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杏鲍菇、姬菇,并测定了杏鲍菇、姬菇的主要成分,以期筛选最适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53%药渣、30%棉籽壳、10%麦麸、3.2%玉米粉、1.8%过磷酸钙、1.5%石膏、0.5%尿素、2%石灰,生物学效率为59.64%,投入产出比为1∶4.0;姬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68%药渣、15%棉籽壳、10%麦麸、3.2%玉米粉、1.8%过磷酸钙、1.5%石膏、0.5%尿素、2%石灰,生物学效率为74.82%,投入产出比为1∶3.7。杏鲍菇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17.34%、粗脂肪1.52%、粗纤维8.15%、灰分5.36%;姬菇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20.18%、粗脂肪1.05%、粗纤维8.36%、灰分5.23%。  相似文献   

2.
以棉籽壳、稻草或木屑为原料,驯化栽培鸡枞菌、榆黄蘑,筛选其最适栽培配方及栽培条件。结果表明:鸡枞菌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39%、稻草40%、麸皮17%、玉米粉2%、石膏2%,榆黄蘑最适栽培配方为棉籽壳22%、木屑60%、麸皮16%、石膏2%;在出菇温度为15~26℃,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时,2种配方的生物学效率分别为43.5%和108.9%。鸡枞菌、榆黄蘑子实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2.8%、42.9%;糖含量分别为26.7%、21.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4%、1.8%。灰分含量分别为7.0%、6.9%。  相似文献   

3.
周进 《北方园艺》2021,(1):42-47
以温室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光合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辣椒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菌肥替代化肥量增加,辣椒株高、株幅、果长、果粗、单果质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维生素C含量、辣椒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胞间CO2浓度呈下降趋势。与CK相比,SQH10、SQH20、SQH30和SQH40的辣椒株高分别提高10.75%、16.26%、17.47%和16.67%,株幅分别提高2.92%、5.86%、6.30%和5.56%,单果质量分别提高3.34%、12.86%、12.72%和12.69%,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0.80%、17.43%、18.65%和16.59%,产量分别提高13.74%、27.34%、28.76%和28.56%,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6.40%、11.71%、11.05%和8.35%,辣椒素含量分别提高4.69%、7.17%、7.03%和6.59%,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5.56%、10.94%、10.28%和10.40%。综上所述,生物菌肥配施提高了辣椒生长性能、光合特性和产量,改善了品质,处理SQH30的辣椒生长性能、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最佳,即生物菌肥替代化肥量30%,应在实际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蚯蚓堆肥和蚯蚓液体肥对设施葡萄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设施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蚯蚓堆肥与蚯蚓液体肥对葡萄叶片光合能力、植株生长情况、土壤状况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蚯蚓堆肥与蚯蚓液体肥,可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与净光合速率11.12%、15.31%,促进葡萄的生长,提高叶片面积、茎粗和新梢生长量7.58%、6.42%、18.86%,开花期促进茎叶磷素的吸收,成熟期促进茎叶钾素的吸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容重30.43%,显著增加总孔隙度8.63%,增加土壤EC值38.24%,pH值降低8.32%,提高速效氮、磷、钾10.56%、11.11%、12.67%,提升有机质3.15g·kg-1;活化土壤微生物,提高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66.86%、54.60%、82.03%,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是对照的3.20倍、0.43倍、3.28倍,提高微生物碳氮14.98%、20.23%,增加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24.31%、9.74%、5.49%、23.46%,降低可滴定酸13.51%;产量增加了21.73%。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微生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黄腐酸类肥料在苹果上的减肥增效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7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常规施肥(CK)、常规肥中化肥减量20%+黄腐酸类肥料(FA1)、常规肥中化肥减量10%+黄腐酸类肥料(FA2)在苹果上的施用效果,以期为高效新型肥料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FA1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百叶质量、当年生果台副梢长度分别提高了7.46%、3.59%、9.49%、6.22%,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硬度分别提高了9.57%、8.56%、5.84%、6.79%、17.31%,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5.00%,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9.97%、12.45%。与CK相比,FA2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百叶质量、当年生果台副梢分别提高了11.05%、8.11%、16.80%、17.62%,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硬度分别提高了19.72%、10.60%、9.23%、11.81%、23.08%,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7.50%,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8.21%、31.20%。说明黄腐酸类肥料可在节约化肥投入的同时,促进叶片、果台副梢的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其中以常规肥中化肥减量10%+黄腐酸类肥料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疫病的高效低毒新药剂,以遵辣6号为供试品种,选择68.75%银法利、58%甲霜灵猛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5种药剂进行防效试验,并对施药后辣椒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2%、73.2%、59.84%、40.05%和19.88%,用药后辣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8.39%、15.33%、13.8%、8.05%和6.51%。这5种药剂的综合表现依次为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70%安泰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分别为CK(空白对照)、CF(有机肥基施和化肥追施)、ZF 40%+HF 60%(40%沼液+60%化肥)、ZF 60%+HF 40%(60%沼液+40%化肥)、ZF 80%+HF 20%(80%沼液+20%化肥)、ZF 100%(纯沼液),研究了沼液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与化肥配施提高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以ZF 60%+HF 40%处理最高,且在番茄定植后的30、65和110 d分别比CF和ZF 100%处理提高了3.74%和7.52%、3.36%和21.38%、30.76%和37.22%。沼液与化肥配施提高了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沼液施用量越多,对果实品质改善效果越明显。番茄产量以ZF 60%+HF 40%处理最高,分别是CK、CF、ZF 40%+HF 60%、ZF 80%+HF 20%、ZF处理的1.58倍、1.15倍、1.08倍、1.12倍和1.21倍。ZF80%+HF 20%和ZF100%处理果实中检测到铜、锌等重金属,所有处理均未检出抗生素。综合分析认为,ZF 60%+HF 40%处理能明显提高番茄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彭诗云  刘利  夏兴勇  谢挺  罗燚 《蔬菜》2014,(11):14-16
为了筛选出防治辣椒病毒病的高效低毒的新药剂,以遵辣6号为供试品种,选择40%克毒宝、0.5%香菇糖、8%宁南霉素、20%病毒A、20%吗啉胍·乙酸铜5种药剂进行防效试验,并对施药后辣椒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0%克毒宝、0.5%香菇糖、8%宁南霉素、20%病毒A、20%吗啉胍·乙酸铜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37%、77.99%、75.58%、63.61%和62.83%;用药后辣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2.87%、17.45%、16.67%、8.90%和5.04%。5种药剂的综合表现为40%克毒宝0.5%香菇糖8%宁南霉素20%病毒A20%吗啉胍·乙酸铜。  相似文献   

