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1993,(4):28-28
打印病又称腐皮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病鱼肛门附近两侧,初期皮肤发炎,出现红斑,有时似脓胞状,摸之有浮肿感觉,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直至烂穿,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缘充血发红,状似打了一个红色印记。  相似文献   

2.
《海鲜世界》2005,(3):56-57
病状:病鱼似昏睡状、离群、体色变深,眼球凸出、贫血、腹部膨隆、鳍基部充血、肛门常有长的灰白色管状物拖出。尸检时最常见的有脏器苍白、胃肠内充水膨胀、腹膜脏层表面及脂肪组织中有点状出血。  相似文献   

3.
这种病是由细菌寄生鱼体所引起的。它的症状是:病鱼体色发黑,自吻端至眼球间肤色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不便活动,呼吸困难;口圈周围腐烂,有时有少量絮状物粘附其上。在池边观察,可见病鱼有“白头白嘴”症状,出水后则不明显。个别病鱼的颅顶和眼眶周围有充血现象,呈“红头白嘴”状,还有个别病鱼体表有灰白色毛耸物,尾鳍的边缘有白  相似文献   

4.
对于河蟹颤抖病,其在发病初期表现为: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摄食明显减少,并伴有蜕壳不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河蟹的指节前端开始出现微红色,并逐步向上延伸。常出现河蟹用步足将身体支撑的现象。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深入,河蟹步足中的长节和腕节肌肉出现病变、萎缩,解剖会发现部分肌肉呈水样状,此时已无力将身体支撑起来。而且行动十分困难,病蟹身体和步足振颤,似“痉挛”状,解剖病蟹,还可发现其鳃丝呈灰黄色或黑褐色,肝部呈现糜烂状,肠道无食。该病应重在预防,采用生态健康养殖方法,即可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  相似文献   

5.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3,28(8):34-36
病原为粘球菌属一新种,与鱼害粘球菌的形态相似,草、青、鲢、鳙等鱼苗和夏花均能发生,对夏花草鱼危害最大。病鱼自吻端至眼球的皮肤变成乳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口周围皮肤糜烂,有絮状物粘附其上,在池边水中观察可见病鱼呈“白头白嘴”状。  相似文献   

6.
吴廷莲 《畜禽业》2002,(6):31-31
肉鸡腹水症患鸡大多数表现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喜躺卧,不愿站立,腹部着地似企鹅状;病鸡腹部增大,腹部皮肤薄而发亮,用手触压有波动感,穿刺时大量草黄色液体流出;大多数病鸡体温正常,但呼吸困难,严重的病鸡可以看见皮肤发绀,抓鸡时会突然死亡.冬季和春季是肉鸡腹水症的易发季节.目前此病尚无特效疗法,最根本的办法是针对发病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采自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鳃上之寄生鲶盘虫1新种,定名为拟凶恶鲶盘虫Silurodiscoidesparasotisp.nov.。其后固着器由2对中央大钩和7对发育不完全的雏形边缘小钩组成;雄性交接器由弯曲似长号状交接管和“6”字形片状支持器组成。并与相似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南方大口鲶苗期鲶盘虫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泽湘 《内陆水产》2002,27(2):32-32
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克/米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克/米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水霉病病鱼在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  相似文献   

9.
鱼虱是一种肉眼可见似臭虫状的虫体,虫体透明或绿色,头部腹面有一对吸盘和口刺,它经常在鱼体上爬动撕咬吸血,并放出一种毒液刺激鱼体,使病鱼痛痒难受,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鱼虱不仅吸食鱼血,并刺伤和撕破鱼的皮肤,造成许多伤口而感染,使鱼体组织溃烂发炎,造成水霉和其他病菌大量感染,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3)
<正>仔猪患衰竭综合症多发生在冬末春初,一旦猪场发病,死亡率较高,给猪场带来很大的损失。由于本病常与PRRS、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喘气病等疫病混合感染,故剖解病变多样:10日龄以内的仔猪常见不到任何症状就死亡,剖检主要是肺部有坏死、出血,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质地较硬似橡皮,肺表面呈灰色至褐色的斑驳状外  相似文献   

