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统计分析上,虽在七十年代有的学者开始介绍国外较新的稳定性参数法,但一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较普遍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甜菜育种工作的进展,要求我国的甜菜品种区试工作也相应的提高。为提高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多年多点试验资料中,寻求丰产、稳产而且适应性强的甜菜品种,进而为确定甜菜新品种提供依据,本文试图以莫惠栋先生介绍的多年多地区域试验分析方法,对第三届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经历。指出了由于我国甜菜种植区域广阔,东北、、西北3个主产区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差异较大,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也应划分3大区进行,设置网 必须考虑尽可能覆盖各大甜菜种植省区文章综述了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具体方法并对今后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系)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适应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鉴定推广、良种区域化的重要依据,也是育种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云南省第8套甘蔗区域试验参试品种(材料)共13个,在全省11个主产蔗区于2001年进行品种繁殖,2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实现品种区域化不均的主要科学依据。玉米区域试验是玉米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的重要环节.为国家和各级玉米品种审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长期以来承担国家级、省级玉米区试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多年区试工作经验作总结,以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枯黄萎病鉴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始于1957年,已经有50年的历史,经过试验最终通过审定的品种已达110个。抗枯、黄萎病性是新品种审定推广的重要指标,随着区试工作的日臻完善,新品种的抗枯、黄萎病鉴定也逐步达到了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2006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总结会上,该方法通过了与会专家的讨论,确定为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枯、黄萎病鉴定的统一方法,现通报如下。1试验目的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及各区试汇总单位的委托,对参加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品系、组合,下同)进行抗枯萎病、黄萎…  相似文献   

6.
甜研七号系采用选择育种法育成的标准偏高糖型多粒二倍体新品种。1991~1994年经黑龙江省第丸届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鉴定,表现抗褐斑病、耐根腐病、根产量稳定,含糖率和产糖士两个目标性状同时接近成达到高糖型和丰产型甜菜新品种标准,明显优于统一对照(甜研301)品种和当地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7.
甜菜品种KWS3117在新疆的引种、鉴定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从德国KWS公司引进了甜菜杂交种KWS3117,经过2年的试验鉴定后,该品种参加了2004~2005年新疆甜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2005年的生产试验,于2006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KWS3117为二倍体遗传单粒杂交种,标准型,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鉴定工作,自1957年开始,迄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共进行了七届试验。先后为生产上鉴定出十六个不同类型的新品种,为制糖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1981~1983年进行第六届试验的四份参试材料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培育的多倍体杂交材料“78318”,经三年区域鉴定,二年生产示范试验表明,杂种优势强、品种的稳定性好。适应性较广。在改进过去多倍体品种含糖偏低,抗病性差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经全省三年六点次的区域鉴定结果,块根产量平均比统一对照品种双丰  相似文献   

9.
国家甜菜品种区试年会于2003年12月28~29日在哈尔滨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省(或自治区)级种子管理部门的领导,中国糖业协会和中国甜菜协会的负责人,主要甜菜科研单位的育种和栽培专家,种子公司经理、总经理,制糖企业原料经理、总经理以及各试验点负责人等共41人。会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2003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对所有参试品种的试验数据做了逐年、逐点分析和讨论,推荐了参加生产试验品种和鉴定推广品种。会议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包括在主要或特殊种植区适当增加试验点次;委托独立科研单…  相似文献   

10.
甜菜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甜菜生产成效,因此在繁育推广甜菜种子生产过程中,我们抓住以下几个环节,提高了甜菜种子质量。坚持品种区域试验我们先后引进十九个品种,都是经过不同地点的多年鉴定,自育品种也是经过区域鉴定后,扩大繁殖,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区域试验是新育成品种产量潜力和适应性鉴定的最后试验,可以从中筛选出具有广泛适应性或在局部地区表现优异的新品种,使科研成果尽快的在较广阔的地域内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区域试验是我国品种审定的必  相似文献   

12.
大小麦新品种 (系 )的区域试验、品系比较试验和品系鉴定试验是鉴定参试品种 (系 )的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 ,也是新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一个重要依据 ,搞好这三个试验 ,提高其试验准确性 ,可以有效地进行新品系筛选 ,减少育种工作量 ,客观地测出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 ,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和新品种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华东南地区的生态条件、耕作方式、品种特性和多年来的工作实践 ,对于搞好大小麦新品种(系 )的区域试验、品系比较试验和鉴定试验 ,提出以下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关键技术。1 做好播种前准备工作1 1 准确做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组合)联合区域试验(以下简称水稻区试),是水稻从选育到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之间的中间试验,是为了对新品种(组合)的审定和投产,以及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为了使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我省水稻生产中应用的品种(组合)几经更换,都是通过区试后发展的。十五年来,先后有504个新品种(组合)参加,经11021点次的区试鉴定,筛选出160个新品种(组合)供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本文试图总结十五年来我省水稻区  相似文献   

14.
丰产性和稳产性是衡量和评选小麦优良品种的主要指标,也是小麦品种利用与推广的重要依据。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和地区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利用区域试验结果不仅可以测定新品种的产量水平,也能计算新品种的稳定性参数。本文利用1990~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甘肃省科委下达的“全省五类作物育种攻关课题”任务,黄羊镇甜菜育种站经过八年努力,选育成甘肃省第一个甜菜新品种系01,并于1987年8月25—26日在黄羊镇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会议期间,专家鉴定组审查了试验总结、选育程序以及两年省区域试验结果,并鉴定了大面积生产示范田。该品种在河西地区表现块根平均比对照工农二号增加8.6%,  相似文献   

16.
甜菜新品种甘糖七号是由武威三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其母本为二倍体多粒雄性不育系MS2007—2A,父本为二倍体多粒授粉系P2007抗,母、父本按3:1比例配制而成二倍体多粒雄性不育杂交种。2009-2011年参加甘肃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其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达到甘肃省甜菜新品种标准。2012年1月在兰州召开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认)定通过,认定编号:甘认甜菜2012003。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自1979年引进德国品种进行异地鉴定试验。1980年又与德国KWS公司签定了合作育种协议 ,目的一是选择适于垦区生产需要的优良品种 ,二是通过新品种试验进一步了解国外甜菜育种水平及动向。1979年~1999年共引进鉴定45个品种 ;先后有6个品种在九三地区及其它地区大面积种植 ,经过21年的引种、鉴定、推广 ,德国品种在九三地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缺点。1优点一是解决当时急需单芽种问题。80年代初 ,由于我国遗传单芽种还没有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九三垦区人少地多 ,种植甜菜间苗为主要问题 ,德国…  相似文献   

18.
甜菜新品种'HDTY04'是以新型细胞质二倍体单胚雄性不育系'MDms4-3'为母本,以'DP30'多胚二倍体授粉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4—2015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鉴定中,平均根产量为59930.1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3%,平均含糖率为18.40%,比对照品种提高1.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是由3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品种。该品种根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能力较强。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1号提高10.37%、0.56度、14.1%。吉甜204属标准偏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酒引抗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引抗4 号是1990 年从德国引进的甜菜新品种KWS5007 ,经多年多点小区试验、对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鉴定筛选的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在1994~1996 年的生产示范中,酒引抗4 号平均根产量为59973kg/ hm2 , 比对照增产72% , 含糖15.5 % , 比对照提高3 .8 度, 平均产糖量为9300kg/hm2 ,比对照提高668 .3% ,并且抗甜菜丛根病,发病率比对照降低90 % ,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甜菜丛根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