9.
果汁豆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制作简单,容易掌握. 1配方 豆奶50%、白糖6%、果胶或羧甲基纤维素0.2%~0.5%、桔汁10%(pH4~4.5、ES 8%)、柠檬酸0.2%~0.5%、水33.2%,香精适量.  相似文献   

10.
以天目琼花、麻叶绣线菊和小紫珠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95%(对照)、75%(轻度干旱)、55%(中度干旱)和35%(重度干旱),研究干旱对3种灌木生长及叶水分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天目琼花、麻叶绣线菊和小紫珠的株高、单株叶面积显著下降,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分别降低了27.59%、32.75%、38.37%,22.26%、24.50%、27.84%;总鲜重和总干重分别减少了47.70%、54.44%、65.83%,58.47%、65.81%、63.61%。3种灌木根冠比在轻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分别增加了17.57%、7.27%、11.54%;在重度干旱胁迫下下降,分别减少了48.65%、3.64%、7.69%。随着胁迫程度加剧,3种灌木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失水率逐渐下降,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分别减少了6.83%、33.39%、37.32%,7.58%、8.60%、25.13%;水分饱和亏则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31.97%、73.55%、538.58%。总的来说,天目琼花抗旱性最强,麻叶绣线菊次之,小紫珠最不耐旱。  相似文献   

11.
‘福秀’是从‘瑞光19号’×(‘北京晚蜜’+‘冠华雪桃’等)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极晚熟油桃优良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89.7 g,最大293.9 g。果皮底色绿白色,果面深红色。果肉白色,硬溶质,可溶性固形物18.9%~25.1%,可滴定酸0.1%,果肉硬度12.5 kg·cm~(-2),可食率96.2%。在山东烟台地区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60 d;早果,丰产,4年生树产量38.1 t·hm~(-2)。  相似文献   

