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福建省早杂优区试灰色聚类及灰色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灰色聚类方法分析18个参试点,属于高产点占38.9%;属于中产点占33.3%;属于低产点占278.8%。布点具有代表本省各种稻田生态类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应用灰色统计方法分析10个参试组合。属于高产组合有V优77,地优77,优I64和V优64四个;属于中产组合有V优40,汕优88;V优29-11,地优090和V优88五个。性于低产组合有V优090。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Ⅱ─32A特征特性的系统观察及单株选择、成对回交,提高了 不育系纯度,大面积制种平均亩产超过200公斤。 Ⅱ优46、 Ⅱ优64、 Ⅱ优63、 Ⅱ优 62—16等新组合,丰产性好、优势强、抗性好。 Ⅱ优46、 Ⅱ优64已通过丽水地区农 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1991年Ⅱ优系统组合种植面积4万余亩,预计1992年将迅 速扩大,单季稻区可基本实现对汕优63、威优63组合的更换。  相似文献   

3.
2007年早季引进杂交早稻组合金优2155、T78优2155、中优2155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种植,结果表明:T78优2155表现产量高、抗性好、不易倒伏,可作为上杭县南阳镇早杂优主要推广品种;金优2155、中优2155可作为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4.
18个水稻新组合在皖南山区种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比较了18个水稻新组合在皖南山区种植的田间表现,从中筛选出了天优华占、科优8377、Y两优1号、川香8号、Y两优302、D优202、深两优5814等7个适宜皖南山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特别是天优华占、科优8377这两个生育期一短一长组合系目前最佳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2005年在湘东的醒陵市系统地研究了准两优527、Ⅱ优602和两优培九等9个超级稻新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与高产栽培技术,为超级稻在湘东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表明.准两优527.Ⅱ优明86,P88S/0293,D优527.Ⅱ优602等可在湘东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V20A/8312     
V20A/8312由湖南宁远县农业局1983年在测64—7恢复系中选择的早熟单株,与V20A配组选育而成。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6年参加零陵地区区试,亩产448.7kg,比对照湘矮早9号亩产394.5kg,增产13.74%,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第二位,比威优49亩产466.2kg减产18.9kg,减产4.2%。无显著差异,但生育期短4天以上。日产量为4.19kg,与威优49同居首位。1987年参加湖南省区试,16个点平均亩产462.5kg,比对照威优49减产4.6%19比湘早籼1号增产8%,…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两系杂交早稻进行试种比较,结果表明:陆两优819、德两优早9号、株两优426三个新组合熟期较早,丰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中印杂交稻新组合易地种植的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龙兴  KiniAV 《杂交水稻》1999,14(1):22-25
对中国选育的杂交稻Ⅱ优2070和印度选育的杂交稻Ⅰ优005在中国杭州及印度Bangalore两地种植的生长优势和产量优势作了比较研究,Ⅱ优2070引种到Bangalore,生育期缩短12d,却具有较大的产量优势(10~12t/hm2),表现为穗多粒重、结实率高。Ⅰ优005引种到杭州,生育期缩短15d,属中熟组合,产量中等(7.5t/hm2),但米质、食味较好。与Ⅱ优2070相比,Ⅰ优005在分蘖期新根出生多,新蘖出生快,死苗败苗轻;抽穗整齐,转色好,剑叶光合速度及蒸腾强度在齐穗后下降较缓慢。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大面积制种田对T优15的双亲特征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掌握了杂交早稻T优15双亲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T优15组合高产优质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V20A/TO435     
TO435恢复系是湖南省衡阳市农科所用TO494为母本,IR26为父本的杂交后代经测交选育而成。1产量表现1985年参加湖南省杂交早籼新组合联合鉴定,6个点平均亩产448.35kg,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9.96%,达极显著水平,日产4.015kg,全生育期平均111.7天,比广4迟熟1.1天。1986和1987年连续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18个点和16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498.5和442.4kg,比对照湘早籼1号分别增产1.28%和3.3%,日产为4.32和3.85kg,比对照高0.11和0.21…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新组合I优333ⅠYou333,newhybridcombinationwithhighyieldandgoodgrainqualityI优33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优IA为母本,333为父本配制的优良籼型杂交稻组合。1995年引入我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两优培九再生利用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示范实践表明,两优培九在赣西北双季稻改制田和光照充足的一季稻区可蓄留再生稻。据试验,两优培九两季(头季加再生季)单产比协优63增产0.93t/hm^2,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头季稻比协优63增产1.08t/hm^2,差异极显著;再生季比协优63减产0.15t/hm^2,差异不显著。两优培九的倒2、倒3节再生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两个节位的再生稻产量占总产量的94.2%以上。在栽培技术上要着力抓好“三早、三严、三过硬”。  相似文献   

13.
Ⅰ优198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程乐根1严钦泉2(1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沅江,414100)(2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长沙,410128I优198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优IA与恢复系92-198(简称198)配制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7年2...  相似文献   

14.
嘉禾优5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强优势籼粳杂交稻组合,其生育期较早,分蘖力中等,叶色较淡,米质优,穗粒结构协调,高产潜力大。嘉禾优5号在2021年超级稻百亩方测产验收中平均产量达到831.8 kg/667 m2。文章总结了嘉禾优5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通过Ⅱ优辐819与两优培九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进行的对比栽培试验,说明了Ⅱ优辐819在闽北有更高的生态适应性和推广价值,并制定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两系法杂交水稻培两优288在长沙县试种两年,表现生育期适中,耐肥抗倒,后期落色好,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而稳,米质优,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1997年长沙县将培两优288列为重点推广品种。为了达到以多穗取胜,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采用了盘育抛秧高...  相似文献   

17.
朱贵平 《杂交水稻》2001,16(4):26-27
概述了协优914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针对山区特点,提出了协优914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肖长明 《再生稻》1995,(1):57-62
通过剥鞘观测再生芽伸长情况结果表明:(1)头季幼穗分化初期,总芽均长相应较长,以后逐渐降低,到穗分化20天左右降至最低,以后再生芽处于潜伏状态,生长非常缓慢,直至齐穗后20天左右,再生芽生长又逐渐加快,进入明显生长期。头季完熟前后,再生芽生长最快。日均生长量Ⅱ优63达2厘米,优Ⅰ63达1.8厘米。与汕优63比较,优63,优Ⅰ63的再生芽萌发伸长早,伸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9.
中百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新近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于2006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在江苏省大丰市上海农场种子生产基地,进行了中百优1号的初次大田制种试验与技术研究。本文介绍了中百优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提出了中百优1号高产制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自育优质香型两用核不育系360S与明恢63配组,育成了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两优363。两优363不仅产量较高,而且米质优,理化指标和食味口感鉴评均达到优质米标准。2000年通过了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