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山茱萸幼树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 6400光合分析仪,研究了太行山退耕还林地山茱萸幼林在20℃温度条件下,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内的叶片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00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山茱萸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PAR之间的回归方程:Pn=-8×10-6PAR2 0 0222PAR 1 9509,相关系数可达0 9524(n=33);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387 50μmol·m-2·s-1、17 4μmol·m-2·s-1、0 0663mol·mol-1;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 0013PAR 5 637,线性相关系数达0 9830;叶片水分利用率(WUE)随PAR增强呈明显的抛物线状变化趋势,二者相关系数可达0 9222(n=33);(2)1200μmol·m-2·s-1PAR条件下,Pn与[CO2]之间回归方程Pn=-2×10-5[CO2]2 0 0502[CO2]-2 9656,相关系数接近于1 0(n=30),CO2饱和点、补偿点及羧化效率分别为1255μmol·mol-1、60 5μmol·mol-1、0 0406;Tr随[CO2]的增加呈直线下降趋势,但二者关系并不明显,WUE与[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4×10-6[CO2]2 0 0084[CO2]-5 5052。相关系数接近于1 0(n=30)。  相似文献   

2.
以桢楠、香樟、红椿3个珍贵树种的1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了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均表现为桢楠>香樟>红椿,而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 Ci)、蒸腾速率( Tr)则表现为桢楠<香樟<红椿,在影响光合作用的各因素中, Tr在树种间的差异相对显著,表明影响3个树种有效光合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为蒸腾作用;(2)3个树种叶片的Pn值表现出了相似的对光照强度( PAR)与CO2浓度的响应趋势,即在低光照强度或CO2浓度下, Pn值随着PAR或CO2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而在高光照强度或CO2浓度下, Pn值增加的趋势变缓,其中香樟叶片光补偿点( Lcp )及光饱和点(Lsp)分别为67.50μmol/(m^2· s)与473.10μmol/(m^2· s),其 CO2补偿点(Ccp)和饱和点(Csp)为111.30μmol/( m^2· s)与1681.00μmol/( m^2· s),均较红椿和桢楠高,其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 )也高于红椿和桢楠;(3)3个树种的Pn、 Tr、 Ci、 Gs和WUE参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且均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其中, Pn参数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且午前明显高于午后。  相似文献   

3.
金森女贞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金森女贞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结果表明:金森女贞的单日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造成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相似,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Ci和PAR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Tr与PAR、RH和VP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金森女贞的光补偿点(LCP)为16.67 μmol/(m2·s),饱和点(ISP)约为1 000 μmol/(m2·s),属于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闽楠幼林光合特性,采用Li-6400(Li-Cor,美国)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3年生闽楠幼树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闽楠Pn、Tr、Ci、Gs、WUE日进程分别呈"双峰型"、"单峰型"、"倒S型"、"双峰型"、"倒Z型"曲线,其日均值分别为2.33μmol/(m~2·s)、1.23μmol/(m~2·s)、259.45μmol/mol、0.029mmol/(m~2·s)、2.43μmol/mmol;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闽楠幼苗LCP较低,为36.07μmol/(m~2·s),LSP较高,为1 434.58为μmol/(m~2·s),对光的利用范围相对较广,属于耐荫植物但又能忍受一定的光强;光响应下Pmax值为4.98μmol/(m~2·s),CO2响应下为10.01μmol/(m~2·s),均较小,说明闽楠光合潜力较低,是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长果安息香是稀有濒危植物,国家II级保护植物。为探明长果安息香光合蒸腾特性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夏季晴朗天气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4年生长果安息香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X1)、气温(Ta,Xs)、光合有效辐射(PAR,X3)、空气相对湿度(RH,X4)、大气CO2浓度(Ca,X5)以及胞间CO2浓度(Ci,X6)的日进程。结果表明:长果安息香Pn与Tr日进程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水分利用率(WUE)在早、晚较高并在中午出现一次回升;应用逐步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到了长果安息香的Pn和Tr日变化的最优方程:Y(Pn)=32.719+0.001X3+5.554X1-0.058X5-0.251X2(复相关系数R=0.681,F=44.204,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942);Y(Tr)=4.613+12.353X1-0.057X4-0.002X6(复相关系数R=0.913,F=341.779,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28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AR、Gs、Ca、Ta与长果安息香Pn的日变化呈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长果安息香Pn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的顺序为CaTaPARGs,总效应顺序为TaCaGsPAR;Gs、RH、Ci是长果安息香Tr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顺序均为GsRHCi。  相似文献   

6.
桂林岩溶石山光蜡树群落常见植物夏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的光蜡树Fraxinus griffithii、一叶萩Securinegasuf-fruticosa和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在夏季中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夏季,林冠层光蜡树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064μmol/(m2.s)和20μmol/(m2.s);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12:00时,其值为4.45μmol/(m2.s),16:00时出现第二个峰值2.74μmol/(m2.s),与最大峰值相比降幅达38.43%。光合有效辐射V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EWUE的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日变化呈"W"型曲线。光蜡树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林下植物一叶萩和粗糠柴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396,562μmol/(m2.s)和7,5μmol/(m2.s)。  相似文献   

7.
为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科学引种和稳产高产,对油茶的5个无性系幼苗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油茶5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为非气孔限制型。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规律趋于一致,胞间CO2浓度(Ci)与Pn负相关。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进行光响应拟合,其拟合程度较高,油茶5个无性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在3.8~7.2μmol/(m~2·s)之间,光补偿点(LCP)在7.57~11.56μmol/(m~2·s)之间光饱和点(LSP)在752.55~833.33μmol/(m~2·s)之间。不同油茶无性系的光合能力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湘林97号的光合能力最强,湘林1号和湘林7号其次,湘林81号和湘林82号最弱。  相似文献   

