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新疆常见、多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疆畜间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哈密市畜间布病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哈密市的布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哈密市畜间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布病防控工作,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年初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畜间布病监测工作。本文对畜间布病疫情防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威胁。为了解全球畜间布病流行及分布情况,完善我国布病防控策略,收集了近几年国内外畜间布病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了畜间布病的流行特点。研究发现畜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畜间病例在多省份被发现且流行率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在参考国际布病净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布病防控策略,如加强监测及经费投入、养殖管理和引种检疫、宣传引导和防控培训、疫苗接种及阳性动物扑杀、布病净化等方面的工作,以期为我国畜间布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属乙类传染病,病畜为主要传染源.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区布病疫情持续快速上升,部分地区呈流行之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布病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新疆巴州地区2013年进行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出该地区布病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5):111-114
为了解新疆地区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及病原学特征,提升该病诊断水平,为新疆制定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4年选定新疆伊犁地区、和田地区、哈巴河县、温宿县为布病流调监测点,共抽检牛血清20 906份,羊血清23 245份。在布病阳性点采集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各30份进行病原分离,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病原学特征。牛羊布病血清学结果显示,牛羊布病阳性率0.77%~2.87%。从流产胎儿病料和奶样中分离布鲁氏菌11株,经AMOS-PCR鉴定,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2株为牛种布鲁氏菌。试验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动物布鲁氏菌病疫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加强牛羊布病检疫和防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当地的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数上升比较明显,严重危害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全面了解畜间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判断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确保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及时有效控制布病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沂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6.
《新疆畜牧业》2011,(2):23-23
为了做好2011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自治区布病防控3年攻坚计划,近日,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起草下发了《关于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监测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全疆开展畜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县羊只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摸清华池县畜间布病流行规律,有效控制和净化布病,通过调查,准确掌握全县布病易感羊分布情况、畜间布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布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甘肃省作为北方布病的主要流行省份,在"十三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控动物布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进一步评估甘肃省动物布病防控工作,在天水地区进行了布病的防控情况调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复核等方式,初步掌握了天水市畜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和防控现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开始出现反弹和回升,给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2015年青海省重新调整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将全省分为监测净化区和免疫区,牛羊种畜和奶牛的监测净化和对其他牛羊的免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过对2018-2022年青海省牛羊群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近年来青海省牛羊群布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系统评估畜间布病发生风险,指出了布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防控建议,以期为制定本省布病防控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人间、畜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现状,分析流行特征,利用2006—2017年农业部《兽医公报》公布的畜间布病数据以及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公布的全国人间布病数据,分析我国人畜间布病在时间、空间和群间的流行特征。结果显示:2006—2017年我国人间和畜间布病流行趋势整体基本吻合,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在发病增长率及发病高峰年度上存在差异;人间和畜间布病在发病月份上呈正相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8月,其中在5—6月为发病高峰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空间分布上,人畜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和新疆等北方省份,但出现向南方省份扩散的趋势;群间分布上,布病感染动物以绵羊为主,其次为牛,感染人群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以农民为主(76.2%),男性偏多(男女性别比为2.9:1),主要集中在25~64岁(占84.7%)。结果表明,我国人间和畜间布病流行特征基本一致,北方仍然为我国布病的主要流行区,但已开始向南方扩散。因此需要在布病流行高风险季节,针对高风险畜群和人群进行重点防控,按照《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确立的目标、防治原则和策略,逐步控制和净化布病。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肃南县是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二类区,为分析县内局部地方畜间布病反弹的原因,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专题开展了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源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初步摸清了布鲁氏菌病反弹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因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间布鲁氏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呈高发态势,已严重威胁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数据,结合疫情报告资料和定点监测调查资料,对我国近20年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及特点进行总结,系统分析造成我国畜间布病疫情上升的原因,为制定科学防控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新疆制定布病综合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鉴定了新疆巴州地区畜间布病流行分离株。2014年从新疆巴州地区收集流产羊胎儿21份,体内分离出疑似布鲁氏菌8株,采用分子分型方法(AMOS-PCR)和生物学分型方法对分离株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8株分离株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传统细菌分类学鉴定8株布鲁氏菌均为羊种生物3型。应用AMOS-PCR方法可以安全、快速对布鲁氏菌流行株进行种型鉴定,以期为新疆布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畜间布鲁氏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呈高发态势,已严重威胁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大量数据,结合疫情报告资料和定点监测调查资料,对我国近20年畜间布病流行情况及特点进行总结,系统分析造成我国畜间布病疫情上升的原因,为制定科学防控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新疆伊犁州部分县市人畜间布氏杆菌病疫情有所上升,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全面了解畜间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判断畜间布氏杆菌病流行趋势,确保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2014年5~6月,我们对伊犁州直属的3个县进行了畜间布氏杆菌病定点监测调查和畜间布病摸底调查。1调查范围分别对伊犁州的霍城县、新源县、察布查尔县采取现场问卷答题、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在霍城县、新源县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文章依据全市2022年度牛羊养殖、调运数据以及布病专项监测结果,对岳阳市调运牛羊落地报告和监管、牛羊布病监测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岳阳市畜间布病防控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2011—2019年甘肃省天祝县布鲁氏菌病人、畜间流行病学特征,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天祝县畜牧业历史悠久,是布病老疫区,2011年始牛羊阳性率不断出现,老疫区呈现布病活跃状态,输入性染疫成为畜间布病传染的主要原因。人间新增病人每年也有变化,与畜间阳性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掌握阎良区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羊布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加强牛羊布病疫情风险分析评估,为牛羊布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2018年对全区牛羊规模养殖场户和部分散养户组织开展了牛羊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辖区畜间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07%,群体阳性率为0.19%;2018年辖区畜间布病羊只个体阳性率为1.54%,场群阳性率为4.31%;牛个体阳性率5.45%,场群阳性率28.57%。结果表明,辖区内牛羊布病点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牛羊布病净化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进一步加大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投入,切实落实畜间布病以净化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细菌性疾病。目前,我国畜间布病防控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