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陕西省2002~2009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成状况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利用灰色预测方法对该省2010~2014年的消费支出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消费结构正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福建农村居民2000-2009年消费支出相关数据,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消费支出,运用回归法对福建农村居民在2011年至2020年各类消费支出进行预测,预测各项消费构成未来趋势,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变量选择的基础上,构建基于Lasso方法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于Lasso方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精度要明显高于BP神经网络、Lasso方法的预测精度;在2014~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有所提升,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减缓,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呈下降趋势,但短期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依然难以缓和。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去向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肖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共8项内容,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结构(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与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结构(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2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河北省农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状况,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生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存型消费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食品消费下降所到导致的结果,享受型正在消费缓慢增长,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支出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上。根据河北省2003~2007年农村居民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8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具有消除相关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河北省生活消费支出从生存性;肖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屠民哇活消静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划分出五大类农村消费区域,对区域生活消费支出波动趋势、消费结构与消费主体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典型消费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追溯其演变的历程,剖析各个区域间消费主体支出水平、农村消费结构现状及所造成五类典型区域消费差异的原因,广泛采取层次性和谐模式消费减缓由消费区域差异而导致的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等一系列经济计量方法,对1980~2005年广东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广东农民的持久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密切;农民的消费支出强烈地依赖于其收入的增加;前期的收入支出节余对当期的消费支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测算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1995~2018年的23年间,牛羊肉消费量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上升了7.33个百分点。牛肉替代羊肉消费的趋势明显,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增加了9.2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了18.91个百分点。而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了11.56个百分点。猪肉作为辅助性消费的性质明显,消费量占比基本稳定在20%,消费支出占比在15%左右。【结论】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稳步增长,收入与肉类消费支出和需求表现出正相关,消费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反映出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联性。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市场肉类消费变化受价格弹性影响明显,牛、羊、猪、禽肉类之间价格关联性强。羊肉在肉类消费中的重要性弱化,显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收入变化对肉类消费支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7):125-127
选取1990~2009年20年的统计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在剔除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序列相关的影响之后,得出了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物价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具体的数量变动关系。并用该回归模型,对2010~2012年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消费支出误差百分比均小于5%,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政府可以据此采取措施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进行调控,以实现扩大内需和长远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31-133
为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变趋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人均消费支出和八大消费支出建立了GM(1,1)模型,并且对河南省农村居民2015~2020年的人均消费和消费结构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将约是2014年的2倍,食品和居住占比下降,而医疗保健和衣着占比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说明了河南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将得到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转移会显著提高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但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劳动力就地转移方式和异地转移方式的比较发现,就地转移会使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水平得以提高,但异地转移却对农户人均生活消费和人均居住支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两种转移方式对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方亚峰  冯旭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00-19103
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化情况,表明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明显提升;消费结构逐步合理,消费质量明显提高。对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农民增收乏力,消费支撑不足;农民负担重,收入预期不稳定;消费环境差,制约消费需求的增长;宜农消费品较少,不适于农村居民购买;保障体系不健全,影响农村居民即期消费;消费观念落后,制约消费水平的提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保证商品市场渠道畅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农村市场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12.
白丽月 《农学学报》2016,6(11):85-89
为了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提供福建省粮食安全新的数据支持,分析了2003—2012 年福建省粮食消费的特点,预测未来年份的粮食需求量。结果表明:第一,福建省粮食消费总量呈现递增的趋势,粮食消费结构也有较大幅度调整;第二,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了44 kg,人均口粮消费量减少了12 kg,人均饲料粮消费量增加了55 kg,饲料用粮大幅增加,是导致福建省人均粮食消费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和平衡膳食模式下的人均粮食需求量,发现差异明显,实际人均消费量远高于合理人均需求量,不合理的食物消费结构造成了不合理的粮食浪费现象;第四,按照高、中、低3种不同的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预测全省的粮食需求量,基于平衡膳食模式的粮食需求量能较真实地反映福建省的实际需求量,即2020、2025年全省粮食需求量分别为1222万t、1243万t。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推进农民消费质量提高,分析了农民消费质量的现状.考察了制约农民消费质量提高的直接变量,进而从市场、法规标准、消费重点、基础设施、消费政策、生态、教育诸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消费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左丽丽  刘冰  吴长春  邢晓凯  仇晶 《油气储运》2012,31(4):301-303,306,328
在剖析国外管道公司采用的输油管道单位水力马力能耗费用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两个新的油气长输管道能耗评价指标,即单位有用功耗能和单位周转量消耗有用功,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采用新指标能够方便地分析生产单耗变化的原因,为进一步节能挖潜指明方向。将新指标与国内原有的管道能耗指标及一些辅助指标相结合,可以较全面地评价油气长输管道的能耗状况。应用该指标对涩宁兰输气管道进行能耗分析,验证了该新指标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生产单耗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管存较低,单位周转量消耗有用功较高;单位有用功耗能较低的原因是管存低,节流损失的能量较小,使得能源利用率指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丰富的绿色资源和独特的生态地位条件,为绿色消费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社会绿色消费的发展,受社会民众消费理念、收入、受教育程度、追求品质的动机等要素影响,还受对绿色消费品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的制约。通过调查分析云南绿色消费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云南发展绿色消费发展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了推动云南绿色消费的建议,以期为云南绿色消费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农村消费结构,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还存在着恩格尔系数偏高,医疗和文化消费增加不快等问题,必须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对发展资料的消费;同时,通过创造新型文化,规范引导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耗水分配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耗水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耗水主要包括3个方面:林冠截留蒸发、植物蒸腾耗水和土壤物理蒸发耗水。油松林地总耗水为516.52mm,其中林冠截留占总耗水量的25.63%,土壤蒸发占22.15%,植物蒸腾耗水占52.22%,三者比例为1:0.86:2.04。油松平均林冠截留率为25.4%,平均透流率为64.4%,平均干流率为0.55%,干流雨、林内降雨和林外降雨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油松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5mm、枯落物年截水量为48.7mm,占总降雨的10.42%。油松林林内土壤水分蒸发为114.41mm,林外蒸发为197.70mm。油松林生长季林木蒸腾耗水量为269.74mm,6、8月出现两个峰值。  相似文献   

18.
寇丽莉 《江西农业学报》2011,(10):183-185,190
通过对二元消费结构的界定,研究了西安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人均消费比重、人均收入对西安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西安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恩格尔定律不相符;通过对以消费目的划分的3大类消费类型的进一步分析得出:西安市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生存资料的贡献率小于发展资料的贡献率和享受资料的贡献率,城镇居民消费对居民收入的敏感度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对居民收入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全国各城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从而得出居民的消费倾向及变化趋势,对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引导居民向更高的消费层次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