8.
思茅松干季光合生理日动态及光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思茅松干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分析了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思茅松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均呈三峰曲线,Pn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4:00和17:00,最高峰出现在光强最强、温度最高的时刻(14:00),胞间CO2浓度(Ci)变化方向则相反.Pn、Tr和气孔导度(cond)与主要环境指标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Pn、Tr与PAR、Ta和RH的相关程度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Coind与Ta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P<0.05).PAR是影响干季思茅松Pn和Cond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Tr是受Ta影响最强烈的生理因子.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的思茅松光饱和点(LSP)为1800μmol·m-2·s-2左右,表现为典型的阳性树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深对芦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设置20cm,40cm,60cm,80cm等4种水深条件,采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对不同水深条件下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光响应过程的测定分析。探讨不同水深对芦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阐明芦苇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对水深和光照强度的响应规律,明确芦苇维持较高光合生产力的水深范围。结果表明:芦苇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等光合生理参数对水深和光强(PAR)显的阈值响应。一定范围内,Pn值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水深达到60cm时,同一光强下芦苇的Pn值较大。PAR小于1600μmol·m-2·s-1时,Tr随PAR上升一直上升。当PAR达到1600μmol·m-2·s-1左右时,Tr出现最大值。芦苇在广泛的水深范围内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光强为200μmol·m-2·s-1左右时,4个水深梯度下,芦苇的水分利用效率都会达到最大值。当光强小于50μmol·m-2·s-1时,随着PAR的增高,LUE急剧上升;当光强在20-50μmol·m-2·s-1之间时,LUE达到最大值。当水深为60cm左右时,芦苇叶片各项光合生理指标都有较高的值。当水深处于此范围内时,对芦苇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水曲柳和紫椴、怀槐、五角枫、蒙古栎5种阔叶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光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和怀槐既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又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的光强范围是460~600 μmol/(m2·s).五角枫、紫椴和蒙古栎既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又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的光强范围是900μmol/(m2·s)左右.  相似文献   

11.
苦楝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苦楝叶片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12:00,最大净光合速率为5.63μmol/m2.s,光饱和点为13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34.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1031,CO2补偿点为78.5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32。其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低,表明它是一种既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又能适应较强的阳光辐射,对光适应幅度较宽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5种华南地区常用园林绿化藤本植物进行了光响应曲线的测定,并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了5种藤本植物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最大表观量子效率(ɑ)。结果表明:5种藤本植物对光照的响应存在着显著差异。使君子的LCP和LSP都比较低,能够充分利用弱光并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常春麻油藤的LCP和LSP高,对有效光能辐射的利用范围较宽。5种藤本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平缓的趋势;气孔导度随光强的上升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叶片胞间CO2浓度随着光强增大均呈现先快速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蒸腾速率呈现出线性平缓增长的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类似抛物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州南沙区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无瓣海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并探讨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叶片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和午后14:00时,并出现明显午休现象。影响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有光强、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无瓣海桑叶片的Tr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时,影响Tr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叶面温度、气孔导度和相对湿度等。无瓣海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00,1800μmol·m^-2s^-1左右,CO2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分别为50,900μmol·mol^-1左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法进行试验,分析了水分胁迫对1年生土沉香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光合特性以及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土沉香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在轻度水分胁迫( W1)条件下Pn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引起,而在中度水分胁迫(W2)和重度水分胁迫(W3)条件下Pn降低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水分胁迫条件下,土沉香幼苗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等根系参数均降低,说明土沉香幼苗的耐旱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核桃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香玲、鲁光、清香、西林3号、西洛3号5个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顺序为香玲>鲁光>清香>西林三号>西洛3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和双峰型;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香玲品种核桃苗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58.997、1 450μmo1·m-2·s-1。  相似文献   

16.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抗松材线虫病马尾松针叶的净光合速率,研究其夏季变化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抗性马尾松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时和15时,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这种现象不是由于气孔阻力的增大而引起叶肉细胞间CO2亏缺造成的,而是非气孔限制起着主要作用。(2)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空气温度(Tair)、叶片温度(Tleaf)、光合有效辐射(PAR)都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经过通径分析发现,对Pn起作用的最主要因子是PAR。  相似文献   

17.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观测了东部白松自然状态的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部白松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但两者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相同。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同步,气孔导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较净光合速率提前约2h。  相似文献   

18.
米老排林下种植6年的黄藤主茎长为0.28±0.04m,产生萌茎的植株占48%,平均拥有萌茎1.3±0.2条,远远低于相邻间伐50%的马尾松林下的黄藤;黄藤植株晴天全天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和相应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0.6μmol·m^-1·s^-1和0.05μmolCO2·in^-1·s^-1,远远低于空旷地上的1539μmol·m^-1·s^-1和3.11μmolCO2·m^-2·s^-1,表明米老排林下黄藤生长缓慢,可能与其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较低有关,若在米老林下间种黄藤需进行间伐以增加透光。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People have been working hard to find greening plants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resistance, quick growth and high coverage in barren mountainous areas (Wang Hansheng 2004; Wang Lixian et al. 2005).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planch, which is regarded as a vine with strong climbing ability, high coverage and less demand for soil water and nutrition, started to be valued (Zhao Guangde 2002; Zhang Yigong et al. 1999). But most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