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暖冬春寒严重冻害情况下,扬麦158稻田套播、稻后零耕撒播、稻后翻耕撒播3种栽培方式,认为:套播栽培虽主茎冻死率达100%,Ⅰ、Ⅱ、Ⅲ低蘖位分蘖冻死76%,但补偿性恢复能力特强,越冬期与春后分蘖占总分蘖的84.3%,成穗率43%,成穗占总穗数的94%;零耕主茎亦冻死100%,Ⅰ、Ⅱ、Ⅲ低蘖位分蘖冻死51.9%,一次分蘖穗占总成穗的72%;翻耕由主茎穗,Ⅰ、Ⅱ低蘖位穗组成  相似文献   

2.
不同机械直播方式对水稻分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为研究不同机械直播方式对水稻分蘖特性的影响,以常规稻常农粳7号、超级稻南粳44与杂交粳稻甬优2638、甬优7号为材料,在江苏稻麦两熟制条件下研究了水(湿润)点播和条播2种机械直播方式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特性及其对群体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不同直播方式对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有显著影响。点播和条播方式一次分蘖发生叶位均为5个,即主茎第1叶位到第5叶位;二次分蘖发生叶位以主茎第1分蘖的第1、2叶位和主茎第2分蘖的第1叶位为主。一次分蘖发生率点播方式低于条播方式,主茎第3、4叶位分蘖发生率为100%;二次分蘖发生率点播方式高于条播方式。4个品种均未见三次及三次以上分蘖发生。点播方式产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p0.05),且不同直播方式对水稻茎蘖成穗与高产利用存在差异(p0.05)。一次分蘖的第1~5叶位是可成穗叶位,以第1~3叶位成穗为主,成穗率50%以上,条播方式成穗率高于点播方式。主茎第1分蘖的第1叶位和主茎第2分蘖的第1叶位是二次分蘖成穗的主要叶位,但成穗率较低;点播方式成穗率低于条播方式,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一次分蘖穗对产量贡献率在不同蘖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茎第3分蘖生产力最高,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其中点播方式大于条播方式。二次分蘖穗对产量贡献率较小,点播方式高于条播方式。进一步对分蘖的穗粒构成分析表明,主茎第3分蘖穗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较高,每穗粒数表现为主茎第3分蘖穗点播方式高于条播方式。该文明确了不同机械直播方式水稻分蘖成穗规律,为直播稻大面积高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栽钵苗单穴苗数对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为探明机栽(插)水稻钵苗单穴苗数对其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该文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为材料,在不同单穴苗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的分蘖与成穗规律以及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1)机插钵苗主茎第1~9蘖位及其同伸二级蘖位均有一定比例发生分蘖并成穗,受单穴苗数影响较大。该品种水稻钵盘每钵成苗1、2株有利于促发秧田期第1~2蘖位的低位分蘖,大田单穴相应插植1、2苗可提升第8蘖位高位分蘖及二级蘖位分蘖发生率,最终穗数主要为分蘖成穗,来源蘖位较广;单穴3、4苗可促进中部第6~7蘖位分蘖发生,分蘖穗主要来源于第5~7中位蘖和少量低位蘖及二级分蘖;单穴苗数增至每穴5、6苗,各蘖位分蘖发生率及成穗率显著降低,主要依靠主茎和中位蘖成穗。各处理中部蘖位分蘖具有较高成穗率,是分蘖穗及总穗数的主要来源。2)产量表现为单穴3、4苗较高,5、6苗次之,1、2苗较低。单穴苗数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二者是决定产量变化的重要构成因素。通过解析单穴苗数对产量的多元回归函数,并综合产量实际表现,认为常规粳稻品种(偏大穗型)以育秧田每钵成苗3~4株、大田单穴插植3~4苗为宜。该文揭示了钵苗机栽(插)水稻分蘖成穗规律,并为大面积生产中钵苗育秧适宜用种量和插植苗数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稻茬麦旋耕撒播生育特点,栽培指标和肥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茬麦旋耕撒播的生育特点进行了具体研究,其生长发育具有营养体小、前慢后快、蘖多成穗低、粒少不轻4个特点。提出了栽培指标和邯分87-2小麦“大密度中株型偏穗重型”的高产途径。确定了K和Zn的增产作用,并分析了N、P、K、Zn配合施用促进小蘖和次生根的发生、但分蘖骤变型两极分化而不恶化群体的效应。据水分动态提出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育秧播种密度及方式对机插籼稻分蘖成穗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杂交籼稻F优498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播种方式及密度处理下,研究不同育秧处理机械移栽后水稻的分蘖成穗特性。