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堂 《新农村》2015,(3):20-21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一般指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用途的作物。小杂粮营养价值高,是一种药、食兼备的重要食物资源。小杂粮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适于生产条件差的边角地、丘陵山地、新垦荒地和一些旱薄地种植,也可以与大宗作物如小麦、玉米等间作、套种、混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粮食结构;既可以大面积成片种植,也可以利用地埂地堰等农田隙地和房前屋后种植,同时由于它生长期较短,还可以作为灾后救荒的补种作物。小杂粮  相似文献   

2.
小杂粮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物。其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抗旱耐瘠,可在高海拔冷凉山地和干旱瘠薄地种植。文章分析了大同市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优势条件,总结了小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小杂粮生产的战略地位1.小杂粮易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生产力稳定2.小杂粮是保健食品原料作物3.小杂粮在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4.小杂粮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二、小杂粮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前景1.加入WTO为小杂粮生产发展带来机遇相比水稻、小麦、棉花等大宗作物,我国加入WTO后为小杂粮生产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从世界范围看,小杂粮栽培面积较小,生产规模小,产量有限,又由于小杂粮生产的地域性和劳动密集型等特点,产量水平低于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作物,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优质小杂粮产品将供不应求。此外,国际贸易的…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9,(24)
<正>小杂粮营养丰富,医食同源,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原料作物,也是畜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小杂粮抗旱耐瘠、经济效益高,对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府谷县独特的气候和立地条件适宜小杂粮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统称,一般是指我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以外的小作物,主要包括绿豆、红豆、谷子、莜麦、荞麦等作物,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生长期短、产量低、面积小、耐旱耐瘠薄而且营养价值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人们的饮食结构不健康引起了各种疾病,所以人健康、营养价值高而且又具有保健作用的杂粮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伴随着小杂粮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引发了一起小杂粮种植的高潮。所以我们根据当下小杂粮的现状对小杂粮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永胜县海拨2000m以上地区种植烤烟,大小春两季种植热量不足,若只在大春季种植烤烟,则烤烟连作病虫害发生严重,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影响烤烟质量和效益。通过在小春季以间作方式种植生育期较短的优质小杂粮,可以达到提高大小春两季作物效益,减少生产成本、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解决大小春两季作物争季节、争热量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云南省烤烟种植在2000m以上地区较多,此方法可作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是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特殊用途的作物。小杂粮营养价值高,兼备药、食双重功效,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小杂粮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适于生产条件差的边角地、丘陵山地、新垦荒地和一些旱薄地种植,也可以与大宗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实行间作、套种、混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粮食产量结构。既可以大面积种植,也可以利用地埂地堰等农田隙地和房前  相似文献   

8.
小杂粮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物。其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抗旱耐瘠,可在高海拔冷凉山地和干旱瘠薄地种植。文章分析了大同市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优势条件,总结了小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玛纳斯县种植小杂粮作物进行比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玛纳斯具有发展小杂粮优势。  相似文献   

10.
谷子是阳曲县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300公顷以上,收获谷子10万千克左右。然而由于粟叶甲苗期的为害,年损失谷子0.5万千克,年平均损失率5%以上,严重年份损失15%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小杂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谷子也不例外。谷子种植面积有增无减,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绿色食品”战略的实施,小杂粮生产在平山县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但是,由于我县小杂粮产业化程度低,严重制约着资源优势的发挥。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小杂粮的整体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针对制约小杂粮生产的因素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文霞 《河南农业》2016,(25):57-57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较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域分散,种植方式特殊,有特种用途的禾谷类和豆类作物。豫北地区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豇豆等。一、豫北地区小杂粮生产情况据调查,豫北地区近年来小杂粮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安阳县为例,安阳县是河南省产粮大县,粮食种植面积在11.33万hm~2,  相似文献   

13.
<正>小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地域性强、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可以说除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和薯类六大作物外的粮豆作物均属小杂粮。小杂粮主要包括荞麦、燕麦、高粱、籽粒苋、青稞、绿豆、黄豆、豌豆、蚕豆、菜豆、扁豆和豇豆等。小杂粮生长环境独特,富含营养元素,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无公害绿色有机珍品。我国小杂粮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悠  相似文献   

14.
山区小杂粮生产优势及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地 ,在粮食生产中 ,半山、高山区小杂粮作物占全县播种面积 5 % ,根据其经济价值、营养及市场产业发展前景 ,从山区发展小杂粮的有利条件和环境入手 ,在种植方式、品种、管理以及绿色产业生产要求 ,提出发展小杂粮的生产措施 ,使该作物真正造福于人民 ,为山区致富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北方偏远地区农民种植着多类小杂粮作物,当地有着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农户多作物种植以及贫富农户作物种植的差异发现,贫困农户更倾向于多样性。建议政府和科研部门如果能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小作物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改变小杂粮被忽视的境况,既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减贫工作,使当地贫困人口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又有利于保护当地的作物遗传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尚 《河南农业》2011,(9):38-39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中原地区乃至黄淮海区域具有数千年小杂粮的栽培历史,主要栽培作物包括:谷子、高粱、燕麦、绿豆、小豆、普通菜豆、黑豆、豌豆等。小杂粮在旱作农作物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丘陵旱作区县域发展优势小杂粮产业的潜力分析 1.1 适应自然选择的需要:优质小杂粮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对自然气候、地力条件要求不严,并且由于这些作物根系发达,较其它作物抗寒、抗旱、耐瘠薄,既可在高海拨冷凉旱薄地区种植,又能与平川地大宗作物实行间作套种,轮作倒茬,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多种用途的多种粮豆.中原地区乃至黄淮海区域具有数千年小杂粮的栽培历史,主要栽培作物包括:谷子、高粱、燕麦、绿豆、小豆、普通菜豆、黑豆、豌豆等.小杂粮在旱作农作物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豫北地区小杂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以安阳市殷都区为例,常年粮食种植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种植面积在60.2万亩左右,占全区耕地面积63.4万亩的95%左右。小杂粮只占较小比例,仅在殷都区西部旱作农业区种植,常年种植面积为3.2万亩,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左右。但是,去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小杂粮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2  相似文献   

20.
正谷子是山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杂粮的重点作物之一~([1]),也是我国原产的粮饲兼用作物和营养保健作物,在保持作物多样性、稳定粮食生产和膳食结构改善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谷子具有抗旱、耐瘠、生育期短的特点,非常适合在丘陵山区和干旱贫瘠地区种植~([2])。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努力振兴小杂粮产业,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目前,山西省谷子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有效带动了贫困山区小杂粮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但经过多年的种植,谷子单位面积产量相对稳定,寻找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技术方法成为当前的研究方向。噻苯隆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它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能延缓植物衰老,增强其抗逆性,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谷子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谷子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