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利用两个对炭疽菌叶枯病高抗的苹果品种(系)‘富士’和‘QF-2’及两个高感品种‘金冠’和‘嘎拉’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群体‘富士’ב金冠’,‘金冠’ב富士’,‘嘎拉’ב富士’,‘富士’בQF-2’。以F1群体植株为试验材料,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抗性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1︰1,1︰1,0︰1和1︰0的理论比值,初步推测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型为rr,感病基因型为RR和Rr。以‘金冠’ב富士’F1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方法,通过对均匀覆盖苹果染色体组的500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S0506206-24,该标记与抗性基因位点的连锁距离为9.8 cM。  相似文献   

2.
以207株‘金冠’与‘富士’苹果的F1杂交分离群体实生树为试材,挑选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R_(gls)位点区域内的,第15条染色体上,位于SSR标记S0304673和S0405127之间500 kb物理距离内,由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所获得的与抗该病相关的10个SNP及10个InDel标记,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筛选出与基因R_(gls)位点紧密连锁的2个SNP及4个InDel标记。通过对重组个体的基因型及表型分析,发现标记InDel4227和InDel4254表现出与R_(gls)基因位点共分离,将基因R_(gls)精细定位于标记InDel4199和SNP4299之间100 kb的物理距离内。对该基因位点两侧4.1~4.3Mb距离内的基因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在该区段内存在40个有功能注释的基因,涉及到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方面共19个GO分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对迅速增加的甜樱桃品种及其分子鉴定需求,储备一批新多态性SSR,并获得其在甜樱桃品种中的基因型数据。【方法】从甜樱桃基因组测序开发的SSR库中,根据重复单元和重复次数在8条染色体上一共选择了96个SSR。用ABI3730,鉴定出其中9个SSR在4个代表甜樱桃品种中具有多态性。另外从305个李属SSR中又鉴定出9个多态性SSR。用S基因和多态性SSR排除了52个品种122个单株中S基因型不正确和混杂的品种或单株,然后用多态性信息比价高的11个SSR(其中包括8个新SSR)和S基因标记,构建了48个甜樱桃品种的指纹图谱库,并获得了可以区分48个品种的最少标记组合。【结果】聚类分析表明,48个甜樱桃品种组成了短低温组、中国组、北美组和东欧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和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地域来源互相验证。【结论】鉴定了3个从未报道的甜樱桃品种的S基因型,验证了一种可以有效获得多态性SSR的途径,提供了9个新的多态性SSR及其等位基因大小,用12个分子标记构建了48个甜樱桃品种指纹图谱。本文提供的新SSR及其构建的甜樱桃品种指纹图谱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地处黄河故道区域的安徽淮北地区近年来大面积发生的苹果叶枯病进行了研究。观察了该种叶枯病危害苹果叶片和果实的症状,鉴定出致病菌为炭疽菌,暂被称做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研究了苹果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高抗炭疽病的辣椒材料PBC932(Capsicum chinense)为父本,以感病辣椒材料77013(Capsicum annuum)为母本和回交亲本,获得包含220个和129个单株的BC_3S_1和BC_4S_1群体材料,通过对各群体进行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抗性鉴定和SNP(KASPa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UN27353_1781标记与辣椒绿熟期炭疽病抗性基因AnR_(GO)5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2cM。进一步利用标记UN27353_1781对BC_4S_2群体124个单株进行分子标记分型,选择准确率达92.9%,表明该标记可有效用于辣椒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7):19-22
为了准确、快速鉴定西瓜杂交种纯度,建立8424类型西瓜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体系。基于23对西瓜SSR核心引物,对天津市静海区主要种植的8424类型西瓜品种‘蜜多’进行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从供试引物中,总共筛选到4对在双亲上具有多态性差异的特异性引物,并从中选出2对多态性良好,条带清晰的引物10号和22号,应用于‘蜜多’的分子标记纯度鉴定。对4份杂交F_1代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分别为97.4%、94.9%、98.1%、97.8%,对比分子鉴定结果和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结果偏差≤1.5%,表现出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SR分子标记适用于该品种纯度鉴定,并可以取缔田间表型鉴定,实现准确、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苹果果皮颜色性状的SSR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4个苹果品种以及来自3个不同杂交组合的60个F1代结果单株为试材,对与苹果果皮颜色性状相关的DNA分子标记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集群分类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当前定位于苹果基因组图谱LG9上的所有SSR引物的分析,筛选到了一个与苹果果皮红色/非红色性状相关的SSR标记CN444542-156,该标记在红色表型上表现为隐性,在非红色表型上表现为显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标记对F1代单株性状预测的正确率为93.3%。  相似文献   