结果表明,机插移栽后主茎4/0~9/0是一次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4/0~8/0是其分蘖成穗的优势叶位,产量贡献率总和达到50%左右;主茎3/0~7/0是二次分蘖发生的优势叶位,4/0~7/0是二次分蘖成穗主体,产量总贡献率为30.20%,其中主茎第5叶位是一、二次分蘖成穗的绝对优势叶位。不同播种方式间,机械条播分蘖发生率和成穗率均高于机械散播和人工撒播,一次分蘖优势叶位产量贡献表现为机械撒播最大(51.90%),机械条播最小(46.50%),二次分蘖优势叶位产量贡献率以机械条播最大(33.30%);在不同密度间,密播主茎及一次分蘖贡献率均大于稀播,但二次分蘖贡献率稀播较大。机械条播和稀播下主茎、一次分蘖、二次分蘖间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均高于其余处理,其分蘖成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二次分蘖上。生产上可通过机械条播及稀播的协同调控,充分发挥优势蘖位的作用,提高分蘖发生率及成穗率,进而提高产量。本研究结果可为机插育秧筛选较优的播种方法,同时为机插秧合理利用优势叶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麦秸还田配施基蘖氮肥提高机插超级粳稻分蘖成穗及产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究麦秸还田量与不同氮素基蘖肥比例配施对机插超级稻分蘖形成、成穗及产量的影响,在2013年、2014年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超级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总施氮量300 kg/hm2、氮素穗肥120 kg/hm2的条件下,设计5个氮素基蘖肥比例(基肥:分蘖肥为0∶180 kg/hm2、45 kg/hm2∶135 kg/hm2、90 kg/hm2∶90 kg/hm2、135 kg/hm2∶45 kg/hm2、180 kg/hm2∶0)和3个麦秸还田量(麦秸还田量分别为0、3 000、6 000 kg/hm2),试验分析各处理机插超级稻的分蘖发生和成穗特性,并在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构。结果表明,无秸秆还田处理的机插超级稻主茎一次分蘖发生的起始蘖位为3/0,分蘖发生的主要蘖位为4/0、5/0、6/0、7/0,发生率在73.17%以上;秸秆还田处理的机插超级稻主茎一次分蘖发生的起始蘖位为4/0,分蘖发生的主要蘖位为5/0、6/0、7/0,麦秸还田处理降低了机插超级稻低位分蘖发生率;机插超级稻5/0和6/0蘖位分蘖发生率为100%,不受氮素基蘖肥比例的影响,其他蘖位的分蘖发生率则随着氮素基肥比例增加、蘖肥比例下降而下降;麦秸还田处理降低了机插水稻的分蘖发生率,进而使得成熟期有效穗数减少,但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穗质量及实际产量增加;氮素基肥比例增加促进了单个分蘖每穗粒数和穗质量提高;该试验条件下,氮素基肥45 kg/hm2、分蘖肥13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该研究揭示了超级粳稻分蘖成穗规律及合理氮素管理,为大面积机插超级粳稻高产高效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机插晚稻分蘖成穗特性获取基本苗定量参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精确定量机插晚稻适宜的群体起点,合理利用分蘖成穗,以3个晚稻(H优518、H优159和五优308)高产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机插晚稻分蘖成穗特性及基本苗公式参数。结果表明,机插晚稻1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2次分蘖在3/0~5/0上均有发生,但成穗以1/3和1/4为主;主要依靠1次分蘖成穗,2次分蘖成穗较少;单株分蘖成穗数4.5个左右;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对群体产量贡献大。晚稻在4叶1心期机插,移栽分蘖缺位叶龄(bn,blemish number)为0.7~0.8,校正系数(a)为0.6左右,有效分蘖发生率(r)在0.8左右。生产中机插晚稻应在保证合理基本苗的基础上,争取分蘖早生快发,在充分发挥1次分蘖的分蘖成穗优势的同时,合理利用低位2次分蘖成穗,以获取适宜的穗数而实现高产。该研究揭示了高产条件下机插晚稻分蘖成穗规律及基本苗公式参数,为大面积生产中机插秧基本苗精确定量及分蘖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稻茬麦旋耕撒播的生育特点进行了具体研究,其生长发育具有营养体小、前慢后快、蘖多成穗低、粒少不轻4个特点。提出了栽培指标和邯分87-2小麦“大密度中株型偏穗重型”的高产途径。确定了K和Zn的增产作用,并分析了N、P、K、Zn配合施用促进小蘖和次生根的发生、但分蘖骤变型两极分化而不恶化群体的效应。据水分动态提出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机插秧每穴栽插苗数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以水稻晚粳品种武香粳9号为材料,通过对分蘖跟踪挂牌,研究了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特点,并与手栽处理分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主要集中在0/4、0/5、0/6、0/7的一级分蘖和4/1低蘖位二级分蘖;随着栽插密度增加,0/4、0/5、0/6、0/7的一级分蘖的发生率均下降,4/1等低位的二级分蘖发生率下降更多,最终成穗率也下降。