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文君 《北京农业》2007,(16):17-18
<正>1.选地整地选肥沃疏松的黑土或细沙土地,秋翻或冬翻深度17厘米以上,同时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厩肥4000~5000千克(以猪粪肥为好,忌人粪尿、牛粪和碱性肥,如草木灰、碱性化肥等,否则易引起鳞茎腐烂)。2.繁殖方法用鳞茎和种子繁殖。以鳞茎繁  相似文献   

2.
一、选地、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二、施肥施有机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30吨,结合秋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施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各地可根据测土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一、播前准备1.选地不宜重茬,前茬以马铃薯、豆科类作物为好。2.秋翻冬前进行土地深翻,667米2施小麦专用肥20千克,进行全层施肥;或将有机肥及适量的化肥全部翻  相似文献   

4.
一、播前准备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忌重茬,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2.施基肥667米^2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二铵20-25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做基肥,结合秋翻冬灌翻人土壤,深耕30厘米。  相似文献   

5.
氮钾减施下紫云英翻压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1年(2008—2018年)绿肥定位试验,研究氮钾减施20%下紫云英不同翻压量(15 000、22 500、30 000、37 500 kg/hm2)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处理的早、晚稻产量显著增加,产量可持续指数提高,且减施氮钾20%翻压紫云英处理和单施化肥处理间的11年平均产量和产量可持续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2018年的数据,与当地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钾20%翻压紫云英30 000 kg/hm2能显著提高早稻生物量、氮素积累量、化肥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回收利用效率、农学利用效率、偏生产力)和晚稻稻草生物量、稻谷氮素积累量、总投入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回收利用效率、农学利用效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适量氮钾减施翻压紫云英可提高土壤全氮和碱解氮质量分数,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在本研究中,氮钾减施20%时翻压紫云英30 000 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花-绿肥生产利用模式对棉花干物质吸收和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铃期全部施用化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比翻压绿肥处理减少.叶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8 000 kg/hm2为最高,而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24000kg/hm2为最高.茎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8 000 kg/hm2为最高.在翻压绿肥18 000 kg/hm2下,减施氮肥处理地上部干物质、氮积累量均低于不减氮处理,但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各施肥处理子棉产量以常规施肥+绿肥翻压12 000 kg/hm2为最高,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53%,在翻压相同量绿肥下,子棉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一、选地、选茬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二、施肥施有机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30吨,结合秋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三、选用品种种植大豆要结合本地气候、雨水条件和品种特性及土  相似文献   

8.
<正>红根韭菜栽培历史悠久,因优质、味美、鲜嫩、营养丰富、绿色安全深受消费者青睐,而且植株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大棚冬季反季节栽培。一、播前准备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5年内未种过韭菜的沙壤土或轻粘土,前茬以小麦、豆类为佳,秋翻、冬灌。2.基肥韭菜是一种极耐肥蔬菜,要培育出健壮韭菜苗,在选好地块前提下,还须施入充足有机肥。667米2施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千克、尿素8~1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混合均匀撒施后土地深翻。  相似文献   

9.
对漳平市溪南镇金菊村的低产竹林进行材用丰产培育试验,结果表明:深翻和施肥均能提高毛竹林的质量,全翻并施毛竹专用肥3 000 kg/hm2处理的毛竹林立竹度和毛竹胸径增量最大,但与全翻并施毛竹专用肥2 250 kg/hm2处理之间的差异不大,而全翻并施毛竹专用肥2250kg/hm2处理经营单位投入产出比最大。因此,毛竹低产林最佳的综合改造措施是劈草留阔、全面深翻、补植并施毛竹专用肥2250kg/hm2。  相似文献   

10.
一、整地选地 一般来讲,中药材生产选地要求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向阳坡地、幼龄果树行间的沙壤质土、砂质土和腐殖质壤土均可,几乎所有的药材都忌在涝洼地及黏土地上种植。不同品种需要土壤酸碱度也不同,如甘草适宜在微碱性的砂土或微碱性的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生长。选好地后,一般于播种前的前一年秋季施足底基肥。  相似文献   

11.
赵霞 《农村科技》2013,(10):61-62
一、苗床准备1.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或中壤土地,总盐碱量在0.4%以下,其中Cl-不超过0.03%,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地下水矿化度不超过1克/升,排灌水方便、交通便利,防护林完整的耕地。2.整地施肥①浇水播种前1~2周,苗床浇1次透水,合墒后施肥。②施肥每667米2施基肥2 000千克、施复合肥20千克,结合耕翻均匀施入土层中。③犁翻土壤化冻后犁翻,深度25~30厘米,圃  相似文献   

