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低强度择伐作业与所配机械系统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实施低强度择伐作业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东北和内蒙古林区的森林资源及作业条件入手,系统地分析了低强度择伐作业对当今机械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建立适应强度择伐作业机械系统应遵循的原则,论述了低强度择伐作业的伐区机械系统构想。  相似文献   

2.
黄晓山  李泽厚 《林业科技》1994,19(1):49-52,54
本文对利用轻型绞盘机小集中作用进行了探讨。该方法对目前实行的大面积低强度择伐,低产林抚育和人工林间伐集材作业方式的改革将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搞好现有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是当前重要的课题。改大面积皆伐为大面积低强度择伐,改木材生产计划管理为采伐限额计划管理,是实现森林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一个带战略性的措施。搞低强度择伐,实行人机畜结合的集材方式。  相似文献   

4.
低强度择伐作业初探朱守林低强度择伐是指采伐强度低于30%的择伐。它是在“生态型”现代林业经营思想指导下产生的一种能有效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资源恢复和发展,并能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多种功能和效益的采伐方式。低强度择伐在日本等许多国家被广泛采用。关于...  相似文献   

5.
在几十年的森林经营实践中,全国100家大型森工企业之一的穆棱林业局总结出一套“森林系列经营管理技术”。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表明,这套系列技术是成功的,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大面积低强度择伐择伐强度一般控制在20%—30%,伐后郁闭度保留在0.5以上。作业时对采伐木和保留木要严格按标准选择。  相似文献   

6.
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对保留木与幼树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标准地的方式调查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前后常绿阔叶林林分中保留木和幼树幼苗的变化.结果表明:保留木的损伤与采伐木的胸径及择伐强度有关.胸径越大则损伤率越大.择伐强度亦然.择伐作业后幼树的破坏与择伐强度间无明显的关系.这与作业的具体情况有关.择伐后与皆伐未整地经一段时间.林内幼苗数量都有所增加,尤以皆伐作业和弱度择伐为最.  相似文献   

7.
1 大面积、低强度经营择伐的概念大面积经营择伐是指对塔河林业局内的61,8913ha的天然或人工用材林进行经营性质的择伐,这种经营择伐溶抚育伐、渐伐、生长伐、透光伐、卫生伐、疏伐、除伐等于一体,可以说是它们的代名词。所不同的是它必须以经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为第一宗旨。生产木材的过程也就是培育、经营的过程,它既不受林龄、林相、树种、林种、立地条件等自然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场天然林择伐作业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福建省国有林场天然林资源现状,本文对择伐的必要性、择伐作业中采伐木的选择、择伐强度和郁闭度的控制进行了论述,从而提出既可充分利用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好幼苗幼树,又能保证伐区作业质量的择伐采运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天然林择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按照森林永续利用的原则,从采运作业角度出发,提出对天然林因林因地实行择伐是保护利用天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对天然林择伐调查设计、择伐强度的选择、采集作业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低强度择伐既实现了木材利用又抚育了森林,促进了森林的更新演替。文章介绍了不同类型森林低强度择伐的技术要求、采伐木选择方法,从保护森林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低强度择伐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山地雨林原始林为对象,实施了择伐强度为0.0%(未采伐)、30.7%(低择伐强度)、45.3%(中择伐强度)、53.5%(高择伐强度)4种试验,观测和分析了择伐后13年间各种试验类型的乔木总碳储量、枯死木碳储量、进界木碳储量、保留木碳储量、树种组碳储量和径级碳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大,中强度择伐林分枯死木碳储量比率最低;低强度择伐和未择伐林分的保留木碳储量增长率、总碳储量增长率高于中高强度择伐林分;进界木碳储量比率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5.0%左右采伐强度是树种组碳储量增长较理想的强度;45 cm及以下径级保留木各径级碳储量增长率随择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45 cm以上径级保留木各径级碳储量增长率与择伐强度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福建省国有林场天然林资源现状,提出采用择伐方式的必要性,并对择伐作业中采伐木的选择、采伐强度和郁闭度的控制进行了论述,对充分利用天然林资源、保护幼苗幼树、保证伐区作业质量的择伐采运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林择伐10年后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含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不同强度(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择伐10年后林地凋落物进行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强度择伐作业10年后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和养分总量均下降,且下降幅度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加大.强度择伐和极强度择伐10年后林地凋落物及其养分含量仍未恢复,但弱度择伐和中度择伐则与未采伐林地比较接近,说明弱度和中度择伐林地凋落物及养分含量在择伐10年后基本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阔叶红松林择伐强度及更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地的森林结构,选择了不同的择伐强度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从更新角度看,随择伐强度的增加人工更新幼树长势越好,而强度低的择伐迹地长势不佳。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16.
穆棱林业局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总结出一条以永续利用为总体目标的森林经营道路。即采取大面积经营适强度择伐,对各边林分分别整治及以常规造林为中心,多层次地培育森林,准备作业工程和综合使用劳力的模式,从而使森林资源居全省之首,基本实现了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伐强度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 M.Godron 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和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天然次生林林分的结构及特征,根据低强度择伐对伐后林层结构的目标要求,确定了不同的林型所适于的择伐方式,并阐述了不同的择伐方式所采取的不同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天然次生林低强度择伐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天然次生林林分的结构及特征,根据低强度择伐对伐后林层结构的目标要求,确定了不同的林型所适于的择伐方式,并阐述了不同的择伐方式所采取的不同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tata(Lamb.)Hook.)人工林进行4种不同强度择伐作业,分别为弱度12.9%、中度23.5%、强度46.1%和极强度64.6%,分析不同强度择伐5 a后对植被、土壤和凋落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采伐相比,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蓄积量和断面积均随择伐强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增大;0~20 cm土层土壤密度、水分、孔隙状况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强度择伐下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总量均最大。综合比较得出,强度择伐5 a后林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改善效果较佳,更适宜南方山地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