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阳市是一畜牧业大市,1996年以来,我们从邵阳的实际出发,在大力发展专业大户、专业群、专业村的基础上,加大规模养殖力度,积极变革生产经营方式,大力推广集约化养殖小区生产经营形式.养殖小区按照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布局,统一建栏,统一种苗,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户饲养.以龙头公司为依托,以联合办场为纽带,采取“公司十农户”进行养殖业生产的大规模开发,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目前这一生产经营形式已在邵阳市9县1市3区广泛推开.今年全市规划兴建各类养殖小区262个,目前已建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养殖小区125…  相似文献   

2.
信息之窗     
上海家禽养殖有“特区”上海南汇区出现一种标准化饲养“特区”,分散的农户经培训后,集中进专门小区承包饲养。南汇区航头镇汇达村的养殖小区,一边是成片的桃树,一边是40多个大棚(标准禽舍),每个大棚有50米长、60米宽。据介绍,养殖小区一次可投养10多万只家禽,年饲养家禽可达50万只。小区建有相应的附加设施和设备,可做到统一引种、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用药、统一屠宰加工。目前,养殖小区还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和《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的认证。据介绍,南汇地区现有养殖户650余户,但其中成规模的养殖场只有20余户,大部分属于单家单…  相似文献   

3.
泽学 《中国家禽》2005,27(2):6-6
上海南汇区出现一种标准化饲养“特区”,分散的农户经培训后,集中进专门小区承包饲养。南汇区航头镇汇达村的养殖小区,一边是成片的桃树,一边是40多个大棚(标准禽舍),每个大棚有50米长、60米宽。据介绍,养殖小区一次可投养10多万只家禽,年饲养家禽可达50万只。小区建有相应的附加设施和设备,可做到统一引种、统一防疫、  相似文献   

4.
畜禽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革命性的转变,是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统一建设有一定养殖规模的较为规范、管理严格的畜禽饲养场所;小区远离村庄(或居民生活区),专门从事某一种特定畜禽养殖,区内饲养和防疫设施完备,粪污处理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在政府优惠产业政策的导向下,各地纷纷建起了多种组织形式的奶牛养殖小区,旨在把分散饲养的奶牛养殖户或加上其它被鼓动新从事奶牛养殖的人员,把饲养的奶牛或筹集资金从各地(包括国外)购入的奶牛集中在一个区域内饲养,实施“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的六统一制度,通过引进现代奶业的新设备、新技术.使奶牛业迈向集约化饲养、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6.
畜禽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区域内,按照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养殖要求统一建设,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畜禽饲养区,畜禽养殖小区的基本要求;距离村庄或居住生活区500m以上,专门从事某一特定畜禽养殖,区内饲养设施和防疫设施完备,粪污处理配套,技术规程统一,管理措施一致,  相似文献   

7.
奶牛养殖小区的设计与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及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奶牛养殖小区不断涌现。奶牛养殖小区实行“六统一分一集中”式管理,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饲养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奶牛分户饲养,集中机械化挤奶。奶牛养殖小区的建筑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1 科学规划   应根据当地特点和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土地,合理兴建畜牧养殖小区,并确保畜牧兽医专家全程参与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的规划、选址、建舍等过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畜牧养殖小区的统一管理,切实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有效地预防疫病,为改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和生产健康的家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罗古生猪养殖小区,是湖南安仁县安坪镇石门村罗古组28户生猪养殖户按照"分户饲养、人畜分离、集中独立"的原则,采取类似规模养殖场的设计与管理模式,联合建起来的标准化养殖小区.  相似文献   

