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早熟西瓜剪蔓再生栽培措施□王夫同近几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鲁西南地区早熟促成栽培的西瓜面积越来越大,由于春早熟西瓜上市多集中于5、6月份,从而造成7、8月份西瓜上市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一个产粮县,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减少早稻栽培面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发展摸索出许多高效栽培模式。现介绍春萝卜——夏西瓜——二晚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栽培简单,投入少,其春萝卜于4月蔬菜春淡期上市,夏西瓜于7月早春西瓜结束后上市,产品销路好,效益高,丰富了蔬菜与西瓜市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周年避雨栽培选用适宜前期低温、后期高温的小西瓜品种,利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设施覆盖保温、防雨,进行冬春早熟栽培,春、夏栽培,早秋和晚秋栽培,并配套采用葫芦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解决保护地设施栽培保温和重茬的难题,达到小果型西瓜周年栽培和供给。工厂化育苗技术我国瓜菜有60%以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棚设施进行黄瓜、苦瓜、丝瓜、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春早熟无公害优质高效栽培不仅产量高,而且由于上市早,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但由于大棚设施多实行高密度栽培、周年多次作甚至连作,以及大棚内特有的空间相对湿度高、温度变幅大和通透性不良等生态环境,为病原菌的积累和滋生及迅速蔓延并造成严重危害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因此,常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导致毁灭性的灾害,已成为瓜类作物春早熟大棚设施栽培巩固、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为此,合浦县农业局科技人员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按照无公害栽培的技术要求,根据试验示范和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瓜类大棚春早熟栽培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春萝卜的品种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4个春萝卜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白玉春、春萝卜 964 6产量高 ,商品性好 ,是适合当地栽培的早熟萝卜品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淮阴区韩桥乡兴旺村部分农民采用西瓜、花生、萝卜、菠菜间套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西瓜平均亩产2600公斤,产值1600元:花生平均亩产鲜果500公斤,产值1000元;萝卜平均亩产3000公斤,产值1500元:菠菜平均亩产2000公斤,产值800元。总产值为4900元,除去种、肥、药成本,每亩每年纯收入为3500元.另外,西瓜收获后,藤蔓可粉碎做青饲料,花生藤、萝卜秧均可做禽畜饲料。如果扩大亩数,形成规模,与种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西瓜"迁丽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单作西瓜(CK)、西瓜间套作大蒜(T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蒜间套作对西瓜叶片抗氧化酶、生长、产量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蒜后,植株的蔓长和叶片数略有减少,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显著减少;西瓜的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增加(P<0.05),膜氧化产物MDA减少;植株的单瓜重和亩产量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含量显著增加,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显著减少(P<0.05);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因此,间套作大蒜,改善了土壤微生态,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植株抗氧化酶活性,最终促进西瓜生长,减少了植株枯萎病发病率,在西瓜绿色优质可持续栽培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西瓜"迁丽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单作西瓜(CK)、西瓜间套作大蒜(T1)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蒜间套作对西瓜叶片抗氧化酶、生长、产量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蒜后,植株的蔓长和叶片数略有减少,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西瓜枯萎病发病率显著减少;西瓜的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增加(P0.05),膜氧化产物MDA减少;植株的单瓜重和亩产量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含量显著增加,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显著减少(P0.05);土壤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因此,间套作大蒜,改善了土壤微生态,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提高了土壤酶活性,提高了植株抗氧化酶活性,最终促进西瓜生长,减少了植株枯萎病发病率,在西瓜绿色优质可持续栽培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本地农旅草莓采摘主栽品种"红颜"为设施栽培主体作物,采用草莓与樱桃番茄、草莓与水果黄瓜、草莓与礼品小西瓜、草莓与甜瓜等四种适宜本地农旅采摘的品种间套作模式进行2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莓套作樱桃番茄、礼品西瓜、厚皮甜瓜分别可增收21.1%、20.4%、18.3%,并通过罢园后利用石灰氮高温闷棚,土壤消毒,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实现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10.