12.
‘农大金猕’是以‘金农2号’猕猴桃为母本,以‘金阳1号雄株’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黄肉猕猴桃新品种。果实近圆柱形,果皮褐绿色,被稀疏短绒毛,平均单果质量82.1 g。果肉黄色,肉质细嫩多汁,风味香甜爽口,维生素C含量2.04 mg·g~(-1),总糖14.2%,总酸1.42%,可溶性固形物20.2%。在陕西关中地区9月上旬成熟,盛果期产量30 t·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定量分析.糙皮侧耳和金福菇子实体样品中均检测出65种挥发性成分;在糙皮侧耳子实体的挥发性成分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5-乙酰基氧基甲基-2-糖醛、3-辛酮、3-辛醇和苯乙醛相对含量较高,百分比分别为21.24%、14.71%、13.22%、7.75%和6.73%;在金福菇子实体挥发性成分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1-辛烯-3-醇、2-戊基-呋喃、(E,E)-2,4-癸二烯醛和(Z)-2-辛烯-1-醇,相对含量较高,百分比分别为18.84%、18.07%、17.78%、6.34%和3.80%.  相似文献   

14.
软枣猕猴桃新品种‘馨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馨绿’是从野生软枣猕猴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抗寒、耐贮的新品种。果实倒卵形,果皮绿色,光滑无毛,平均单果质量12.4 g,最大果质量17.0 g,果形指数1.22,果肉绿色,肉质疏松,多汁细腻,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7%,可溶性糖7.9%,总酸1.2%,维生素C 465 mg·kg~(-1),品质上等。扦插苗定植后3~4年开花结果,在吉林地区露地栽培,9月上旬成熟,平均产量9 832.8 kg·hm~(-2)。  相似文献   

15.
‘粉红公主’草莓由‘章姬’与‘给维塔’杂交育成。果实圆锥形或楔形,一、二级序果平均单果质量20.5 g,最大单果质量43 g。果面粉红色,有光泽,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4%,维生素C含量为0.589 mg·g~(-1),还原糖含量为4.25%,可滴定酸含量为0.63%,果实硬度为1.4 kg·cm~(-2)。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条件下1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16.
早熟金柑新品种‘金秋早’是从福建省尤溪县‘尤溪金柑’园中优良实生单株选育而成。生长健壮。果实近球形,果皮橙黄至橙红色,单果质量17~26 g,皮肉脆嫩化渣,酸甜可口,风味浓。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总酸0.8%,总糖9%,维生素C 394 mg·L~(-1)。每果种子数5~7个。成熟期在11月上旬,比‘尤溪金柑’早15~20 d。适宜在福建省尤溪金柑适栽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4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和L808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为对照,采用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渣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比较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培养料,申香18号在菌渣培养料A(69%木屑,2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和B(59%木屑,3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上的单菇重显著下降,菌柄长度和直径均变小,菇型改善,棒产量也显著增加;申香16号在A、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虽产量显著增加,但菇柄变长,菇型变差;菌株L808在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菌盖直径和单菇重显著下降;而申香215在培养料A、B上的各考察性状均与对照培养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吉农番茄5号’为保护地专用樱桃番茄杂交一代新品种。无限生长型,第一花序着生在第7~8节位,花序间隔2~3节,每穗结果 15~20个,单果质量13~17 g。果实红色,椭圆形,果形指数1.41,坐果率95%,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0.1267 mg·g~(-1),可溶性固形物7.85%,有机酸0.55%。极早熟,高抗病毒病和青枯病,中抗灰霉病和叶霉病,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以15年生高接"南红梨"为试材,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研究了10个授粉品种对"南红梨"坐果率、花萼脱落、果实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风味的影响,以期为"南红梨"授粉品种的选择及其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0个授粉品种均表现出较好亲和性,坐果率达70%以上,7个品种脱萼率在10%以下,其中"花盖"授粉后,"南红梨"平均单果质量增加最大,比对照增加28.11%,除"花盖梨"以外,其它品种花粉给"南红梨"授粉,"南红梨"果形指数有减小的趋势,"苹果梨"给"南红梨"授粉,"南红梨"果实硬度显著增大,"花盖"授粉,平均单果质量增加最大,而"南红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无明显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苹果梨"和"花盖梨"为"南红梨"的优良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20.
孙玉萍  张瑞  杨军  杨英  户金鸽  廖新福 《园艺学报》2017,44(6):1219-1220
‘西州密24号’为中早熟优质杂交厚皮甜瓜新品种。果实高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5 kg,果面黄底,网纹细密。果肉橘红,肉质细、脆,淡果香,风味好,肉厚3.5~4.0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0%~19.0%。全生育期85 d,果实发育期40 d左右,产量45 t·hm~(-2)。较抗白粉病,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