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李鸿学 《饲料工业》2012,33(11):60-61
全面了解当前重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切实推动重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顺利实施佩戴二维码标识,实现网络数据传输与检索利用,使标识、技术、设备配套运行,形成系统完整、运转有序,符合国家要求的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有利于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了动物源性食品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中国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进行分析,以及面对当前农业部开展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和商务部推行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两个部委推行的可追溯体系.严格意义上讲,仅达到半程可追溯或局部可追溯。同时指出存在制约溯源系统的焦点:因体制原因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大问题是根本达不到防范或降低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为此,如何将两大系统进行适时对接——构筑“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溯源体系”实为必要!并针对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在技术层面。从动物标识与识读环节、数据录入与传输环节及数据存储与管理环节,围绕核心的动物标识和数据中心,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实现动物繁育、养殖、运输、屠宰、肉制品批发、深加工零售的全程监控应用的难点,以及未来全程溯源体系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具有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追踪和溯源的能力,在动物疫病控制、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控制及监管,以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建立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的目标、原则,标识技术研究,以及可追溯管理,提出了建立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追溯体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动物疫病溯源体系,又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动物卫生监督领域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监管和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管的一项全新技术。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强化动  相似文献   

5.
如何实现生猪及其产品可追溯体系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行生猪及其产品可追溯体系是有效解决生猪疫病防控,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论文阐述中国生猪疫病防治出现新的问题与动物产品安全的现状。同时,针对国内外动物屠宰生产的差距,采用动物标识技术方法,实施可追溯体系,达到减少人畜共患病和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解决人们食用肉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介绍中国进行可追溯系统试点研究的进展,以及面对制约溯源系统的问题,指出应用的难点与未来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农业部近年来重点推广的项目之一,2007年至今辽宁省实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已有一年多。这期间,笔者体会颇深,现将工作中的有关体会总结如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分为三个系统。  相似文献   

7.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简称动物疫病溯源体系。该体系是动物卫生监督领域,对重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新监管手段和先进技术举措。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8.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门户是一个综合性管理平台,集成基础数据管理、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溯源物资管理、溯源业务管理、养殖信息上报系统等系统,是实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门户(以下简称追溯门户)基础数据是完成追溯门户各种功能应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建立行之有效的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水平、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本文首先阐述了充分认识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构成要素与基本原则,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层动物标识及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必然趋势,全世界70%多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在我国,从2007年至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建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要求。早日建成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07,(3):3-3
<正>近日,农业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机构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确定。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制定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重大政策方针、建设规划、财政项目以及技术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并进行检查、督导。其指导思想与工  相似文献   

12.
《动物检疫》2011,(1):88-88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2010年11月3日至6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四川丹棱举办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系统省级人员培训班,主要对追溯系统业务应用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国内要闻     
农业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数据操作系统将升级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工作,根据部农业领导调研和全国各省的反馈意见,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动物饲养到屠宰全程监管进行了系统软件升级,升级后的系统除了可以用移动智能识读器来进行动物免疫、检疫、监督数据录入、采集、  相似文献   

14.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由畜禽标识申购与发放管理系统、动物饲养周期全程监管系统、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组成。三大系统既紧密衔接,又相互独立,构成从耳标、配发,佩戴到动物饲养、流通,再到动物屠宰、动物产品销售全程监管追溯体系。一旦动物及其产品局部发生动物疫病或出现质量问题时,可借助先进的信息采集和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5.
浅析海西州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近年来海西州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实际操作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好发展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1 简述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1.1 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该体系是对动物个体或群体进行标识,对动物饲养、运输、屠书及动物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信息进行登记,从而使现在发生疫病或出现质量问题时对动物饲养地及动物产品的加工环节进行追踪和溯源,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佩戴二维码标识,实现网络数据传输与检索利用,使标识、技术、设备配套运行,形成系统完整、运转有序,符合国家要求的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有利于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了动物源性食品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邵晞 《动物保健》2008,(11):19-19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全面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各地相继启动、实施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从而推进了全程动物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建设进程。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相应措施,主要从动物免疫及标识佩戴、动物检疫、动物饲养环节监管和防疫信息报送等四个方面人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程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而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阐述厦门市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情况,展示发展可追溯体系方面的成效。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描绘厦门市可追溯体系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20.
互助县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已实施三年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对互助县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