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河蟹生物学特性: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甲壳动物,是洄游性的水产养殖品种;秋冬季从湖泊顺江而下到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交配产卵,而后孵化出的蟹苗再逆江而上,到水草丰富的浅水湖泊育肥,土长。河蟹适宜于偏碱性的清瘦水质,水体的水质调节就成了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青苔是河蟹养殖过程中困扰广大养殖户的一大难题。青苔发生的原因是养殖水体中营养盐适宜、水质清瘦、温度适宜、光照强,其他藻类还没形成优势藻类。青苔的暴发会消耗掉大量的营养盐和肥料,会抑制河蟹养殖池塘中水草和其他藻类的正常生长,妨碍河蟹觅食。青苔的大量死亡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败坏水质,严重影响河  相似文献   

3.
正河蟹养殖前期青苔的大量滋生已成为影响河蟹生产的主要难题,甚至能决定养殖的成败。如何采用生态环保的技术进行青苔数量防控,进一步提高河蟹的养殖整体效益,是当前河蟹养殖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细鳞斜颌鲴摄食藻类如青苔、底部有机质,能净化水质,降低养殖污染。本文通过研究河蟹池中混养不同密度青虾和细鳞斜颌鲴对水质、产量和养殖效益等的影响,旨在  相似文献   

4.
蟹塘水草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就蟹塘水草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蟹塘水草长势较差1.主要原因①蟹塘缺肥或水质过肥。蟹塘缺肥一般发生在河蟹养殖前期,水温较低,加之蟹塘投放了大量的螺蛳,水质清瘦,特别是新开蟹塘与清淤后的蟹塘,熟土层浅、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水质过肥,降低了池水透明度,影响水草光合作用,造成水草  相似文献   

5.
正河蟹的生长旺季是7-9月,既是全年气温较高的季节,也是病害高发季节,加强河蟹中期健康养殖管理至关重要,针对河蟹养殖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以下三个重要方面的管理措施,供河蟹养殖户参考。一、强化水质调控,创造最佳养殖环境所谓"清水大闸蟹",顾名思义只有清水才能养大蟹、养好蟹,所以加强水质调控是河蟹养殖的关键。蟹塘的水质要保持清澈不能浑浊,水浑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有:1.水草生长不好,或覆盖率低。处理方法:及时少补种或移栽水草,并适当施肥,多  相似文献   

6.
正早春季节,水温比较低,藻类生长慢,河蟹池塘肥水困难;种植的水草生长速度慢、还不茂盛,水草容易挂脏;风速大,池塘水浅,水草少,水容易浑浊。河蟹池塘做好早春管理对于河蟹养殖至关重要,本文就河蟹池塘早春管理常见问题进行阐述。一、河蟹池塘早春水难肥1.河蟹池塘早期肥水的重要性(1)前期肥水可以降低蟹苗下塘时的应激反应,大  相似文献   

7.
"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河蟹养殖很重要,而且水草对生态的保护非常重要。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水草死亡而影响水质和河蟹生长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简要分析常见水草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水质因素水体经常出现浑浊、有机质多、水色不好等不良水质,往往会导致水草叶面附着无机悬浮颗粒如泥沙、饲料碎屑、死藻和粘滑类有机物以及活体的蓝藻、丝状藻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大多数养殖户的头脑里,“清水养蟹”是不变的真理,似乎养蟹池塘的水质越清、越瘦、越好,一旦蟹池的池水变肥就立即忙于换水,以防不测。然而,养殖河蟹池塘的池水保持一定的肥度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据初步调查,中等肥度的池水养殖出河蟹的成活率、规格、产量等均比一般清瘦池水养殖河蟹要高,特别是近年流行的河蟹颤抖病的发生率也远比其它池塘低。究其原因,适度的肥水可以使池水有足够的溶解氧,而溶解氧是河蟹生长、发育的决定因素。蟹池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度肥水的池塘中,浮游植物量较多,光合…  相似文献   

9.
池塘河蟹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池塘养殖中,水质若能够满足要求,河蟹就能顺利生长发育;要管理好池塘河蟹养殖用水,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的现象和水质监测结果,对水质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池塘养殖水质概述做好池塘河蟹养殖水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养殖需要的水质标准,以便通过实时监测及时把水  相似文献   

