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研究2009-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情况。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采集自我国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7省的227份组织和血清样品进行PCV2和PRRSV检测。PCV2a感染率为15.9%,PCV2b感染率为44.5%,PRRSV感染率为45.8%,其中17份样品表现为PCV2a和PRRSV的混合感染,50份样品表现为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10份样品表现为PCV2a,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分别占样品总数的7.5%,22.0%和4.4%。猪群中PCV2和PRRSV的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率也较高,加重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CSFV,SIV,PCV2,PRV和PRRSV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照GenBank中的猪瘟病毒(CSFV)、猪流感病毒(SI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毒(PRRSV)基因序列,设计了5对引物分别用于扩增CSFVE2、SIV、PCV2ORF2、PRVgB、PRRSVN基因的目的片段。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CSFV、SIV、PCV2、PRV和PRRSV的多重PCR(mPCR)诊断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该mPCR对5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0pg。而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猪细小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多重PCR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SIV、CSFV、PCV2、PRV、PRRSV单个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抗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从辽宁省各地区采集猪血清样本,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抗体。结果,910份样品中有451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9.6%;抽检了10个规模化养猪场共280份样品,阳性率高达70.0%;抽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猪血清样品,种母猪阳性率最高,为73.8%,仔猪次之,为67.5%,育肥猪最低,为37.0%。调查证明辽宁省各地区普遍存在HEV感染,被采集血清的成年猪未表现临床症状,说明HEV在本地区的猪群中主要表现为隐性感染,仔猪有少数出现症状,诊断为HEV与猪瘟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混合感染。关键词: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血清学调查;猪;  相似文献   

4.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定量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载量,建立PEDV的Real—timePCR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PEDV的M基因片段,构建含有M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用该重组质粒进行SYBRGreen I Real—timePCR,来建立检测PED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在(5.56×10^2-5.56×10^7)拷贝/皿范围内,所建立方法具有优良的线性关系,其决定系数为0.9996,扩增效率为99.5%,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只有一个特异性峰,无引物二聚体峰,熔解温度为(81.18±0.21)℃。该方法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II型等猪源病毒均检测不到扩增产物,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3%,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Real-time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性高,可用于PEDV的定量检测及其早期感染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5.
摘要: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基因序列及其相关的RT-PCR检测方法,根据TGEV S蛋白基因和PEDV S基因各设计一套特异性通用引物,扩增目的带分别为426bp和584bp。通过对相关病毒检测,建立了TGEV和PEDV通用型二联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为TGEV和PEDV的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使用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一种以猪的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猪的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TGEV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就TGEV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旨在为探索对该病的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找出河南省猪瘟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猪瘟强毒株感染情况,查实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方法] 使用ELISA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301份病猪的样本进行猪瘟强毒抗原及细菌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了猪瘟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流行范围情况及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对猪瘟阳性猪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后没有效果的猪场进行了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检测,确定混合感染情况。[结果] 猪瘟在河南省流行广泛;猪瘟病毒的平均检出率为26.25%;细菌感染占猪瘟病毒总阳性样本的25.31%;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综合性防治措施实施后对大部分猪厂效果明显;但对混合感染的猪群效果不好;[结论] 猪瘟与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造成猪瘟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是净化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态     
<正>我国研制成功猪腹泻三联活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制成功"猪腹泻三联活疫苗"并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一种"一针防三疾"的新型疫苗,可有效应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型),尤其对控制混合感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自2010年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在我国大规模扩散,造成7日龄内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很难区别。由于本病常发生于冬季,因此人们一般把本病归入猪的冬季腹泻病之列。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分析上海梅山猪携带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 PERV)的情况,为该猪种作为器官移植供体的生物安全性提供现实依据,笔者从上海嘉定区梅山猪育种中心的梅山猪封闭群内随机采集45头猪的耳组织,并构建耳成纤维细胞系,利用PCR检测PERV前病毒核心蛋白基因(gag)、多聚酶基因(pol)以及囊膜基因(env)的基因组DNA,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mRNA表达状况。结果发现被检测的45份样品均携带完整的3种亚型的PERV前病毒DNA;RT-PCR结果显示,45份样品中有40份同时有PERV-A和PERV-B两种亚型的表达,还有5份样品仅检测到PERV-B亚型的表达,未检测到PERV-C亚型的表达。鉴于生物安全性方面的考虑,该猪种能否作为人异种移植的供体仍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1.
