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2,(8):195-200
不同覆盖措施下苹果园土壤水文差异为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清耕处理、生草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石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利用水分中子仪于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对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水分年周期可划分为春夏  相似文献   

2.
苹果园的土肥水管理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苹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栽种。然而,要获得高品质和高产量的苹果,必须采用科学的土肥水管理技术。深入探讨苹果园土壤管理、施肥管理和水分管理的要点,以提高苹果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3.
果园管理的好坏,对苹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其中果园土肥水管理是精品苹果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果园管理。文章从当前苹果园种植的三个要点,即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入手,探析了苹果园区的标准化综合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苹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在苹果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豫西旱塬苹果生产更显得重要.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均是通过根系的吸收而提供的.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土壤的透气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等都直接影响果树根系的吸收功能,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果实套袋技术,使树体、特别是果实对一些微量元素要求增高,土壤中含量多与少,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品质.因此,树体要健壮生长,果实要正常发育,必须搞好果园的土壤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渭北是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发展苹果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苹果产业已经成为该区域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资源优势最佳、生产规模最大、农民收入最直接最稳定最可靠的产业。但受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气候干旱、降雨少且季节分布不均等自然因素影响,严重制约当地苹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为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突出问题,2008—2014年,我们对苹果园秸秆覆盖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鲁南地区苹果园施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苹果主产区鲁南地区苹果栽培面积较大,是山东四大苹果栽培优势区之一,是山东早中熟苹果优势区,栽培地区多为低山丘陵,苹果园土壤肥力普遍不高,土壤瘠薄,有机质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优质苹果生产的需要。不少果农在生产中只重视化肥的使用,忽视了有机肥和叶面肥的使用,致使苹果品质下降,耐贮性也差。为提高苹果园肥力,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笔者拟对苹果园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需要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荷兰是世界上果树主要生产国之一,果树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荷兰果树种植面积为26 520 hm2,其中苹果占果树总面积的75%左右.荷兰大部分苹果园施肥采用常规方式,常规施肥方式效果很不稳定,近年来,荷兰开始研究并推广苹果推荐施肥技术.苹果推荐施肥技术是根据苹果园土壤类型、苹果品种和砧木等制定其适宜的土壤和叶片营养标准,根据土壤和叶片营养分析结果进行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苹果园磷素投入调查及磷环境负荷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山东省苹果园土壤基础地力调查、农户肥料投入量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磷盈余法从区域角度分析了山东省胶东、鲁中南和鲁西南苹果产区果园生产体系中土壤磷素输入输出特点、磷养分盈余和土壤磷环境负荷风险。结果表明,山东省苹果园磷肥平均投入量(P_2O_5,下同)为676.17kg·hm~(-2),其中无机化肥投入的磷为477.36 kg·hm~(-2),占总投入的比例高达70.60%。不同产区间磷素投入存在显著差异,磷投入量以胶东苹果产区最高,为776.52 kg·hm~(-2),其中无机化肥带入的磷占总投入的69.14%,为3个产区最低;鲁西南苹果产区磷投入量最低,为348.90 kg·hm~(-2),但无机化肥带入的磷占总投入的比例最高(82.95%)。山东省97.82%的苹果园磷素处于盈余状态,平均盈余量为407.45 kg·hm~(-2),其中胶东苹果产区最高(615.62 kg·hm~(-2))、鲁中南苹果产区次之(342.81 kg·hm~(-2)),鲁西南苹果产区最低(263.92 kg·hm~(-2))。胶东、鲁中南和鲁西南苹果产区苹果园土壤Olsen-P含量高于风险阈值(50mg·kg~(-1))的样本比例分别为67.34%、40.51%和19.13%。整体来看,山东苹果园土壤Olsen-P含量超过风险阈值的样本比例高达56.69%,高于临界值的样本土壤Olsen-P平均含量为108.34 mg·kg~(-1),是土壤磷淋失环境风险临界值的2.17倍。  相似文献   

9.
苹果根系生长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根系集中分布层是土壤生态环境最适层。土壤覆盖能为根系生长创造最佳土壤环境。笔者连续4年对覆草‘长富2’苹果园进行了土壤水分测定,得知果园覆草能调节地温、减少水土流失、提高降雨的渗透蓄积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改善了土壤环境,加强了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了产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山西省晋中市苹果园土壤取样进行分析,明确了其土壤养分含量丰缺状况,并据此对全市苹果园园地进行了地力评价和施肥区划,将全市苹果主产区划分为6个施肥区域,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庆仙 《北方园艺》2019,(2):210-214
阐述了苹果园生产中工程节水、生物节水、农艺节水等减蒸降耗节水技术。对苹果园适时、适量、适位灌溉和降低果园蒸散量的"三适一降"农艺节水技术进行了说明。据此进行苹果园水分管理,可以在保证苹果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减少无效蒸发,降低奢侈蒸腾,提高灌溉水和降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构建真菌克隆文库和T-RFLP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肃、陕西和山西省20个地区再植苹果园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同时还研究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与再植苹果园土壤中优势真菌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真菌分类门的水平上,子囊菌门真菌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连作土壤中主要的真菌类型;在属的水平上,镰孢菌属、被孢霉属、毛壳菌属、隐球酵母菌属等是主要优势菌群。从果园地区分布来看,甘肃省的5个地区土壤真菌具有相对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对较低的优势度指数。陕西富平,山西平陆,山西盐湖区的苹果连作障碍较严重,镰孢菌的丰度较高。从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受抑制量与土壤中优势真菌属的相关性来看,镰孢菌的丰度与苹果连作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 = 0.585,P < 0.01),而被孢霉属的丰度与其呈显著性负相关(r =–0.473,P < 0.05)。引起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有害真菌类型是镰孢菌属。  相似文献   

