenslandens亲缘关系最近,感染率为6.7%;进安乡、山巴乡和下八寨乡检出的鼠兔源巴尔通体与B.grahamii亲缘关系最近,感染率分别为8.7%、17.9%和13.3%,3个点检出率无显著差异;未定种Bartonella sp.(MN296294)和Bartonella sp.(MN296293)仅分别在进安乡和下巴乡检出;与蜱均检出无形体不同,高原鼠兔均未检出无形体。此外,蜱和高原鼠兔均未发现2种及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松潘县青海血蜱携带巴尔通体和无形体,高原鼠兔感染巴尔通体,且首次在高原鼠兔体内检测到疑似B.queenslandens的病原体,提示当地居民有感染这两类病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植被均匀度与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在高原鼠兔不同密度区对植被地上生物量、盖度、高度三项指标分布均匀度的测定与分析,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植被均匀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凡高原鼠兔分布地,植被三项指标均表现为不均匀性分布,在一定范围内,鼠群密度随植被均匀度的下降而增加,两者间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植被的斑块状极度破坏是诱使高原鼠兔迁入的重要因素,尤以斑块状裸地的诱迁作用为甚。  相似文献   

19.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在高寒草甸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组分的关键种,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数量极端扩张后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已被广泛认识,但其行为活动对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略。通过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危害最严重的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生物学特征,全面分析了这2个种群的行为活动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双重作用,指出这2个种群在适宜范围内对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结构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生物量及种子传播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当种群密度过大便会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产生巨大的消极作用,加速植被和土壤退化。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活动利害转变的关键在于确定种群致灾密度,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维持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于2007年4-5月份在甘肃肃南县对防治高原鼠兔精确用药进行试验,将5种常见杀鼠剂的推荐用药浓度、用药量按等比级数增、减剂量进行插组,作正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用药浓度、用药量和饵料种类与调整后的用药浓度、用药量和饵料种类对高原鼠兔的灭洞率有一定的差异性。影响灭洞率的主、次因子顺序是:杀鼠剂>用药浓度>投饵量>饵料种类。以防效为评价指标,5种参试杀鼠剂的排序为:大隆(83.9%)>D 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82.6%)>溴敌隆(79.4%)>C 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75.0%)> 敌鼠钠盐(68.9%)。最佳处理组合是:1)用0.15%的D 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小麦饵料、25 粒投饵量;2)0.01% 大隆、青稞饵料、5g投饵量;3)0.01% 溴敌隆、小麦饵料、3g投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