10.
养殖小区,也称作饲养小区、养殖园区,是指在位于村落外的某一地块集中建若干畜禽舍、联户饲养的方式。这种养殖方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在北方畜牧业比较发达、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尤其是专业养殖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按照饲养的畜(禽)种,养殖小区可分为生猪、蛋鸡、肉鸡、肉鸭、蛋鸭、肉鹅、肉牛、奶牛、肉羊、特种养殖和综合养殖小区。近几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养殖小区发展较快。据对11个省市的统计,各类养殖小区已近4万个(见表1)。一、养殖小区的组织形式养殖小区的出现,从客观上反映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过去,畜…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将以饲养小区为载体,通过“六统一”推行标准化养殖,从源头上杜绝滥用药物以及各种饲料添加剂的行为,最终实现对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据了解,农业部提出了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以使分散的家庭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利用饲养小区这个载体将龙头企业、饲养小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户联结起来,建立起有效的产销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养殖,龙头企业按照标准化生产,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使分散无序的…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牧业小区 牧业小区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统一的饲养管理、统一的防疫规程、统一的卫生条件、统一的建筑模式,饲养同一种畜禽品种的养殖小区。 二、建设牧业小区的技术措施 (一)牧业小区建设的总体要求(1)新建牧业小区应建在无疫区内,牧业小  相似文献   

13.
奶牛养殖小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型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利用养殖小区作为载体,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养殖户组成产销加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使农户分散无序的家庭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转变,从而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小区的基本模式是离开村镇,按一定标准统一建设,集中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构成专门饲养奶牛的生产群体。各地在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上已创造出不少好经验,如在养殖小区建设上做到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水电供应,统一环保设施,统一施工建设;在养殖小区运行管理上实行…  相似文献   

14.
贵州盘县自2000年开始建立了以黄牛饲养为主的饲养小区113个,对规模化养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畜牧小区建设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1.畜牧小区建设的组织形式:以自然村寨为单元,由养殖户自愿组合。统一规划小区;统一圈舍标准,集中建设附属配套设施;对家畜进行集中饲养。或者是  相似文献   

15.
奶牛养殖小区采用统一建区、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挤奶、统一防疫、统一改良、统一安排居住、分户饲养的“七统一分”模式.采取人、牛、料、奶、粪五分离管理方式,采取办公区、生产区、挤奶区、粪污处理区、配套服务区、病畜隔离区、青贮区相分离。净道、污道分开的规划布局。这种小区养殖的管理模式在目前甚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解决小规模散养牛进入规模化养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生鲜乳质量管理、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从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获悉,石家庄市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作为重点项目工程,加强奶牛养殖基地建设,推广养殖小区饲料采购统一供应模式,从源头上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2013年,畜牧水产部门将鼓励奶牛养殖小区通过买断、控股、入股等方式向规模养殖场转型,力争三年内实现40%的奶牛养殖小区过渡到牧场模式(五个奶站以下的县市区不少于一个),今年实现15%。暂不具备转型条件的小区采取"四统二分"的养殖模式(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挤奶、分牛计量、分户核算),变各持产权"集中式散养"为各持产权"集中式统一饲养",  相似文献   

17.
<正>标准化养殖小区可以理解为,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按照集约化养殖要求,建立有一定规模的较为规范、严格管理的畜禽饲养园区,园区内饲养设施完备,技术规程及措施统一,粪污处理配套,饲养畜禽品种单一,由多个养殖业主共同进行标准化养殖。  相似文献   

18.
从7月26~28日在山东潍坊召开的全国饲养小区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上获悉:农业部为全面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将以饲养小区为载体,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推行标准化养殖,使分散的家庭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从源头上杜绝滥用药物以及  相似文献   

19.
政策     
《畜牧市场》2003,(12):35-35
农业部将大力推行饲养小区标准化生产 农业部将以饲养小区为载体,通过“六统一”推行标准化养殖,从源头上杜绝滥用药物以及各种饲料添加剂的行为,最终实现对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 这是从近日在山东潍坊召开的全国饲养小区暨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上获悉的。据了解,农业部提出了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0.
畜牧小区是农户分散小规模饲养到规模化养殖的一种过渡形式,特点是统一规划、统一引种、分散饲养、集中销售,按照标准化养殖实行统一管理,有利于科学饲养、规范化操作、产业化经营,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