10.
河蟹养殖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享誉海内外。近年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一、水质管理1.彻底清塘、晒塘、消毒。消毒用生石灰,清塘可用清塘净、统统杀等药品。2.水草种植: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河蟹养殖十分重要。①水草是河蟹优良的天然饵料生物;②净化水质;③提供隐蔽蜕壳场所;④遮荫降低水温。养殖池中的水草前期一般占养殖面积30%~40%,水温高时要达70%,水草品种以丝草、苦草、伊乐藻、水花生等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河蟹池塘常见的影响水草生长因素1.蟹塘底质缺肥或水质过肥池塘缺肥一般发生在前期,水温低、基肥不足或投放的螺蛳过多,引起水质清瘦,或是新开的蟹塘,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所以对于新开塘口,需在翻耕后进行曝晒形成熟土层,再加量使用有机肥后种草。水质过肥引起透明度降低,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难以生长。水质过肥的塘口可采用换水或者投放螺蛳的方法解决。养殖过程中可定期使用  相似文献   

12.
<正>1青苔发生的主要原因1.1清塘不彻底在发生过青苔池塘没有经过曝晒清塘杀死青苔滋生状藻等。1.2水质清瘦前期的肥水没有肥起来,水质较清瘦,使青苔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河蟹养殖模式主要为单养,为了降低河蟹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减小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综合养殖效益,笔者在河蟹池塘套养红螯螯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一、前期准备 1.池塘条件 池塘为河蟹养殖池塘,要求交通便捷、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电力与进排水设施完善.池塘面积8~10亩,池塘四周设环沟,宽约6...  相似文献   

14.
河蟹养殖技术之七蟹池青苔生物生态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苔是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其主要种类有绿藻中的水绵、水网藻以及蓝藻中的微囊藻、囊球藻等。在水产养殖上,特别是在河蟹养殖中,青苔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敌害生物,其危害性有:一是青苔大量繁殖后消耗了水体中的无机盐类,使池水中正常的营养物质代谢遭到破坏,水质变得清瘦;二是青苔封盖或吸附在水草上,阻碍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草萎缩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加州鲈养殖过程中大量投喂冰鲜鱼,导致水质恶化、环境污染,不符合健康养殖及环境保护要求;河蟹养殖效益近年来持续下滑、丰产不丰收的情况表明河蟹养殖产业已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养殖风险明显加大。我们尝试将加州鲈与河蟹进行混养,一方面利用摄食人工饲料的加州鲈及河蟹池塘的大量水草来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加州鲈来平衡单一河蟹养殖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6.
河蟹营养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青睐。河蟹生态养殖绿色、健康,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河蟹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包括清塘消毒、水草种植、投放螺蛳、水质调控、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和养殖产量,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2013年至2016年针对辽宁省河蟹主产区中养殖水质、底质及河蟹产品中石油烃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养殖环境和河蟹中石油烃污染程度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水质中石油烃含量总体平均值为0.056 mg/L,平均污染指数为1.11;底质中石油烃含量较小,平均污染指数为0.039;河蟹中石油烃含量总体均值为7.27 mg/kg,平均污染指数为0.48。河蟹养殖水质已经受到石油烃污染,底质未受到石油烃污染,河蟹产品总体未受到石油烃污染,食用安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8.
成蟹池塘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成蟹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理化因子、蟹种的放养密度、投饵量、河蟹的生长速度、死亡率以及河蟹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等,为河蟹养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兴化市钓鱼镇河蟹养殖主产区开展了河蟹与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混养试验示范,河蟹亩产76千克,南美白对虾亩产113千克,提高养殖经济效益40%以上,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场地的选择与建设养殖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通电、通路,土壤以黏土、壤土为好。二、水源和水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方地区在进行池塘河蟹养殖过程中,因水源短缺,换水困难,加之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养成期短,导致河蟹成活率较低,河蟹生长缓慢、规格小、品质较差、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不高,同时,还容易出现水质恶化、疾病多发等现象。近年来,许多资料报道,光合细菌在水域中能利用多种有机物和铵盐而迅速增殖,从而可降低养殖水域中的COD和NH_3—N含量,并增加溶氧量,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笔者去年在秦皇岛市某养殖场利用光合细菌进行了河蟹养殖的水质净化试验和饵料添加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