萝卜种子在3℃以上可发芽,在土温25℃左右的沙壤中经过3~4天出苗,出苗后的萝卜幼苗既能耐受零下2~3℃的低温,也能耐受25℃左右的较高温度。萝卜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0~20℃。栽培春萝卜时必须覆盖地膜,以利提高土温,促进萝卜正常生长。浙中地区的春萝卜一般在2月上中旬种植为宜,可延续播种至4月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下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的应用,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适合吐鲁番温室春季辣椒间套作西瓜、豇豆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平均纯收入为371730元/hm2,比单作辣椒增收106560元/hm2,增收40.19%,二者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大棚等设施栽培早春松花菜,在花菜生长后期套种早熟西瓜,采用吊蔓立体高效栽培方法,设施时空利用率高。该栽培模式总收益18.922 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建平县大力推广早熟马铃薯间套复种玉米、白菜、油葵等经济作物栽培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大多数薯农都将马铃薯播种时期定在早春,上市时间比较集中。为探讨不同播种期对早熟马铃薯品种性状的影响,特进行不同播种期对比试验,以确定适宜早熟马铃薯生长的不同播种时期,总结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为研究更多早熟马铃薯间套复种模式提供数字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西瓜与蔬菜间套作方法:在两瓜地间套作蔬菜作物,主要利用西瓜栽培的行距较大,前期可套作生长期短的蔬菜.在南方采用麦-瓜-稻栽培的地区,预留种西瓜的地带在种西瓜之前可种耐寒的菠菜、小油菜等早春蔬菜,在不影响西瓜种植的前提下能多收获一茬蔬菜.  相似文献   

15.
春萝卜早熟栽培,一般指在冬末或早春利用塑料大、中、小棚等保护设施栽培生产萝卜,生育期一般60天左右,正赶上3月下旬至5月初供应市场。此时是蔬菜淡季,效益可观。一、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春萝卜一定要选择耐寒、冬性强、不易抽薹、早熟速生的品种,以便早种早收,夺取高产高效。目前在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南韩的白玉春、象牙白、长春大根、富春大根,日本的天春大根、大棚大根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棚设施进行黄瓜、苦瓜、丝瓜、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春早熟无公害栽培,高产、上市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但由于大棚设施多实施高密度栽培.复种指数高,避茬、重茬严重。大棚内湿度高,湿度变幅大和通透性不良等生态环境,为病原菌滋生蔓延提供了适宜条件。因此,病害流行频率高,常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 西瓜双膜覆盖栽培是近年来本地推广的一种高效特早熟的西瓜栽培技术,是在地膜西瓜早熟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利用双膜覆盖栽培西瓜,可防止瓜苗免受低温、寒风、霜冻的危害,促进西瓜正常生长,使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早1个月左右,比地膜栽培提早15~20天,可收到明显的早熟效应和经济效益。几项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河南地区全面开展小麦—西瓜—萝卜粮菜互作的高效栽培模式种植,该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时间节点、不同性能作物的相互作用,实现高产增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目的。本文重点介绍了小麦—西瓜—萝卜粮菜互作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小麦、西瓜、萝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合浙中地区早春设施栽培的小西瓜新品种,对引进的10个小西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果春红玉、早春红玉和金玉玲珑3个小西瓜品种熟期早、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性状突出,较适合浙中地区早春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20.
西瓜与夏玉米间套复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项目的技术内容简述西瓜与夏玉米间套复种技术是在目前推广的中早熟西瓜育苗移栽基础上,选择生育期90~95天的玉米品种,西瓜开花坐果中后期采用穴播方式在西瓜两株之间种植,西瓜采收后在行间适时种植生育期50~60天的荞麦或白菜、矮生菜豆等下茬作物,通过多种作物的合理搭配组成西瓜与夏玉米间套复种栽培模式。二、项目关键技术1.选择适宜的地块和品种。地块要选西瓜育苗移栽的田块进行套种,西瓜品种可选用四季5号、庆发3号、京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