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合理优化森林资源价值绿色核算的方法,在简要介绍广东省全民所有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和主要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森林资源价值绿色核算的特点,同时探讨森林资源价值绿色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森林资源价值绿色核算的建议,以期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尚属空白,文章对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实物存量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部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基础资料,掌握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现实森林资源数据库为基础,参照有关研究成果,选择森林资源核算评估方法,对高峰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核算评估,开发森林资源核算评估微机管理系统,开展森林资源核算评估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4.
在内蒙古红花尔基林区是全国沙地天然樟子松基地,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尚属空白,文章对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资源实物存量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部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基础资料,掌握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重要基础。文章阐述了回民区森林资产价值的核算范围及方法,并对森林资源价值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核算,可为今后森林资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中着重剖析了联合国发布的4个版本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有关森林资源核算的内容,具体从核算对象、核算内容、账户结构、估价方法等方面总结森林资源核算的变化趋势,以期对我国森林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实践提供指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7.
森林绿色GDP核算体系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森林绿色GDP核算是怎样的一个核算制度后,分析了森林绿色GDP的国内外进展,以及森林绿色GDP的核算研究现状.如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森林的各项环境服务价值核算研究,区域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等.通过对现行森林绿色GDP核算存在的森林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森林核算中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不协调、森林绿色GDP核算制度不健全、森林环境价位的核算及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后认为,必须尽快完善森林资源价值的核算;将森林的会计、专业统计核算与绿色GDP核算相互协调;建立统一的森林绿色GDP核算制度;建立适用的森林环境核算指标体系;完善森林环境价值的核算方法等.以此推动我国森林绿色GDP核算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绿色GDP的森林核算内容、方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绿色GDP核算由来综述的基础上,论述了什么是绿色GDP、绿色GDP核算、绿色GDP森林核算和发展趋势,并论述了绿色GDP森林核算的主要内容以及绿色GDP森林核算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应正确认识绿色GDP森林核算,指出绿色GDP森林核算仅仅是综合的森林资源与经济核算,是用森林资源的损耗、生态与环境的降级价值以及森林资源的恢复费用等对GDP的具体的调整,不能解决所有的林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资源价值研究经过森林木材价值计算、森林生态价值评估和森林资源总体价值核算3个阶段的发展,已形成包括森林实物资源价值、环境资源价值和社会效益价值的核算框架。由于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森林资源核算理论与方法还存在学科定位模糊导致理论与方法出现偏差,忽视森林生态功能与生态服务的差别导致核算结果偏大,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不规范导致结果不切实际等问题。提出明确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对象和目的,建立通用、科学、可测、简明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计算森林资源价值要考虑森林种类和所处的位置,准确区分森林资源的功能与效益和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结果要符合社会经济实际等5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补偿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目前仍处在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其实践性活动基本上没有进行。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活动有序的顺利进行,作者论述了森林资源的概念及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价值,提出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补偿。  相似文献   

11.
信息短波     
我国森林资源总价值13万亿元 中国森林资源有多少家底?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以相对 完整的方式,首先粗略估算了我国森林资源的价值——大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这笔次产在全国已核算的几种自然资源中,居第二位。 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是国家科委“自然资源核算”课题的子项目,通过本项研究,向国内  相似文献   

12.
针对森林价值评价中存在对物理量与货币量重复计算的问题,以山东省2006年森林资源价值计算为例,结合本地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前期数据采集信息量分析确定新的核算体系。提出应将森林资源严格定义,并将收益价值与成本价值严格区分,扣除超出森林资源范围以及重复计算的部分,利用经济学原理确定新的核算体系,重新计算森林资源价值。2006年山东省森林资源价值原核算结果为3 679亿元,重新核算的价值为1 493亿元,二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依据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的基础信息和资源核算的相关模型,以WEBGIS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以ASP.NET和MapGIS7-IMS技术为手段,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构建一个基于MIS与GIS的无缝集成系统,将遥感分类结果和GIS进行叠加,实现森林资源资产核算、森林资源生产核算、森林资源核算汇总及报表生成、森林资源空间分布动态查询与输出功能,从而为管理者进行资源评估和制定森林政策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目的,从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出发,试图建立绿色GDP综合核算体系,其中包括森林资源及其环境因子核算,从客观反映森林的多种价值出发,研究了森林的各种物质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十一五"林地和立木资源进行价值核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目的,从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出发,试图建立绿色GDP综合核算体系,其中包括森林资源及其环境因子核算,从客观反映森林的多种价值出发,研究了森林的各种物质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十一五”林地和立木资源进行价值核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永和 《绿色科技》2019,(11):255-256
指出了森林资源作为我国生态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森林资源管护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分析了当前森林资源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森林资源管护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设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生态文明体制的支撑工作之一,也是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在目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会计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提出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理论框架,并以森林资源为例构建了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核算系统,提出了从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到资产负债表的核算程序,可为在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纳入现代林业经济核算体制 1.1 实行森林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权为企业并充分调动企业主观能动性,促进森林资源的保值增值。 1.2 实行森林资源资产总值评估核算制度,建立森林资源资产总值台帐,并纳入林业企业核算和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核算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体,全面的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应该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2个方面。文中提出森林资源物量这一概念作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进一步提出以“标准森林单位”为核算森林资源物量的基本单位,通过将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森林折算为标准森林单位来核算森林资源物量;最后,基于中国第7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乔木林省域汇总数据进行了试算。结果显示:乔木林资源物量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最低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宁夏等;第7和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间隔期间乔木林资源物量增幅最高的省份为江苏、天津、北京等,物量出现下降的为湖南和江西;根据森林资源清查各省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之和与根据全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相差不大,表明我们所建立的乔木林资源物量核算体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我国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了森林资源资产与负债核算指标体系,其中,森林资源资产包括产品供给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森林资源负债主要从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保护支出两方面进行核算,并对深圳市龙岗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16年龙岗区森林总面积为13635.95hm~2,森林总蓄积量为158.51万m~3,从单位面积蓄积量来看,桉树林相思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2)2016年龙岗区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为311248.24万元,其中,产品供给价值、生态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分别占65.95%、33.6%、0.45%;(3)森林资源总负债为12018.13万元,其中,因森林资源耗减导致的价值损失11675.83万元,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342.3万元。开展森林资源资产与负债核算研究,对于摸清森林资源"家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类型自然资源的核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