8.
2012-2013年,在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发生严重的丰县地区,进行了金冠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波尔多液是防控苹果叶枯病较理想的保护性杀菌剂,其与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是成功防控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最佳施药方法。同时应注意应在炭疽病菌侵入前就开始使用波尔多液。2013年的试验处理,对果实、叶片都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落叶率控制在5.63%,病果率控制在2.5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4个花脸香蘑菌株及已公布的花脸香蘑基因组为试材,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花脸香蘑基因组上的SSR类型及分布,设计了50对SSR引物开展试验验证,以期为花脸香蘑的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总计检索到7种SSR类型的2 486条序列,其中主要以单碱基(P1)类型为主,占总SSR的67.70%,且分布密度较高;四、五、六碱基重复的类型较多,但数量较少。由验证试验获得4对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好的引物,分别为HLMSSR001、HLMSSR004、HLMSSR015和HLMSSR041。其中,HLMSSR001和HLMSSR004可以通过单一的引物扩增即可将4个花脸香蘑菌株进行区分鉴定。同时,基于4对引物进行花脸香蘑DNA指纹编码的构建,获得了4个花脸香蘑菌株唯一的8位数分子指纹数据库编码。  相似文献   

10.
以金叶弯刺蔷薇(Rosa beggeriana‘Aurea’,叶色突变材料)和山刺玫(R.davurica)为杂交亲本建立F1群体,利用AFLP和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结果表明:124个AFLP标记、25个SSR标记及1个形态标记定位于父、母本遗传连锁图谱的13个连锁群上,其中92个分子标记定位于金叶弯刺蔷薇7个连锁群,遗传距离覆盖度为607.2 c M,金叶突变性状被定位于第4连锁群;57个分子标记定位于山刺玫6个连锁群,遗传距离覆盖度为437.1 c M。两类分子标记的总作图效率达到69.6%。发生偏分离的分子标记数量为44个,偏分离率为29.5%。  相似文献   

11.
与苹果果皮红色性状相关的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355条10bp随机引物来筛选与苹果果实红色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分离群体分组分析,在果实红色与非红色2个对比基因池间进行了扩增筛选,初步选出49个多态性引物,进一步对这些多态性引物进行群体上的分析发现S519可以扩增出大约1000bp左右的一条与红色性状相关的DNA特异带。对本研究的73个来自3个不同杂交组合的F1后代个体分析表明,该标记判断果实红色性状的符合率为76.7%。鉴于获得的多态性标记对果皮颜色预测的准确率不高的现状,我们采用了双标记组合分析方案,即用S5191000分别与以往获得的3个与果色性状相关的标记(S12891200、S12351000和S21071200)配对组合进行判断,从而使得标记对目标性状预测的正确性大为提高。另外,对总共获得的4个RAPD标记在9个栽培品种上进行了分析,大多数品种的表现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
利用TP-M13-SSR标记构建苹果栽培品种的分子身份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保存的314份来自19个国家的苹果栽培品种为试材,利用TP-M13-SSR标记,基于TP-M13-SSR指纹图谱构建苹果种质分子身份证。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357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2.3个。根据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和Shannon’s指数,从1对引物开始逐步增加引物数量筛选可将供试材料全部区分的引物组合,最终确定6对核心引物可以区分全部供试苹果种质。基于供试苹果种质在6个SSR位点的指纹图谱,将等位基因编码成字符串获得分子身份证,利用条码技术其进一步转化成可被机器快速扫描的条码分子身份证,使每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达到利用最少、最特异引物区分最多苹果种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早期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F1代实生苗的有性杂种,可以减少土地使用面积,提高育种效率。SSR是鉴定果树杂种实生苗快速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研究对青砧二号(A1)和宁8(N8)组合F1代杂种实生苗的22个单株进行了倍性分析及SSR鉴定,并对亲本和F1各单株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倍性分析表明,有3株表现为四倍体;SSR分析表明,13株表现为母本带型,为母本的无融合生殖后代;9株表现为杂合带型或父本带型,为母本与父本的有性杂种。SSR鉴定结果和杂交实生苗的田间表现高度吻合。SSR标记技术可以准确地对无融合生殖亲本的有性杂种后代进行早期鉴别。  相似文献   

