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和甘肃飞天种业公司甘科瓜菜种苗分公司(邮编:730070,电话:0931-7615761)选育的无子西瓜新品种“陇蜜无子”.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旱区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发展的技术促进蒋锦霞(甘肃省农科院兰州730070)甘肃省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代表,旱区面积34.5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6%,在346.7万公顷的耕地中,78%无灌溉条件。由于干旱缺水和恶劣的农业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业科技》2010,(2):F0002-F0002
试验站站长: 罗俊杰,男,汉族,1962年10月生,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甘肃省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作物学会理事、甘肃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甘肃省“千名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  相似文献   

4.
晋艺波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07-210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基于甘肃省农业经济差异角度,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以人均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为测量指标,选择2011、2015,2019年数据,计算甘肃省农业经济变异系数,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角度剖析甘肃省农业经济区域差异与变化。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呈现非均衡特征发展,相对差异集中极化程度较高,竞争程度小;甘肃省农业经济呈单核心非均衡特征发展,离散、集聚特征不明显,河西地区成为发达区。基于分析结果认为甘肃省应该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培育兰州、天水、甘南为农业特色发展核心地区,由单核心发展迈向四核心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日,甘肃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甘肃省啤酒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以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为依托单位,联合甘肃省饮马农场、临泽农场和黄花农场等单位共同组建。  相似文献   

6.
从甘肃省啤酒花主产区调查采集的根癌病瘿瘤上和病土壤中分离获得15个细菌菌株。经接种啤酒花、番茄、甜菜、向日葵等植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有4个菌株均能诱致典型的根癌症状,且菌株间致病力无明显差异。用此致病菌株进行细菌染色反应、形态观察、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基本确定甘肃省啤酒花根癌病的病原细菌为根癌土壤秆菌生物型Ⅰ。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油菜制种基地之一,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油菜种业发展,为甘肃省油菜种业实现国际发展创造条件。现结合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优势,解析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加快油菜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加大对油菜种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种业发展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油菜种业强省的发展对策,为加快甘肃省油菜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田野 《甘肃农业》2014,(15):F0002-F0002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产业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7月19日,由甘肃农业杂志社、甘肃省向日葵协会主办,中国向日葵工程技术交流中心协办的2014向日葵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甘肃省民勤县召开。来自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科协、中科院寒旱所、甘肃省科协、甘肃省农牧厅、  相似文献   

9.
6月14日下午,应甘肃省农科院邀请,甘肃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常宏研究员在甘肃省农科院创新大厦3楼为省农科院马铃薯相关项目与课题组、院相关处、及甘肃一航薯业有限公司的干部职工做了题为《甘肃省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专题报告。省农科院副院长马忠明、贺春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保证用种安全,维护品种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种子市场,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规定,甘肃省农牧厅出台了《甘肃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办法》。  相似文献   

11.
胡玉霞  李思 《甘肃农业》2014,(19):14-16
近年来,甘肃省旅游服务业的产值逐年递增,但其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仍然很低,竞争力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者联系实际,分析甘肃省旅游服务业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甘肃省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为甘肃省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甘肃农业科技》2007,(9):F0003-F0003
王立孝,男,汉族,1954年生,甘肃兰州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农学学士,推广研究员。1982年1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园艺系。1982年1月至1997年2月在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工作,历任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和技术推广科科长;1997年3月调任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2001年1月获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现任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正县级),兼任甘肃省种子协会秘书长。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入选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2001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王立孝同志自1974…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在经济转型期,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分析了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三个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影响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粮食单产,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而人口数量问题对甘肃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最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解决甘肃省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甘肃农业科技》2008,(9):F0003-F0003
李继平,男,汉族,1966年9月生,甘肃静宁人。1991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同年被分配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至今。200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7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理研究室主任,兼任甘肃省植保学会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座席专家,2004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相似文献   

15.
陇春22号(MY94—9)是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4年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于1995年进行性状观察和产量鉴定试验,1996-1999年参加甘肃省水地春小麦预试、区试,2000~2003年生产试验和示范种植,200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16.
《甘肃农业科技》2006,(8):F0004-F0004
罗进仓,男,汉族,1964年10月生,甘肃天水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7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植保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甘肃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昆虫研究室主任,兼任甘肃省植保学会副秘书长、甘肃省生态学会理事,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的第二层次。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协会成立于2007年10月14日,是一个自我形成的行业组织、民间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协会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行业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同时融合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领域的具有较强实力的众多经济实体,有以国家级龙头企业甘肃腾胜农产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会员60多家,协会还聘请甘肃省内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20多人,组建了专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其中,在农业的发展中,各项设施也在逐步的完善。但是在当前甘肃省的农业中,干旱的区域较多,发生旱灾的机率较大,使得甘肃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因而,就需要对当前甘肃省的土壤墒情和地下水资源等进行监测与分析,进而来使得甘肃省的水资源可以充分地利用起来,解决出现的干旱情况,最终促进甘肃省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本文中,对当前甘肃省土壤的墒情和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监测与分析,将土壤和地下水的情况进行上报,准确的制定出对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土壤墒情,地下水,自动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甘肃省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需求,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天水、庆阳、平凉等市农机推广站就甘肃省制定的10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甘肃农业科技》2009,(6):F0002-F0002
文国宏,男,汉族,1966年11月生,甘肃定西人,研究员,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临洮农校农学专业,1992年取得农学专业大专学历,2001年取得农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遗传育种室主任,甘肃省马铃薯产业专家组成员,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甘肃省马铃薯专用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