11.
香鱼水霉病及其它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水霉病1.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样,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侵入的菌丝极度分枝,向外生成菌丝,似灰色棉毛状。2.流行与危害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毒素,鱼体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出现与其它固体摩擦现象,造成鱼体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终致死亡。在香鱼苗种培育阶段肉眼看不出霉菌寄生时,往往已造成大量死亡,这尤其要引起重视。3.预防与治疗①在香鱼分养、选择过程中应尽量仔细,勿使…  相似文献   

12.
疾病 类型 疾病 名称 病原体 (病因)症状及危害防治方法 病毒病 疱疹病毒状 病毒病 疱疹病毒状 病毒 病蟹呈昏迷状,呈白色并充满微细颗粒、 很快死亡 呼肠弧病毒 状病毒病 呼肠弧病毒 状病毒 病蟹呈昏迷状,不能脱壳,附肢颤抖甚至 瘫痪;血不能凝固;甲壳上有褐斑,鳃呈红 褐色、传染快、死亡率高。 尚无有效疗法,每10天用 …  相似文献   

13.
郭辉 《海鲜世界》2006,(1):74-75
地图鱼(Astronotus ocellatus)是原产于亚马逊河圭亚那境内的一种热带鱼品种.体表散布着不规则的金色斑块.间镶红色条纹.状似地图而得名。尾鳍上有一个金色环闪闪发光.似夏夜星星.故又叫尾星鱼.极具观赏价值.是一种高档名贵的热带观赏鱼。  相似文献   

14.
鱼虱是一种肉眼可见似臭虫状的虫体,虫体透明或绿色,头部腹面有一对吸盘和口刺,它经常在鱼体上爬动撕咬吸血,并放出一种毒液刺激鱼体,使病鱼痛痒难受,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鱼虱不仅吸食鱼血,并刺伤和撕破鱼的皮肤,造成许多伤口而感染,使鱼体组织溃烂发炎,造成水霉和其他病菌大量感染,从而引起病鱼死亡。鱼虱对鱼种危害很大、一尾鱼种只要寄生几个鱼虱就能造成死亡,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6—8月最为流行,不论池塘、网箱养鱼都有发生。现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15.
1病毒性疾病(白口病)该病是病毒感染症,流行于高温期,病鱼以1龄以下的鱼为主,可造成鱼群大量死亡,是红鳍东方鲀养殖中最主要的疾病。症状:病鱼首先口部发黑,然后变成溃疡状白化,继而上下颚的齿槽露出,呈“烂嘴”状。内部表现为肝脏  相似文献   

16.
小露 《海鲜世界》2008,(1):51-54
珊瑚不仅体态万千,有树枝状、蘑菇状、螺旋状、鸡冠状,裂叶状、分枝花序状、球状、条状……让人眼花缭乱。更令人叹服的还有它们那异彩纷呈、绚丽多彩的颜色,红的像玛瑙,绿的似弱翠,黄的像琉璃,蓝的似宝石,白的如珍珠……,将海底装扮地色彩斑斓、美伦美焕。珊瑚虫体本身是透明,没有颜色的,那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们是如此得绚丽呢?事实上,目前的研究发现,为珊瑚披上美丽嫁衣的有两大功臣。  相似文献   

17.
1 诊断1 .1 目检 病鱼体表、鳍条、鳃上均发现有 0 .5~ 1mm的白色小点状突起 ,个别重度病鱼全身皮肤和鳍条布满白点 ,全身体表如同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 ,粘液增多 ,体色暗淡无光。病鱼消瘦 ,多漂浮于水面不游动或缓慢游动。因鳃组织被破坏 ,病鱼经常呈浮头状漂浮于水面。1 .  相似文献   

18.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疾病症状: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  相似文献   

19.
金鱼是世界著名的观赏鱼类,色彩艳丽、体态优美,是观赏鱼类中佼佼者。尤其是金鱼独特的尾形,有的似孔雀开屏、有的似蝴蝶展翅……,是其它鱼类无法比拟的,也是金鱼诸多观赏性状中一大亮点,有“水中花卉”、“动态花卉”之称。但在养殖过程中,金鱼的尾鳍极易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20.
Torrymeter是一种快速测定鱼类鲜度的新型仪器,状似电动剃刀,用于测量鱼类细胞导电的能力。从两年前问世以来,已有几百台这种鱼类鲜度测定仪,行销46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