研究还表明机栽3苗时产量最高,与手栽处理相比,0/5、0/6、0/7的一级分蘖的发生与成穗率及最终产量均高于手栽处理。该文揭示了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免耕栽培对桂西北稻区水稻各生育性状即水稻生育期、水稻分蘖状况、水稻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影响.2010年在南丹县开展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促进水稻分蘖,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水稻的早生快发,较常规翻耕栽培相比,株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分别提高0.57%、0.49%、0.96%、0.11%、0.18%、1.72%、1.90%,水稻增产1.90%,产值增加1.90%,净利润提高14.11%.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冬闲干板田免耕栽培水稻的可行性,作厢规格,田面处理方式,解决干板田易漏水问题,在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指导下,长寿区于2013年开展了冬闲干板田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水稻试验。结果初步表明:秸秆覆盖免耕田水稻平均成穗率为65.3%,比翻耕田高9.9百分点;基本苗数、最高苗数、分蘖率、有效穗则是免耕小于翻耕。除株高一项免耕略小于翻耕,千粒质量免耕、翻耕基本保持不变外,其余各项(包括穗长、穗实粒、穗总粒、结实率,单位面积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免耕均大于翻耕。每667 m~2实际产量免耕区为562.8 kg,比翻耕区(559.7 kg)增产不明显,但是实施免耕水稻栽培占有节省人力、畜力的优势。无论是免耕区还是翻耕区,产量均为不开厢大于开厢。单从开厢来分析,有水稻产量随着厢面的宽度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西藏冬小麦成穗率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研究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多年气候因子对冬小麦成穗率的影响规律基础上,建立了成穗率气候模型。结果表明:山南地区冬小麦三叶一分蘖期间的平均气温偏高有利于成穗率的增加;分蘖一拔节期空气干燥将减少成穗率;孕穗一抽穗期的空气湿度为49%左右、日较差小、阴雨寡照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不同单位根的功能及分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冬小麦不同单位根的特性、功能及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单位根的根干重、根长度及吸(15)~N量等,由下而上依次减少。各单位根吸收(15)~N后,蘖根之间,蘖蘖之间皆可互相运转,但其运转比例不同,其功能模式是:(15)~N喂全株根或专喂初生根,则先供给主茎,其次是分蘖,而且随蘖位升高而递减;喂n单位根,则先供给n单位本身(包括主茎),其次是n+2或n-2单位的蘖(同侧蘖),然后是n+1或n-1单位的蘖(对侧蘖),最后是未喂(15)~N的根系。依照各单位根的功能,小麦根可分为3组:初生根组、次生根下位组和次生根上位组。各组根吸收肥料氮量占总氮量的百分比分别是26.7%、31.4%和41.9%。各组根的主要功能是:初生根组在小麦一生中都起重要作用,但主要是促进冬前分蘖;次生根下位组对巩固分蘖,促进穗部发育起主要作用;次生根上位组对提高结实率、籽粒灌浆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3年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移栽后,分蘖温度低,日平均气温达到11℃早粳1号已开始分蘖。旱育秧的主茎分蘖强,有效穗多,每穗实粒多,产量高,增产幅度达10%左右。太阳辐射和温度对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较大。梅雨初期“阴害”对早籼品种的抽穗扬花和灌浆初期危害较大。文中考虑气象和作物群体因素而建立的水稻产量统计动态模式,由有效穗、每穗粒数、空壳率和千粒重4个子模式组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高沙土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茎蘖动态分析表明,高沙土麦作区在10月底一11月初播种,基本苗180—270株/m^2情况下,播后25—30天茎蘖达到预期成穗数390—450株/m^2;小麦产量由主茎及主茎l叶、2叶、3叶产生的分蘖成穗构成。最高产量时的氮肥施用水平为213.2kg/hm^2,产量为5782.5kg/hm^2。