14.
苹果酸度基因(Ma)SSR 标记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雷存  樊红科  高华  赵政阳 《园艺学报》2012,39(10):1885-1892
 研究果实含酸量的遗传特性及其酸度基因的分子标记可以为果品品质育种提供辅助手段。以果实低酸的‘短枝富士’(Spur Fuji)和高酸的‘粉红女士’(Pink Lady)F1代群体(216株)为试材,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BSA)进行了苹果酸度基因(Ma)分子标记研究。经过102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与果实酸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H03d12104和CH03d12118两个位点,连锁距离分别为3.24和2.31 cM。分析表明Ma1与Ma2对果实含酸量有控制作用,Ma对ma表现为完全显性。  相似文献   

15.
来自苹果的SSRs在蔷薇科植物资源上的通用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彩虹  田义轲  赵静 《园艺学报》2005,32(3):500-502
 用来自苹果基因组的6个SSR标记(CH02a10、CH02b07、CH02c11、MS01a03、CH01f12和CH03d11) 引物, 对蔷薇科植物的6属19个种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 以分析其在不同物种上的通用性。结果表明, 这些SSR引物几乎在所有的供试物种上都能扩增出与在苹果上大小相似的SSRs产物。可见, 这些从栽培苹果上开发的SSR引物可用于蔷薇科内更多跨种、跨属的种质资源的研究。但不同的SSR标记所表现出的多态性有较大差异。对本研究所用的几个SSR标记来说, CH01f12在供试物种间呈现的多态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17.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 the informa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Sequence-Specific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SAP), Selectively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c Loci (SAMPL) a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 for genetic diversity,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itrus species and mapping ability of the marker system. The SSR exhibited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of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in terms of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than that of the AFLPs, SSAPs and SAMPLs. For each marker system, average level of the discriminating potential was very close to the actual discriminating potential. Similarity matrices showed weak, ye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hen Mantel's test was applied. The highest positive (0.72)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AFLP and SSAP markers. The SSR and SAMPL markers were poorly correlated. The dendrogram topology among the four marker systems had high similarity. Taken together, the SSAP and SAMPL were highly efficient in detecting genetic similarity in Citrus, while the SSR may be more useful for segregation studies and genome mapping in Citrus. The SSAP and SAMPL markers could be useful for Citrus genome mapping in combination with AFLP and SSR markers. To our knowledge, this was the first detail report of a comparison of performances among AFLP, SSR and retrotrasposon based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 on a set of samples of Citrus. Our result provides guidance for future efficient use of these molecular methods in genetic analysis of Citrus sp. and its relatives.  相似文献   

18.
梨矮化基因pcDw的SSR标记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矮化梨(Pyrus communis L.)与茌梨(P.bretschneideri Rehd.)的F1杂交分离群体共110个单株(3a生,矮化型和正常型各55株)为试材,对来自西洋梨的矮化型突变基因pcDw进行了SSR分子标记研究。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通过对源自梨、苹果和桃基因组的共40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pcDw基因连锁距离为9.3cM的SSR标记KA14210,由此将该基因定位到了梨品种Barlett遗传图谱的第16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野苹果叶形性状变异及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新疆天山地区新疆野苹果600个无性系中筛选得到的18个优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叶形性状变异,并进行了SSR分子标记分析,探究叶形性状与SSR标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调查的15个叶形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叶尖角α(达到25.39%),叶形指数L1/L3最小(仅为10.31%);叶片长的重复力最大(达到0.967),叶形指数L1/L3最小(仅为0.495)。以15个叶片性状为依据,可将各无性系完全区分开,并分为3类,各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化在1.293~7.235间。用均匀分布在17个染色体连锁群上的30对多态性SSR引物对18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各无性系完全区分开,并可分为4类,各无性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89~0.689,平均遗传距离为0.433。所有叶形性状聚类结果与所有SSR标记聚类结果不相关。以单一叶形性状聚类结果与经过筛选的部分SSR标记聚类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绝大部分达到极显著相关,且大部分引物组合表现为累积效应,表明叶形性状与部分SSR位点具有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