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2008年榨季广西甘蔗霜冻发生危害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广西主要受灾蔗区县调查结果显示:2007~2008榨季霜冻是霜害和长期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混合发生.以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危害为主,具有范围广、强度较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较重等特点。甘蔗各器官受害顺序是蔗茎基部组织(生长带)→心叶→生长点→尾部侧芽→蔗叶。霜害及低温冰冻雨雪天气对甘蔗地上(下)部蔗芽发(株)未发现实质性严重危害,或蔗茎组织受伤对甘蔗发芽(株)无实质影响:甘蔗糖厂所造成的甘蔗蔗糖分损失达0.57%(绝对值)。受害程度与品种、土壤水分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各品种(系)抗寒能力顺序是:桂糖28、桂糖27、桂糖26、桂糖24、桂糖20、桂糖21、桂糖25、柳城03—182、桂糖03—2287、粤糖00—236、园林4〉台优1、桂引9、桂糖22、桂糖99—181、桂糖02—761、桂糖03—351〉新台糖16、桂柳01—07、桂糖99-107〉桂糖02—237、桂糖02—467、桂糖02—963、桂糖03—1403、桂糖03—2603、新台糖22、粤糖96—86、赣蔗95—108、园林6。甘蔗蔗茎组织损伤具有可恢复性。茎节伤害率是反映甘蔗受霜冻危害后品种抗寒能力较敏感、直观简便、易观察操作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燕 《花卉》2005,(11):50-50
日香桂(Osmanthus fragrans Cv rixianggui),1983年被四川省王子旭先生发现,国际桂花登录权威、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桂花研究中心主任向其柏教授鉴定为四季桂的变种,因其兼具八月桂浓花香、四季桂长花期的特点,为之命名为日香桂。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舍浦试点结果表明:桂糖02/281宿根性好,蔗茎产量高,比新台糖22号(CK1)和新台糖16号(CK2)增产显著,公顷舍糖量最高,但平均蔗糖分(13.80%)最低,分别比CK。和CK2减少1.59和0.66个百分点。园林17、柳城04/12、桂糖03/2357、桂糖02/1156、桂糖02/649、桂糖03/1403、桂糖03/963和桂糖03/2625的蔗茎产量及平均蔗糖分表现均不突出。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打造天桂梨品牌,进一步加快天桂梨产业化开发,提高天桂梨的市场占有份额,切实帮助农民致富。我所几年来对天桂梨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摸索、对比试验。现整理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菜用黄麻对硒的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麻菜1号""桂麻菜2号"、韭菜(CK1)和小葱(CK2)为试材,采用原子荧光法分析"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根、茎、叶、果以及不同生育期嫩梢的全硒含量,明确菜用黄麻的不同组织器官、不同生育期对硒的累积作用。结果表明:"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不同器官对全硒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根叶茎果,其中根部含硒量分别为5.98、6.85μg·(100g)-1DW,叶分别为2.38、3.16μg·(100g)-1DW,茎分别为1.74、2.04μg·(100g)-1DW,果实中全硒含量低于全硒检出值1.0μg·(100g)-1DW。"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不同器官全硒含量总和分别为10.10、12.05μg·(100g)-1DW,对照韭菜和小葱植株全硒含量总和分别为9.97、8.09μg·(100g)-1DW。由此说明"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对全硒的吸附能力强于对照韭菜和小葱。同时,"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的主茎打顶期全硒含量分别为3.47、4.32μg·(100g)-1DW,开花期分别为3.07、3.59μg·(100g)-1DW;苗期和结果期全硒含量均低于全硒检出值1.0μg·(100g)-1DW,主茎打顶期嫩梢的全硒含量高于开花期。菜用黄麻主食嫩梢,处于采摘期的嫩梢均显示较高的含硒量,因此"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可作为富硒蔬菜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新台糖27号等8个甘蔗品种进行两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平均产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新台糖22号>粤糖94/128>园林6号>桂糖94/116>园林3号>桂糖94/119>桂引9号>新台糖27号:各品种平均蔗糖分由高到低顺序为:桂引9号>新台糖27号>园林6号>桂糖94/116>桂糖94/119>新台糖22号>粤糖94/128>园林3号;各品种平均667m2含糖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新台糖22号>园林6号>粤糖94/128>桂糖94/116>桂引9号>新台糖27号>桂糖94/119>园林3号.  相似文献   

7.
桂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花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其叶形似圭,故名桂,以花香著称,俗称桂花。桂之花黄者名金桂,白者名银桂,红者名丹桂,年数次开花者名四季桂。唐代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十分钟爱桂花,并注重优良桂花品种的引进,又独自研究成功嫩枝腹接方法,更是受益匪浅,在数年前已采用该法,成功引进状元红、佛顶珠、天香台阁等多个优良桂花品种,现均已生长成形并开花,而在2013年春季又用嫩枝腹接成功引进了朱砂桂、九龙桂。下面特将引进九龙桂的过程简单予以回顾。九龙桂又称中华龙桂,引进的为优良品种——中华龙桂红龙  相似文献   

9.
闽南六桂溪坂翁氏耀顺花木场,位于“中国花木之乡”福建漳浦县马口,与东南花都形象窗口——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园相毗邻,由闽南六桂文史委员会常务委员、漳州六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六桂翁氏理事会会长翁跃体先生投资创办。  相似文献   