13.
陕西渭北苹果园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果园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分布情况,在陕西渭北主要苹果产区分别采集了0~120cm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大量施用会造成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累积,而配施有机肥、地表生草、合理的种植密度均可减少硝态氮的累积量。灌溉可加速硝态氮向地下的淋洗。研究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果园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秦安县苹果叶缘焦枯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甘肃省秦安县苹果叶缘焦枯死亡的原因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苹果叶缘焦枯是由于土壤中单盐(NaCl)毒害所致,而土壤中盐分的来源是通过微咸水和中度咸水灌溉累积造成的,随年限的增加,危害日趋严重.从土壤的分析结果看,项目区果园土壤盐分组成类型为:0~20cm和40~60cm土层为氯化物-苏打-硫酸盐型;20~40cm土层为苏打-氯化物-硫酸盐型.pH<8.5,土壤表层盐分的含量均小于0.20%,ESP值小于10,HCO3-/(Cl- SO42-)<0.5,与生长良好的果园区土壤相比有轻微的盐化和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河北省苹果园行间生草现状,探究草种适应性,为河北省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调研的方法探究河北省果园行间生草的现状;在邢台市浆水镇富士苹果园,设置清耕、苜蓿、白三叶和自然生草4个处理,测定土壤有机质、无机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储水量和土壤酶活性等土壤性状,分析叶绿素、叶面积和新梢长等树体生长指标以及产量、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河北省果园以清耕管理为主,生草园占31.96%,其中自然生草园占25.77%,人工生草园占6.19%;自然生草园草种选择更多样化;果农对生草认知缺乏且获知途径单一。自然生草显著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别为15.46 g/kg和8.85 g/kg;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对0~40 cm土层储水量有显著影响。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SPAD值,苜蓿与自然生草则显著增加了叶面积,苜蓿与白三叶显著增加了新梢长,连续6年生草老园叶绿素SPAD值(58.96)、叶面积(18.57cm2)以及新梢长(28.00 cm)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苜蓿、白三叶与自然生草显著增产7.21%~13.40%。连续6年生草老园果实Vc(182.20 mg/kg)和可溶性糖(16.93%)显著高于各处理,可滴定酸(0.309%)显著低于清耕。河北省生草技术普及度低,行间种植苜蓿与白三叶能改善土壤性状、促进树体生长,改善果品品质、增加果品产出,因此推荐河北省苹果园种植豆科植物苜蓿和白三叶。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质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了"红富士"苹果园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析了相应果园苹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为果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果园苹果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几乎不发生苦痘病;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以下的果园苹果产量低、果实品质差,苦痘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A current major concern is increasing levels of atmospheric CO2 which may be responsible for global warming or climate change. Fruit tree orchards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y virtue of their potential to act as carbon pools. The trans-Himalayan valley (i.e., the Nubra Valley) at an altitude of 3,048 m, is covered by > 60,000 temperate fruit tree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potential of these fruit-yielding trees as a mean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Nubra Valley. The valley produces approx. 4,650 metric tonnes (MT) of apricot, apple, walnut, mulberry, grape, and plum fruit.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otal biomass of the temperate fruit trees (i.e., apricot, apple, and walnut) in the area surveyed was 40,000 MT dry weight (DW). Thus, 22,300 MT of carbon has been sequestered by these fruit species.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temperate fruit crops species such as apricot, apple, and walnut could be exploited more efficiently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which subsequently helps in mitigating global CO2 levels and restoring degraded land in these cold, arid areas by improving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contents. These results concluded, in part, that growing biomass to sequester carbon is a beneficial grow-and-store proces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平原低洼地一般土壤比较肥沃,水源充足。建园后苹果树生长发育良好,树体高大,根系深。但低洼地种植苹果,因为所处环境的关系,更容易出现病虫害,本文分析了低洼地不利因素对苹果生长的影响,进而从加强排涝、防治病虫害及土壤改良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平原低洼地苹果园的雨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果园生草是现代苹果生产中普遍提倡的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目前最有争议的技术。为了掌握生草果园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我们通过不同时间对生草果园土壤不同土层水分含量进行测试,发现生草果园地表湿润是以消耗深层土壤水分为代价的。苹果树为深根性作物,深层土壤水分的减少势必影响树体正常生长结果。在降水量少、没有浇水条件的果园不适宜进行生草栽培,应以清耕栽培为主,以集中水分供给,保证树体健壮生长,促进产量提高,提升苹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