拔节期施用NPK三元素肥料具有显著提高实粒数,增加干粒重等作用,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赣东北双季水稻轻型种植和耕作模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水稻轻型化栽培技术发展迅速,但很少有与传统人工移植的比较研究报道,对轻型化栽培技术能否获得高产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赣东北余江县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直播、抛秧和插秧3种种植方式以及机械深翻耕与浅旋耕秸秆还田对两年早稻和晚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插秧处理相比,直播处理缩短了水稻生育期;直播和抛秧处理降低了单株分蘖数、单株均重、成穗率和穗粒数;但提高了拔节后叶面积指数(LAI)和每平方米穗数。除2009年抛秧处理晚稻产量显著高于直播和插秧处理外,3种种植方式下的其他3季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与传统深耕处理相比,浅旋耕处理增加了水稻生长前期的分蘖数和单株干重,但降低了水稻生长后期LAI,并降低了成穗率,从而导致水稻产量下降。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机械还田处理能够提高抽穗后的水稻干物质积累和成穗率,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且显著性随时间而增加。综合而言,早稻以深翻耕、直播和秸秆还田组合产量最高,而晚稻以深翻耕、抛秧和秸秆还田组合产量最高。从经济效益来看,与深翻耕插秧组合相比,浅旋耕抛秧和浅旋耕直播组合下早稻成本分别降低了16.4%和22.3%,晚稻成本分别降低了14.5%和18.3%。  相似文献   

17.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田间试验研究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穗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冬剧烈降温或越冬期负积温多、极端最低气温低、降水量少,冬小麦遭受严重冻害而影响其穗数,且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返青后分蘖生长发育状况。高产栽培条件下有的年份间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相差较大,这与年后幼苗阶段生长时间长短、积温多少有关。生长时间长、积温多则穗数多,反之则少。穗数多的年份,适时播种的小麦是通过促进中等分蘖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成穗率而增加其穗数;晚播冬小麦则补偿了冬前积温不足,延长了幼苗阶段生长时间,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春季分蘖,并使其提前通过春化阶段,进入光照阶段,幼穗分化开始早、时间长,促进冬小麦分蘖生长发育而提高其穗数。故年后幼苗阶段生长时间长、积温多的年份,应推迟第一肥水时间,防止冬小麦群体过大、基部节间过长而造成倒伏。  相似文献   

18.
早稻套种晚稻,晚稻可提前10-15天移栽,解决了早、晚迟熟配迟熟的品种搭配矛盾。并且水稻大宽行栽培,边际优势充分发挥,宽行透光率提高20.6%,纹枯病发病率减轻50%以上,水稻低节位分蘖率增加24.9%,并完善了水稻套种相应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合理氮肥运筹提高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双季机插稻合理氮肥运筹,2013—2014年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地区(江西上高)研究了氮肥施用量、施用比例及施用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同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扩大群体库容量,机插早、晚稻分别在施氮量为180,195kg/hm2时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在适宜施氮量下,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早稻8∶2至7∶3、晚稻7∶3,移栽后7天+倒2叶抽出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分蘖成穗,中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协调,穗数充足,穗型较大,总颖花量高,并同步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TAI7044”是以天蓝偃麦草作父本,春小麦品种“晋春7号”作母本杂交,并采用冬小麦品种“21124”回交克服其属间杂种的不育性,经过连续9年选育而成。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56的植株占77.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2n=28Ⅱ的细胞占59.95%,其染色体构型为1.43I+27.48Ⅱ+0.09Ⅲ+0.04Ⅳ。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它的酯酶比双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