10.
<正>据多数果农来电反映,2007年天桂梨坐果情况不是很好,估计产量较2006年减少较多。为此,我们于4月10 ̄18日对全县天桂梨发展的现状和天桂梨坐果情况作了调查,发现我县天桂梨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20个常见的桂花栽培品种的花瓣进行了游离态香气物质的检测和比较。共鉴定出125种游离态物质,包括萜类、芳香族化合物、烷烃类、醛类、醇类和酯类等,其中萜类物质种类丰富、含量最高,是最主要的香气活性物质。‘玉帘银丝’与‘日香桂’的游离态香气物质总含量较高,‘橘叶四季桂’与‘日香桂’的萜类物质含量较高,是香气浓郁的优良品种。‘小叶朱砂桂’‘满条红’在丹桂品种群中游离态萜类物质含量最高,香气浓郁且不易褐化,是值得推广的特色丹桂品种。‘日香桂’的β–紫罗酮、γ–癸内酯和芳樟醇含量较高,‘橘叶四季桂’的芳樟醇氧化物含量较高,这些物质具有抗菌、镇静、提神等重要保健功能,可作为特色功能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托桂型菊花和非托桂型菊花的花发育过程以及花瓣的组织机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菊花的花芽分化可分为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两个阶段,托桂和非托桂型菊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在小花花冠伸长期开始出现差异,桂瓣的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更类似于舌状花;成熟的桂瓣和舌状花一样,其花瓣结构均由上下表皮细胞和内部多层叶肉细胞构成,而非托桂花型菊花管状花花瓣仅有上下表皮细胞。桂瓣内层细胞旺盛的分裂能力以及发达的维管束组织可能是菊花形成托桂花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2015年在河池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分析表明:种植的13个品种中,桂经薯09-27的鲜薯产量最高,达38 711.1kg/hm~2,比对照桂薯二号增产60.1%;桂能0903-35号薯干产量最高,达12 217.1kg/hm2,比对照桂薯二号增产124.5%。综合得出适合河池市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有桂经薯09-27、桂011-827、桂能05-6、桂能0903-35、桂011-196、桂经薯09-7、桂011-184、东皇1号。  相似文献   

14.
李万方 《花卉》2010,(7):5-5
一、品种小适合。桂花品种较多,金桂、银桂、丹桂,较适于地栽,如将其作盆栽,因盆小植株生长受到限制,难开花。家庭盆植宜选日香桂、月月桂、四季桂等灌木品种,一般扦插苗翌年便可见花。植株低矮适于家庭阳台种植。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砧木1号和桂砧1号为试材,分别与大明星和珍红番茄嫁接,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抗青枯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在青枯病痛原物胁迫下,防病效果为大明星/桂砧1号大明星/砧木1号大明星(CKI),珍红/桂砧1号珍红/砧木1号珍红(CK2,桂砧1号分别嫁接大明星、珍红,防病效果分别为88.06%和90.93%.因此,桂砧1号作为砧木嫁接抗青枯痛效果优于砧木1号.  相似文献   

16.
红背桂     
林云甲 《花卉》2015,(6):17-17
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别名红紫术、紫背桂、东洋桂花,大戟科海漆属常绿灌木;有叶片两面均为绿色的变种。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在广丰县天桂梨种植过程中,大多果农还存在许多盲目施肥的问题。为进一步摸清不同肥料混配对天桂梨产质量的影响,帮助广大果农掌握天桂梨施肥技术,我们课题组于2013年开展《不同肥料混施对天桂梨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供试材料试验采用如下材料:天桂梨(翠冠82)、猪粪、果满多生物有机肥、鸽粪、菜籽饼。  相似文献   

18.
桂中地区鲜食型荸荠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荸荠在广西金秀县的产量和产值情况,2014年在金秀县头排镇和桐木镇以荔浦当地荸荠品种为对照,引进桂蹄1号和桂蹄2号2个荸荠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桂蹄2号大果率高,较抗秆枯病,产量和产值高,可作为本地荸荠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桂橙一号"成熟果实风味浓郁,为探明"桂橙一号"的亲本,本研究应用倍性检测、形态学标记和AFLP、SSAP等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鉴定。倍性检测证实"桂橙一号"为二倍体。形态学观察表明,其叶形指数、气孔密度、气孔纵径与冰糖橙的差异显著,叶形比冰糖橙更接近椭圆,气孔密度更高。SSAP标记显示,"桂橙一号"与冰糖橙相比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通过对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差异片段长102bp,与柑桔抗CTV基因同源性高达87%。表明"桂橙一号"是不同于冰糖橙的芽变新种质,可以直接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桂橙一号"成熟果实风味浓郁,为探明"桂橙一号"的亲本,本研究应用倍性检测、形态学标记和AFLP、SSAP等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鉴定。倍性检测证实"桂橙一号"为二倍体。形态学观察表明,其叶形指数、气孔密度、气孔纵径与冰糖橙的差异显著,叶形比冰糖橙更接近椭圆,气孔密度更高。SSAP标记显示,"桂橙一号"与冰糖橙相比存在1个多态性位点。通过对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差异片段长102bp,与柑桔抗CTV基因同源性高达87%。表明"桂橙一号"是不同于冰糖橙的芽变新种质,可以直接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