12.
<正>1选地与整地1.1选地。具体要求是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的壤质或沙质土壤种植。1.2整地施肥。及时清理田块,接着铺施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亩施基肥5 000 kg左右。胡萝卜吸收肥料的规律是: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还应适量的增施氮、磷、钾肥。将氮、磷、钾肥与基肥掺到一起再深翻。可亩施碳铵10 kg、过磷酸钙30 kg、硫酸钾10 kg或草木灰100~200 kg。深翻土层2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3.
赵玲 《农村科技》2010,(6):71-71
<正>一、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前茬以棉花、小麦为宜。二、地块处理利用秋冬翻667米2施有机肥60千克、二铵10千克,移栽前将土地整成待播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一、栽培要点 1.整地施肥 ①选地 无污染井灌区的壤土或沙壤土。 ②施肥 在秋季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肥,667米^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0-3000千克、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肥料秋翻时翻入土中。整地标准达到齐、平、松、碎、净。  相似文献   

15.
一、选地穿山龙适宜在山区、半山区栽培,以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呈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为宜。二、整地农田地种植应进行秋翻地,耕深28—30厘米,做到随翻、随耙,结合翻地施底肥,每亩施有机肥4000公斤。于翌年栽种前作畦或早春顶浆打垄。一般畦宽1.2米、蛙高20厘米、畦长视地形而定;垄距65—70厘米。山地种植应选择山区林缘荒地,采取带状种植方式,即翻深20—25厘米,留50厘米的间隔  相似文献   

16.
<正>1.选地选茬与整地起垄(1)选地选择肥力中等,质地疏松,结构好,易于排水,避风向阳,土层较厚的黑油沙土种植菇茑为宜,3~4年内未施用过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地块。前茬以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好,或者选用大豆茬,实行4~5年的轮作,忌与茄科作物重迎茬。(2)整地前茬作物秋季收获后,立即刨去作物的残茬,进行秋翻,随翻随耙,深翻深度25~30cm,或深松30~35cm,有条件的农户起垄夹施有机肥;没进行秋翻起垄地块,早春应及时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9~2012年4a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翻压量和化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5 000~22 500 kg/hm2翻压量的紫云英配施60%~80%常规施肥量时,水稻株高极显著高于对照,也显著高于常规施肥量水稻株高;紫云英翻压对水稻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它主要是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水稻产量;22 500 kg/hm2紫云英配施60%化肥量下的水稻产量最高(2011年除外);60%化肥量下配施15 000~22 500 kg/hm2紫云英的稻谷净收入比常规施肥高6%~7%。综合考虑,当地水稻施肥采用翻压22 500 kg/hm2紫云英配合60%常规施肥量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1胡萝卜 选用日本新黑田5寸人参(金笋种)或春玉.选沙壤土地块种植.早春地表解冻25厘米时亩施腐熟有机肥3 000公斤,深翻23厘米,擦细,浇水造墒.  相似文献   

19.
1、选地.宜选择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略具庇荫及避风的水稻茬田作苗圃地.在冬初翻犁晒白后轻耙1次,冬末春初在播种前进行三犁二耙,每亩施厩肥1.5~2吨或饼肥25~50千克耙匀作基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绿肥和施氮对黄土高原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从酶学角度筛选最佳绿肥品种和施氮量。【方法】样地位于2008年开始的黄土高原长武绿肥长期定位试验站,于2012年6月和9月采集土样,研究不同绿肥品种(大豆、绿豆、怀豆和休闲)及不同施氮量(不施氮肥和施氮量为当地常规施氮量135kg/hm2的80%,100%,120%)条件下,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5种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种植和翻压绿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对速效钾含量提升效果不明显。除大豆降低了土壤脱氢酶活性外,绿肥均显著提高了5种土壤酶活性,其中怀豆处理土壤总体酶活性增幅最大,绿豆、大豆处理次之,且均显著高于休闲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蔗糖酶、脲酶(6月除外)、芳基硫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总体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绿肥和施氮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种植和翻压绿肥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且大多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在黄土高原旱地怀豆是一种可推广的优质豆科绿肥;种植和翻压绿肥后可减少氮肥施用量,氮肥最佳用量以108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