部分地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株S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aenteritis, TGE)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本研究以不同地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株的S基因为靶序列,序列分析不同地区TGEV病毒株S基因的同源性和进化性关系,序列分析包括遗传距离测定、进化树分析和碱基替换分析等。结果表明:S基因在TGEV不同毒株间高度保守,但S基因存在腺嘌呤碱基(A)向胸腺嘧啶(T)突变的倾向。本研究通过对TGEV S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可为深入研究TGEV的毒力变化和流行病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TGEV S基因A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位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ae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 I和Xhol I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A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填补了中国国内单独针对此位点进行研究的空白,也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猪圆环病毒2型(PCV2)对伪狂犬病弱毒苗(PRV)免疫反应的影响,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仔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单接种和共接种PCV2与PRV后调节性细胞因子IL-4、IL-10、IL-12p40及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RV能引起IL-4、IL-12p40与IFN-γ的mRNA表达上调,PCV2能引起IL-4、IL-10与IL-12p40的mRNA表达上调;而且,PCV2能抑制PRV诱导IL-4、IL-12p40及IFN-γ的mRNA表达上调,其中对IFN-γ mRNA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5),提示PCV2可能会对PRV的细胞免疫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猪伪狂犬病毒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区分猪伪狂犬野毒株及基因缺失疫苗株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2.23×101拷贝/μL,比常规PCR检测方法高100倍;同时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均为阴性,无交叉反应;对30份疑似病料的TaqMan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和33%,两者符合率90%。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大量样品,可适合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感染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检测了PCV2实验感染仔猪血清中PRV疫苗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将仔猪随机分成二组,一组仔猪进行PCV2接种和PRV疫苗免疫而作为PCV2组;另一组仔猪不予PCV2接种但进行PRV疫苗免疫而作为对照组。所有仔猪在PCV2接种后14天均进行PRV弱毒疫苗免疫,用间接ELISA检测仔猪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到PCV2接种后14天,PCV2组仔猪全部出现PCV2病毒血症。在PRV疫苗免疫后7天,多数仔猪血清中可检测到疫苗抗体之后疫苗抗体含量逐渐上升,在免疫后14天时对照组疫苗抗体水平显著(P<0.05)高于PCV2组,但在免疫后21天时两组之间抗体水平没有差异。研究结果显示:PCV2实验感染仔猪的PRV疫苗抗体产生出现延迟,表明PCV2感染可抑制PRV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plxas-N,该质粒能表达互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基因全长的反义RNA序列。用质脂体方法将重组质粒plxas-N转染至PA317细胞中,经抗生素G418(500μg/ml)筛选出稳定的产毒细胞克隆。分别扩大培养细胞克隆,取其上清液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测定细胞克隆产生的重组病毒滴度,并用高滴度重组病毒感染IBRS2细胞。提取被感染的IBRS2细胞的总RNA,RT-PCR证明plxas-N整合到IBRS2细胞基因组。通过TGEV分别感染IBRS2和IBRS2抗性细胞产生的病变,结果表明该反义RNA对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近50%。  相似文献   

17.
白头翁素对PRV、E.coli混合感染性腹泻肠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头翁素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对腹泻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利用猪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建立腹泻模型,采用电镜技术动态观察白头翁素对腹泻小鼠肠道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揭示白头翁素防治腹泻的机制。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肠绒毛损伤严重,表现萎缩脱水、空泡化和绒毛顶端膨大基底缩小的特征。白头翁素防治组小鼠肠道损伤明显减轻,肠道粘膜恢复时间显著缩短。结果表明,白头翁素对轮状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性腹泻具有显著防治功效,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肠道粘膜损伤并加速粘膜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